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自治区定日县M 6.8级地震震中周边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瑜 张建勇 +1 位作者 秦克章 张莹莹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0-403,共4页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北纬28.5度,东经87.45度)发生了M 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附近。截至2025年1月8日13时30分,已精确定位余震470次。数据分析表明,余震主要沿南北方向分布,震源深度集中于3~...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北纬28.5度,东经87.45度)发生了M 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震中位于定日县措果乡附近。截至2025年1月8日13时30分,已精确定位余震470次。数据分析表明,余震主要沿南北方向分布,震源深度集中于3~30 km。震源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本次地震为拉张型特征,推测发震断裂为登么错断裂。地质资料显示,地震波及区域中,曲洛乡和措果乡位于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近东西向正断层发育区,而长所乡则处于侏罗系近东西向逆断层与近南北向登么错正断层附近。本次地震震中区域受南北向挤压应力和东西向拉张应力的影响。相关断裂带周边的拉张与挤压作用,导致该区域地震频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震源机制 南北向裂谷 地质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何将启 梁世友 +2 位作者 赵永强 程晓玲 李海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在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认识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盆地的基底结构、地质结构和主要构造类型等方面对北黄海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北黄海盆地是在前中生代结晶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盆地经历了走滑拉分... 通过对近年来在北黄海盆地的油气勘探认识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从盆地的基底结构、地质结构和主要构造类型等方面对北黄海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北黄海盆地是在前中生代结晶基底之上发展起来的,盆地经历了走滑拉分(J3-K1)、断陷(E2-E3)、拗陷(N—Q)3次主要的沉降作用过程,形成了下、中、上3个构造层,在盆地内发育了断裂、褶皱和潜山3种基本构造类型。盆地的这种构造特征为盆地内油气的生成运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边界条件,特别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走滑拉分形成的下构造层具有较好的生烃物质基础,同时还有良好的圈闭发育条件,后期的构造改造也有利于油气的生成聚集,应是北黄海盆地的主要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油气勘探 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庄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矿井突水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邱梅 施龙青 +2 位作者 王国瑞 高卫富 孙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根据大量地质资料揭示了山东良庄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其断裂构造具有分区性、方向性、垂向分层性、成带性等特点,并推断井田内发育有滑动构造。探讨了该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矿井突水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滑动构造对矿井突水的作用... 根据大量地质资料揭示了山东良庄井田地质构造的发育特征,其断裂构造具有分区性、方向性、垂向分层性、成带性等特点,并推断井田内发育有滑动构造。探讨了该井田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对矿井突水的影响,着重分析了滑动构造对矿井突水的作用。研究表明,断裂构造的分区性、方向性、垂向分层性、成带性及滑动构造对矿井突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矿井突水 良庄井田 滑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肖琪 宋文隆 陈承惠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闽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丘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闽粤... 台湾海峡及其邻区构造可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即闽浙中生代隆起区、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和台湾新生代岛弧褶断区。其中台湾海峡新生代坳陷区由海峡的主体和台湾西部丘陵平原区组成,它的东、西边界分别是台湾屈尺-老浓断裂带和闽粤滨外深断裂带。本文在以往海峡西岸东南沿海长乐-南澳断裂带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台湾海峡、特别是海峡新生代坳陷区各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深部地质结构,海底地形地貌、沉积特征、断裂构造、火成岩分布和地震分布及其活动特点等有关资料进行了概略总结,并且对台湾海峡地质演化模式和演化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应用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分析,认为:台湾海峡及其邻区的构造格架最终是在一个统一的区域性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发展形成的,因此尽管边界条件可能改变,但同期各种构造形迹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联系,活动性构造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台湾海峡 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满湘 岳东生 刘石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9-111,共3页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黄满湘,岳东生,刘石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00)1区域地质背景清水塘铅锌矿田位于关帝庙穹隆的西端,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的北侧。区域地层出露齐全,地槽、地台、地...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成矿的控制黄满湘,岳东生,刘石年(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长沙410000)1区域地质背景清水塘铅锌矿田位于关帝庙穹隆的西端,祁阳山字型构造脊柱的北侧。区域地层出露齐全,地槽、地台、地洼构造层均有分布。地槽构造层包括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锌矿 构造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地层 地台 复背斜 石年 中南工业大学 矿化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曾母盆地西部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362,共9页
利用在曾母盆地西部所采集的大量地震、重磁及有关的钻井、地质资料 ,对该区的地震反射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和构造发展史进行了论述 ,对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合分析。文章认为 ,曾母盆地是发育在块体会聚带上的周缘前陆... 利用在曾母盆地西部所采集的大量地震、重磁及有关的钻井、地质资料 ,对该区的地震反射特征、沉积特征、区域地质和构造发展史进行了论述 ,对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合分析。文章认为 ,曾母盆地是发育在块体会聚带上的周缘前陆盆地 ;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陆拗陷、走滑改造和区域沉降三个阶段 ;在地震剖面上存在 T2 ,T3,T31 ,T4 ,T5(Tg) 5个区域不整合界面 ;盆地内断裂和局部构造均十分发育 ,局部构造主要有泥底辟、断块、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域 曾母盆地 地质构造特征 地震资料 反射特征 前陆盆地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黄海中、古生界地质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的新认识 被引量:21
7
作者 冯志强 姚永坚 +5 位作者 曾祥辉 王群 王嘹亮 陈强 易海 王衍棠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11期17-20,共4页
近两年来开展了新一轮大调查 ,根据长排列多道地震资料显示 ,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 ,分布着 4个中、新生代拗陷 ,最大沉积厚度 80 0 0 m,其中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厚度 60 0 0 m,是拗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 ,局部构造类... 近两年来开展了新一轮大调查 ,根据长排列多道地震资料显示 ,北黄海在印支—燕山运动形成的隆起背景上 ,分布着 4个中、新生代拗陷 ,最大沉积厚度 80 0 0 m,其中晚侏罗—早白垩世沉积厚度 60 0 0 m,是拗陷中主要的生储油层 ,局部构造类型主要为断块、断背斜、潜山及反转背斜等 ,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是下扬子后加里东台地的主体 ,于中部隆起及其两侧 ,广泛分布着厚度大于 50 0 0 m的较稳定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相地层 ;中生代以来 ,在中部隆起南侧发育了裂谷型盆地 ,可与苏北盆地对比 ;其北侧 ,则在苏胶造山带与中部隆起之间形成前陆盆地 ,其面积约 4万 km2 ,古生代及中、新生代沉积厚度可达 1 50 0 0 m,具有海相及陆相多层系、多类型的成藏系统 ,局部构造类型多 ,晚期成藏条件好 ,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潜力。南黄海的“黄北前陆盆地”是本区最有远景的战略勘探区。对中部隆起区 ,应加强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古生界 地质构造特征 油气远景 断层 圈闭 生储油层 中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昌宁-孟连带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义昭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21期33-57,共21页
滇西昌宁-孟连带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王义昭(云南地矿局区调所)该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基础地质研究难度较大,8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三江”地区争议的热点,故此,本文拟对其进行较详细的讨论。一、概况自1∶20万景洪... 滇西昌宁-孟连带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王义昭(云南地矿局区调所)该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基础地质研究难度较大,80年代以来,一直成为“三江”地区争议的热点,故此,本文拟对其进行较详细的讨论。一、概况自1∶20万景洪幅(1979)在澜沧岩群中发现蓝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宁-孟连带 硅质岩 晚二叠世 玄武岩 南皮河组 地质构造特征 南段群 构造环境 逆冲-推覆构造 放射虫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太平洋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福寿 《黄渤海海洋》 CSCD 1989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利用四次调查的重力异常结果并汇集国内外有关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西南太平洋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等特征和它的成因机制作了简要阐述。西南太平洋是典型的岛弧-海沟系,处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三大板块的聚合地带。因此,该... 本文利用四次调查的重力异常结果并汇集国内外有关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西南太平洋的海沟、岛弧,弧后盆地等特征和它的成因机制作了简要阐述。西南太平洋是典型的岛弧-海沟系,处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三大板块的聚合地带。因此,该结构制约着该区特有的地貌单元和岩相建造。毫无疑问,了解西南太平洋的地质构造特征对研究环太平洋的古地理和寻找特有的矿产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地质构造特征 海沟 岛弧 成因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质构造特征及与油气藏的关系
10
作者 张振春 张宝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3期74-80,共7页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作了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建造的研究,内容包括:1.本区构造运动发展阶段简史;2.构造体系控制油气网络的模式;3.喜马拉雅、新构造运动与油气的形成和改造;4.简要结论。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油气藏 构造体系 构造运动 塔里木地台 开阔台地 构造高点 油气运移 拗陷带 喜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Ⅰ洞线测区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关卫军 杨子荣 +2 位作者 蒋福兴 王其江 姜景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2-495,共4页
依据实地测量的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资料,深入的阐述了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所在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多期次、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为发育在辽河群大石桥组(Pt1d)和盖县组(Pt1gx)的三道河子复式向斜和燕山期木奇... 依据实地测量的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资料,深入的阐述了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所在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多期次、复杂、多样的构造格局,规模较大的褶皱构造为发育在辽河群大石桥组(Pt1d)和盖县组(Pt1gx)的三道河子复式向斜和燕山期木奇—榆树—铧尖子向斜,85km长度内较大的断层有26条,为辽河期和燕山期断裂,本文试用“板块”与“微板块”理论解释位于华北地台东北边缘的大伙房输水工程Ⅰ洞线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进程,以期为今后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输水工程 Ⅰ洞线测区 地质构造特征 断裂构造 构造破碎带 褶皱构造 构造演化 输水隧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海及周边地质构造特征与地球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星 许绪成 +4 位作者 李洪林 韩喜球 胡航 何虎 余娅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1-741,共11页
红海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其板块构造活动正处于威尔逊旋回的幼年期。红海南北两端分别连接着威尔逊旋回的胚胎期和终结期,即东非大裂谷和地中海。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使其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圣地。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地质... 红海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其板块构造活动正处于威尔逊旋回的幼年期。红海南北两端分别连接着威尔逊旋回的胚胎期和终结期,即东非大裂谷和地中海。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使其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圣地。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了红海地区的地形、重磁异常和沿脊的玄武岩地球化学组成等地质构造特征,探讨了红海裂谷的洋壳分布、地幔源区不均一性以及扩张演化历史等问题。红海地形中间深、南北两端浅,可以分为北、中北、中南、南等四段。重磁异常的条带主要出现在中南段,其他段不明显,因而限制了以往对红海扩张历史的认识。目前认为红海全段存在洋壳,红海两岸的沿岸悬崖是共轭扩张陆缘,呈向南开口的喇叭型扩张,而非对应红海岸线的梭子型。红海裂谷沿脊的地幔源区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南段玄武岩显示E-MORB特征,表现为阿法尔地幔柱的影响。红海的发育经历了裂谷前火山作用(31~29Ma)、大陆张裂(29~13Ma)和洋底扩张(<13Ma)三个主要阶段。红海裂谷的形成演化与非洲大陆的裂解、阿法尔地幔柱的活动、新特提斯洋的闭合等密切相关,了解红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将为揭示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以及板块运动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裂谷 地质构造特征 演化历史 洋中脊玄武岩 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星 迪克·亨利 +3 位作者 李小虎 初凤友 董彦辉 胡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85-3603,共19页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增生的洋壳面积仅占印度洋的15%左右,但其具有比东南印度洋中脊和西北印度洋中脊更悠久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基于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总结了SWIR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讨论了SWIR的演化过程、洋脊...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增生的洋壳面积仅占印度洋的15%左右,但其具有比东南印度洋中脊和西北印度洋中脊更悠久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基于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总结了SWIR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讨论了SWIR的演化过程、洋脊地幔的不均一性、洋脊周边海底高原成因等核心问题.SWIR地形中段高、东西两段低,空间重力异常基本与地形变化一致.按转换断层一级边界可将SWIR划分为20个一级段.SWIR的磁异常条带呈现两端渐进式分布和中段带状分布特征,对应洋脊的三期演化历史.SWIR的地幔源区极不均一,尤其是中新元古代造山带根部集中拆离的中段.源区地幔的不均一性与大陆裂解和洋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SWIR的东端与西北印度洋中脊和东南印度洋中脊的邻近洋脊段具有地球化学亲缘性,西端与大西洋中脊和南美洲—南极洲洋中脊的邻近洋脊段具有地球化学亲缘性,这与SWIR的渐近式扩张有关.SWIR周边海底高原普遍具有较大的地壳厚度,其成因除了陆壳基底之外,可能与热点火山作用、热点-洋脊相互作用或热点-三联点相互作用有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SWIR的形成演化及其作用域内的熔融异常(如海底高原)是冈瓦纳大陆裂解、残留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幔和深部地幔热柱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SWIR的演化过程对揭示冈瓦纳大陆的裂解过程和印度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洋中脊玄武岩 地质构造特征 地球化学 海底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外缘隆起带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桂群 李学伦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199-205,共7页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及钻探资料,结合周边区域地质资料,论证东海外缘隆起带前中中新世基底岩系组成及地质构造特征。
关键词 东海陆架 外缘隆起 基底组成 地质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陆地卫星图象处理资料研究京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允良 刘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2期35-40,117,共7页
中国京北地区是半复盖的中山区,植被茂盛,地势陡峻,基岩露头出露较差仅占30—40%,常规地质工作比较困难。多年来虽作了大量地质工作,获得不少成果,但该区地质构造及其与成矿规律的研究仍显不足。 京北地区是中国震旦系广布的地区,主要... 中国京北地区是半复盖的中山区,植被茂盛,地势陡峻,基岩露头出露较差仅占30—40%,常规地质工作比较困难。多年来虽作了大量地质工作,获得不少成果,但该区地质构造及其与成矿规律的研究仍显不足。 京北地区是中国震旦系广布的地区,主要由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建造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特征 震旦系 碳酸盐岩 成矿规律 碎屑岩 火山岩建造 图象处理 京北 雾迷山组 比值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城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分析
16
作者 卢瑞鹤 王平桥 代光仕 《煤矿开采》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根据勘探及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地质资料 ,介绍了土城矿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 。
关键词 矿井 地质构造特征 展布规律 褶皱 断层 地质资料 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研究——认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关键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钱祥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地质构造演化的影响远比自中生代侏罗纪以来太平洋亚洲板块会聚造成的影响更为强烈。中国帕米尔山结东、西两侧的现今大陆动力环境差别巨大 ,其东侧的东移因遇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而获得上冲的自由空间。阿尔金断裂带把中国西部分划为南、北断裂构造活动性质不同的两大构造域。有人否认板内造山作用是因为他们只承认经典的板块边缘造山带的存在。要改变这一观念深入研究板内造山作用及演化 ,综合分析造山带构造地貌、山体隆升扩展、与前陆盆地的耦合、陆相沉积建造序列、冲断推覆构造系及其匹配、壳源花岗岩侵位及深部地球物理场观测等是关键。中国是研究大陆拼贴地块区板内造山作用的理想区域 ,在这一地区从事研究可大大丰富大陆动力学的内涵 ,把地质构造综合成果及对演化规律的认识作为编制大地构造图新的重要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板内造山作用 大地构造图编图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夏显佰 靳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勘探区侏罗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在前人对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画,建立了车-拐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 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勘探区侏罗系近年来的油气勘探,在前人对全盆地或局部层序地层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盆地西北缘侏罗系构造地质特征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刻画,建立了车-拐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并结合钻探井资料,划分了有利的构造区带,分析了勘探前景,指导了这一地区侏罗系的油气勘探,为盆地侏罗系各种类型圈闭和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勘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拐地区 侏罗系 构造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玲珑-焦家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因子分析——以阜山金矿区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吕古贤 郭涛 刘杜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9-416,共8页
在玲珑金矿田地质与构造特征研究基础上 ,建立该区玲珑 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 ,开展 1∶2 0 0 0阜山金矿矿区矿源岩系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提出矿化趋势度的概念 ,并进行了较广泛的构造及水 岩系统物理化学参量的测算 ,共选择 15个参量... 在玲珑金矿田地质与构造特征研究基础上 ,建立该区玲珑 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 ,开展 1∶2 0 0 0阜山金矿矿区矿源岩系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提出矿化趋势度的概念 ,并进行了较广泛的构造及水 岩系统物理化学参量的测算 ,共选择 15个参量进行大量测试数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在对该类金矿床成矿作用贡献程度上 ,这些参量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 :pH ,均一温度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ps) ,最小压力 pmin,CO2 /H2 O ,lgfCO2 ,lgfO2 ,F-/Cl-和Na/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特征 成矿构造 构造物理化学参量 矿化趋势度 因子分析 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玲珑-焦家式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英吉沙地区构造地质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开平 范小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41,176-177,共5页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 ,“外来地质体”的并入以及后续板内块体间的敛合作用 ,引起了一系列形变事件 ,使原来沉积的中新生界前陆层序发生形变 ,沿西昆仑造山带东侧山麓地带发育前陆褶皱和逆冲带。在英吉沙 (克孜勒 )地区 ,受喜山期“陆... 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 ,“外来地质体”的并入以及后续板内块体间的敛合作用 ,引起了一系列形变事件 ,使原来沉积的中新生界前陆层序发生形变 ,沿西昆仑造山带东侧山麓地带发育前陆褶皱和逆冲带。在英吉沙 (克孜勒 )地区 ,受喜山期“陆内榨挤”(朱夏 ,1991)构造作用 ,以及由此伴生大型“共轭”剪切 (走滑 )作用影响 ,分别出现“薄皮构造”和“飞来峰”构造样式。影响形变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强度和底部滑脱面横向延伸范围。西昆仑造山带东侧山麓地带 ,是一个重要的油气资源区。参照邻区的柯克亚地区、乌恰地区油气 (藏 )发现成果 ,推断这一地带可能形成油气藏 ,油气充注期在时代上与最晚强烈逆冲活动期 (中新世以来 )大致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构造地质特征 塔里木盆地 油气聚集 油气运移 塔西南英吉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