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被引量:130
1
作者 杨新苗 王炜 马文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87-91,共5页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文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的研究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特点 ,提出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为提高... 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是公交乘客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本文通过对公交乘客出行心理的研究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的特点 ,提出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出行距离最短为第二目标的基于GIS的公交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为提高路径搜索效率 ,模型中提出了GIS方向估价函数的概念 .在南京市实际公交网络上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乘客信息系统 公共交通 地理信息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选择行为的地铁车站承载能力瓶颈识别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家骏 徐瑞华 +1 位作者 邓颖 奚梦汝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0-1088,共9页
乘客选择行为引起地铁车站客流量分布动态变化,并导致拥堵的传播,是承载能力瓶颈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乘客在站服务事件链,构建地铁车站系统中设施设备关联网络.在分析乘客选择行为作用下的关联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点约束... 乘客选择行为引起地铁车站客流量分布动态变化,并导致拥堵的传播,是承载能力瓶颈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分析乘客在站服务事件链,构建地铁车站系统中设施设备关联网络.在分析乘客选择行为作用下的关联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点约束下的车站客流分配模型,并引入动态惩罚函数求解该模型,结合求解结果,提出通过节点受影响程度指标来识别能力瓶颈.以上海地铁陆家浜路站为例分析,与StaPass软件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快速分析不同客流条件下车站客流分布,并确定能力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网络 承载能力瓶颈 设施设备关联网络 乘客选择行为 客流分配模型 动态惩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厢内乘客站立位置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史芮嘉 毛保华 +1 位作者 丁勇 刘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7,159,共7页
基于地铁乘客在车厢内站立位置选择行为设计问卷并调查,引入信效度分析判断问卷及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乘客在车厢内站立位置的选择偏好和对座位的需求程度.针对乘客从车厢两端和车厢中部车门上车两种情景,将车厢内部站立区域划分为6部分... 基于地铁乘客在车厢内站立位置选择行为设计问卷并调查,引入信效度分析判断问卷及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乘客在车厢内站立位置的选择偏好和对座位的需求程度.针对乘客从车厢两端和车厢中部车门上车两种情景,将车厢内部站立区域划分为6部分,建立考虑乘客出行距离和车厢内立席密度的乘客站立位置选择基线—类别Logit模型,采用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验证.研究表明,模型标定结果与调查数据较为吻合,可较好地刻画乘客的选择行为.此外,乘客对车门前区的选择概率随车厢内立席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坐席区域和侧边区域则相反;乘客出行距离较长时,乘客选择坐席区域的概率对车厢内立席密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地铁车厢 LOGIT模型 乘客选择行为 站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地铁车厢乘客疏散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美琦 杨晓霞 +1 位作者 张纪会 刘天宇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4,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乘客疏散运动模型,用于研究地铁车厢内发生突发事故下的乘客疏散行为。充分考虑到乘客在突发事故下疏散时的趋利避害和从众心理等,结合模糊逻辑理论建立了乘客的车门选择机制,并利用改进的元胞自动...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乘客疏散运动模型,用于研究地铁车厢内发生突发事故下的乘客疏散行为。充分考虑到乘客在突发事故下疏散时的趋利避害和从众心理等,结合模糊逻辑理论建立了乘客的车门选择机制,并利用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完成对乘客疏散过程的建模工作。通过仿真实验模拟分析了当地铁车厢内突发火灾时火源的位置、紧急情况下车门有效利用宽度以及座椅排布方式对乘客疏散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火源位于中部车厢时乘客的疏散效率要高于位于车头或车尾车厢时的疏散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地铁车门的有效利用宽度增加,有利于提高乘客的疏散效率;采用单排纵向排布的座椅排布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满足乘客舒适度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乘客的疏散效率。模型利用了元胞自动机模型计算量小以及模糊逻辑理论不需要建立复杂数学模型的优势,可用于预测乘客疏散时车门的选择及运动过程,进而指导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疏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疏散 地铁车门选择 元胞自动机模型 模糊逻辑理论 地铁车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永生 姚恩建 代洪娜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换乘量预测是换乘站设计、客流组织及安全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地铁网络化运营快速发展,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成网条件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基础上,结合全网客流分布规律,提出成网条... 换乘量预测是换乘站设计、客流组织及安全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地铁网络化运营快速发展,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成网条件下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的基础上,结合全网客流分布规律,提出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方法。首先,考虑乘车时间、换乘次数、换乘时间和拥挤度等地铁服务水平变量后,通过引入角度费用指标表述路网结构和路径走向等网络特征对乘客路径选择的影响,建立地铁乘客出行路径选择模型,分析乘客潜在的路径选择偏好。其次,基于各因素等效乘车时间换算和乘客对出行时间的容忍程度分析,使用K-最短路算法构造所有站点间的有效路径集合,结合首末班车限制设计MSA法进行随机网络客流加载,提出不同时间粒度下各换乘站换乘量的统计算法。最后,基于本算法对北京市地铁换乘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角度费用对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全天换乘量的分时变化规律与实际情况相符,使用本方法预测换乘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网条件 地铁乘客路径选择模型 角度费用 随机网络客流加载 换乘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心理异质性的地铁应急疏散行为决策建模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立晓 于江波 孙小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9-126,共8页
为深入探索地铁应急疏散过程中疏散者的心理异质性及其路径选择行为机制,建立潜类别模型(LCM)。首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利用心理潜变量将人群分类,并根据拟合指标确定最优心理潜类别数目;然后通过方差分析验证分类的可靠性;最后分... 为深入探索地铁应急疏散过程中疏散者的心理异质性及其路径选择行为机制,建立潜类别模型(LCM)。首先通过潜在剖面分析(LPA),利用心理潜变量将人群分类,并根据拟合指标确定最优心理潜类别数目;然后通过方差分析验证分类的可靠性;最后分析不同心理潜类别人群的路径选择偏好,对比模型预测路径选择结果与实际选择结果。研究表明:疏散者可分为5种心理潜类别,其中第3类人群只倾向于选择最短路径,第5类人群对最短路径的选择偏好近似于对不拥挤路径的选择偏好,其路径选择策略更加灵活;LCM相比于不分类的总体模型预测准确率更高,并且更加接近实际选择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异质性 地铁应急疏散 路径选择 潜类别模型(LCM) 心理潜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