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KGCN的地质地震灾害事件演化结果预测 |
邵舒羽
张扬
刘艳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基于知识元与贝叶斯网络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情景演化分析 |
刘平
倪晓霞
|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宏观震中与地质灾害调查 |
陈建波
郑黎明
李涛
陈杰
姚远
钱黎
张博譞
胡宗凯
刘冠伸
李金
|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定日M_(s)6.8和积石山M_(s)6.2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对比研究 |
董磊
铁永波
高云建
张宪政
秦雅东
李光辉
宁志杰
史安文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新生代晚期挤压作用下活动背斜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灾害效应 |
杨晓平
陈杰
李安
黄伟亮
张玲
杨海波
胡宗凯
左玉琦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6
|
积石山Ms6.2级和泸定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 |
铁永波
张宪政
曹佳文
秦雅东
王立朝
董英
郭富赟
郭兆成
白永健
冉涛
侯圣山
王涛
高波
卢佳燕
李光辉
宁志杰
向炳霖
孙才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0
|
|
7
|
基于AHP的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王笃国
刘志成
高玮
|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8
|
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关联性研究——以鲁甸县龙头山镇为例 |
刘玲梅
王培茗
张泽宁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质灾害主要特征 |
殷跃平
张永双
马寅生
胡道功
张作辰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7
|
|
10
|
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活动强度分析评价 |
吴树仁
石菊松
姚鑫
王涛
汪华斌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3
|
|
11
|
“7·22”岷县漳县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与影响因子间关系分析 |
陈冠
孟兴民
乔良
谭龙
郭富赟
张永军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6
|
|
12
|
四川省泸定县Ms6.8级地震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减灾对策 |
铁永波
张宪政
卢佳燕
梁京涛
王东辉
马志刚
李宗亮
鲁拓
石胜伟
刘民生
巴仁基
何龙江
张新克
甘伟
陈凯
高延超
白永健
龚凌枫
曾孝文
徐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2
|
|
13
|
汶川地震触发武都区和文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
钟秀梅
陈文凯
侯景瑞
袁中夏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14
|
5.12汶川8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浅析 |
韩金良
吴树仁
何淑军
孙炜锋
张春山
王涛
杨金中
石菊松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6
|
|
15
|
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 |
钱海涛
张力方
修立伟
吕悦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7
|
|
16
|
四川汶川地震断裂活动和次生地质灾害浅析 |
王涛
马寅生
龙长兴
谭成轩
吴树仁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17
|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
梁京涛
王军
汪友明
王猛
刘斌
杨磊
|
《灾害学》
CSCD
|
2015 |
11
|
|
18
|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和发震断裂探讨 |
洪海春
许汉刚
宋峰
章熙海
李国浩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9
|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地震烈度与地震地质灾害特点 |
姚远
胡伟华
吴国栋
谭明
阿里木江
常想德
罗炬
|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20
|
2016年11月25日新疆阿克陶M_W6.6地震宏观震中与地质灾害 |
姚远
陈杰
李涛
付博
王浩然
李跃华
陈建波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