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越时空——一览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画卷
1
作者 曹海军 陈剑 凌宗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5-674,共10页
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围绕地球奔腾旋转不息,自古以来人们对其充满好奇并无限向往,激发了人类的探月梦想。自1969年以来,6次Apollo载人和3次Luna无人探测任务成功实现了人类登陆月球和采样返回,加深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识,把月... 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围绕地球奔腾旋转不息,自古以来人们对其充满好奇并无限向往,激发了人类的探月梦想。自1969年以来,6次Apollo载人和3次Luna无人探测任务成功实现了人类登陆月球和采样返回,加深了人类对月球的科学认识,把月球地质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Heiken et al.,1991;Jolliff et al.,2006)。来自轨道遥感、原位探测和采样返回任务的结果揭示全球性的岩浆洋、撞击成坑、火山作用和太空风化等地质作用塑造了现在的月表形貌、结构和物质成分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卫星 地质演化历史 物质成分 火山作用 原位探测 穿越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 被引量:14
2
作者 裴荣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9-170,180,共3页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金属成矿省的地质历史演化是成矿学中的重大研究问题,近百年来,特别是通过28、29、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专题讨论,有了新发展。发展的关键问题...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金属成矿省的地质历史演化是成矿学中的重大研究问题,近百年来,特别是通过28、29、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专题讨论,有了新发展。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变革了过去在成矿“空间”上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成矿省 地质历史演化 大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前言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井胜 刘正宏 +3 位作者 刘永江 冯志强 张立东 汪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75-2180,共6页
作为显生宙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夹持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塔里木古陆之间,其形成与古亚洲洋演化紧密相关。其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小洋盆俯冲作用导致的陆壳增生,多块体拼贴和后续变形作用造成的陆壳改造... 作为显生宙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夹持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塔里木古陆之间,其形成与古亚洲洋演化紧密相关。其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小洋盆俯冲作用导致的陆壳增生,多块体拼贴和后续变形作用造成的陆壳改造,以及随之伴生的多期次岩浆-变质作用。中亚造山带具多样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蕴藏大量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保存了亚洲大陆古生代增生聚合和洋陆格局转变的重要信息,是中外地质学者探讨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地质演化历史 地质学者 变形作用 大陆动力学 亚洲大陆 变质作用 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富汗地质构造及其矿产资源(二)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良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7-432,共6页
阿富汗地质演化历史较长,从太古宙至第四纪地层均有出露,岩浆活动频繁,造就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除石油、天然气之外,以铁、铜和稀有金属矿产最为重要,并且受区域构造的局限,在时间上与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分布。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第四纪地层 稀有金属矿 地质演化历史 钠长石 太古宙 矿床分布 天然气开发 岩浆活动 微斜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固阳绿岩带BIF型铁矿的形成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利 张连昌 +1 位作者 代堰锫 李智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3-404,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华北克拉通具有长达38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早在3.8~3.2 Ga时期,形成了最原始的古陆核;随后在2.9~2.7 Ga期间,围绕这些古陆核形成了初始微陆块,包括胶辽、许昌、迁怀、鄂尔多斯、徐怀、集宁、阿拉善;2.6~2.5 Ga,7个微陆块... 1区域地质背景华北克拉通具有长达38亿年的地质演化历史。早在3.8~3.2 Ga时期,形成了最原始的古陆核;随后在2.9~2.7 Ga期间,围绕这些古陆核形成了初始微陆块,包括胶辽、许昌、迁怀、鄂尔多斯、徐怀、集宁、阿拉善;2.6~2.5 Ga,7个微陆块发生了聚合拼贴,为绿岩带所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带 BIF 华北克拉通 陆块 形成时代 区域地质背景 固阳 地质演化历史 矿体形态 热液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来源的前寒武纪BIF沉积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红中 翟明国 张连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28-529,共2页
BIF的成因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术界提出了BIF具有火山喷发作用(阎鸿铨,1985)、陆源风化物沉积作用(Zhai and Windley,1989)、热水喷流沉积作用(Zhang et al.,2012)和生物参与下的沉积作用(Li et al.,2011)等观点。... BIF的成因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术界提出了BIF具有火山喷发作用(阎鸿铨,1985)、陆源风化物沉积作用(Zhai and Windley,1989)、热水喷流沉积作用(Zhang et al.,2012)和生物参与下的沉积作用(Li et al.,2011)等观点。然而,BIF在沉积后期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复杂的变质改造作用势必会为BIF物源的示踪带来影响。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来源 沉积过程 BIF 前寒武纪 地质演化历史 火山喷发 喷流 陆源 半深海环境 热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理复原中的有限变形分析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泽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5-41,共7页
变形弥满地壳,运动充满整个地史过程。这种“变”、“动”之结果,必然导致古沉积盆地初始面貌的改变。然而,在迄今为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均以现位现态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视为原态,仍不考虑变形的影响,显然有失真实性。尤其在诸如几度非... 变形弥满地壳,运动充满整个地史过程。这种“变”、“动”之结果,必然导致古沉积盆地初始面貌的改变。然而,在迄今为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均以现位现态在水平面内的投影视为原态,仍不考虑变形的影响,显然有失真实性。尤其在诸如几度非共轴叠加的褶皱区内,不仅其形态、位置被歪曲,就是按现有方法得出的古生态分布演化规律、岩相特征、水流指向等也未必反应了初始的客观事实。因此,古沉积盆地的复原不仅是正确分析地质演化历史之必要,同时也是使沉积矿产的预测逼近地史事实所必需,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变形分析 岩相特征 地质演化历史 非共轴 生态分布 地层厚度 构造成因 沉积中心 线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蒙微陆块范围的新约束——来自雅干西南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春娇 王振义 +2 位作者 马军 张进 高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0-1002,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亚造山带残存有许多微陆块(图1a),其时空特征是研究造山带结构和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前寒武纪岩石出露往往较为有限,如何获取前寒武纪年龄信息成为厘定微陆块的关键。研究区毗邻雅干断裂位于其南侧,属...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中亚造山带残存有许多微陆块(图1a),其时空特征是研究造山带结构和形成演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前寒武纪岩石出露往往较为有限,如何获取前寒武纪年龄信息成为厘定微陆块的关键。研究区毗邻雅干断裂位于其南侧,属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的珠斯楞—杭乌拉构造带,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前人在阿拉善北部地区的都金敖包、英巴、呼和套尔盖西、好比如和诸小布和等地均有发现新元古代岩浆岩(图1b),认为其代表了南蒙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石英闪长岩 地质演化历史 阿拉善北部 微陆块 前寒武纪岩石 造山带结构 新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铁矿资源特点和科学研究问题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厚民 张作衡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铁矿是一定地质历史演化时期和特定地质环境的产物,其形成与某些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沉积变质型铁矿一般形成于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大氧化事件密切相关;新元古代“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事件也形成... 铁矿是一定地质历史演化时期和特定地质环境的产物,其形成与某些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沉积变质型铁矿一般形成于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大氧化事件密切相关;新元古代“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事件也形成少量该类型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科学研究 资源特点 中国 地质历史演化 地质事件 地质环境 古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矿产勘查与成矿作用”专辑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文昌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西南三江”位于中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并流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带由东西转向近南北的转折部位,该构造域完整记录了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特提斯洋形成与消亡,以及随后两个大陆拼合、碰撞等地质演化历史,是全球最复杂... “西南三江”位于中国西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江并流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带由东西转向近南北的转折部位,该构造域完整记录了劳亚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特提斯洋形成与消亡,以及随后两个大陆拼合、碰撞等地质演化历史,是全球最复杂的造山带和中国最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之一。数十年来,前人在西南三江地区开展了基于翔实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西南三江古特提斯“多岛弧盆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构造带 冈瓦纳大陆 地质演化历史 矿产勘查 古特提斯 西南三江地区 特提斯洋 多岛弧盆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王金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6,共3页
张家口地区位于蒙古洋板块和华北板块的衔接部位,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导致本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频繁的岩浆活动。著名的环太平洋巨型火山岩带内的太行山—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及阿尔泰—阴山构造岩浆带从本区... 张家口地区位于蒙古洋板块和华北板块的衔接部位,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导致本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频繁的岩浆活动。著名的环太平洋巨型火山岩带内的太行山—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及阿尔泰—阴山构造岩浆带从本区东部及中部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花岗岩 花岗岩类 华北板块 张家口地区 地质演化历史 岩浆活动 尔泰 华北地台 花岗岩化 环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照壁山国家湿地公园野生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12
作者 马莉花 王瑞芬 侯志君 《新疆林业》 2021年第5期38-43,共6页
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是自然形成的产物,是植物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植物区系是以种群的方式存在,是组成各地植被的实体,同时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反应和环境变迁的鉴证或依据。地区、自然条... 一个地区的植物区系是自然形成的产物,是植物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植物区系是以种群的方式存在,是组成各地植被的实体,同时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反应和环境变迁的鉴证或依据。地区、自然条件、地质演化历史的不同,甚至人类生产经济活动的影响,都会导致植物区系的基本面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植物界 自然地理环境 区系研究 地质演化历史 环境变迁 国家湿地公园 野生维管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