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硬-软互层层厚构造影响隧道围岩开挖损伤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牌立芳
庞伟军
吴红刚
董占林
杨昊天
-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部环境岩土与场地修复技术工程实验室
中国中铁滑坡工程实验室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9,10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504901)。
-
文摘
研究目的:在实际地质环境中,隧道开挖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变形破坏都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但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宝云隧道为例,就硬-软互层顺层构造作用下隧道围岩开挖损伤变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岩层厚度影响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屈服渐进性及稳定性,并给出强度折减至极限状态时硬-软互层组合隧道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薄层弯曲变形是不同岩层厚度构造作用下硬-软互层顺层隧道开挖的主要变形形式,厚层围岩虽体现出了较明显的滑移,但变形量值较小,隧道支护设计时应考虑岩层厚度控制的该变形特点;(2)硬软互层组合屈服区主要沿顺层面向软岩展布,层厚越小,屈服范围越大,以0.2 m层厚顺层向屈服区为典型,层厚超过0.4 m后,拱腰顺层面屈服区迅速减小,且随厚度增大,两个方向屈服区不断减小;(3)强度折减条件下,层厚超过1.5 m后,稳定安全系数趋于定值,围岩强度主要受软岩自身控制,受硬-软组合结构影响程度降低;(4)岩层厚度较小时,隧道围岩变形模式以岩层弯曲为主,随岩层厚度的不断增大,变形模式逐渐转变为顺层滑移为主、滑移与弯曲并存;(5)本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高铁的顺利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
关键词
铁路工程
硬-软互层
不同岩层厚度
地质构造作用
深埋隧道
开挖损伤
数值计算
-
Keywords
railway engineering
hard-soft interlayer
different strata thickness
geotectonics
deep-buried tunnels
excavation damage
numerical calculation
-
分类号
P6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俯冲带几何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姚华建
徐果明
肖翔
陈敏
-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9974 0 0 8)
-
文摘
在板块的汇聚边界上 ,若一板块向另一板块俯冲下插 ,所形成的俯冲边界 (海沟 ,造山带 )的形态与俯冲板块、被俯冲板块的性质有很大关系。文中主要通过平板俯冲模型来计算模拟全球范围内一些大的俯冲边界 ,并对俯冲角等问题作了一些讨论。近来的研究表明 ,岩石圈板块存在普遍的西向漂移。由文中计算得到的太平洋东岸的板块初始俯冲角小于目前观测到的贝尼奥夫带倾角 ;而太平洋西岸的情况则恰好相反 ,初始俯冲角大于目前观测到的贝尼奥夫带倾角。这直接反映了岩石圈板块的西向漂移 ;对地幔而言 ,则是地幔相对于地壳的东向流动。
-
关键词
俯冲带
俯冲角
岩石圈板块
地幔
平板俯冲
地质构造作用
大陆漂移
地震
-
Keywords
subduction zone, plate subduction, dip angle, westward drift of lithospere, eastward flow of mantle
-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