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西巴伊亚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北部地质构造背景、矿床类型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鸣 姚仲友 +2 位作者 沈莽庭 高天山 周延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64-2178,共15页
通过建立描述成矿作用特征的构造和时间框架,探讨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北部矿床的成因。许多太古宙的矿化作用发生在克拉通形成以前。铬铁矿、镍、金和祖母绿矿床是古元古代造山旋回形成的,那时克拉通合并到大西洋古陆。在中—新元古代,... 通过建立描述成矿作用特征的构造和时间框架,探讨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北部矿床的成因。许多太古宙的矿化作用发生在克拉通形成以前。铬铁矿、镍、金和祖母绿矿床是古元古代造山旋回形成的,那时克拉通合并到大西洋古陆。在中—新元古代,即罗迪尼亚(Rodinia)超级大陆的裂解期间,有拉张事件发生,其与磷矿和铀矿有关。金伯利岩金刚石矿化和金矿化是巴西利亚(Brasiliano)造山旋回形成的,其与西冈瓦纳大陆拼合同期。在寒武纪,该区存在长期和均一的地应力记录。同位素和磁性系统的重置,影响了在520Ma时候的依列斯(Irecê)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作用。这种重置归因于巴西利亚造山旋回结束时区域尺度流体的迁移和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 地质构造背景矿床类型 成矿作用 巴伊亚 巴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床类型模型的地质构造背景、成矿环境和容矿岩石组合 被引量:18
2
作者 裴荣富 梅燕雄 +1 位作者 瞿泓滢 王浩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42,共12页
每一矿床模型类似人们"指纹"各自不同。根据中国哲学的"白马是马而非马(类)"的概念,本文提出应深入研究同一类的矿床总体特征的普适性矿床模型。据此,普适性矿床模型(马类)将包括该类矿床中的矿床(白马),从而增强... 每一矿床模型类似人们"指纹"各自不同。根据中国哲学的"白马是马而非马(类)"的概念,本文提出应深入研究同一类的矿床总体特征的普适性矿床模型。据此,普适性矿床模型(马类)将包括该类矿床中的矿床(白马),从而增强其对未知矿床比对的整体性。其次,本文又对矿床普适性模型提出成矿系列的新概念。即按各类矿床产出的不同环境,作者等根据一定地质构造背景、一定成矿环境和一定容矿岩石组合提出"中国矿床普适性模型分类"和与每类成矿环境相适应的74个矿床模型(表1)。据此,人们可从地质环境分类中发现相应的矿床模型,反之,一定的矿床模型也能反应其产出的成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模型 构造背景 成矿环境 容矿岩石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背景造山型金矿床:构造背景、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华健 王庆飞 +2 位作者 杨林 于华之 王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89-2201,共13页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两条造山型金矿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包含马攸木、念扎、邦布及折木朗金矿等;该矿带形成于拉萨地块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序列地壳初始缩短加厚的背景(59~44Ma),与林子宗火...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背景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两条造山型金矿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包含马攸木、念扎、邦布及折木朗金矿等;该矿带形成于拉萨地块及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序列地壳初始缩短加厚的背景(59~44Ma),与林子宗火山岩和高压变质岩同期形成。控矿构造主要以EW向展布。金以自然金形式赋存在石英硫化物脉及石英脉两侧以绿片岩相变质为主的千枚岩及板岩中。哀牢山造山带包含镇沅、金厂、大坪及长安金矿等,主要形成于35~26Ma,成矿背景为区域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矿区内分布有成矿前期的煌斑岩及富碱斑岩。控矿构造主要以NW-SE向展布,围岩变质级低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C-S-H-O-Pb同位素变化较大,整体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流体、围岩地层的变质流体及岩浆流体,成矿围岩的差异性也会导致同位素的变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来源 C-S-H-O-Pb同位素 矿床地质 构造背景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哀牢山造山带造山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造山带主要矿床类型、产出构造背景及其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克章 李继亮 +2 位作者 郝杰 肖文交 阎臻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07-210,共4页
昆仑-阿尔金地区是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的未开垦的处女地。依据已有的资料,这里的大量超镁铁岩,有赋存大型铬铁矿和铜镍矿的可能性;西昆仑乌拉根(喀什西南)、塔木-卡兰古-托克拉克(叶城西)
关键词 矿床类型 西昆仑 构造背景 昆仑造山带 潜力分析 火山岩 昆仑山 云雾岭 东昆仑 铬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主攻矿床类型及找矿区划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文钊 卿敏 邹依林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安徽省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3个Ⅰ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活动历史长,地质作用复杂多样,不同区域金属成矿差异巨大。按照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将安徽省境内的金矿划分为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 安徽省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3个Ⅰ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活动历史长,地质作用复杂多样,不同区域金属成矿差异巨大。按照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将安徽省境内的金矿划分为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成矿区带。阐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主攻矿床类型。根据各个金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结合重砂信息,利用GIS系统,进一步圈定了不同级别的找矿远景区16处,其中A级7处,B级5处,C级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远景区 找矿区划 地质背景 矿床类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洲斐济群岛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成矿期划分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鸣 李红军 +2 位作者 白珏 赵晓丹 郭维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3,共6页
斐济群岛具有厚而年轻的硅镁质地壳,其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斐济群岛的地层主要由新生代海底碎屑型火山岩及相关沉积岩组成。碳酸盐岩和在中—晚中新世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侵入的辉长岩—英云闪长岩质的深成岩也很发育... 斐济群岛具有厚而年轻的硅镁质地壳,其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斐济群岛的地层主要由新生代海底碎屑型火山岩及相关沉积岩组成。碳酸盐岩和在中—晚中新世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中侵入的辉长岩—英云闪长岩质的深成岩也很发育。斐济群岛的矿床类型包括各种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沉积型锰矿、残积矿床、砂矿床等。斐济群岛的成矿期有4个不同的阶段(时期),这些阶段(时期)与构造运动紧密相关,反映了纵贯斐济群岛的各种矿化类型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斐济群岛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类型 成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成矿带地质背景与主攻矿床类型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文宝 唐菊兴 +2 位作者 邢树文 林彬 唐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74-375,共2页
藏南大地构造地质单元以藏南拆离系(STDS)、主中央逆冲断层(MCT)和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为界,可将其由北向南划分为特提斯喜马拉雅(THB)、高喜马拉雅(HHB)、低喜马拉雅(LHB)和亚喜马拉雅构造带(尹安,2001)。特提斯喜马拉雅(THB)因近年来... 藏南大地构造地质单元以藏南拆离系(STDS)、主中央逆冲断层(MCT)和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为界,可将其由北向南划分为特提斯喜马拉雅(THB)、高喜马拉雅(HHB)、低喜马拉雅(LHB)和亚喜马拉雅构造带(尹安,2001)。特提斯喜马拉雅(THB)因近年来对金、银、锑、铅、锌等矿种找矿效果明显,且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地质背景 成矿带 拉雅 藏南 逆冲断层 大地构造 找矿效果 特提斯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8
作者 肖丹 宋维国 +1 位作者 严志飞 李昌元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3,共14页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研究,对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探讨区内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特征,主要赋矿于前寒武系中,受不同规模、序次脆性-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可能有深源物质加入,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成矿过程中有岩浆或深源流体叠加,后期大气降水加入。区内金矿形成与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成矿作用经历了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富金地层形成,加里东陆内造山-金成矿第一次高峰期,印支晚期陆内造山运动第二次金成矿期。该研究成果对丰富区内金矿成矿理论、开展区内下一步金矿勘查评价、助力湖南万亿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金矿资源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雪峰弧形构造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铜矿床主要类型、典型矿床、时空分布与构造背景 被引量:1
9
作者 苗来成 罗晔 +5 位作者 DORJGOCHOO Sanchir 刘建明 邹滔 路增龙 秦克章 BAATAR Munkhtsengel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29-3262,共34页
铜是蒙古国最重要的工业资源之一,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之后被煤炭资源所取代。总体上,蒙古国地质矿产研究与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蒙古国铜矿床可分为斑岩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与花岗岩有关铜矿... 铜是蒙古国最重要的工业资源之一,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蒙古国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之后被煤炭资源所取代。总体上,蒙古国地质矿产研究与开发程度相对较低。蒙古国铜矿床可分为斑岩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与花岗岩有关铜矿、矽卡岩型、玄武岩型及砂岩型等6种类型,但最重要的具工业意义的铜矿床是斑岩型及VMS型。蒙古国铜矿床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末期(埃迪卡拉纪)、晚泥盆世、晚石炭世和三叠纪-早侏罗世等4个时期。空间上,蒙古铜矿床可大体分为南、北2条成矿带,分别与古亚洲洋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演化有关。南Cu矿带自北而南可进一步划分为北、中、南3个成矿亚带,分别是泥盆纪VMS型Cu-Zn及多金属、晚石炭世斑岩型Cu-Au和晚泥盆世斑岩型Cu-Au-Mo等成矿亚带;而北Cu矿带则可分为南、北2个亚带,且其铜矿化时代具有“西早东晚”的特征。蒙古斑岩铜矿床均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属“俯冲型”斑岩铜矿,其中与古亚洲洋有关的南Cu矿带主要形成于俯冲带上方的洋内弧及弧后盆地环境,而与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有关的北Cu矿带则形成于陆缘弧环境。蒙古北Cu矿带受蒙古山弯构造的影响,向西不能延出国境,而其北、南亚带向东则分别延入俄罗斯外贝加尔和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对南Cu矿带而言,除了其北亚带(VMS型铜矿带)向西-西北延入我国阿尔山泰南部是可以确定外,其他2个亚带向两侧的延伸情况均不明朗,因此要理清它们的延伸,尤其是产有欧玉陶勒盖晚泥盆世超大型Cu-Au-Mo矿床的南亚带的区域延伸情况,尚需要系统的区域构造-地层-岩浆岩-矿床等对比研究工作。蒙古其他类型的铜矿,如矽卡岩型、与侵入岩有关热液型、玄武岩型、砂岩型及镁铁质层状杂岩型等矿床(点),目前均仅发现小型矿床或矿(化)点,其成矿及找矿潜力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规律 成矿构造背景 南戈壁斑岩成矿带 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沉积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构造类型
10
作者 赵重远 《海相油气地质》 2003年第3期9-20,共12页
中国的地质构造具有六大个性特征:(1)微陆块与其阐的造山带形成镶嵌结构;(2)微陆块和洲级板块一样走完了板块运动的全过程;(3)微陆块虽分散。但在构造活动中仍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质单位;(4)地质演化具多旋回性;(5)海西期可能出现过... 中国的地质构造具有六大个性特征:(1)微陆块与其阐的造山带形成镶嵌结构;(2)微陆块和洲级板块一样走完了板块运动的全过程;(3)微陆块虽分散。但在构造活动中仍为一相对独立的地质单位;(4)地质演化具多旋回性;(5)海西期可能出现过一个海西地台;(6)喜马拉雅期中国构造一地貌以及深部结构构造梯级大分化。在地史演变中,无论是微陆块的裂解和漂移。还是经由其间之裂谷或小洋盆的消亡而次第粘结,都缺乏相对统一、量级较大的能量,其本身的动力量级远次于洲级板块。中国沉积盆地经历了从加里东到喜马拉雅多期次和互有交叉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根据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将中国沉积盆地的构造类型划分为六大类;以前寒武纪陆块为基底的多旋回构造联合体盆地;以海西地台为基底的多旋回盆地;以特提斯各微陆块为基底的被动陆缘构造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中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裂谷盆地;跨越多构造单元的中生代晚期一新生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新近纪活动陆缘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圆 地质背景 构造类型 沉积盆地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金刚石原生矿床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及深部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建太 于磊 +3 位作者 刘传朋 李兆营 王伟德 高玲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83-2795,共13页
鲁西金刚石原生矿床成矿背景复杂,由于缺乏地壳结构、岩浆侵入体位置、断裂规模等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基于重磁数据和地震剖面资料,采用Parker-Oldenburg界面法、功率谱法和2.5D重磁震... 鲁西金刚石原生矿床成矿背景复杂,由于缺乏地壳结构、岩浆侵入体位置、断裂规模等信息作为参考依据,深部构造特征及其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基于重磁数据和地震剖面资料,采用Parker-Oldenburg界面法、功率谱法和2.5D重磁震联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鲁西地区地壳结构、断裂规模、岩浆侵入体位置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刚石原生矿床的深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鲁西金刚石原生矿床分布于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低值区、磁异常中-低值区,布格重力异常平均值低于-100×10^-5 m/s^2,磁异常变化范围较大,介于-160~60 nT之间;矿床位于莫霍面、居里面等值线密集的梯度带,即稳定区域与活化区域的过渡带,莫霍面深度约为31.2~32.2 km,居里面深度约27.5~30 km;矿床分布区NW向断裂构造切割深度均超过20 km,其中蒙山断裂切割深度为35 km,深达上地幔,新泰-垛庄断裂切割深度为28.5 km,深达居里面,泰山-铜冶店断裂切割深度为20.5 km;金伯利岩于古生代形成后,受中生代伸展构造影响,被NW向断裂逐级抬升、剥蚀,直至出露地表。金刚石品位自南向北逐渐降低是由于北部抬升幅度大,剥蚀接近金伯利岩根部的结果,指示南部矿带找矿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 金刚石原生矿床 重磁异常 深部构造 地质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 被引量:94
12
作者 赵一鸣 丰成友 +4 位作者 李大新 刘建楠 肖晔 于淼 马圣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共19页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矽卡岩铁多金属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该地区属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主要与印支期(204~237Ma)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关;控矿地层包...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分布广泛,目前已成为中国西部最重要和最有找矿潜力的矽卡岩铁多金属成矿带。在大地构造上,该地区属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主要与印支期(204~237Ma)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关;控矿地层包括蓟县系狼牙山组大理岩、硅质岩,奥陶系—志留系滩间山群大理岩、碎屑岩、硅质岩、中-基性火山岩和石炭系结晶灰岩、碎屑岩等。区内发育3类矽卡岩,即钙矽卡岩、镁矽卡岩和锰质矽卡岩,以前者为主。钙矽卡岩常伴生Fe、Cu、Mo(Pb,Zn)矿化,镁矽卡岩主要伴生Fe矿化,锰质矽卡岩则伴生Pb、Zn(Ag)矿化;矿石矿物组合多种多样,矿化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内接触带侵入岩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与矽卡岩类型一起构成该类矿床的重要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成矿地质背景 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矽卡岩类型 钾质交代现象 祁漫塔格地区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北缘燕辽钼(铜)成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133
13
作者 代军治 毛景文 +4 位作者 杨富全 叶会寿 赵财胜 谢桂青 张长青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8-612,共15页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燕辽钼(铜)成矿带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成矿作用 成矿动力学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主要成矿构造背景 被引量:9
14
作者 钱壮志 段俊 +2 位作者 冯延清 徐刚 张江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8,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区域分布和找矿新进展及新的研究资料,对中国该类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进行总结研究,归纳出大火成岩省、克拉通边缘裂谷或陆内拉张环境、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4类重要成矿... 本文基于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区域分布和找矿新进展及新的研究资料,对中国该类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进行总结研究,归纳出大火成岩省、克拉通边缘裂谷或陆内拉张环境、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4类重要成矿构造背景,与世界上该类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比照,中国尚缺绿岩带、蛇绿岩带等构造背景的矿床实例。另外,中国的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大规模成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此,今后找矿勘查部署上应充分考虑上述4类成矿构造背景中的小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铂族) 岩浆硫化物矿床 成矿构造背景 主要类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热卤水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同位素组成差异的成矿构造背景制约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润生 邱文龙 任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37-138,共2页
热卤水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一直是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查领域非常重视的矿床类型,特别是MVT型铅锌矿床。其实,这类矿床属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叶天竺等,2015)。根据成矿地质作用类型、成矿温度、成矿方式及赋... 热卤水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一直是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查领域非常重视的矿床类型,特别是MVT型铅锌矿床。其实,这类矿床属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床(叶天竺等,2015)。根据成矿地质作用类型、成矿温度、成矿方式及赋矿碳酸盐岩的成因类型,笔者将该类矿床划分为两个端元:低温热卤水充填式与中高温热液充填一交代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作用 碳酸盐岩型 铅锌矿床 热卤水 同位素组成 构造背景 矿床类型 矿产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沙让斑岩钼矿成矿地质作用及其构造背景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俊兴 秦克章 +3 位作者 李光明 李金祥 肖波 陈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45-346,共2页
沙让斑岩型钼矿床是冈底斯带上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作用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有利于加强对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研究。1矿床地质特征沙让斑岩钼矿床产在一个侵入于上二叠统蒙拉组(P2m)地层的复式杂岩体中。矿区内构造主要有... 沙让斑岩型钼矿床是冈底斯带上发现的首例斑岩型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作用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有利于加强对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研究。1矿床地质特征沙让斑岩钼矿床产在一个侵入于上二叠统蒙拉组(P2m)地层的复式杂岩体中。矿区内构造主要有成矿早期的近东西向的压扭型断裂和成矿后的切穿东西向断裂的南北向正断层,而断裂带附近热液蚀变作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斑岩钼矿床 地质作用 斑岩型矿床 冈底斯带 多金属成矿带 花岗岩 杂岩体 花岗斑岩 矿床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北地区金属矿床主要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晓峰 肖荣 冯佐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10-611,共2页
桂东北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段,扬子地块与华南褶皱带的衔接部位,跨越桂中-桂东台陷、桂东早-中海西台陷和大瑶山台隆等3个构造单元。桂北地区在晚太古宙-早元古宙的深变质基底的基础上,叠加了加里东褶皱基底,其后进入了滨太平洋大陆... 桂东北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的西段,扬子地块与华南褶皱带的衔接部位,跨越桂中-桂东台陷、桂东早-中海西台陷和大瑶山台隆等3个构造单元。桂北地区在晚太古宙-早元古宙的深变质基底的基础上,叠加了加里东褶皱基底,其后进入了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发展阶段。伴随着地质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花岗岩 主要类型 桂北地区 成矿时代 金属矿床 都庞岭岩体 地质构造演化 扬子地块 加里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地质背景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翠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25-627,共3页
近年来,中国金矿地质勘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大型或具有特大型资源潜力的矿床明显增多,首次发现了单个矿床资源量达到超大型的金矿床(如甘肃阳山、寨上,青海大场等);二是中西部地区或老矿区深部(隐伏)金矿找矿勘查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中国金矿地质勘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是大型或具有特大型资源潜力的矿床明显增多,首次发现了单个矿床资源量达到超大型的金矿床(如甘肃阳山、寨上,青海大场等);二是中西部地区或老矿区深部(隐伏)金矿找矿勘查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胶东焦家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带型金矿床 时空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 成矿作用 地质背景 成矿时代 大地构造背景 中西部地区 矿床资源 矿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后构造破坏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影响及勘查类型系数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党龙 傅群和 +2 位作者 刘敏 周旭林 吴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0-967,共8页
现行勘查规范中,主要依据五个地质因素划分勘查类型,其中构造复杂程度因素对划分勘查类型的影响权重约10%。通过对多个矿床勘查类型的分析以及勘查工作经验的总结,研究构造复杂程度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影响,发现成矿后构造破坏程度对矿床... 现行勘查规范中,主要依据五个地质因素划分勘查类型,其中构造复杂程度因素对划分勘查类型的影响权重约10%。通过对多个矿床勘查类型的分析以及勘查工作经验的总结,研究构造复杂程度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影响,发现成矿后构造破坏程度对矿床勘查类型划分的影响可能被低估。本文以湘潭锰矿为例,该矿床具有成矿后构造复杂、对矿体的破坏大等特点,勘探时将其划分为第Ⅱ勘查类型,以相应的勘查工程网度进行勘查,未能有效控制矿体;如果充分认识成矿后构造复杂、对矿体破坏大的实际情况,提高构造破坏程度对矿床勘探类型划分的影响权重,湘潭锰矿就会被确定为第Ⅲ勘查类型,方可有效控制矿体,也更符合地质实际。本文尝试将构造复杂程度对划分勘查类型的影响权重增大至25%,其勘查类型系数由0.1~0.3调整为0.1~0.9,即第I、第Ⅱ、第Ⅲ勘查类型的五个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分别由2.5~3.0、1.8~2.4、1.0~1.7调整为3.0~3.6、2.2~2.9、1.0~2。在更充分认识成矿后构造破坏程度对勘查类型的影响后,可进一步优化矿床勘查类型系数,更合理地确定矿床勘查类型,进而改进对矿床的控制程度和勘查程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勘查类型 类型系数 地质因素 成矿后构造破坏 湘潭锰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印支期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小华 吴昌志 +4 位作者 吴艳爽 陈西 张静 石煜 陈衍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0-621,共32页
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特色。近年来,东天山成矿带陆续报道了一批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初步总结了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 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特色。近年来,东天山成矿带陆续报道了一批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初步总结了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成矿元素丰富,金、钼、钨、铼、铷等均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还蕴含了锂、铍、铌、钽、钒、钛、铁等金属矿床,显示出东天山印支期成矿的重要性。印支期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既发育了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等岩浆矿床,又发育斑岩型钼铼矿床、矽卡岩型钨钼铷矿床、石英脉型钨矿床、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等热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印支期矿床集中分布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和中天山地块及其东南缘,而其他构造单元成矿信息较少。虽然印支期矿床的分布具有时空相似性,但关键控矿要素明显不同,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受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控制,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受不同性质的侵入岩控制,而造山型金矿床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因此,东天山印支期造山作用的资源潜力已初步显现,未来应加强东天山甚至新疆地区的印支期成矿作用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类型 控矿因素 成矿规律 印支期 构造背景 东天山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