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质模拟中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华 武强 +2 位作者 李坤 雷红专 贾国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7-842,共6页
三维地质模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直接影响模型精度、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三维地质模拟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的三维地质模拟流程,并提出误差检测与分析校正的有效方法。以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断层... 三维地质模拟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直接影响模型精度、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三维地质模拟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不确定性的三维地质模拟流程,并提出误差检测与分析校正的有效方法。以矿区复杂的地质构造断层建模为例,研究了逻辑不一致性、数据不完整性以及构造特征推演等问题,并对断层模型误差与评价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传播,提高模型的精度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拟 不确定性 误差检测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与GOCAD—FLAC^(3D)的三维地质模拟程序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鹏飞 王功文 +3 位作者 李瑞喜 杨莎莎 黄陆雄 马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202-205,共4页
地质系统的动力学数值模拟成为时下地质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也是地质科学定量化和精确化的必然途径。随着计算机和算法的快速发展,计算已经不是动力学计算模拟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拟 FLAC3D GOCAD 程序设计 C# 发展趋势 数值模拟 地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PSE并联机构的地质沉积模拟平台运动学分析
3
作者 王林虎 华剑 +2 位作者 谭欢 尹艳树 邓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710-6717,共8页
地质沉积模拟平台是定量研究地质沉积理论的重要装置。为满足沉积模拟大型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的研究需求,基于4-PSE并联机构设计一种可进行全方位调姿运动的地质沉积模拟平台,对其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结合模拟平台的工作原理,对4-PSE... 地质沉积模拟平台是定量研究地质沉积理论的重要装置。为满足沉积模拟大型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的研究需求,基于4-PSE并联机构设计一种可进行全方位调姿运动的地质沉积模拟平台,对其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结合模拟平台的工作原理,对4-PSE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进行计算,推导模拟平台的运动学方程。在ADAMS软件中建立模拟平台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运动学仿真结果对其运动学参数进行理论验证。分析模拟平台的工作空间约束条件,求得其工作空间,绘制相关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曲线。研究成果为后续地质沉积模拟平台的多块平台组合系统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沉积模拟平台 4-PSE并联机构 运动学 工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地质构造模拟实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磊 綦耀光 +1 位作者 任旭虎 孙志信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86,共4页
由于国内目前尚无针对各种地质构造模拟实验的综合实验平台,限制了地质模拟实验向定量化,可重复性方向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新型地质构造模拟实验台。在对主要地质构造现象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体形成的受力与变形规律,提出了实... 由于国内目前尚无针对各种地质构造模拟实验的综合实验平台,限制了地质模拟实验向定量化,可重复性方向的发展,为此设计了新型地质构造模拟实验台。在对主要地质构造现象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体形成的受力与变形规律,提出了实验装置动力加载单元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并基于相似理论推导了模拟实验具备的相似准则,同时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各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结构,以整个系统为对象优化组合,开发了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分布式运动控制系统。最后,利用该实验装置完成了不同构造样式的构造物理模拟标准实验。运行实践表明该实验台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理论 地质模拟 可编程控制器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浊积水道多点地质统计模拟——以安哥拉Plutonio油田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文彪 段太忠 +3 位作者 刘志强 苑书金 林煜 许华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10,共8页
为对西非安哥拉Plutonio油田渐新统O73砂层组深水浊积水道分布进行模拟,基于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规模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相似性类比,用于指导油田深层单一水道砂体规模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 为对西非安哥拉Plutonio油田渐新统O73砂层组深水浊积水道分布进行模拟,基于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规模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相似性类比,用于指导油田深层单一水道砂体规模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进行深水浊积水道分布模拟,并利用实钻井资料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单一水道宽度、深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弯曲度与陆坡坡度呈指数负相关,单一水道砂体平均厚度13 m,平均宽度162 m。通过高精度梯度阻抗反演,提取浅层水道目标地质体作为深层水道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采用Snesim算法进行随机模拟,深层浊积水道模拟结果忠实于井点数据,且水道砂体的平面形态、发育规模以及叠置关系具有受训练图像定量约束的特点,能够再现水道以及水道与天然堤间的空间结构与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浊积水道 多点地质统计模拟 浅水沉积 三维训练图像 渐新统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断裂构造活动性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天斌 徐进 任光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4-42,共9页
在对地质原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拟方法,对西安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性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模拟试验。建立了断裂构造近期活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阐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项研究... 在对地质原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拟方法,对西安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性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模拟试验。建立了断裂构造近期活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阐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项研究的模型设计、模拟方法和技术以及全部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 地质力学模拟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旭虎 綦耀光 王书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6-869,共4页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检测地质构造变形程度的方法.建立了构造模拟实验图像自动化采集平台,详细介绍了模拟实验图像的处理过程.针对模拟实验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定量检测地质构造变形程度的方法.建立了构造模拟实验图像自动化采集平台,详细介绍了模拟实验图像的处理过程.针对模拟实验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滤波方法,并在图像分割前采用了区域填充.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精确的特点,是一种定量检测地质构造演化过程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模拟实验 变形程度 数字图像处理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霞 张延庆 +2 位作者 于志龙 汪关妹 李晓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4-748,836+663,共5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JD油田A构造区东一段的中浅层砂岩固结程度较差,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完全重合,地震资料分辨率极低(主频约为15Hz),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叠前反演很难实现薄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文中利用Greenberg-Castagna... 渤海湾盆地黄骅拗陷JD油田A构造区东一段的中浅层砂岩固结程度较差,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阻抗值域范围完全重合,地震资料分辨率极低(主频约为15Hz),利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叠前反演很难实现薄储层预测及流体识别。文中利用Greenberg-Castagna模型进行叠前反演,结合地质统计模拟预测薄储层,具体研究思路为:首先,应用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得到每口井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曲线,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曲线,并建立储层流体属性与岩性、流体之间的概率统计关系,从而得到每种岩性和流体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应用横波预测结果进行井约束稀疏脉冲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密度、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拉梅系数等叠前弹性属性体,进一步生成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然后,把储层流体属性数据体作为约束数据,依据每种岩性和流体与储层流体属性的统计关系,应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进行地质统计模拟,最终得到研究区岩性模拟数据的多个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建模 叠前反演 地质统计模拟 流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床勘探时的地质经济模拟
10
作者 K.,EA 汤凤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5-60,共6页
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新考虑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的全过程,要根据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的成果和国外经验来建立地质勘探工作的新战略。给出了矿床勘探时的地质经济模拟原理图、模型的种类、内容和建立模型的步骤。指出了地质勘探... 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重新考虑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的全过程,要根据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的成果和国外经验来建立地质勘探工作的新战略。给出了矿床勘探时的地质经济模拟原理图、模型的种类、内容和建立模型的步骤。指出了地质勘探工作的管理原则。已证明,采用地质经济模拟技术,可使勘探费用降低15%~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地质经济模拟 地质勘探 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42
11
作者 张庆春 石广仁 田在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2-317,共6页
在系统介绍盆地模拟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简史基础上 ,分析了盆地模拟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发展现状 ,尤其分析了油气成藏动力学“五史”模型的发展现状 ,提出盆地模拟技术有待解决的 5个难题 :( 1)盆地动力学模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模型的有... 在系统介绍盆地模拟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简史基础上 ,分析了盆地模拟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发展现状 ,尤其分析了油气成藏动力学“五史”模型的发展现状 ,提出盆地模拟技术有待解决的 5个难题 :( 1)盆地动力学模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模型的有机统一 ;( 2 )三维地质体动态平衡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建立 ;( 3)盆地古水动力学过程的准确模拟 ;( 4)成藏动力学各模型的全三维化 ;( 5 )可变网格的偏微分方程组求解。认为盆地模拟技术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是 :( 1)基于盆地动力学演化的全三维油气盆地动态模拟系统得以建立并逐渐完善 ;( 2 )由大型勘探数据库支持的盆地动态模拟系统成为油气勘探和资源预测的得力工具 ;( 3)成油气系统模拟成为盆地模拟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形式 ;( 4)“交互模拟”、“人工干预界面”和“综合评价”技术获得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拟 地质模拟 数值模拟 盆地模拟系统 油气勘探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良峰 李明江 孙建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00-2506,共7页
现有的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没有考虑地质空间几何结构场与属性参数场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限制了计算机模拟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问题已成为制约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深入发展应用的瓶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 现有的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没有考虑地质空间几何结构场与属性参数场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限制了计算机模拟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问题已成为制约三维地质模拟技术深入发展应用的瓶颈。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地质空间多场耦合构模的总体研究框架和基本工作流程,给出了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或实现方案,并通过实例说明地质体多场耦合模型在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中初步实现后的效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地质体多场耦合构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工程地质数字化建模分析技术的深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拟 工程地质 地质结构模型 地质属性模型 耦合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钼、多金属矿集区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彦彦 王功文 +5 位作者 张寿庭 燕长海 宋要武 韩江伟 马振波 曲家楠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90-193,共4页
三维地质模拟是一门综合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来研究地质体及其内部物理、化学属性的信息处理、数据组织、空间建模与数字表达,并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真三维的再现与交互的科学与技术(Mallet J L,2002;Thomas A J,1988)。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河南栾川 矿集区 多金属 科学与技术 三维地质模拟 可视化技术 信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崇希教授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 被引量:3
14
作者 焦赳赳 万军伟 +1 位作者 王旭升 胡立堂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陈崇希教授长期坚持在水文地质领域从事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对陈崇希教授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评述,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开展了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创新研究,纠正了历史上... 陈崇希教授长期坚持在水文地质领域从事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对陈崇希教授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评述,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开展了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创新研究,纠正了历史上“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的错误,提出了一系列特殊水文地质问题的解析模型,改进和拓展了经典井流模型;②持续探索水文地质模拟方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提高地下水模拟仿真水平的技术方法,包括滨海区地下水的等效排泄边界、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质地下水线性-非线性流模型、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等,研发了独具优势的地下水流模拟软件PGMS;③提出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评价的补排增量理论,完成我国多个典型区域的地下水模拟,为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起到示范作用。陈崇希教授的创新研究对我国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动力学 井流模型 水文地质模拟 可持续开采量 模拟要素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数值模拟软件耦合的三维边坡建模方法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韩同春 林博文 +1 位作者 何露 苏钰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55-2865,共11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一套适用性强,运行流畅的三维边坡建模和模拟计算技术方案。此方案能充分利用复杂边坡的勘察历史资料,真正实现了从勘察数据处理-建立三维边坡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反馈的边坡模拟全过程。...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值模拟软件,提出了一套适用性强,运行流畅的三维边坡建模和模拟计算技术方案。此方案能充分利用复杂边坡的勘察历史资料,真正实现了从勘察数据处理-建立三维边坡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反馈的边坡模拟全过程。为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模型,深入探讨了地表和土层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借助GRASS完成边坡的三维建模,并对已建模型进行详尽的误差分析,为量化建模质量提出了相应方法。用Python语言实现GIS和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通过多个自主编写的程序和数据接口,完成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传递和格式转换,避免了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丢失或失真,还可深度挖掘已建模型的数据。借助杭口岭隧道工程实例,对此方案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案建立的三维边坡模型,建模速度快,精度高,能准确地反映真实边坡的情况,并搜索到边坡潜在的最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软件耦合 三维地质模拟 边坡稳定分析 径向基函数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定量评价
16
作者 张超 姚杰 +4 位作者 李伟娜 伍藏原 曹烨 吴以臣 王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针对东河油田在改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前对盖层封闭能力认识不足的问题,借助岩石室内实验与四维地质力学模拟技术,形成了以“毛细管+力学封闭”为主、地质分析为辅的三因素结合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量化了盖层封闭能力。结果表... 针对东河油田在改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前对盖层封闭能力认识不足的问题,借助岩石室内实验与四维地质力学模拟技术,形成了以“毛细管+力学封闭”为主、地质分析为辅的三因素结合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量化了盖层封闭能力。结果表明: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盖层突破压力与烃柱所受上浮力,而基于实验与解释模型预测盖层最小突破压力为6 MPa,建库区全部充满气体后气柱(高度为120 m)所受上浮力为1.4 MPa,在原始压力达到62 MPa的基础上还需要孔隙压力增量达到4.6 MPa,气体才会突破盖层;水力封闭能力与地应力变化息息相关,孔隙压力的降低使得水平主应力有所下降,但由于最小水平主应力远大于油藏孔隙压力,盖层不会发生张性破坏;孔隙压力降低后盖层的剪切风险有所增加,平均剪切安全指数由初始状态的0.37上升至0.44,但仍小于临界值1.00,力学失稳风险较小。该评价方法既论证了油藏开发以来盖层对气体的有效密封性,又明确了储气库在不同注采周期下的盖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性评价 盖层 突破压力 地质力学模拟 剪切破坏 储气库 塔里木盆地 东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矿化特征的分析与模拟及其在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毅 郑德顺 +1 位作者 潘懋 张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9-1527,共9页
矿化作用往往是地质事件及局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矿体空间形态复杂多变、矿石品位呈各向异性、尺度不一的非线性空间变异模式。传统方法无论是在矿石量的计算方面还是在矿块内平均品位的确定上都存在多种误差,并且无法实现信息的... 矿化作用往往是地质事件及局部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矿体空间形态复杂多变、矿石品位呈各向异性、尺度不一的非线性空间变异模式。传统方法无论是在矿石量的计算方面还是在矿块内平均品位的确定上都存在多种误差,并且无法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及直观表达。文章以安庆铜矿中心矿区为例,采用对数块kriging与三维地学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储量的准确估算与动态管理。根据样品数据的空间构形引入虚拟钻孔,通过层位标定算法实现了矿体形态的近似模拟;以形态模型为约束,采用对数块kriging方法,在矿石品位变异特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品位三维属性模型,进而完成资源储量的准确计算。通过对不同方法估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对数块kriging方法相对于普通kriging方法及传统块段法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随子块数量的增加精度呈增大趋势,但很快趋向稳定。文章最后利用可视化技术展示了三维地学模拟技术在矿山生产和开发过程中动态更新及决策支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学模拟 块kriging方法 固体矿产资源 地质属性模拟 矿体形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地球及其地质应用前景
18
作者 徐善法 叶树民 陈建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14-218,共5页
介绍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论述了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3S"技术,探讨了数字地球在地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将在地学学科建设、地质模拟、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灾害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地球 3S 地质模拟 矿产资源评价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彦乌拉铀矿床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晓飞 刘金辉 +5 位作者 阳奕汉 邢拥国 王如意 胡鹏飞 罗跃 李立尧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4-63,共10页
地浸采铀是一种通过溶浸液与砂岩矿层中含铀矿物发生溶解反应的矿石原位开采方法,厘清矿层及矿层上覆下伏含水层三维结构,对提高地浸采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数据,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浸采区地层及矿层... 地浸采铀是一种通过溶浸液与砂岩矿层中含铀矿物发生溶解反应的矿石原位开采方法,厘清矿层及矿层上覆下伏含水层三维结构,对提高地浸采铀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结合测井数据,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浸采区地层及矿层进行精细刻画,建立了相应三维地质模型,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分析了含矿含水层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含矿含水层主要岩性为粗砂岩;含矿含水层各种岩性孔隙连通性较好,透水岩性分布较均匀;采区地层倾向大致为325°,倾角为6.76°。顶部隔水层厚度呈南部和中部较厚、北部和西部较薄的特点,发育7个隔水顶板天窗;矿层贴近隔水底板,厚度由北部向各个方向逐渐减薄,矿层厚度与含矿含水层厚度呈正相关。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完整、直观地展示了巴彦乌拉铀矿C12采区地层、岩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地浸采铀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结构模型 砂岩型铀矿 地层划分 地质统计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地质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А·С·Кашик С·Б·Денисов 冯有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四维地质空间是由人们所熟悉的三维地质空间与时间轴共同组成。在四维地质空间中被记录下来的地质过程,是用于恢复地质空间的基础。在四维地质学的概念中,地质过程可用“时间链”来描述。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时间轴切片,就对某一时刻的... 四维地质空间是由人们所熟悉的三维地质空间与时间轴共同组成。在四维地质空间中被记录下来的地质过程,是用于恢复地质空间的基础。在四维地质学的概念中,地质过程可用“时间链”来描述。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时间轴切片,就对某一时刻的地质意义做出解释。目前四维地质模型广泛应用了古构造、古地貌和沉积环境的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地质 时间轴 地质建模 古构造 古地貌 沉积环境 时间链 地球物理学 地震勘探 地质空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