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地质环境分区的重庆市滑坡降雨阈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洋义 殷坤龙 +3 位作者 杜娟 刘书豪 邬礼扬 刘谢攀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考虑区域历史滑坡的降雨特征与地质环境,构建合理的降雨阈值模型,对区域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十分重要。以重庆市2013-2021年的1368个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滑坡编录数据和区域地质环境资料,划分降雨事件,构建滑坡样本库。利用... 考虑区域历史滑坡的降雨特征与地质环境,构建合理的降雨阈值模型,对区域滑坡灾害的预测预报十分重要。以重庆市2013-2021年的1368个降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滑坡编录数据和区域地质环境资料,划分降雨事件,构建滑坡样本库。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建立了当日激发降雨量-前期有效降雨量(Rd-Rp)降雨阈值模型,基于概率分级划分了不同预警等级。以中等预警概率按孕灾环境、工程岩组、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4种地质环境分别构建了19个临界降雨阈值判据。结果表明:Rd-Rp阈值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当日激发降雨量和前期有效降雨量对滑坡发育的影响,且前期有效降雨量在滑坡诱发中占主导作用。不同的地质环境类型对降雨因子的敏感性不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性质、植被覆盖以及土壤性质等对滑坡发育有重要影响。以坚硬岩为主的岩组阈值高于以软弱岩为主的岩组,林地的阈值大于耕地,受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严重的区域阈值会降低。利用随机森林方法为重庆市不同地质环境分区建立了降雨阈值判据,本研究可为重庆市降雨型滑坡的气象预警管理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降雨阈值 有效降雨量 随机森林 地质环境分区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环境分区的南漳县城区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琳 蔡静森 +2 位作者 晏鄂川 陈前 杜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94,共9页
对于地质环境复杂地区,不同区块滑坡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若对不同区块使用相同的评价因子和权重进行易发性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可靠。鉴于此,以襄阳市南漳县城区为例,通过对斜坡高度、斜坡坡度、地层岩性、覆盖层厚度、断... 对于地质环境复杂地区,不同区块滑坡的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差异明显,若对不同区块使用相同的评价因子和权重进行易发性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可靠。鉴于此,以襄阳市南漳县城区为例,通过对斜坡高度、斜坡坡度、地层岩性、覆盖层厚度、断裂构造、斜坡结构、水系密度、道路密度和房屋密度9个评价因子进行分析,依据地质环境的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区块,基于ArcGIS软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区块内的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分别进行易发性评价,并以2种滑坡的数量百分比为权重,加权求和得到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区划图。通过与未分区的易发性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基于地质环境分区的易发性结果更加可靠,高易发区与已知滑坡灾害位置更加吻合。研究有益于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所提出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 地质环境分区 覆盖层厚度 斜坡单元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地质问题分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编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邢怀学 李亮 +2 位作者 葛伟亚 田福金 余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037,M0002,共8页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区内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普染色,运用GIS技术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该图件能够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区内1999年地质大调查以来的水工环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普染色,运用GIS技术编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环境地质图,该图件能够反映海峡西岸经济区地质环境特征、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内容。本文从编图的基本原则、编图范围、主要内容、图面表示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发现,以环境地质问题分区作为环境地质图主要内容的编图方法,比以往采用环境地质背景分区的方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区内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国土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分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环境地质 编图研究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岗下稀土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婷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1,共4页
以江西赣州岗下稀土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的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开采方式和强度、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等信息,基于Map GIS软件分别提取了区内地形地貌信息及区域重要程度信息,并对... 以江西赣州岗下稀土矿山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详细分析了该矿山的地形地貌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开采方式和强度、矿山开发利用现状等信息,基于Map GIS软件分别提取了区内地形地貌信息及区域重要程度信息,并对评价单元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将Map GIS软件分别与灰色关联度模型、物元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对该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区,并对该3类模型的评价结果计算了均值,结果表明:1岗下稀土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区占地面积1.222 1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4.8%,主要分布于堆浸开采区、尾矿堆积区、地形坡度较陡的原地浸矿开采区;2破坏较严重区占地面积1.504 0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6%,分布于地形坡度较缓且开采强度较大的原地浸矿开采区;3破坏轻微区占地面积2.190 7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4.6%,分布于地形坡度较缓且开采强度较小的原地浸矿开采区及未开采区。上述分析结果与区内实际情况较吻合,对于区内地质环境治理及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GIS 地质环境评价与分区 地形地貌 区域重要程度 灰色关联度 物元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