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延安市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史彩宁 常庆瑞 王春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1,F0002,共5页
以延安市为例,应用GIS技术依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评价。分析了延安市2006年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及各县市侵蚀差异性,定量研究坡度衰减对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将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结果与2002年土壤侵蚀强... 以延安市为例,应用GIS技术依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评价。分析了延安市2006年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及各县市侵蚀差异性,定量研究坡度衰减对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将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结果与2002年土壤侵蚀强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延安市各县市中吴起县土壤侵蚀最为强烈,黄龙县最弱;经过坡度变换,延安市约68%的地区侵蚀增强;与2002年相比,2006年延安市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减小,其它各侵蚀强度等级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gis 坡度变换 综合侵蚀强度指数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加权叠加的南四湖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秦娜 董方营 +3 位作者 成文举 孙建峰 史忠鑫 杨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南四湖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储蓄枢纽,做好该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合理规划人类工程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四湖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地形地貌、构造活动性、地下水质量、土壤质量、地面沉降、崩塌滑坡... 南四湖是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储蓄枢纽,做好该流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对合理规划人类工程活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四湖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地形地貌、构造活动性、地下水质量、土壤质量、地面沉降、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人类工程活动强度8个方面,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基于MapGIS软件进行分层加权叠加,然后根据分区阈值得到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图,对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差,质量差和较差的面积占59.53%,质量好和较好的面积仅占40.47%;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和水土污染是导致地质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结果对区内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 综合指数 gis加权叠加 南四湖流域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模型与应用
3
作者 王刘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170,共6页
我国煤矿采场覆岩离层突水事故频发,覆岩离层水害已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领域。该类型突水具有前兆不明显、涌突迅猛的特点,若缺乏有效预报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以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4、106采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离... 我国煤矿采场覆岩离层突水事故频发,覆岩离层水害已成为矿井水害防治的重点领域。该类型突水具有前兆不明显、涌突迅猛的特点,若缺乏有效预报或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以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4、106采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离层水害形成的地质条件,确定了含水层厚度、承压水头、煤层厚度、硬岩厚度及隔水层厚度5个主控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离层水害超前地质预报模型,并通过实测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该模型可准确划分离层水害危险性分区,预报结果与实际涌突水情况高度吻合。成果不仅为研究区及类似地质条件矿区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进一步完善了覆岩离层水害防治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水害 层次分析法 危险性指数 超前地质预报 gis 水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 被引量:53
4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2 位作者 姚鑫 王涛 汪华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00-1906,共7页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为例,在简单分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宏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资料和GIS技术,计算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结合对近年来...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为例,在简单分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宏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解译资料和GIS技术,计算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结合对近年来陕西宝鸡市地质灾害调查统计的历史资料分析,提出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8级划分标准,并计算出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最高为7级,属于极端强烈活动。其中,地质灾害活动最强地段(7级活动区)位于强震震中区映秀镇附近的岷江两岸和绵竹汉旺镇银厂沟上游发震断裂两侧;次强地段(6级活动区)位于北川县城湔河两岸和平武县南坝镇北东小流域两岸。初步揭示:地质灾害活动强度从发震断裂带向两侧具有明显衰减的趋势。最后,简要讨论了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活动如此强烈的主要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汶川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最大面密度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 地质灾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估的原理、方法和实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1 位作者 王涛 汪华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7-1137,共11页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 为了探索区域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指标体系,从地质灾害强度的基本涵义和快速测量的技术要求2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了影响群发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和参数,并参考地震震级计算和划分的(宏观)依据,初步提出了以地质灾害分布最大面密度为衡量区域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标的基本思路和分级标准,建立了地质灾害活动强度指数(GHI—geohazard index)8级划分标准;初步提出了快速统计估算地质灾害最大面密度的2种基本方法,即栅格法和自然斜坡(流域)统计法。结合汶川Ms8.0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陕西省宁陕县城2003年暴雨诱发地质灾害和宝鸡市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简要地讨论了在地质灾害强度评价指标、最大面密度统计测量方法及其代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地质灾害强度(GHI)指标评价分级还处于探索研究的开始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强度指数 最大面密度 滑坡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支持下的江西德兴地区矿山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2 位作者 何彬彬 张成江 滕彦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3-639,共7页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污染程度分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江西德兴地区进行较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重点对该区的重金属元素(As,Hg,Cd,Cr,Zn,Cu,Pb)污染进行评价。结果一致表明,德兴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砷、汞、镉、锌、铜和铅重金... 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污染程度分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江西德兴地区进行较系统的环境地球化学质量评价。重点对该区的重金属元素(As,Hg,Cd,Cr,Zn,Cu,Pb)污染进行评价。结果一致表明,德兴地区有不同程度的砷、汞、镉、锌、铜和铅重金属污染,尤其以德兴矿区为中心的区域污染最为严重,而铬几乎没有污染。此外,乐安河中下游沿岸地区、西北方向的煤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球化学 地质累积指数 污染程度 gis 质量评价 江西德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化白云岩Hoek-Brown准则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其岩体力学参数估算 被引量:1
7
作者 莫云 胡新丽 +3 位作者 崔德山 顾东明 谢昭宇 杨勇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65,共9页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 武汉市碳酸盐岩天兴洲条带,发育一套巨厚层砂化白云岩,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目前尚无相关经验或建议。基于Hoek-Brown(简称H-B)准则及其Mohr-Coulomb(简称M-C)线性转换理论,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砂化白云岩的H-B准则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静止侧压力系数k_(1)的最大围压上限σ_(3max)简化取值方法,估算其岩体力学参数并给出了取值建议。结果表明:基于k_(1)的σ_(3m)_(ax)简化取值方法,合理缩减了围压σ_(3)的取值区间,提高了计算精度;砂化白云岩的地质强度指数GSI与无侧限抗压强度σ_(ci)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合其砂化程度在岩体块度上的贴切表现,制作了针对砂化白云岩的改进GSI建议值表;岩体材料参数m_(i)的大小主要受控于岩石种类及细观颗粒的粗糙程度,其取值区间跨度小且对岩体力学参数影响较小,取用m_(i)=9;通过H-B准则与M-C准则的线性转换,建立了σ_(ci)与岩体抗剪强度之间的计算关系;各试验值、拟合值及理论计算值之间关系自洽、结果合理,有效解决了极破碎白云岩岩体力学参数的取值问题。上述基础性工作对H-B准则的应用起到了有益的补充,对武汉市类似岩层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及运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化白云岩 HOEK-BROWN强度准则 地质强度指数(gis) 岩体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冲击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建峰 刘宪成 +2 位作者 颜桂云 黄冠骅 庄金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共11页
通过控制粉煤灰、矿渣用量制备基准强度分别为C50、C60和C70的普通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再掺入不同体积量(0.3%, 0.6%, 0.9%和1.2%)的钢纤维制备出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通过控制粉煤灰、矿渣用量制备基准强度分别为C50、C60和C70的普通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再掺入不同体积量(0.3%, 0.6%, 0.9%和1.2%)的钢纤维制备出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试件。采用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对试件在不同冲击气压(对应不同应变率)下的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探讨钢纤维掺量、应变率及混凝土基准强度对试件动态抗压强度和韧性指数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与试验结果加以分析和验证;建立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各组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应变率、混凝土基准强度地提高逐渐增大,而钢纤维掺量仅对强度较低地质聚合物混凝土产生较大影响;应变率的提高使试件完整性逐渐变差,而随着钢纤维掺量与混凝土基准强度的提高,试件完整性逐渐变好,冲击耗能与韧性逐渐增加;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应力-应变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整体吻合较好,可用于预测冲击荷载下钢纤维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动态抗压强度 韧性指数 有限元分析 应力-应变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波 陈学华 +1 位作者 蒋锦刚 刘艳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0,共5页
基于分形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分形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客观存在,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侵蚀强度等级的周长-面积关系客观存在;云南省土壤... 基于分形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分形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空间结构特征客观存在,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6个侵蚀强度等级的周长-面积关系客观存在;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中,极强度水力侵蚀分维最大,为1.605;剧烈水力侵蚀分维最小,为1.540;极强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最复杂,剧烈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最简单;以极强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最高,为0.105,中度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其次,为0.095,而以剧烈水力侵蚀斑块镶嵌结构的稳定性最低,为0.040;剧烈水力侵蚀的平均形状指数最大,为0.156,微度冻融侵蚀的的平均形状指数最小,为0.067;剧烈水力侵蚀的平均紧凑度最大,为0.554,微度冻融侵蚀的的平均紧凑度最小,为0.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分形分维 土壤侵蚀强度 稳定性指数 形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骆银辉 夏柏如 +1 位作者 李俊东 张祖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196,共5页
"三江"地区是地质灾害强发区,又是资源富集区和环境重点保护区。为了实现对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定量或定量评价,根据该区"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育机制-地形地貌的改造和演化过程中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机制... "三江"地区是地质灾害强发区,又是资源富集区和环境重点保护区。为了实现对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定量或定量评价,根据该区"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育机制-地形地貌的改造和演化过程中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机制,将促进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动力势与减缓地质灾害发育的各类影响因子总和-抗力势之间的差值作为地质灾害发育动力强度指数,并且用于量化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通过41个典型地质灾害点的调查分析对各类影响因子赋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出的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线性方程,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量化评价模型。采用该线性模型简要计算了"三江"并流区典型区段的地质灾害发育强度指数,并通指数的大小为依据统一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避免了人为分级和分区的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动力机制 强度指数 危险性程度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暴雨-突发地质灾害量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海芝 许冰 +1 位作者 翟淑花 张翊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9,共9页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 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不同特点的强降雨诱发不同数量的突发地质灾害,研究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之间的数量关系,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突破点之一。采用典型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在对北京3场典型特大暴雨及其激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暴雨强度指数和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初步研究了降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强度指数越高,暴雨的致灾能力越强;暴雨强度与突发地质灾害数量存在指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突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部署提供参考,为有效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地质灾害 降雨强度指数 突发地质灾害响应指数 案例对比分析法 指数关系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德兴矿集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时空对比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翠华 倪师军 +1 位作者 何彬彬 张成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9-646,共8页
对比研究矿山开采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污染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利用2004年野外采集与测试分析的33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基础上,... 对比研究矿山开采一定时段内区域环境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动态监测矿山开采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污染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在利用2004年野外采集与测试分析的330个水系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含量数据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山开采早期(1989)的1:20万乐平幅(As、Hg、Cd、Cr、Zn、Cu、Pb)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图,通过数据预处理,分别对样品采集点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和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的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对比研究德兴地区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十几年来,矿山开采对区域水系沉积物已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集中分布在是德兴铅锌和铜钼矿区德兴河与大坞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乐安河下游沿岸局部地区、西北煤矿区以及乐安河下游乐平附近的煤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 时空对比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艳锋 陈学华 +1 位作者 贺秀斌 熊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165,185,共6页
利用岷江上游地区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侵蚀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具有很大的关系,土地利用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及空间分布。岷江上游土地... 利用岷江上游地区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侵蚀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研究了该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具有很大的关系,土地利用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及空间分布。岷江上游土地利用以林地和草地为主,裸岩和建设用地侵蚀面积仅占0.1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不同,依次为:旱地(低盖度草地(其他林地(中盖度草地(水域(高盖度草地(建设用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有林地(水田(裸岩。土壤侵蚀以微度水蚀为主,占35.43%,主要发生在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14.24%和11.70%;轻度及中强度水蚀则多发生在中盖度草地;随着土壤侵蚀强度增加,旱地侵蚀面积逐渐增大,且远远大于水田;冻融侵蚀占研究区总面积26.96%,多分布在中盖度草地,为20.89%。因此,合理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对于减轻水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至关重要,也对促进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gis 耦合关系 岷江上游 土壤侵蚀强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丽霞 王佐成 赵纯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该文基于GIS技术,通过计算空间单元内的土地利用年扩展强度指数,研究1992—2000年重庆市北部新区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阐明了重庆市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特点所造成的土地利用扩展中心和扩展轴线的空间迁移模式。
关键词 gis 扩展强度指数 空间分异 扩展模式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准则确定核电工程场地岩体力学参数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念清 杨楠 +1 位作者 汤亚琦 秦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7-1522,1532,共7页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 岩体与岩石的力学强度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场地岩石力学指标对于评价场地岩体的力学特性至关重要。以三门核电场地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和应力分布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引入定量描述岩体结构特征和风化程度的地质强度指标(GSI),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估计岩体力学参数,同时与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RMR)计算得到的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基于GSI的Hoek-Brown法得到的中等风化凝灰质砂岩、微风化凝灰质砂岩和微风化安山玄武岩岩体的c值分别为4.03、6.20、6.10 MPa,φ值分别为31.96°、34.37°和33.87°。基于RMR评分的Hoek-Brown法得到的c值分别为4.42、6.44、7.24 MPa,φ值分别为28.92°、32.43°和34.5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oek-Brown准则确定的核电场地岩体力学强度指标比较合理,得到的岩体力学指标可以作为核电站基础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参数 HOEK-BROWN准则 地质强度指标(GSI) 岩体块度指数(RBI) 绝对风化指数(AWI) 岩体质量指标(RQD)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 核电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寿阳区块高阶煤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测井解释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松林 李忠城 +2 位作者 王利娜 段静 向念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6-154,共9页
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直接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工程设计和产气效果,其中煤体结构评价方法较多,但针对寿阳区块高阶煤,地质强度因子(GSI)法效果最好,但其具有很强的地域适用性;煤层的非均质性极强,破裂压力预测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通... 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直接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工程设计和产气效果,其中煤体结构评价方法较多,但针对寿阳区块高阶煤,地质强度因子(GSI)法效果最好,但其具有很强的地域适用性;煤层的非均质性极强,破裂压力预测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取心率、连续心长等参数优化地质强度因子法,进而建立适用于本区的煤体结构定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其测井解释结果准确性达到86.3%。同时,在煤体结构评价的基础上,引入煤体破碎指数并建立煤层破裂压力预测公式,利用公式计算的破裂压力与实际相对误差2.5%~16.1%,平均误差8%。提出的煤体结构及破裂压力预测方法对沁水盆地高阶煤适用性较好,能够为煤层气勘探开发及压裂改造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煤体结构 地质强度因子 煤层破碎指数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