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北山铭杨镁铁-超镁铁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谢燮 杨建国 +1 位作者 张东阳 程功德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5,共17页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 铭杨岩体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古堡泉-红柳园断裂北侧,侵位于敦煌岩群,为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铜镍矿化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由辉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等组成。全岩成分以低碱、低钛为特征,轻稀土略富集,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Sr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h、U、Nb、Ta、Zr和Hf。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斜长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显示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首次获得铭杨岩体中橄榄辉长岩和辉长岩结晶年龄分别为(452.9±2.4)Ma和(457.7±2.1)Ma,岩体可能为早古生代陆缘裂谷环境下的产物。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含铜镍岩体的发现对区域构造演化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镁铁-超镁铁岩体 铭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河水-地下水转化驱动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空间演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文静 王文科 +2 位作者 侯昕悦 季德帅 马稚桐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河水-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影响着水化学的成分组成及演化规律,进而影响着水生态环境,因此了解其水化学成分的来源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典型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河水-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影响着水化学的成分组成及演化规律,进而影响着水生态环境,因此了解其水化学成分的来源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典型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等方法,对该流域不同地貌的河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离子组分来源和演化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地貌和河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变化,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从HCO_(3)·SO_(4)-Ca型逐渐演化为Cl-Na型,水化学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由水岩作用变为蒸发浓缩;在脱节段,水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主要受到溶滤作用;在河水—地下水交换段上游,主要为SO_(4)·Cl-Na型,主要发生溶滤和混合作用;交互段下游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主要受蒸发作用影响;反向演化结果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水岩作用的影响,沿地下水流方向,发生了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沉淀,白云石、石膏、Ca-蒙脱石和岩盐的溶解,以及Na-Mg、Ca-Mg的正向阳离子交换。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特征 河水-地下水转化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岩气井产出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道军 周国晓 +3 位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荆雪媛 王嘉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7-1627,共11页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明了煤岩气的成因类型、排采过程中的气体分馏效应以及产出水的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煤岩气为中-晚期热成因气,组分构成以甲烷(CH_(4))为主,重烃及非烃气体含量较低,碳同位素表现为正碳同位素组成序列。②排采过程产出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_(1))可辅助标定并划分游离气和吸附气产出阶段,甲烷碳同位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而较大幅度地变轻,具体表现为初期以游离气为主,后期吸附气解吸、分馏叠加,与含气量测试中保压游离气-初始解吸气释放阶段的δ^(13)C_(1)变化规律吻合,甲烷碳同位素由重变轻过程持续时间越久,煤岩气高产可能性越大。③典型煤岩气井产出水矿化度(TDS)高达193.08 g/L,为钙-氯型(Ca-Cl型)水,以原始沉积水为主,低钠氯系数、脱硫系数、镁钙系数和高变质系数、盐化系数反映地层封闭性和煤岩气保存条件较好。④产出水氢、氧同位素值偏离大气降水线,大部分表现为明显的氧漂移(^(18)O漂移),推测受到了高温地层环境下煤层顶、底板岩层水补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气- 地质响应 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煤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周边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玉强 史辉 +3 位作者 李军 黄太岭 金英梅 王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600,共8页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地球物理 金矿床 找矿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地球化学 区域地质 模式 产出 基础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锡林浩特-西乌旗早三叠世A型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5
5
作者 张晓晖 张宏福 +1 位作者 汤艳杰 刘建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69-2780,共12页
通过 K-Ar 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厘定内蒙古锡林浩特-西乌旗英安岩-流纹岩形成于早三叠世(K-Ar:245Ma);其具有富硅碱,贫钙镁,显著的负 Eu 异常,低 Ba、Sr 丰度和高 Rh/Sr 比值,以及高 Ga、Zr、Nb、Ce、Y 等元素地球化... 通过 K-Ar 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厘定内蒙古锡林浩特-西乌旗英安岩-流纹岩形成于早三叠世(K-Ar:245Ma);其具有富硅碱,贫钙镁,显著的负 Eu 异常,低 Ba、Sr 丰度和高 Rh/Sr 比值,以及高 Ga、Zr、Nb、Ce、Y 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呈现相对富集的(^(87)Sr/^(86)Sr)_i(0.7068~0.7099)和中等亏损的 Nd(ε_(Nd)(t)=+1.66~+3.34)的同位素特征。这些类似于 A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可能是内蒙中部近于同期发育的铝质 A 型花岗岩浆的喷出相,形成于幔源岩浆底侵新增生中下地壳的直接部分熔融,并伴随其后的分异作用。这些具有 A_2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酸性火山岩与同期拉斑玄武岩构成了造山后拉张环境下发育的特征性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这不仅为内蒙中部在早中生代已经结束块体拼合而进入造山后阶段提供了进一步的岩石学证据,而且暗示了地幔物质的加入在中亚造山带后造山时期陆壳的垂向生长过程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岩-流纹岩 A型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早三叠世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祁连化隆地区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铜镍成矿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6 位作者 王亚磊 钱兵 李侃 张江伟 高永宝 郭周平 尤敏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2-644,共13页
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带是青海省重要的含镍矿岩带,铁质系列良好的岩相分异及较高的Ni、Cu、Co元素含量表现出了很好的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内裕龙沟、亚曲、阿什贡及下什堂等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 南祁连化隆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带是青海省重要的含镍矿岩带,铁质系列良好的岩相分异及较高的Ni、Cu、Co元素含量表现出了很好的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内裕龙沟、亚曲、阿什贡及下什堂等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和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蛛网图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模式,并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Rb、Ba)、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Zr)。γOs值表现为大的正值且变化范围较大(+80^+1183),连同普遍存在的Nb、Ta亏损,进一步说明可能也与地壳同化混染密切相关。这些表明带内岩体的母岩浆来自一个曾被交代富集的地幔源区,其εNd(t)=-7.74^+8.36,这些共同表明其岩浆源区应该位于软流圈地幔,并混有一部分被俯冲板片交代的地幔楔物质。而这种交代富集事件可能与祁连、柴北缘在早古生代期间大规模的板片俯冲有关。化隆群富硅地层为硫化物的不混溶创造了同化混染的条件,并最终导致富硅物质的加入,致使岩浆中硫化物的不混溶作用发生,从而可形成不同品位不同类型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含矿性 镍矿 青海省化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廖时理 陈守余 +3 位作者 姚涛 赵江南 邓小虎 李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5-646,共12页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 西凹铜-锡多金属矿床位于个旧东区老卡岩体内侧边缘的蚀变带中,矿化与钾长石化、萤石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可分为矽卡岩阶段、锡石-石英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岩阶段。对该矿床未蚀变花岗岩、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及钾化花岗岩矿石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矿化期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元素W、Bi、Sn、Cu、Zn、Ag具有共同成矿的特征。钾化花岗岩矿石及绿帘石-绿泥石化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未蚀变花岗岩相似,表明成矿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硫同位素特征暗示玄武岩可能为Cu的成矿提供了物源;铅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混合源的特征,表明花岗岩也为成矿提供了部分来源。Eu异常、较高的Y/Ho比值和Y、Ho发生分馏的特征表明早期成矿流体温度较高且富含氟,结合钾长石化、萤石化等围岩蚀变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流体具有高温、富CO2、富氟富钾的特征,具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特征,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背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构造背景 云南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花垣地区奥陶-志留系沉积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辰 刘建朝 +3 位作者 张海东 杨阳 杨飞 张旭阳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6-522,共7页
为探讨湖南花垣地区奥陶-志留纪的沉积环境,对该区各地层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层样品总体呈轻稀土"右倾"重稀土"平坦状",稀土总量与Al_2O_3含量呈正相关、与CaO含量呈负相关或无明显相关性。奥陶... 为探讨湖南花垣地区奥陶-志留纪的沉积环境,对该区各地层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层样品总体呈轻稀土"右倾"重稀土"平坦状",稀土总量与Al_2O_3含量呈正相关、与CaO含量呈负相关或无明显相关性。奥陶系地层轻重稀土比值为7.25~9.23(均值为8.39),LaN/YbN为1.23~1.42,均值为1.33,Eu负异常,δCe为0.85~0.91(均值为0.88);志留系地层轻重稀土比值为7.30~9.07,均值为8.37,LaN/YbN为1.11~1.51,均值为1.29,Eu负异常,δCe为0.92~0.94(均值为0.9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在奥陶纪-志留纪阶段,研究区沉积物主要是来自雪峰山隆起的陆源碎屑物质,沉积环境为弱还原性浅海环境,海平面呈下降趋势,并发生了沉积相变,这可能导致志留纪的沉积速率高于奥陶纪,且在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水体酸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志留系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9
作者 李旭东 李成禄 +4 位作者 杨元江 符安宗 赵立东 杨文鹏 郑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3-1167,共15页
黑龙江嫩江-黑河地区分布有黑龙江省著名的多宝山矿集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银、铜矿床为主,随着近年大量矿床的发现,显示该区域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森林沼泽景观区,为更好地实现该地区的找矿突破,本次系... 黑龙江嫩江-黑河地区分布有黑龙江省著名的多宝山矿集区,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以金、银、铜矿床为主,随着近年大量矿床的发现,显示该区域具备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区地球化学景观属于森林沼泽景观区,为更好地实现该地区的找矿突破,本次系统收集了区内1∶20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了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共圈定单元素异常1259处,其中Au异常114处、Cu异常88处、Ag异常64处,并圈定组合异常112处。对各类元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根据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对比异常的分布规律,同时结合典型矿床,在研究区划分了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法别拉西山-长庆村北东向金银找矿远景区、多宝山地区金银铜找矿远景区和古里农场2队-大子杨山防火检查站南北向银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寻找金银铜等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对远景区内的Hs-51号组合异常和Hs-38号组合异常的特征进行了解释和评价,两个组合异常内目前为止共发现了三道湾子金矿床、争光金矿床、铜山铜矿床等6处大型矿床,认为区域尚有较大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远景区 异常特征 成矿预测 嫩江-黑河地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大庄铌-稀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志丹 李山坡 +5 位作者 曾威 李效广 潘小娜 张哨波 郭虎 刘文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108,共27页
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是重要的铌-稀土矿资源类型。河南省方城县大庄铌-稀土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例赋存于霞石正长岩中的,具有中型规模的碱性岩型矿床。大庄矿区内共圈定17个NW—SE向带状展布的,呈囊状、不规则状、... 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是重要的铌-稀土矿资源类型。河南省方城县大庄铌-稀土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例赋存于霞石正长岩中的,具有中型规模的碱性岩型矿床。大庄矿区内共圈定17个NW—SE向带状展布的,呈囊状、不规则状、透镜状产出的铌-稀土矿体。铌-稀土矿石主要赋存于角闪霞石正长岩和黑云母正长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烧绿石、氟碳铈镧矿、褐钇铌矿和富铌榍石等。矿石的结构主要有斑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共生结构、伟晶结构等。矿石构造分为块状、脉状和片麻状构造等。热液蚀变包括萤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等。碱性岩样品具有低SiO2、富碱、高铝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Nb、Ta、Th、U、Zr、Hf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Ba、Sr、P、Ti等元素。碱性岩全岩(87Sr/86Sr)i=0.68158~0.71090,εNd(t)=―1.11~―0.37,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01~1540 Ma,(206Pb/204Pb)i=16.018~17.502、(207Pb/204Pb)i=15.358~15.489、(208Pb/204Pb)i=36.684~40.340。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方城地区碱性岩的岩石类型为A型岩套A1亚型,岩浆演化主要受分离结晶控制,其原始岩浆形成于富金云母的地幔源区。总体上看,华北克拉通南缘大庄铌-稀土矿成矿主体受岩浆结晶分异控制,Nb、REE在岩浆结晶晚期大量富集,后期热液活动对铌-稀土成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方城地区碱性岩形成于板内拉张的构造背景,推测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矿床地质 Sr、Nd、Pb同位素 大庄铌-稀土矿 华北克拉通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克鲁-冲木达矿集区晚白垩世花岗岩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双双 汪雄武 +2 位作者 李光明 张俊成 雷传扬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6-85,共10页
克鲁-冲木达矿集区位于西藏南部扎囊-桑日之间。通过对其晚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成矿专属性等的综合研究得出以下两点认识:(1)晚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为... 克鲁-冲木达矿集区位于西藏南部扎囊-桑日之间。通过对其晚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成矿专属性等的综合研究得出以下两点认识:(1)晚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组合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弱的斜长石分异结晶,富集Th、Sr等元素,亏损Ba、Nb等元素,形成于造山带环境,是角闪岩部分熔融的产物;(2)晚白垩世花岗岩类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二长花岗岩阶段,部分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岩体中也含矿,主要的矿化表现为Cu、Pb-Zn和Mo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鲁-冲木达 地质地球化学 晚白垩世花岗岩类 成矿条件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角西石英脉型钨矿床地质特征及黑钨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勇 王立强 +4 位作者 范源 李申 旦真王修 郑斯伦 高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4-736,共13页
角西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目前发现的首例石英脉型钨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黑钨矿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角西矿床主要发育与中新世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含黑钨矿(±白钨矿)石英脉,矿脉主要受张性裂... 角西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上目前发现的首例石英脉型钨矿床。本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黑钨矿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角西矿床主要发育与中新世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含黑钨矿(±白钨矿)石英脉,矿脉主要受张性裂隙控制,宽度在0. 02~2m之间,"五层楼"分带模式较为明显,蚀变类型主要为云英岩化和角岩化。矿化可以分为氧化物阶段、硫化物阶段和萤石-碳酸岩阶段。与华南同类型矿床相比,角西黑钨矿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REE=0. 560×10^(-6)~1. 186×10^(-6)),具有较为明显的正Eu异常。黑钨矿中相对富集Sc元素(平均31. 15×10^(-6))的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富含F-和/或PO_4^(3-)离子。以上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加深该矿床成因的认识,而且为后续矿床勘查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 角西矿床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竹山矿集区东部小平坝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献昆 李峰 +2 位作者 吴夏涛 刘慧鹏 罗鉴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172-178,共7页
小平坝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薄竹山矿集区东部,钨多金属矿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磁异常、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与矿体空间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 小平坝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薄竹山矿集区东部,钨多金属矿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磁异常、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与矿体空间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 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小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山-诸广山-贵东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及其铀成矿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红 梁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294-295,共2页
  1 研究现状   桃山-诸广山-贵东花岗岩带及铀成矿带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中部,地跨赣、粤、湘,呈北东走向.该成矿带在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矿化和蚀变、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研究现状   桃山-诸广山-贵东花岗岩带及铀成矿带位于华南铀成矿省的中部,地跨赣、粤、湘,呈北东走向.该成矿带在地球动力学背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矿化和蚀变、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山-诸广山-贵东 花岗岩岩体 地质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铀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建模的深部成矿预测——以黑河地区永新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忠海 崔晓梦 +4 位作者 孙景贵 陈俊 乔锴 梁杉杉 Manirambona Alain Jospin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8-515,共18页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 黑龙江省永新金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交会拼合部位,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为了深入探讨永新金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成矿潜力,首先在典型矿床分析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以及重磁联合剖面基础上,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Creatar XModeling构建了区域和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刻画了主要控矿地质体三维形态,揭示了区内深部构造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特点及与各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依据证据权法对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圈定了8处深部找矿预测靶区。部分深部靶区钻孔发现了多处矿化信息,验证了本次深部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示研究区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成矿空间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永新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铜镍成矿潜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博骋 钱壮志 +3 位作者 徐刚 段俊 顾笑龑 高文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75-4293,共19页
北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南缘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因其赋含二叠纪铜镍硫化物矿床而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山造山带西部的新疆坡北地区,近年来随着对甘肃北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体认识逐渐深入,新发现... 北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南缘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集中分布区之一,因其赋含二叠纪铜镍硫化物矿床而受到广泛关注。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山造山带西部的新疆坡北地区,近年来随着对甘肃北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岩体认识逐渐深入,新发现的矿化岩体有逐渐向东延伸的趋势。本文选择北山造山带中东部柳园地区骆驼山和西南山两个典型含铜镍硫化物岩体进行地质年代学、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体主要岩相包括橄榄岩相、辉石岩相、橄榄辉长岩相、橄长岩相和辉长岩相,其中硫化物主要出现在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中。骆驼山岩体辉长岩锆石的U-Pb年龄为282.6Ma,与坡北地区矿化岩体的形成时代一致。骆驼山和西南山岩体母岩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微右倾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中等亏损Zr-Hf,与坡北和东天山地区同时代矿化岩体母岩浆特征相似。岩体具有较高的全岩εNd(t)值(+0.42~+6.10)和锆石εHf(t)值(+7.9~+14.1)的特征,与坡北地区矿化岩体类似,表明具有相似的亏损地幔源区。橄榄石Fo值与Ni含量的关系和母岩浆微量元素Cu/Zr比值特征表明岩浆在橄榄石结晶过程中发生了硫化物熔离。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母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了约5%~15%的地壳物质混染,可能是岩浆硫饱和的主要原因。相同的成岩成矿时代、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母岩浆特征及硫化物饱和机制,表明甘肃北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具有与坡北地区类似的成矿潜力,为在北山地区中东部进一步寻找铜镍硫化物矿床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二叠纪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铜镍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赉特旗辉长岩-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28
17
作者 汪岩 付俊彧 +4 位作者 那福超 刘英才 张广宇 康庄 杨帆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25-1535,共11页
扎赉特旗地区发育的辉长岩-闪长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相对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和Sr)及U,亏损高场强元素(Th、Ta、Nb和Ti),类似于岛弧环境产物。推测其源区为岩石圈地幔,原生岩浆为幔源物质部分熔融产生,在上升过程... 扎赉特旗地区发育的辉长岩-闪长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相对富集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和Sr)及U,亏损高场强元素(Th、Ta、Nb和Ti),类似于岛弧环境产物。推测其源区为岩石圈地幔,原生岩浆为幔源物质部分熔融产生,在上升过程中遭受微弱地壳混染。用LA-ICP-MS同位素测定方法,测得其中变辉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长闪长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平均值分别为317.3Ma±1.1Ma(30个数据点)、328.1Ma±1.3Ma(29个数据点)、325.2Ma±0.9Ma(32个数据点),为首次在扎赉特旗地区中基性岩体中获得较早的高精度岩体侵位年龄,指示扎赉特旗一带在早石炭世末期存在洋壳俯冲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二连浩特-贺根山碰撞拼合带东延至扎赉特旗一带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闪长岩 地球化学特征 LA-ICP-MS锆石U-Pb 地质意义 扎赉特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三塘湖盆地古生代晚期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岩浆演化意义 被引量:64
18
作者 赵泽辉 郭召杰 +1 位作者 韩宝福 王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9-214,共16页
三塘湖盆地早石炭世安山岩(ECA)、早二叠世粗面岩类(EPT)以及中二叠世玄武岩(MPB)样品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于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Nb和Ta强烈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类似于和... 三塘湖盆地早石炭世安山岩(ECA)、早二叠世粗面岩类(EPT)以及中二叠世玄武岩(MPB)样品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于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Nb和Ta强烈亏损,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类似于和俯冲带相关的岩浆特征。ECA具有高的Zr/Nb(4.67~12.39),低的Nb/La(0.27~0.30),Ce/Ce*=0.63~0.89,Sr/Sr*=1.32.2.49,并具有Ti的负异常,另外(^87Sr/^86Sr)i=0.70408~0.70451,εNd(t)=+7.42-+7.88。与ECA相比,EPT大离子亲石元素更为富集,Ti和P的负异常明显,特别是Ce/Ce*=0.72—1.64,Sr/Sr*=0.38~1.87,相对较低的Al2O3和CaO含量以及(^87Sr/^86Sr);=0.70414~0.70481和εNd(t)=+4.93~+6.13而区别于ECA。MPB与ECA相比具有较低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和较高的Nb、Ta含量,Ce/Ce*=0.69~0.84,Sr/Sr*=1、44~2.13,未有明显的Ti负异常,(^87St/^86Sr)i=0.70388~0.70396,εNd(t)=+7.10-+7.99。所有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石炭世或更早,三塘湖盆地为与俯冲带相关的构造背景,ECA是典型的弧火山岩,其岩浆主要源于被流体或沉积物交待改造的亏损地幔楔。早石炭世以后,三塘湖地区逐渐进入碰撞后伸展拉张阶段,EPT和MPB都为后造山火山岩。EPT岩浆主要源于亏损软流圈底侵前二叠纪形成的造山组分的部分熔融;MPB的岩浆主要源于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并被前二叠纪形成的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混染。三塘湖地区二叠纪伸展拉张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由于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大范围拆沉而导致的大范围亏损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和上部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的相互作用,这种造山组分或是年轻地壳具有低的(^87Sr/^86Sr),比值和正的εNd(t)值。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没有明显地幔柱的作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古生代晚期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南缘长沙沟镁铁-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的发现与地质意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马中平 李向民 +4 位作者 孙吉明 徐学义 雷永孝 王立社 段星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3-804,共12页
阿尔金山南缘地区,侵入于新太古界—新元古界变质地层中的长沙沟镁铁-超镁铁质岩由四个呈断层接触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组成,形成年龄为462~470Ma。不同岩块内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虽有差异,但均以LREE及强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和高的Zr/Y比值... 阿尔金山南缘地区,侵入于新太古界—新元古界变质地层中的长沙沟镁铁-超镁铁质岩由四个呈断层接触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块组成,形成年龄为462~470Ma。不同岩块内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虽有差异,但均以LREE及强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和高的Zr/Y比值(>4.1)为特征,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其中,清水泉北段可以划分出3~4个主体由辉橄岩-角闪辉长岩构成的岩浆旋回,具有层状岩体的特征,其母岩浆的Mg~#=53.7~55.9,为演化型母岩浆,暗示其经历了富镁矿物的分离结晶,且(Th/Nb)_N>1.0、Nb/La比值<1.0、以及发育的矿物逆序包裹现象等表明经历了明显的地壳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而清水泉南和长沙沟中段镁铁-超镁铁质岩的(Th/Nb)_N<1.0、Nb/La比值>1.0,基本未遭受地壳混染,并且此Mg~#与FeO^T、TiO_2负相关、与SiO_2正相关,呈现良好的Fenner演化趋势特征;清水泉南纯橄岩.辉橄岩具有极高的Mg~#(90.6~84.5),而赋存有钛-磁铁矿工业矿体的长沙沟中段镁铁-超镁铁岩的Mg~#值较低(75.8~49.2),推测它们是同一母岩浆(Mg~#=78.2)经Fenner演化趋势后分别形成的早期富Mg矿物堆晶相和稍晚期的富Fe-Ti残余岩浆相。长沙沟中奥陶世裂谷型层状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的发现,意味着这一时期阿尔金山南缘地区处于伸展背景下,具有形成岩浆型PGE-Cu-Ni硫化物矿床和V-Ti-Fe氧化物矿床的地质背景和重要的成矿物质载体。作为该地区一种新的找矿思路,该地区同一构造带内其它镁铁-超镁超镁铁质岩体的性质及可能的金属矿化作用等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镁铁-超镁铁质岩 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长沙沟 阿尔金山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达岭基性岩和高Ba-Sr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华北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对比 被引量:78
20
作者 钱青 钟孙霖 +1 位作者 李通艺 温大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5-292,共18页
八达岭杂岩侵位于华北北部 ,由辉长闪长岩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组成 ,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除了含 V- Ti磁铁矿的堆晶辉长闪长岩 ,整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 ,Si O2 =... 八达岭杂岩侵位于华北北部 ,由辉长闪长岩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等组成 ,主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除了含 V- Ti磁铁矿的堆晶辉长闪长岩 ,整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 ,Si O2 =4 6 .5 %~ 75 .3% ,Mg O=5 .6 %~ 0 .2 % ,中酸性岩石的 K2 O/Na2 O为 0 .5 9~ 1.0 9。碱长花岗岩和少数石英二长岩 Ba和Sr含量较低 ,且具有明显 Eu负异常。大多数中酸性岩石 (高 Ba- Sr花岗岩 )具有如下显著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Ba,Sr和轻稀土 (L REE)富集 ,Y和重稀土 (HREE)亏损 ,L REE/ HREE强烈分离 ,Sr/ Y和 L a/ Yb比值较高 ;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蛛网图中具有显著的 Nb,Ta和 Ti亏损 ,不具明显的 Sr和 Eu亏损。在 Harker图解中 ,基性岩和高 Ba- Sr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相关性明显 ;两者还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 (REE)分配特征 ,并且 ,REE,Y,Sr,P和 Ti含量从基性到酸性逐渐降低。辉长闪长岩和高 Ba- Sr花岗岩的 Sr- Nd同位素初始值呈 EM1特征 (ISr=0 .70 5 1~ 0 .70 6 8,εNdi=- 8.2~ - 2 0 .2 ) ,大致呈负相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 ,而高 Ba- Sr花岗岩则为基性岩浆通过陆壳混染和结晶分离形成 ;富 P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高Ba-Sr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大别-苏鲁造山带 中生代 岩浆岩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