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的岩相建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少伟 王家华 +1 位作者 杨少春 秦国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05-2809,共5页
目前,多点地质统计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江苏油田庄2断块阜一段E1f12-1小层为例,利用多点地质统计方法来进行岩相建模研究。首先依据E1f12-1小层的河道发育形态及砂体分布特征,利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3种训练图像。然后在这3种训练图... 目前,多点地质统计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江苏油田庄2断块阜一段E1f12-1小层为例,利用多点地质统计方法来进行岩相建模研究。首先依据E1f12-1小层的河道发育形态及砂体分布特征,利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3种训练图像。然后在这3种训练图像控制下,模拟实现了E1f12-1小层的岩相模型。结合钻井、测井信息综合分析后发现:依据沉积微相图所建的第2种训练图像控制下产生的岩相模型与已有的地质认识较为吻合。利用多点地质统计方法建立岩相模型有助于从地质的角度对模型进行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最终建立反映地下真实地质情况的储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方法 江苏油田 训练图像 岩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方法与DEM的地震灾情空间插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向向 帅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3-583,2,共11页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地震发生后,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 历次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和强震观测资料显示,地形地貌对地震灾害有着显著的影响.地震发生后,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地震救灾指挥提供灾情分布信息,该文借鉴了地质统计学方法,利用灾情速报人员上报的地震现场离散点灾情短信对灾区进行灾情空间模拟的同时,将数学高程模型(DEM)中所包含的高程、坡度等地形地貌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协克里金(Co-Kriging)插值;并以汶川MS8.0地震灾情短信数据为例,分别对确定性插值、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与有无考虑坡度因素的地质统计学插值结果进行了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考虑坡度影响因素的协克里金插值在合适的模型和参数下取得了最优的灾情模拟效果.该方法为地震应急期间进行较高精度的灾情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方法 DEM 空间插值 地震应急 地震灾情短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在鲕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花香 曾涛 +3 位作者 唐必锐 李志荣 谢芳 张翠兰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3期275-277,共3页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属性到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转换,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LJ2构造鲕滩储层层多、层薄、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定量预测。提取了均方根振幅和平均振幅等6种...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实现了地震属性到储层岩石物性参数的转换,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LJ2构造鲕滩储层层多、层薄、纵横向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定量预测。提取了均方根振幅和平均振幅等6种地震属性参数,选取相关性高的属性参数与井数据建立统计关系,经过内插外推得到井间物性参数平面图。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厚度及孔隙度与井资料吻合程度较高,储层的平面分布与速度反演方法预测的鲕滩储层横向分布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分析方法 鲕滩储层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储能系数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性描述的地质统计学方法 被引量:44
4
作者 何琰 殷军 吴念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的聚集、产出、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储层非均质性既具有结构性 ,又具有随机性 ,是区域化变量。根据地质统计学的理论 ,通过半变异函...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的聚集、产出、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储层非均质性描述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储层非均质性既具有结构性 ,又具有随机性 ,是区域化变量。根据地质统计学的理论 ,通过半变异函数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利用k阶球状模型拟合实验半变异曲线 ,利用线性规划法实现了k阶球状模型的最优拟合。提出了评价储层非均质性的综合评价指标 ,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以及变化的随机性进行定量描述。具体实例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特征 线性规划 综合评价 定量描述 半变异函数 k阶球状模型 油气藏 地质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三维岩心孔隙分布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丽 孙建孟 +2 位作者 孙志强 姜黎明 刘学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介绍多点地质统计学及其用于三维岩心孔隙结构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以均质性较好的Fontaineblean砂岩的二维薄片为基础,重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和渗流概率函数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此... 介绍多点地质统计学及其用于三维岩心孔隙结构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以均质性较好的Fontaineblean砂岩的二维薄片为基础,重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和渗流概率函数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此获取的孔隙结构模型与真实三维岩心孔隙分布十分相近,且具有相似的均质性和孔隙连通性;重构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不仅可以用来表征真实岩心的孔隙连通性和均质性,而且也可以作为其他物理特性模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方法 二维薄片 三维数字岩心 孔隙分布 局部孔隙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储层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尹艳树 冯舒 尹太举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44-46,64,共4页
以大庆曲流河储层为例,选择指示克里金方法、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及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曲流河储层建模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决定河流相的储层建模的优选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生产。从建立的模型效果看,指示克里金方法建立的模型砂体... 以大庆曲流河储层为例,选择指示克里金方法、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及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曲流河储层建模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决定河流相的储层建模的优选方法,更好的服务于油田生产。从建立的模型效果看,指示克里金方法建立的模型砂体连片性最好,但存在明显的平滑效应,表现在泥岩分布面积小,呈"牛眼"状分布;序贯指示建模建立的砂体模型较有效地克服了平滑效应,弱化了泥岩分布的"牛眼"状特征,但砂体连续性最差;而多点地质统计学则较好地反应了砂体的连续性,体现了河流的分布特征,同时避免了平滑效应,建立的模型最为客观和准确。研究为河流相储层建模方法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实际油藏建立了高精度的储层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克里金 序贯指示建模 多点地质统计方法 曲流河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油藏不确定性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7
作者 谢力 王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油藏 不确定性 预测 方法 地质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分析因素对储层建模中克里金估计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永社 印兴耀 贺维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7,37,共5页
研究采样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合理地选择参数是得到符合真实地质情况的克里金估计结果的基础。利用某储层数据来研究空间相关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克里金估计结果的直接关系 ,为正确使用这些参数提供参考。这些因素与参数包括采样点的位置... 研究采样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合理地选择参数是得到符合真实地质情况的克里金估计结果的基础。利用某储层数据来研究空间相关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克里金估计结果的直接关系 ,为正确使用这些参数提供参考。这些因素与参数包括采样点的位置分布特征、变差函数模型的块金效应、变差函数模型的变程、变差函数模型的类型、空间结构的各向异性和空间搜索范围。在分析每种因素影响的同时 ,给出了相应的实际数据估计的结果图。研究结果表明 ,距离估计点较近的采样点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较大 ;主轴方向的采样点比垂直于主轴方向上的采样点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大 ;搜索半径通常取 1.3~ 2倍的变程值。同时还认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选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估计技术 影响因素 数据采集 空间分布 变差函数模型 各向异性 空间结构 地质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玉玲 司超群 +3 位作者 陈志宇 初文磊 陈在星 王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1-251,共11页
为了掌握土壤中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性规律,为硝酸盐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提供依据,以东北某农业灌区为例,利用地质统计方法进行土壤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性显著,变异系数达到82.88... 为了掌握土壤中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性规律,为硝酸盐污染土壤控制与修复提供依据,以东北某农业灌区为例,利用地质统计方法进行土壤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性显著,变异系数达到82.88%以上。第一层土壤硝酸盐氮在南北向空间上存在严格的自相关性,空间变异的结构性成分比例较高;第二、三层位土壤硝酸盐氮空间变化接近分形布朗运动;第四层位土壤硝酸盐氮在各方向上都具有较高的随机性。总体土壤硝酸盐氮质量分数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在浑河中下游以及细河附近土壤硝酸盐氮质量分数偏高。不同影响因素对于硝酸盐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影响不一致:土壤硝酸盐氮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空间分布趋势一致;不同土壤类型中,水田环境中土壤硝酸盐氮随着深度线性递减,而其他类型土壤中硝酸盐氮质量分数在表层向下递减后有一个回升现象,这与它们各自所处的环境特点有关,而地表壤土和砂土富含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污染 地质统计方法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宝安区浅层地下水时空变异分布
10
作者 王言振 蒋方媛 +2 位作者 黄玲玲 杨秀丽 丁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24-4225,4258,共3页
运用地质统计方法研究浅层地下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总矿化度以及丰水期Br-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应用GM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模块估算它们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总矿化度和Br-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而总矿化度在丰枯两个时段也... 运用地质统计方法研究浅层地下水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总矿化度以及丰水期Br-的时空变异特征,并应用GM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模块估算它们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总矿化度和Br-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而总矿化度在丰枯两个时段也存在时间相关性。该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海水入侵及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方法 GMS软件 KRIGING插值 总矿化度 Br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平均法的表层土壤含水率多模型综合反演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思楠 李瑞平 +2 位作者 吴英杰 赵水霞 王秀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4,共8页
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循环的重要因子,因此准确监测土壤水分对促进农牧业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基于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在表面生物物理特性和地形参数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测土壤含水率,... 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循环的重要因子,因此准确监测土壤水分对促进农牧业可持续管理至关重要。基于Landsat 8 OLI多光谱影像,在表面生物物理特性和地形参数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测土壤含水率,采用经验模型法分别构建了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多元线性回归(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ML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并采用模型平均法(Granger-Ramanathan,GR)进行组合反演,结果显示,通过模型平均法组合单一模型后在该研究区的土壤含水率反演中表现出了更好的适用性,模型平均法GR对于土壤含水率的估算效果佳,建模集与验证集R^(2)≥0.88,均方根误差均不大于1.42%,且模型性能远优于反距离加权法、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随机森林 模型 模型平均法 地质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地下水中氮素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2
作者 鲁垠涛 冷佩芳 +3 位作者 秦蔚 常天奇 刘芳 姚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分析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地下水中氮素的污染情况,于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进行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应用域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等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流域地下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解析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以及地表水对地下... 为分析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地下水中氮素的污染情况,于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进行了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应用域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等多元统计方法识别流域地下水中不同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解析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埋深以及地表水对地下水中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的氮素污染不容乐观,29.73%的样品中硝态氮含量超标(10 mg·L-1≤NO_3^-≤20mg·L^(-1)),27.03%的样品出现严重超标(NO_3^--N≥20 mg·L^(-1))。从空间来看,地下水氮素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其中氨氮空间变异的随机性较大,硝态氮最小,硝态氮的污染主要发生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从时间来看,硝态氮污染呈逐年升高趋势,硝态氮的超标样品百分比从2008年的2.30%增长为2015年的25.71%,且年内变化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城镇的氮污染最严重;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减小趋势;地下水氮污染浓度与流向有一定的联系,从上游至下游呈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氨氮 地质统计方法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