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0-82,共3页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它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建立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立法不足;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地质 地质遗迹 自然遗产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浦江 高军 +1 位作者 顾蓉 周大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84-388,共5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浙江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我国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浙江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对比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但是,实地调查发现,保护区管理机构在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管护能力弱、环境监测缺失、旅游色彩浓重、土地权属复杂、机构设置不健全和管理体制不通畅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构建地质剖面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地质剖面与生态环境监测、优化宣传教育系统、争取土地权属、完善职能机构和理顺管理体制等,以期为长兴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地质遗迹保护单位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自然保护区 长兴 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有关分类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方克定 黄民智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交叉,按溯及既往原则提出供比较选择的处理方案;②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以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中的地位,强调古、今生物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地质遗迹的宏观背景意义;③自然遗迹的“生命周期”现象对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分类和管理的意义。对续建古生物遗迹类型保护区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遗迹 地质遗迹 古生物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些地质遗迹应列入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4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0,共1页
①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②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体... ①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含副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②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科学文化价值的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体古生物、古植物等化石与产地以及重要古生物活动遗迹;③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的岩溶、丹霞、黄土、雅丹、花岗岩奇峰、石英砂岩峰林、火山、冰川、陨石、鸣沙、海岸等奇特地质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自然保护区 科学研究价值 化石组合带 层型剖面 生物进化 古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上的时间印记--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
5
作者 文锋 《云南林业》 2020年第6期5-7,共3页
1931以来,云南东部作为我国前寒武纪后期的震旦纪至寒武纪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不断吸引地质学家进行探索研究,在位于昆明附近的晋宁区昆阳磷矿采矿区,地质学家陆续发现了地球上最早的带壳或具骨骼的生物遗体化石及遗迹化石,其数量之多... 1931以来,云南东部作为我国前寒武纪后期的震旦纪至寒武纪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不断吸引地质学家进行探索研究,在位于昆明附近的晋宁区昆阳磷矿采矿区,地质学家陆续发现了地球上最早的带壳或具骨骼的生物遗体化石及遗迹化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层型之完整世所罕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云南东部 前寒武纪 地质学家 遗迹化石 寒武纪地层 采矿区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盆地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
作者 董常青 王喜军 +3 位作者 张淮然 孙涛 张旭 杨天逸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150-152,共3页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自然资源安全,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介绍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状况,分析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火力量不足、火源管控难度较大、信息...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于维护自然资源安全,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介绍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状况,分析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火力量不足、火源管控难度较大、信息化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方位防火保障体系;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防火人员素质;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火源管控措施;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智慧防火体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资源保护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辽西地区鸟鱼类化石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方案确定
7
作者 张恩沛 孙相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2-22,30,共2页
辽宁省西部朝阳、锦州、阜新、葫芦岛地区中生代各盆地晚侏罗——白垩纪地层,赋存着大量古生物化石,被称为“热河生物群”,在我国乃至世界地层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自1989年陆续发现鸟类化石以来。
关键词 地质遗迹 资源保护 开发方案 化石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增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5期75-75,共1页
2005年8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新建了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2%。新建国家级自然保... 2005年8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新建了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2%。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环保总局 国土面积 地质遗迹 柳江盆地 国务院 内蒙古 自治区 科尔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纪实
9
作者 刘占平 《甘肃林业》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原为省级,始建于1982年,原保护区总面积1089公顷,2002年1月保护区总面积扩大为16283公顷,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西部泾河中上游,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 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原为省级,始建于1982年,原保护区总面积1089公顷,2002年1月保护区总面积扩大为16283公顷,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陇东黄土高原西部泾河中上游,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境内,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稀有野生动植物、古文化遗迹和地质遗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 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原西部 野生动植物 生态 保护对象 地质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质遗迹多样性保护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金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河北 地质遗迹 自然保护区 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学翠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会更多地选择旅游活动作为娱乐方式,因此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地质公园建设为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渠道,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促进了地质公园的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地质公...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会更多地选择旅游活动作为娱乐方式,因此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地质公园建设为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提供了渠道,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促进了地质公园的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地质公园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都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旅游资源开发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介绍
12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8-288,共1页
赵汀、赵逊著.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6开,256页,彩色图版12版。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 赵汀、赵逊著.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6开,256页,彩色图版12版。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活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它们在地质遗迹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本书还着重对地质遗迹学科分类进行了探索,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书介绍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保护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自然遗产保护 自然文化遗产 理论与实践 自然保护区 国家公园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