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分析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初论西拉木伦褶皱系
1
作者 穆石敏 李占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4年第4期1-12,共12页
利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地构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利用重力资料圈定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以及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在四川盆地,松辽平原、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平原不仅利用重力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而... 利用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研究大地构造,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例如,利用重力资料圈定沉积盆地,沉积厚度以及区域构造单元的划分,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在四川盆地,松辽平原、鄂尔多斯地台,华北平原不仅利用重力资料划分了构造单元,而且为找寻油气产地提供了有意义的地质资料。例如,在博野坳陷中找到了任丘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系 地球物理资料 拉木 任丘油田 构造单元 沉积盆地 陷中 温都尔庙群 重力资料 地质构造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中秀木更挺拔——从全国地质力学经验交流会说起
2
作者 石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75年第2期76-77,共2页
今年十月,地质科学研究院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地质力学经验交流会。来自地质战线的代表欢聚一堂,畅谈实践体会,认真探讨问题,涉及各个矿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热等方面,会议之规模,涉及问题之深度、广度,是地质力学发展中前... 今年十月,地质科学研究院在大连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地质力学经验交流会。来自地质战线的代表欢聚一堂,畅谈实践体会,认真探讨问题,涉及各个矿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热等方面,会议之规模,涉及问题之深度、广度,是地质力学发展中前所未有的。一些地质界的老同志,看到这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在我国土生土长,正在遍地开花结果,看到我们用自己创造的学科为社会主义服务感到格外高兴和亲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经验交流会 地质科学研究 秀木 地质 中国特色 水文地质 社会主义服务 构造地质 地质构造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纬度寒冷地区岩石坡面植被恢复措施设计——以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旭 吕向军 刘锦程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0期14-17,共4页
以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总结高纬度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扰动区域岩石坡面生态修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及岩石坡面复绿的植物选择—施工技术—后期养护的措施体系,以利用项目区现有表土资源和可利用材料,快速复绿施工扰动区... 以黑龙江荒沟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总结高纬度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扰动区域岩石坡面生态修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及岩石坡面复绿的植物选择—施工技术—后期养护的措施体系,以利用项目区现有表土资源和可利用材料,快速复绿施工扰动区域,提高植被覆盖率,达到后期免管护的目的。主要技术要点包括:根据高陡岩石边坡绿化措施和养护方式要求,采用高次团粒干喷工艺,喷射基材包括工程区域已剥离表土、木纤维、混合种子、高次团粒剂、稳定剂、保水剂、水、当地菌类培育废料等,其中混合种子要选择抗性强、易购易成活的当地品种,并且乔灌草搭配使用;利用不同植物根系特点,针对边坡立地条件和地质构造特点等提出了相应的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组合模式,结合坡面打植生孔栽植灌草根芽,对高纬度寒冷地区岩石坡面进行坡面绿化;在恢复植物群落中,采取速生草种减少初期水土流失、灌木成坪后增加植物固土护坡效果、乔木后期发芽生长构建完整植被群落,成功建立起免维护、不退化的植被系统,逐渐恢复近自然环境植被群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地品种 措施体系 立地条件 组合模式 保水剂 岩石坡面 地质构造特点 植被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巷道布置——工作面连续推进3000m
4
作者 段行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5年第3期6-,共1页
根据我矿地质构造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将原东翼4个盘区上山的巷道布置方式,改为走向长3000m(为井田一翼全长),倾斜宽300m的分段连续式布置。一分段2117工作面可采5号和10号两个煤层,5号煤厚3.5~4.5m,10号煤平均厚为1.5m。分段连续式布... 根据我矿地质构造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将原东翼4个盘区上山的巷道布置方式,改为走向长3000m(为井田一翼全长),倾斜宽300m的分段连续式布置。一分段2117工作面可采5号和10号两个煤层,5号煤厚3.5~4.5m,10号煤平均厚为1.5m。分段连续式布置的每个分段内,再划分为若干区段,各区段均有独立的通风、运输系统。下部有分段运输大巷、上部有分段总回风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布置 总回风巷 一分段 大巷 分段连续 分段运输 地质构造特点 盘区 井田边界 准备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