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4-PSE并联机构的地质沉积模拟平台运动学分析 |
王林虎
华剑
谭欢
尹艳树
邓国强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地质沉积物中残留有机质生化产甲烷作用的可行性研究 |
钱贻伯
连莉文
尹小波
邓宇
张辉
赵一章
|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3
|
第八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环形水槽物理模拟的沉积学应用与发展趋势 |
孙浩南
谈明轩
姚鹏
|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
张传恒
刘耀明
史晓颖
高林志
张聪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6
|
青藏特提斯沉积地质演化 |
罗建宁
王小龙
李永铁
朱忠发
冯心涛
谢渊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2 |
29
|
|
7
|
江南造山带西段四堡群的沉积地质特征和构造属性探讨 |
李利阳
张传恒
贾龙龙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8
|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地质学研究述评 |
王国庆
石学法
李从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9
|
盆山转换与沉积地质记录——以楚雄前陆盆地分析为例 |
朱同兴
黄志英
尹福光
|
《岩相古地理》
CSCD
|
1999 |
12
|
|
10
|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 |
杜远生
颜佳新
韩欣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9
|
|
11
|
西藏沙丁、荣布地区三叠系—老第三系沉积地质特征 |
秦建华
汪名杰
王明光
管士平
|
《岩相古地理》
CSCD
|
1999 |
2
|
|
12
|
大洋钻探与中国边缘海沉积地质学 |
石学法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13
|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西秦岭北带泥盆纪前陆盆地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格局 |
杜远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5 |
9
|
|
14
|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西秦岭南带泥盆纪裂陷槽盆地、摩天岭地体沉积特征和盆地格局 |
杜远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5 |
9
|
|
15
|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西秦岭中带泥盆纪小型克拉通盆地的沉积特征及盆地格局 |
杜远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5 |
4
|
|
16
|
我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的30年 |
孙枢
李任伟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7
|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研究:古地理、地层层序及构造演化 |
杜远生
|
《岩相古地理》
CSCD
|
1996 |
7
|
|
18
|
西秦岭造山带泥盆纪沉积地质学和动力沉积学: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思想、内容与方法 |
杜远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5 |
2
|
|
19
|
短时傅立叶变换在研究沉积旋回地质体中的应用 |
赵淑红
张文波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3 |
6
|
|
20
|
中国南方震旦纪沉积地质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
唐天福
薛耀松
俞从流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