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岭煤矿8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家虎 李志 +3 位作者 张洋 吴小军 王浩杰 吕鋆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30,共6页
为提高芦岭煤矿8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在对其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遴选了断层密度、断层强度、断层走向影响指数和褶皱平面变形系数4个评价指标,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芦岭煤矿8煤层地质构... 为提高芦岭煤矿8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在对其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遴选了断层密度、断层强度、断层走向影响指数和褶皱平面变形系数4个评价指标,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了芦岭煤矿8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图,划分了构造简单、构造中等、构造复杂和构造极复杂4类构造复杂程度等级。经对比,评价结果与煤矿实际揭露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评价的合理性,为备采区Ⅲ一采区8煤层的采掘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定性评价 灰色模糊理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以皖北任楼煤矿7煤层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永泰 胡宝林 +1 位作者 李全 童宏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根据皖北任楼矿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构造位置、顶底板岩石、煤层厚度变化、断层分维数等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的缓冲区、叠加、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多层次模糊分析方法,评价了任楼煤矿7煤层构造复杂程度,其结果与断层密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综合评价 GIS技术 任楼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江矿区煤系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松霖 刘勇 +2 位作者 康向涛 钟德洋 贺征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6-200,60,共6页
基于贵州盘江矿区生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为了解决因地质构造查明程度较低引起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盘江矿区煤系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将12号煤... 基于贵州盘江矿区生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为了解决因地质构造查明程度较低引起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采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盘江矿区煤系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将12号煤层划分为65个评价单元,其中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结果为Ⅰ、Ⅱ和Ⅲ级的评价单元分别有18,7和40个,且垂向分布明显。评价结果与生产实际过程中已揭露的情况基本吻合,结合备采区域的瓦斯含量和瓦斯涌出量特征,有助于该区域的瓦斯灾害防治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质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瓦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复杂带岩巷裂隙瓦斯治理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锋 刘廷辉 +1 位作者 寇海萍 冯春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53,共3页
文章介绍盐井一矿在治理地质构造复杂带岩巷裂隙瓦斯过程中,检测了裂隙瓦斯的相关参数,分析了裂隙瓦斯的危害程度,摸索出"美固364+气动双液注浆泵+抽放"等综合治理裂隙瓦斯技术,验证了裂隙瓦斯治理效果,总结了裂隙瓦斯治理工... 文章介绍盐井一矿在治理地质构造复杂带岩巷裂隙瓦斯过程中,检测了裂隙瓦斯的相关参数,分析了裂隙瓦斯的危害程度,摸索出"美固364+气动双液注浆泵+抽放"等综合治理裂隙瓦斯技术,验证了裂隙瓦斯治理效果,总结了裂隙瓦斯治理工作中的得与失,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复杂 岩巷 裂隙瓦斯 化学注浆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登杰 乔光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17-120,135,共5页
邢台市饮用水源地位于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排泄区,水源通过岩溶孔隙和第四系两种方式同时补给。通过对岩溶系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特性分析,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地质参数计算、浅层水和岩溶水保护区按照不同的依据分别进... 邢台市饮用水源地位于邢台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统排泄区,水源通过岩溶孔隙和第四系两种方式同时补给。通过对岩溶系统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特性分析,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地质参数计算、浅层水和岩溶水保护区按照不同的依据分别进行划分等,组合结果则为保护区范围,制定适合该区域构造特征的划分方案。根据地质构造复杂区域特性划分岩溶区水源地保护区,为类似地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地质构造复杂区域 保护区划分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构造矿床三维可视化实体建模技术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李管 曾庆田 +2 位作者 贾明涛 龚元翔 尚晓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6-49,74,共5页
复杂地质构造矿床实体建模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将地质和采矿工程师的经验充分和有效地考虑进来,建立全面反映地质构造的“真实”矿床模型,为块段建模、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基础。在讨论了地质实体建模理论的基础上,采用M... 复杂地质构造矿床实体建模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将地质和采矿工程师的经验充分和有效地考虑进来,建立全面反映地质构造的“真实”矿床模型,为块段建模、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生产计划编制提供基础。在讨论了地质实体建模理论的基础上,采用M icrom ine矿业工程软件对实际矿山进行三维建模实践研究分析,介绍了如何建立复杂地质构造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目前已经具备了建立复杂地质构造矿床的基本技术,正确合理采用三维建模工具并将地质采矿工程经验考虑进来,可以建立合理有效的复杂矿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TIN技术 数字表面模型(DTM) 线框模型 布尔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构造煤层坑道透视探测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梁庆华 马晓莉 +2 位作者 宋劲 郑阳 杜国玉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为了准确探测煤层工作面的瓦斯地质构造及复杂水文地质构造煤层等情况,基于矿井无线电波透视煤层理论,探讨了无线电波坑透仪探测复杂地质构造的可行性。通过探测划分了灾害异常区,合理指导了煤矿灾害防治的设计与规划,为类似煤矿的地质... 为了准确探测煤层工作面的瓦斯地质构造及复杂水文地质构造煤层等情况,基于矿井无线电波透视煤层理论,探讨了无线电波坑透仪探测复杂地质构造的可行性。通过探测划分了灾害异常区,合理指导了煤矿灾害防治的设计与规划,为类似煤矿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无线电波 坑道透视 突出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软岩层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范明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125,147,共5页
以软岩层矿井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巷道掘进与围岩控制为工程背景,在对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岩体强度、围岩内部裂隙发育状况详细测定和围岩可锚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强力锚杆初始支护+破碎围岩注浆加固+高预应力锚索加强支护"的巷... 以软岩层矿井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巷道掘进与围岩控制为工程背景,在对巷道围岩应力环境、岩体强度、围岩内部裂隙发育状况详细测定和围岩可锚性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强力锚杆初始支护+破碎围岩注浆加固+高预应力锚索加强支护"的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实践表明,强力锚杆支护系统与破碎围岩注浆加固相结合的围岩控制方式,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软岩层巷道围岩控制难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软岩层巷道 围岩控制 锚杆支护与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电测量的复杂地质构造识别及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毕鹏程 车爱兰 冯少孔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7-895,共9页
在实际工程中,地质体通常呈现复杂的三维空间分布,基于二维介质假设的传统高密度电法难以准确反映其空间位置及走势,三维高密度电法能更好处理此类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难度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为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在空... 在实际工程中,地质体通常呈现复杂的三维空间分布,基于二维介质假设的传统高密度电法难以准确反映其空间位置及走势,三维高密度电法能更好处理此类问题,但长期以来由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难度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为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在空间形态复杂的不良地质体勘探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二维电法的差异,本文首先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然后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利用二维及三维高密度电法对福建寿宁银矿采空区进行勘探,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对结果进行验证。成功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240道电极的三维电法数据采集,并引入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完成三维电法数据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能精确获取采空区的形态及走势,为电法结果提供可靠的验证;三维高密度电法能准确反映浅层电阻异常体的位置及走势,相比于二维高密度电法,其反演结果收敛,排除了深层的干扰信息,降低了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密度电法 复杂地质构造 光滑约束最小二乘法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综采过薄煤区地质构造坑透探测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成 孟国胜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57-160,共4页
基于马脊梁煤矿14-3号近距离煤层过薄煤区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地质问题,采用坑透探测技术对14-3号煤层8507工作面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在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得出一套实际可行的坑透探测技术,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分析... 基于马脊梁煤矿14-3号近距离煤层过薄煤区开采过程中面临的地质问题,采用坑透探测技术对14-3号煤层8507工作面地质情况进行探测。在坑道无线电波透视法探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得出一套实际可行的坑透探测技术,并对探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彻底查清煤层赋存的变化规律,准确判断该薄煤区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浪费,提高煤炭采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综采工作面 薄煤层 坑透探测技术 复杂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
11
作者 唐巨鹏 黄磊 +3 位作者 潘一山 张昕 任凌冉 张众华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2,共15页
为进一步探究深部复杂地质构造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考虑突出实际情况,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体与构造煤体,通过三维应力加载模拟现场真实工况,结合冲击力测试仪、... 为进一步探究深部复杂地质构造煤体倾角突变对煤与瓦斯突出及冲击演化特征影响,考虑突出实际情况,设置倾角突变界面,界面上侧为原煤,下侧为型煤,分别用于模拟原生煤体与构造煤体,通过三维应力加载模拟现场真实工况,结合冲击力测试仪、声发射检测仪、数据采集仪等监测设备,开展不同倾角(煤体倾角突变初始角度θ_(I)、突变角度θ_(M))突变条件下突出模拟试验,分析煤体倾角突变对突出强度及冲击参数(冲击力峰值、负压段最大值、急剧变化段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10°<θ_(I)≤20°、10°≤θ_(M)≤20°的范围内存在一个煤体倾角突变临界值θ_(T),当θ_(I)与θ_(M)均大于等于θ_(T)时,易发生低指标突出;当θ_(I)一定时,临界瓦斯压力与θ_(M)成负相关关系,单位突出强度与θ_(M)成正相关关系。(2)冲击力在模拟巷道内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急剧变化阶段、波动变化阶段及平稳变化阶段。正压阶段高频脉冲A与负压阶段高频脉冲B的数量与密集度均与θ_(M)密切相关,随θ_(M)的增大,冲击力急剧变化阶段波动越发复杂,高频脉冲A、B在该段内逐渐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3)冲击力峰值和负压段最大值与瓦斯集中系数成负线性关系,急剧变化阶段时长与瓦斯集中系数成正线性关系。冲击气流峰值速度和累计AE能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与瓦斯集中系数θ_(I)成负线性关系,两者皆在θ_(M)大于等于θ_(T)时呈现较为显著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复杂地质构造 煤体倾角突变 煤与瓦斯突出 煤粉分布 冲击力 突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地质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志德 陈瑛 +2 位作者 周振兴 何玉前 李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只有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提高成像精度。分析了兴城地区的地质条件,指出本区准确建立偏移速度模型难点是深层火山岩结构,并给出了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迭代的速度建模对策。结果表明这种速度建模方式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 深度剩余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深部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希杰 王静 +1 位作者 李淅龙 叶树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8,共4页
恒源煤矿深部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为地表及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且较薄、信噪比和分辨率低。针对以上难点,采取了优化观测系统、Klseis软件实时监测的设计措施,深井、小药量激发,村庄内检波点实测铺设的采集措施保证了... 恒源煤矿深部采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为地表及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且较薄、信噪比和分辨率低。针对以上难点,采取了优化观测系统、Klseis软件实时监测的设计措施,深井、小药量激发,村庄内检波点实测铺设的采集措施保证了覆盖次数的均匀合理。经精细处理及综合动态解释,取得了较显著的地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深部采区 三维地震勘探 复杂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深矿井通风系统降阻技术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莫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随着新汶矿区孙村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压大、地温高、生产系统复杂、通风阻力大、地质构造复杂等一系列难题,成了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特深矿井优化通风系统降阻技术,简化了通风系统,降低了通... 随着新汶矿区孙村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压大、地温高、生产系统复杂、通风阻力大、地质构造复杂等一系列难题,成了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难题,通过特深矿井优化通风系统降阻技术,简化了通风系统,降低了通风阻力,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提高了采区生产能力,为深部矿井复杂条件下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深矿井 地质构造复杂 优化降阻 通风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地区目标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段卫星 邸志欣 +3 位作者 张庆淮 刘斌 徐锦玺 余志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 SK地区 ,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 ,方位角较窄 ,覆盖次数较低 ,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噪比较低 ,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目标地震采集的设计方法 ,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 ,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品质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最终获得了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 ,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地区 目标地震采集 地震勘探 复杂地质构造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玉前 陈志德 +2 位作者 周振兴 王丽艳 金建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2,共3页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构造破碎、断块发育、地层倾角大、速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地震成像难度大,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上难以准确识别构造,无法满足解释要求,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提高该地区地震...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构造破碎、断块发育、地层倾角大、速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地震成像难度大,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上难以准确识别构造,无法满足解释要求,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精度的首选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及勘探面临的问题及地震资料的特点和成像难点,并给出相应技术对策,即剩余静校正技术、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技术及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参数选取,展示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维地震资料深度成像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有利于构造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剩余静校正 偏移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三分量解释剖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金涛 顾汉明 胡祥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矿区复杂地质构造的精确探测是煤矿安全生产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瞬变电磁法(TEM)方法仅利用了采集的Z分量信息,在复杂地质构造探测中受到了限制,不仅探测精度低,而且易产生解释错误。因此,研究了瞬变电磁法三分量解释技术,以... 矿区复杂地质构造的精确探测是煤矿安全生产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瞬变电磁法(TEM)方法仅利用了采集的Z分量信息,在复杂地质构造探测中受到了限制,不仅探测精度低,而且易产生解释错误。因此,研究了瞬变电磁法三分量解释技术,以提高其综合解释精度,增强其探测复杂地质构造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充分利用已采集的三分量TEM数据不仅可避免由单个Z分量解释的局限性,而且可对异常体的空间特性进行综合解释,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磁场三分量 复杂地质构造 精确探测 煤矿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管棚施工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毅 周新莉 +1 位作者 王祥任 张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1-52,共2页
通过对管棚预支护技术在两类自然条件下的施工情况分析对比,阐述了煤矿井下管棚预支护技术的特点.这为复杂构造条件下煤矿井巷的掘进寻找出一种新的支护技术,拓展了管棚预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管棚预支护 煤矿 复杂地质构造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城火山岩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振兴 陈志德 +1 位作者 何玉前 张春堂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5期366-369,共4页
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深层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不能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虽然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的基本轮廓可被识别,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断陷地... 松辽盆地北部兴城地区深层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不能获得理想的成像效果。虽然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的基本轮廓可被识别,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需要使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实现复杂目标区的高精度成像。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概况、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难点,指出速度建模是关键,并给出了相应的建模对策。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这样的建模方法对该地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层析成像 深度剩余延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RF深度偏移及其改进算法
20
作者 贾雨 贺锡镭 胡光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81,共7页
ELRF深度偏移基于标量波动方程和Rytov近似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复杂构造偏移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在引入该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复杂构造的偏移成像工作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ELRF深度偏移算法,提高了偏移方法对复杂构造... ELRF深度偏移基于标量波动方程和Rytov近似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复杂构造偏移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作者在引入该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复杂构造的偏移成像工作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ELRF深度偏移算法,提高了偏移方法对复杂构造的适应能力。经CX地区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解决某些复杂构造资料偏移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深度偏移 频率波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