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北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属性讨论
被引量:
18
1
作者
武铁山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露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为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为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露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为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为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岩群;中部(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为一套以五台群为代表的、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太古宙晚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主体──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为代表的、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夹少量火山岩)的一些地层(群);最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郭家寨亚群和白云鄂博群为代表的、轻微变质的、属山间坳陷磨拉石堆积或山前坳陷浅海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同位素年龄
太古宙
沉积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被引量:
33
2
作者
武铁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早晚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早晚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认识不统一,在一些地区认识分歧很大。笔者在岩石地层单位、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群、组)统一对比,明确了可作为华北晚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及岩石组合特征;并介绍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微古植物特征性分子和已发现的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论述了层型所在地区年代地层划分及层型以外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属性的确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裂谷系-裂陷槽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属性讨论
被引量:
18
1
作者
武铁山
机构
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出处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文摘
早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并广泛出露是华北地层区的一大特色。较老的一套为以迁西(岩)群为代表的、高级变质的、太古宙早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之上一套为以阜平群和集宁群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的或称孔兹岩系的一些岩群;中部(也是分布最广泛的)为一套以五台群为代表的、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的、太古宙晚期绿岩带组成的一些岩群;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主体──豆村亚群和东冶亚群为代表的、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层为主(夹少量火山岩)的一些地层(群);最上部为一套以滹沱群郭家寨亚群和白云鄂博群为代表的、轻微变质的、属山间坳陷磨拉石堆积或山前坳陷浅海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群)。
关键词
早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同位素年龄
太古宙
沉积地层
Keywords
: Early Precambrian; lithostratigraphic unit; geologic age assignment; isotope age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被引量:
33
2
作者
武铁山
机构
山西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7-154,共8页
文摘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早晚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认识不统一,在一些地区认识分歧很大。笔者在岩石地层单位、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群、组)统一对比,明确了可作为华北晚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及岩石组合特征;并介绍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微古植物特征性分子和已发现的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论述了层型所在地区年代地层划分及层型以外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属性的确定依据。
关键词
晚前寒武纪
岩石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属性
裂谷系-裂陷槽
华北地区
Keywords
late Precambrian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geologic age assignment
rift system-aulacogen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北早前寒武纪(太古宙-古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属性讨论
武铁山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北晚前寒武纪(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及多重划分对比
武铁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