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选择地球化学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112
1
作者 滕彦国 庹先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成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地质累积指数是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常用参数。选择地球化学背景对地质累积指数的影响 ,在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时 ,应选择与该沉积物有直接联系的地球化学背景 ,由此而进行的污染状况分析才更真实。
关键词 地质累积指数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球化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分析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土壤风沙尘的污染 被引量:26
2
作者 姬亚芹 朱坦 +1 位作者 冯银厂 白志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953,共5页
TSP和PM10来源解析表明,土壤风沙尘是颗粒物的重要尘源,为此收集了源解析土壤风沙尘17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谱(成分谱),应用地质累积指数(以土壤元素背景值为背景浓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土壤风沙尘的污染,为选择标识元素和... TSP和PM10来源解析表明,土壤风沙尘是颗粒物的重要尘源,为此收集了源解析土壤风沙尘17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谱(成分谱),应用地质累积指数(以土壤元素背景值为背景浓度)来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土壤风沙尘的污染,为选择标识元素和治理风沙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⑴粗颗粒土壤风沙尘中Al、K、Ti基本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Ca、Ni、Cu、Zn、Pb已为中到强污染水平;⑵细颗粒土壤风沙尘中Na、Mg、Al、K、Ti、V、Fe、Ba、Mn未达到一般污染水平,Cr、Ni、Cu、Zn、Br元素达到较重的污染水平;⑶粗细颗粒元素地质累积指数城市间差别较大,细颗粒的地质累积指数相对高于粗颗粒元素的地质累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累积指数 土壤风沙尘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重金属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易秀 谷晓静 +2 位作者 侯燕卿 刘秀花 谢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88-291,共4页
通过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现场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了灌区土壤中Hg、Cd、Cr、Pb、As、Cu、Zn等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灌区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看,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县所属采样点污染较严重;Hg污染最... 通过对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现场调查及土壤样品的采集,分析了灌区土壤中Hg、Cd、Cr、Pb、As、Cu、Zn等7种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灌区土壤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看,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县所属采样点污染较严重;Hg污染最严重,地质累积指数为1.007~3.117,58%的采样点级别为3级,属中度污染到强污染,38%的采样点级别为2级,属中度污染;Zn污染程度次之,地质累积指数为-0.407~1.644,71%的采样点级别为1级,属无污染到中污染;Cd污染变异程度最大,地质累积指数为-2.705~3.312,70%的采样点级别0级,属无污染,但个别采样点达到了强污染;Cu的地质累积指数为-0.535~0.421,Pb为-1.119~-0.144,Cr为-1.005~-0.458,As为-0.562~0.077,除个别点外这些重金属污染级别皆为0级,属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土壤质量 污染 泾惠渠灌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抚顺市PM_(10)中元素的污染 被引量:10
4
作者 焦姣 张雷波 姬亚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70,共5页
2006-2007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分别在抚顺市的6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样品中Ti、Al、Mn、Mg、Ca、Na、K、Cu、Zn、As、Pb、Cr、Ni、Co、Cd、Fe、V等17种元素的含量,并用地质累积指数对其... 2006-2007年采暖季、风沙季和非采暖季分别在抚顺市的6个采样点采集PM10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样品中Ti、Al、Mn、Mg、Ca、Na、K、Cu、Zn、As、Pb、Cr、Ni、Co、Cd、Fe、V等17种元素的含量,并用地质累积指数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从PM10中元素在不同采样点的含量看,抚顺市PM10中Ti、Mn、Mg、Cu、Zn、Pb、Cr、Ni、Co这9种元素在各采样点间的差别较大;Al、Ca、Na、K、As、Cd、Fe、V这8种元素差别较小。(2)从PM10中元素在不同采样季的含量看,抚顺市PM10中Mn、Mg含量的季间差别较大,其余15种元素季间差别较小。(3)Zn、Cd污染较重;Ti、Al、Mg、Ca、Na、K、As、Fe和V污染较轻;其他6种元素在6个采样点和3个采样季污染程度差别较大。(4)水库采样点各元素污染级别均不是最高;新华采样点PM10中Cu、Zn、Pb、Cr、Ni、Co、Cd污染级别均较高。(5)3个采样季PM10中Cd、Zn污染均较重,属于重度或严重污染;在采暖季PM10中Cu、Pb、Cr的地质累积指数较风沙季、非采暖季大;在非采暖季PM10中Mn、Co受到的污染比采暖季和风沙季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地质累积指数 抚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质累积指数评价鞍山市秋季PM_(2.5)中元素的污染状况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6-51,共6页
2014年秋季对鞍山市区6个监测点分别进行了PM_(2.5)样品采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分析PM_(2.5)中Na、K、Cd、V、Cr、Mn、Ni、Cu、Zn、Pb、Al、Mg、Ca、Fe、Ba、As等16种元素的浓度... 2014年秋季对鞍山市区6个监测点分别进行了PM_(2.5)样品采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分析PM_(2.5)中Na、K、Cd、V、Cr、Mn、Ni、Cu、Zn、Pb、Al、Mg、Ca、Fe、Ba、As等16种元素的浓度,通过地质累积指数、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鞍山市秋季PM_(2.5)中16种元素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鞍山市秋季PM_(2.5)中Pb、Cd、C、As4种元素在各监测点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大于2,差别较大,其中As元素在监测点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12.19;Na、K、V、Mn、Ni、Cu、Zn、Al、Mg、Ca、Fe、Ba 12种元素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小于2,差别较小。地质累积指数结果显示:Cd、Zn、Pb、As元素处于严重污染,其污染主要来源于钢铁冶炼、煤质燃烧和汽车尾气及轮胎磨损。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与Zn、Pb、Cu来自同一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地质累积指数 鞍山市 元素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河底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潜在风险分析
6
作者 李瑶 刘兆宁 +1 位作者 杨超臣 慕建东 《河北渔业》 2024年第10期42-46,F0003,共6页
为综合评价与分析沙河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了沙河6个代表性站点,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汞(Hg)、镉(Cd)、锌(Zn)、铜(Cu)、铅(Pb)和砷(As)进行了测定,并引入地质累积... 为综合评价与分析沙河底质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了沙河6个代表性站点,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对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汞(Hg)、镉(Cd)、锌(Zn)、铜(Cu)、铅(Pb)和砷(As)进行了测定,并引入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沙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主要污染元素为Hg、Cd和Zn。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Hg在上游区域为中度污染,而其他重金属元素如Cu、Pb和As未发现明显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沙河上游区域的生态风险高于下游,尤其是G1点位,其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远高于其他点位,这与Hg的高含量和高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质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51
7
作者 李冰 王昌全 +4 位作者 谭婷 李焕秀 杨娟 李启权 袁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5,共8页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 GPS野外定点调查取样197个,用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Cr、Hg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研究。与20年前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广汉、新都、邛崃土壤Cd含量上升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1.3和2倍;Pb则以新津、德阳、广汉、新都增加最多,达1.1~3.3倍;Cr、Hg含量变化不大。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表明,除Cd含量表现为东北-西南向逐渐降低外,其余元素的空间变化特征不明显,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结果表明,近50%的土壤Pb、Cd含量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以Pb最为明显。Pb污染级别为1~4级,重点污染区域为新都、广汉、新津、德阳等地;Cd污染级别虽小(1~2级),但污染范围较大,主要分布在新都、德阳、广汉、双流、新津、彭州等地;仅有少部分样点受到Cr、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地区陈南沟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社良 徐青峰 +2 位作者 张寿庭 高永璋 顾文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85-1793,共9页
陈南沟钼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栾川矿集区内,地处栾川断裂南侧,属北秦岭褶皱系。将矿区成矿地质环境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利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后圈出找矿有利靶区,并对靶区进行了野... 陈南沟钼矿区位于东秦岭钼矿带栾川矿集区内,地处栾川断裂南侧,属北秦岭褶皱系。将矿区成矿地质环境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利用地质累积指数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组合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后圈出找矿有利靶区,并对靶区进行了野外检查和工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沟钼矿属于与老君山花岗岩体有关的热液矿床,燕山期红岩寨花岗岩体边部及其外接触带是钼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北东向小型构造对辉钼矿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本次工作完善了与花岗岩基有关的热液矿床研究,对栾川矿集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花岗岩体 接触带 地质累积指数 河南栾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38
9
作者 席明杰 马生明 +3 位作者 刘崇民 胡树起 汤丽玲 郭志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7-345,共9页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区地表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元素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Mo-Cu-W-Bi带、In-Zn-Ag-Cd带及Pb-As-Sb带,该元素组合分带与典型中-高温... 内蒙古准苏吉花铜钼矿床为典型的热液脉型矿床,矿区地表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元素在平面上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以地表矿化露头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为Mo-Cu-W-Bi带、In-Zn-Ag-Cd带及Pb-As-Sb带,该元素组合分带与典型中-高温热液矿床中元素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利用综合地质累积指数对土壤中主成矿元素Mo与伴生元素Cu、W、In、Bi的组合异常进行评价,共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野外异常查证与工程验证,建议在Ⅰ、Ⅱ号靶区进行深部资源预测工作,对Ⅲ、Ⅳ号靶区开展进一步查证与验证工作,以期在Ⅳ号靶区深部发现矽卡岩型矿化。本次研究对准苏吉花地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的部署与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元素组合分带 地质累积指数 找矿靶区 准苏吉花铜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德兴矿集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对比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1 位作者 何彬彬 张成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9-646,共8页
对比研究矿山开采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污染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利用2004年野外采集与测试分析的33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基础上,... 对比研究矿山开采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污染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利用2004年野外采集与测试分析的33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山开采早期(1989)的1:20万乐平幅(As、Hg、Cd、Cr、Zn、Cu、Pb)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图,通过数据预处理,分别对样品采集点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对比研究德兴地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十几年来,矿山开采对区域水系沉积物已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集中分布在是德兴铅锌和铜钼矿区德兴河与大坞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乐安河下游沿岸局部地区、西北煤矿区以及乐安河下游乐平附近的煤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 时空对比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丽萍 周晓蔚 +1 位作者 郑丙辉 付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91-2198,共8页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物效应浓度法3种方法,考虑河口的水动力过程、沉积物分布和盐度影响,把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划分为7个区域进行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物效应浓度法3种方法,考虑河口的水动力过程、沉积物分布和盐度影响,把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划分为7个区域进行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底质生态环境均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属于中低度污染,口外区和舟山海区的沉积物质量较好,口门、最大浑浊带和杭州湾的沉积物质量较差。用同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进行验证,生态响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物效应浓度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硫酸冶炼工业区土壤铊污染及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敬勇 常向阳 +3 位作者 涂湘林 陈南 付善明 刘慧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2-250,共9页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及富集指数法(EF)对广东某硫酸厂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堆渣场周围土壤铊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废渣周围土壤已受到了明显的土壤铊污染,铊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0~16.5cm范围,并且表现出沿垂直方向向... 运用地累积指数法(Igeo)及富集指数法(EF)对广东某硫酸厂含铊黄铁矿冶炼废渣堆渣场周围土壤铊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废渣周围土壤已受到了明显的土壤铊污染,铊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土壤0~16.5cm范围,并且表现出沿垂直方向向下迅速降低的特点;土壤表层的铊吸附量未达到饱和状态,铊污染物将继续在土壤表层发生累积作用。Igeo与EF法对铊污染评价结果相似:废渣下伏土壤0~6cm范围铊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水平,而在土壤约8.5~15cm以下为无至轻度污染水平;15cm以下没有受到土壤铊的污染;相对于下伏土壤剖面,废渣外围土壤污染更为严重,其中表层土壤0~1cm铊已经达到显著污染,土壤2~10.5cm范围内铊为中度污染,而在土壤约15cm以下铊为无至轻度污染。两种方法应用于工业区土壤铊污染水平分析是可行的,但是不能表明铊在土壤中存在状态、迁移能力以及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富集指数法(EF) 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 硫酸厂废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小牛 周长松 +1 位作者 杜斌 冯民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5-212,共8页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灌区 重金属污染 相关系数 内梅罗指数 地质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茜 张光辉 +2 位作者 田言亮 严明疆 张希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72,共8页
皖江经济区南陵县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区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效应研究对于提高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陵县基本农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要求,布设和采集了0~20 cm深度的表层... 皖江经济区南陵县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该区农田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效应研究对于提高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陵县基本农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要求,布设和采集了0~20 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500组,分别监测了土壤中Cd、Pb、Cr、Hg、As、Cu、Fe、Mn和Zn等重金属含量现状,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量化解析了这些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潜在生态风险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中除了Cr元素,其余重金属元素都不同程度存在异常;(2)局部土壤中Cd、Hg和Fe等元素含量存在异常,平均含量分别是所在区域背景值的1.92,1.95,7.13倍,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影响;(3)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值(平均RI值)为164.5,Cd和Hg元素为主要影响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区表层土壤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粮食安全 地质累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某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余璇 宋柳霆 滕彦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2,共6页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根据25个采样点计算得出的矿区污染负荷指数为2.6,表明整个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Cd、Pb、As、Zn等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充分关注。此外,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矿作业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农田土壤Cd、Pb、As、Zn等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单因子评价法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个旧锡矿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植被恢复初探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郑国强 方向京 +1 位作者 张洪江 王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8-212,231,共6页
通过对云南个旧锡矿区废弃地重金属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运用地质累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废弃地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d>Mn>Pb>As>Zn>Cu=Fe,其中Cd和Mn的地质累积指数最高,平均达到了4.5... 通过对云南个旧锡矿区废弃地重金属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运用地质累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废弃地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Cd>Mn>Pb>As>Zn>Cu=Fe,其中Cd和Mn的地质累积指数最高,平均达到了4.55以上,污染等级达到5级,属于强度污染到极强度污染;Pb的地质累积指数平均达到了3.08以上,污染等级为4级,属于强度污染;As和Zn的平均地质累积指数分别为2.37和1.97,污染等级分别为3级和2级,达到了中度污染以上;Cu和Fe的平均地质累积指数均小于0,没有产生污染;采用造林措施对矿区废弃地进行复垦较采用农业措施对于治理矿区重金属污染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可以采用覆土造林方式作为矿区废弃地复垦的主要方式。最后,结合不同地块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结果,提出了针对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主要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 地质累积指数 植物种 云南个旧锡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图锦 潘瑾 刘雪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5-432,共8页
消落带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对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澎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集消落带土壤及其沿岸土壤样品,分析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并使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风险评价准则(RAC)对重金属污... 消落带是水域与陆地的过渡地带,对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澎溪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采集消落带土壤及其沿岸土壤样品,分析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并使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风险评价准则(RAC)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消落带土壤中Pb、Cu、Cr、Cd、Zn和Ni平均含量分别为68.70、36.96、55.10、0.68、108.26、31.68 mg/kg,污染程度依次为Cd〉Pb〉Zn〉Cu〉Ni〉Cr,以Cd和Pb污染较为突出,普遍高于长江干流土壤,远高于重庆地区土壤。Cd的RAC值为20.62%,呈中等环境风险;其形态稳定性最差,以可还原态和酸提取态为主。Pb、Cu、Cr、Zn、Ni的RAC值为5.45%-10.0%,环境风险较低;且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4.69%-83.05%。以消落带沿岸土壤为对照,消落带形成后土壤中各重金属总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不同重金属在其增量部分的形态存在差异,Cr和Ni的增量部分以残渣态为主,Cd、Pb、Zn的增量以非残渣态为主。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水域与陆地污染源的双重影响,澎溪河流域重金属具有由沿岸向消落带沉积富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落带 土壤 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衍君 汤庆新 +1 位作者 张保华 付卫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7-571,580,共6页
为掌握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耕地安全及其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全新的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进行污染评价。经... 为掌握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耕地安全及其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全新的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进行污染评价。经综合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汞>铜>镉>锌>铬>铅>砷>镍。基于ArcGIS,分别对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进行污染空间分布研究,聊城市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各重金属在县市城区周边污染偏大,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s与Cu、Ni、Zn,Cr与Ni,Ni与Zn等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土壤重金属 地质累积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晶 李秋华 +4 位作者 孙荣国 陈峰峰 刘送平 李小峰 邓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7,共7页
为研究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风险水平,于2015年5月(丰水期)采集百花水库库岸区、消落区和淹没区的土壤样品,并分析了Hg、As、Cd、Pb、Cr 5种重金属的浓度。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 为研究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风险水平,于2015年5月(丰水期)采集百花水库库岸区、消落区和淹没区的土壤样品,并分析了Hg、As、Cd、Pb、Cr 5种重金属的浓度。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从同一采样点的不同区域分析,5种重金属的各个分区平均浓度均表现为淹没区>库岸区>消落区,因此各个分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平均值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但可以确定Hg和Cd为百花水库消落带及库岸的主要风险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水库 消落带 地质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植烟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畅 高明 +3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牛敏杰 代先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5,共5页
对重庆市植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标准对比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植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As 12.78 mg/kg,Cd0.492 mg/kg,Cr 83.62 mg/kg,Cu 32.91... 对重庆市植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采用标准对比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植烟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As 12.78 mg/kg,Cd0.492 mg/kg,Cr 83.62 mg/kg,Cu 32.91 mg/kg,Hg 0.141 mg/kg,Ni 34.74 mg/kg,Pb 36.42 mg/kg,Zn 93.62mg/kg,且均高于其土壤背景值,变异系数以Hg,Cd最大,分别为80.94%和61.36%,元素分布极为不均。通过重金属相关性分析,大部分元素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存在土壤复合污染的特征。采用两种方法评价均发现,重庆市植烟土壤中的Cd污染相对较为严重,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的土壤样本数达90%以上,As,Hg,Pb 3种金属元素的环境质量则处于无污染至轻度污染的状况,而Cr,Cu,Ni,Zn 4种重金属元素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均处于土壤清洁的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重金属 含量特征 地质累积指数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