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川南区块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1
作者 李鑫 陈贞龙 +5 位作者 郭涛 高小康 肖翠 金晓波 吴财芳 王芳芳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目的和方法】煤炭地下气化(UCG)地质条件评价将极大降低其工程风险,科学选址则是UCG工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研究延川南区块深部UCG地质条件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域,对研究区2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围岩、水文地质、构造等指标... 【目的和方法】煤炭地下气化(UCG)地质条件评价将极大降低其工程风险,科学选址则是UCG工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研究延川南区块深部UCG地质条件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域,对研究区2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围岩、水文地质、构造等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对各开发区域进行数学评价和等级划分,最终形成有利区、较有利区以及潜在有利区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2号煤层属于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环境,大部分属于中煤级煤,焦煤、贫煤和瘦煤均有分布;平均水分和灰分平均含量较低,挥发分产率较高,硫分含量则是从低硫煤到高硫煤都有一定发育;煤层厚度较大,稳定性较好,平均夹矸层数和夹矸系数相对较小,煤层结构简单,属于稳定的中厚−厚煤层,煤体结构较完整。2号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多为泥岩类,围岩综合岩性指数较大,封闭性能好;总体断层分形维数值中等,断层发育程度简单,开发条件较好;研究区地表水部分发育,水文分形维数值中等,地下水封闭系数较大。【结论】整体而言,研究区2号煤层的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适合进行UCG工程实施。依据构造、埋深、河流和矿井边界等分布特征,结合地勘资料描述,将目的煤层划分为11个开发单元,有利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最有利区域是中北部的单元Ⅴ和Ⅲ,较有利区主要为Ⅰ、Ⅱ、Ⅳ、Ⅵ、Ⅶ、Ⅸ、Ⅹ,区域Ⅷ和Ⅺ为煤炭地下气化开发的潜在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UCG) 深部地质条件评价 TOPSIS法 有利区优选 延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效矿井地质条件评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吉南 朱建明 +2 位作者 张志平 范扩 侯耀华 《煤矿开采》 2008年第2期9-12,共4页
针对目前高产高效矿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保障矿井持续稳定发展,主要是要加强对工作面地质条件的评价。因此提出了煤层地质条件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产高效矿井煤层地质条件评价体系。针对评价... 针对目前高产高效矿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保障矿井持续稳定发展,主要是要加强对工作面地质条件的评价。因此提出了煤层地质条件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产高效矿井煤层地质条件评价体系。针对评价体系中各因素的不同特点,提出了诸指标隶属函数的构建采用优化组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矿井 地质条件评价 隶属函数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在新条件下的定位与重大研究问题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佟 韩效忠 +14 位作者 邓军 孙亚军 李增学 唐书恒 毛善君 林中月 李聪聪 赵欣 孙杰 宋洪柱 张彪 孟凡彬 吴兆剑 邓小利 江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4,共18页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煤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探明了急需的煤炭资源,保障了国家煤炭能源供应。通过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煤炭地质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当前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重大研究问题,明确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定位,提出“1个理论、10个主要技术”的重点攻关研究思路,拓展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的研究范围,对保障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好“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研究认为:(1)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已由以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为主发展为既要保障煤炭能源资源安全供应,还要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智能化开采与生态安全服务的煤炭生态地质勘查新阶段。(2)提出了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今后的重点是资源勘查与利用、地质条件评价与动态地质事件预警、矿山环境治理修复与生态地质层功能作用复原、地质条件改性等方面的10大重点攻关问题。(3)针对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赋存特点,需研究建立煤与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模式,在关注“煤”的同时,加大对煤系、煤盆地全域性的多矿产聚集规律和各类资源研究,推动煤、煤系及煤盆地多能源多矿产资源协同勘查与开发利用。(4)针对煤炭智能化开采面临的地质保障问题,加强多手段协同技术开展开采扰动条件下地下水渗流介质及流场演化规律研究,瓦斯(煤层气)逸散和突出机理等隐蔽致灾因素研究,为矿井水、气灾害防治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勘查和资源化利用提出精准分析与预测预报。(5)针对新条件下,煤炭地质勘查工作提升至煤炭生态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需求,提出采用地质手段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新思路,核心是通过人工干预和修复被扰动或破坏的生态地质层,形成与周边地质和生态条件等功能相协调的人造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质学理论 煤炭资源勘查 煤炭生态地质勘查 地质条件评价 动态地质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滇藏铁路丽江-香格里拉段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长宝 张永双 +3 位作者 蒋良文 石菊松 王科 孙元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552,共8页
结合滇藏铁路丽江—香格里拉段的线路比选问题,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地壳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降水量、距沟谷的距离等指标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建立了层次分析结构模... 结合滇藏铁路丽江—香格里拉段的线路比选问题,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地壳稳定性、人类工程活动、降水量、距沟谷的距离等指标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建立了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以及计算工程地质条件指数的公式,并计算了各影响因子的权值,同时基于Arc-GIS 9.2平台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分区。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以中等和较差为主,基于工程地质分区结果和实际资料分析,对丽江至香格里拉段线路的丽江南部段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对指导研究区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和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地理信息系统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铁路选线 滇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田地质勘探类型及其评价方案 被引量:11
5
作者 吕古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共9页
地质勘探类型是科学地质调查和有效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矿田是包含几个矿床的成矿空间,单个矿床的勘探类型不一定适用于矿田的地质勘探。文中遵循"成矿作用、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经济条件"的思路,探讨矿田勘探类型和分... 地质勘探类型是科学地质调查和有效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矿田是包含几个矿床的成矿空间,单个矿床的勘探类型不一定适用于矿田的地质勘探。文中遵循"成矿作用、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经济条件"的思路,探讨矿田勘探类型和分类问题。以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地质调查或勘探报告所遵循的工作精度,即成果图件的比例尺为指标)和资源技术经济条件(各级资源储量的比例,并结合矿山生产规模为指标)为指标,作者建立"地质勘查程度资源经济条件"评价系统。经该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预查矿田(Ⅲ)、普查矿田(Ⅱ)和详查矿田(Ⅰ)的基本地质勘探类型。矿田地质勘探类型的确定,为推动整装勘查区的找矿突破、制定勘查规划和勘探工作的投入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和思路。文中选择6个典型矿田,详细展示矿田勘探类型的评价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勘探类型 地质勘查程度 资源经济条件 评价指标 地质勘查程度-资源经济条件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节 矿产资源宏观评价
6
作者 吴良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1244,共4页
矿产资源评价篇的第二节矿产资源宏观评价的第一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评价已经在前几期刊登,本期刊登第二部分成矿地质条件评价。2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评价主要是针对矿产勘查工作布署和规划而进行的,因为矿产资源是自然稟赋... 矿产资源评价篇的第二节矿产资源宏观评价的第一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评价已经在前几期刊登,本期刊登第二部分成矿地质条件评价。2成矿地质条件评价宏观的成矿地质条件评价主要是针对矿产勘查工作布署和规划而进行的,因为矿产资源是自然稟赋的,不以人们的意愿而存在,因而我们到什么地方找矿、找什么矿,都应遵循矿床地质产出与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评价 宏观评价 地质条件评价 矿产勘查工作 储量评价 分布规律 矿床地质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汛期鄱阳湖湖区圩堤渗漏险情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勇 刘星乐 +2 位作者 王萱子 王志超 刘章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39,共4页
2020年鄱阳湖流域遭遇历史性特大暴雨袭击,水位持续上涨,多处圩堤出现管涌等渗漏险情。通过对2020年汛期鄱阳湖湖区廿四联圩发生的104处主要渗漏险情、河道水文资料及堤基地质资料的梳理分析,探讨了渗漏险情发生与河道水位以及堤基地质... 2020年鄱阳湖流域遭遇历史性特大暴雨袭击,水位持续上涨,多处圩堤出现管涌等渗漏险情。通过对2020年汛期鄱阳湖湖区廿四联圩发生的104处主要渗漏险情、河道水文资料及堤基地质资料的梳理分析,探讨了渗漏险情发生与河道水位以及堤基地质条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表明,当河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后,会有超过90%的渗漏等险情发生,尤其是当水位达到历史最高水位前后,险情密切集中,防汛形势十分严峻。计算各地质类别险情发生比率,最后得出圩堤发生险情状况与地质条件有较好的对应性,多数险情发生在堤基地质条件不好的堤段,尤其地质分类为较差(C)和差(D)的地段,险情比较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 险情特征分析 地质条件评价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村矿多项科技成果获嘉奖
8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2-122,共1页
近日,冀中能源金牛股份章村矿开展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平台构建和底板脆弱性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荣获2009年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应用脆弱性指数法进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突破... 近日,冀中能源金牛股份章村矿开展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平台构建和底板脆弱性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荣获2009年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应用脆弱性指数法进行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条件突水系数法评价,在底板突水评价预测方面具有创新性,其科技成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脆弱性评价 地质条件评价 科技进步二等奖 煤炭工业 底板突水 国际领先水平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