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东段拉浪麦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1
作者 白云 廖芝华 +5 位作者 熊昌利 马志磊 徐云峰 周游 唐耀 沈位元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 东昆仑造山带是一条巨型岩浆岩构造活动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矿条件优越,成矿作用显著,一直备受地质学者们重视。拉浪麦钨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察汗乌苏河地区,隶属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管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矽卡岩型矿床。目的:基于拉浪麦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建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指导拉浪麦地区钨矿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在综合阐述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此,系统构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结果:W-Sn-Mo-Au-Ag-As-Sb元素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其他元素相关性差;已发现的钨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类岩石中,英云闪长岩与白沙河组地层接触带是找钨矿最为有利的部位;北东-南西走向的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钨矿体中的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为辅。结论:依据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为指导,在拉浪麦地区圈出找矿靶区3处,其中,Ⅰ类找矿靶区1处,Ⅱ级找矿靶区2处,深部和外围地段找矿潜力大。研究创新点:系统构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勘查模型,有效指导拉浪麦钨矿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实现了东昆仑东段钨矿的找矿突破,为东昆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钨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和新的勘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拉浪麦 钨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勘查模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北缘勉略宁地区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2
作者 游军 吴琪 +1 位作者 徐涛 吴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8,共10页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东段勉(县)-略(阳)-宁(强)地区新元古代发生大规模的海相火山活动,在区内形成沿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机构群与广泛分布的碧口岩群(Pt3BK)双峰式火山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与气液成矿作用,在区内形成一系列海相火山岩型...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东段勉(县)-略(阳)-宁(强)地区新元古代发生大规模的海相火山活动,在区内形成沿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机构群与广泛分布的碧口岩群(Pt3BK)双峰式火山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与气液成矿作用,在区内形成一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宁强县代家坝镇的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即是上述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揭示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本次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岩石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坪-东皇沟铅锌矿赋存于受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共同夹持的近似穹隆状古火山机构,主要赋矿岩石为碧口岩群大安岩组(Pt_(3)d)爆发相细碧角斑岩,岩石属富Na低Ti的钙碱性细碧角斑岩系;矿化特征上,矿区具有上“黑矿(方铅矿+闪锌矿)”、下“黄矿(黄铁矿+黄铜矿)”、上块状矿(条带状、浸染状矿)、下脉状矿的分带特征,且发育赤铁碧玉岩、重晶石岩等喷流沉积岩。S、Pb同位素特征显示,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源于下伏富钠质细碧角斑岩。硫化物-石英脉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深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成矿流体属K^(+)-Ca^(2+)-Cl^(-)-SO_(4)^(2-)型。获得赋矿细碧角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857.2 Ma,推测成矿年龄与之相近,为新元古代中晚期。综上,认为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属“黑矿”VMS(Volcanic Massive Sulfide)型Zn-Pb-(Cu)矿床,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北缘裂解背景下,山坪-东皇沟地区双峰式火山活动第一旋回晚期的海相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含大量H_(2)S、CO_(2)、CH_(4)、Cl^(-)、SO_(4)^(2-)与Pb、Zn、Cu等物质的成矿流体,沿火山管道上涌与火山岩及部分海水发生混合形成含矿流体,在火山附近的低洼地段,沿爆发相细碧角斑岩与喷发相细碧质凝灰岩岩相界面附近富集沉淀成矿,形成似层状多金属块状Zn-Pb-(Cu)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铅锌矿 勉略宁地区 扬子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锋 刘池阳 +1 位作者 杨兴科 苏春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根据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的地质构造位置、产状特征、岩石组构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将其划归为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它代表了典型的陆内拉张环境.野外调研发现它整合覆盖于上三叠统之上,其上中侏罗统与之呈微角度不整合,结合同位素测年及裂... 根据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的地质构造位置、产状特征、岩石组构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将其划归为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它代表了典型的陆内拉张环境.野外调研发现它整合覆盖于上三叠统之上,其上中侏罗统与之呈微角度不整合,结合同位素测年及裂变径迹测试等资料,认为其年龄值为229~193 Ma,反映晚三叠世末期到早侏罗世末期,贺兰山地区处于拉张区的沉积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汝箕沟 玄武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中坳陷现今水文地质地球化学与油气保存 被引量:7
4
作者 金爱民 尚长健 +2 位作者 李梅 朱蓉 楼章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5-781,共7页
从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岩溶地质、温泉水成因和分布以及温泉水循环深度、地层水化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桂中坳陷及周缘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内现今埋深小于800m的浅部地层岩溶发育,受... 从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岩溶地质、温泉水成因和分布以及温泉水循环深度、地层水化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桂中坳陷及周缘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内现今埋深小于800m的浅部地层岩溶发育,受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水文交替频繁,地层水普遍为低矿化度水,属自由交替带,油气保存条件普遍差;埋深大于800m的地层,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减弱,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交替停止带可能分布在2 000m以下地层.坳陷外围尤其是坳陷东部和东南部,发育中高温温泉,大气水下渗深度在1 000m以上,不利于油气保存.桂中坳陷中西部大气水下渗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破坏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中坳陷 水文地质地球化学 大气水下渗 油气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生物气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晓宝 段毅 +3 位作者 周世新 胡勇 徐子远 王金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柴达木盆地中广泛分布的第三系能否生成生物气并构成商业气田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2001年6月20日,在柴达木盆地伊深1井1319.0~1322.5m第三系首次发现了天然气商业气藏。经分析,该井天然气烃类气体中以甲烷占绝对优势,为98.01%;重烃含... 柴达木盆地中广泛分布的第三系能否生成生物气并构成商业气田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2001年6月20日,在柴达木盆地伊深1井1319.0~1322.5m第三系首次发现了天然气商业气藏。经分析,该井天然气烃类气体中以甲烷占绝对优势,为98.01%;重烃含量极低,仅为0.17%;C1/C1-5高达0.998;δ13C1非常轻,为-67.3‰,是典型生物气的特征。天然气40Ar/36Ar为318.0,说明其气源岩年代较新,可能为第三纪或第四纪。结合天然气地质条件认为,该井天然气应为第三系自生自储的生物气。这一认识对进一步深入探讨柴达木盆地生物气形成机制和成藏规律,扩大天然气资源量,拓展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图1表2参11(张晓宝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生物气 地质地球化学 证据 天然气 天然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高燕含锰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俊 朱明忠 +2 位作者 李余生 吴信雍 张自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锰矿为研究对象,对ZK127-7#钻孔进行岩心编录,揭露的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堆积物、震旦系上统灯影组(5-1段),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2段,锰矿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顶部,严格受地层产出控制。对含锰岩系进行系统采样,测... 以重庆市城口县高燕锰矿为研究对象,对ZK127-7#钻孔进行岩心编录,揭露的地层由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堆积物、震旦系上统灯影组(5-1段),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2段,锰矿主要赋存于陡山沱组顶部,严格受地层产出控制。对含锰岩系进行系统采样,测试了包括Mn、Fe、P、Si O2、Ca O、Mg O、Al2O3、LOI共8个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分含量差异较大,Si O2与Al2O3、Fe的含量分布形态一致,Ca O、Mg O、LOI含量分布形态则与其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印证了各主分含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Mn/Fe、Si O2/Al2O3、Al/(Al+Fe+Mn)值表明,含锰岩系中的Mn在富集成矿过程中存在与Fe分离的现象,锰矿层形成于相对潮湿的气候环境中,且形成过程中有热水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燕锰矿 含锰岩系 相关性分析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金湖凹陷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素梅 庞雄奇 +1 位作者 金之钧 黎茂稳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从定性与绝对定量角度对苏北金湖凹陷“未熟油”及成熟油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 ,该区“未熟油”既有未熟—低熟油性质又有成熟油性质。除了甾烷成熟度参数偏低外 ,饱和烃CPI与C3 12 2S/ (S +R)、芳烃甲基萘、甲基菲及甲基二苯并噻... 从定性与绝对定量角度对苏北金湖凹陷“未熟油”及成熟油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 ,该区“未熟油”既有未熟—低熟油性质又有成熟油性质。除了甾烷成熟度参数偏低外 ,饱和烃CPI与C3 12 2S/ (S +R)、芳烃甲基萘、甲基菲及甲基二苯并噻吩的成熟度参数与正常油差异甚微。成熟度参数的不一致性反映了不同成熟度原油混合现象的存在。混合油定量计算结果表明 ,正常油中混入低于 2 0 %的未熟—低熟油 (烃 )可使混合油中甾烷C2 9αααS/ (S +R)值小于 0 .30 ,苏北油田金湖凹陷西斜坡南端和闵北“未熟油田”实质为混入少量未熟—低熟油 (烃 )的正常油。混合油的形成可能贯穿于油气的整个生成与聚集过程。金湖凹陷多生油中心、多成烃期次和相对较年轻的第三系烃源岩是形成成熟度偏低的“未熟油”(混合油 )的必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金湖凹陷 混合原油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苏北油田 未熟-低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能核算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侯现慧 王占岐 +1 位作者 杨俊 刘妍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6,F0003,共9页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 研究目的:补充完善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研究方法:从耕地产能、利用条件、土壤有益元素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等4个层面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叠图法将4种评价结果进行整合,同时以优先保护产能高和土壤有益元素丰富的耕地,禁止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为原则,综合确定基本农田布局类型。研究结果:(1)云霄县耕地划分为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重点整治型和不宜划入型4种类型。(2)优先划定型、基础保护型和重点整治型耕地是云霄县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同时其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并包含土壤有益元素丰富和适中的耕地638.04 hm2和8663.28 hm2,是基本农田布局的主要区域。研究结论:整合方法补充完善了县域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为指导耕地保护从"数量"保护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转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基本农田布局 叠图法 产能核算 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云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孝德 陈芳 +1 位作者 王利民 孙明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7-1404,1408,共9页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的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主要成矿期为岩浆期后热液期。蚀变分带自内向外:钠-更长石化带—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化带—钾硅... 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北外围,处于郯庐断裂带内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的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中。主要成矿期为岩浆期后热液期。蚀变分带自内向外:钠-更长石化带—硬石膏-黑云母-钾硅酸盐化带—钾硅酸盐青磐岩化叠加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主要工业矿体位于钾硅酸盐化带及其外侧。文章总结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对该类型铜(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溪式斑岩铜(金)矿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蚀变分带 矿床成因 庐江沙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周廷贵 周继强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床赋存于长城系朱龙关群下岩组上岩段及上岩组中、下岩段中 ,容矿岩石为碳酸盐岩及火山岩。该矿床是以W为主 ,共生有Cu,Mo,Bi,伴生有Cu ,Mo,Bi,Be,V ,Sn ,Au,Ag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根据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成矿压力... 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床赋存于长城系朱龙关群下岩组上岩段及上岩组中、下岩段中 ,容矿岩石为碳酸盐岩及火山岩。该矿床是以W为主 ,共生有Cu,Mo,Bi,伴生有Cu ,Mo,Bi,Be,V ,Sn ,Au,Ag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根据成矿流体的盐度、密度、成矿压力、pH、Eh值及硫、氧、铅同位素研究表明 ,成矿溶液为大气地表水与地层中的建造水或重熔花岗岩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推测该矿床可能为火山喷发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朱龙关群下岩组上岩段及上岩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钨矿床 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张北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以台路沟乡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伟民 宋亚新 +7 位作者 刘军 潘东 刘宏伟 白耀楠 王广磊 折士焜 王玉杰 高海鸥 《矿产勘查》 2021年第7期1617-1625,共9页
为助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脱贫攻坚,基于台路沟乡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分析了该乡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了土壤地球化学等级、灌溉水等级,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养分元素主要较缺乏磷及速效钾、硼、铜、硒。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 为助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脱贫攻坚,基于台路沟乡土地质量调查数据,分析了该乡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划分了土壤地球化学等级、灌溉水等级,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养分元素主要较缺乏磷及速效钾、硼、铜、硒。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等级以一等无风险区为主,占总面积的98.88%。二等风险可控区占总面积的1.12%,主要是受Ni元素的污染影响。约97.49%的面积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具有开发绿色食品的巨大潜力。灌溉水各元素均处于限量标准以下,为优质灌溉水。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以良好级质量为主,占总面积的66.46%;优质级区占总面积的18.57%,中等级占总面积的14.97%,无差等、劣等级。相关成果可为张北县土地利用规划、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环境 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张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昂仁县查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永生 冯小伟 +1 位作者 袁二军 汪志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3-148,共6页
本文探讨了冈底斯构造带南亚带之北东段昂仁县查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简要分析了矿床成因,初步建立了此类矿的找矿标志,并指出了下步找矿工作的有利位置。
关键词 冈底斯构造带 昂仁县查孜地区 铅锌矿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抚松县龙湾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连永牢 邵兴坤 +2 位作者 郭晓岩 毛永新 李雨柯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25-30,60,共7页
龙湾铅锌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强烈.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特征与正长花岗岩较为相似,矿石Co/Ni值为2.93~4.32,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矿床的特征.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傾的轻稀土富集型... 龙湾铅锌矿床赋存于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围岩蚀变强烈.铅锌矿石微量元素特征与正长花岗岩较为相似,矿石Co/Ni值为2.93~4.32,具有岩浆热液成因矿床的特征.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傾的轻稀土富集型,自矿石到花岗岩体,其稀土总量73.92×10^(-6)到277.42×10^(-6)逐渐升高.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主要为岩浆水.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体,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温泉县北达巴特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尹意求 谢昕 +4 位作者 王见蓶 王玉水 田薇 刘耀华 刘凤鸣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5,共7页
新疆西天山与斑岩铜矿有关的北达巴特岩体,是一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可划分为3个岩相:中心相、过渡相及边缘相.中心相为二长花岗斑岩,过渡相为流纹质碎斑熔岩,边缘相为流纹质熔结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北达巴特岩体的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呈... 新疆西天山与斑岩铜矿有关的北达巴特岩体,是一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可划分为3个岩相:中心相、过渡相及边缘相.中心相为二长花岗斑岩,过渡相为流纹质碎斑熔岩,边缘相为流纹质熔结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北达巴特岩体的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呈不对称“V”字型曲线,表明它经历了一定的岩浆分异演化.但其过渡相和边缘相的岩石稀土配分模式因受岩浆同化混染作用,与中心相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其铜、钼、银、钨、锡、铋、锑、砷含量相对较高.在北达巴特岩体蚀变较弱的岩石表现为相对富钠质,即Na2O>K2O;但蚀变较强的岩石却表现为相对富钾质,即K2O>Na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北达巴特岩体 温泉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金锑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远栋 庞保成 周志 《矿业工程研究》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湘中龙山金锑矿处于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矿床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扭张性破碎带比扭压性破碎带矿化更富集,金的初始来源为深源,经沉积成岩过程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岩浆侵入加热了循环大气降水,混合岩浆热液溶... 湘中龙山金锑矿处于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矿床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扭张性破碎带比扭压性破碎带矿化更富集,金的初始来源为深源,经沉积成岩过程初步富集形成矿源层,印支期及燕山期构造活动及岩浆侵入加热了循环大气降水,混合岩浆热液溶解了矿源岩中的金、锑成矿元素,并随流体迁移至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金锑矿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家远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S1期1-8,共8页
近年来研究证实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存在着一套以闪长质岩石为主规律组合的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它们在时空分布和成因上与同期陆相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以金、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十分明显。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 ,与长江中下游地... 近年来研究证实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存在着一套以闪长质岩石为主规律组合的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它们在时空分布和成因上与同期陆相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以金、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十分明显。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专属性 ,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富产铜、铁、金 ,且也以闪长质岩石为主的中酸性浅成侵入岩类十分类似 ,同属形成于挤压造山环境下的科迪勒拉Ⅰ型花岗岩。如同长江中下游中酸性侵入岩类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成矿岩浆建造一样 ,东准噶尔乃至整个新疆北部 ,这套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 地质地球化学 成因模式 成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冕宁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7
作者 傅涛 《矿业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12-13,共2页
川西冕宁金矿床是川西地区产于花岗岩与其围岩的接触带中、受喜马拉雅期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床的典型代表 ,探明储量为小型规模。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金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预须开普台铁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18
作者 莫江平 《矿产勘查》 1999年第6期678-679,共2页
关键词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赤铁矿 重晶石 成矿物质 铁矿层 深部地壳 成矿流体 新疆 包裹体成分 海底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沱沱河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征 赵俊伟 +5 位作者 孙丰月 李碧乐 钱烨 李连松 马楠 吴金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101,共8页
沱沱河铅锌矿集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北坡,是全国设立的首批(47片)国家级整装勘查片区之一。该矿集区不仅是青海省铅锌多金属基地的核心区,也是三江北段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集区,其中已发现4个铅锌成矿带及40余处铅锌矿床(点)... 沱沱河铅锌矿集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唐古拉山北坡,是全国设立的首批(47片)国家级整装勘查片区之一。该矿集区不仅是青海省铅锌多金属基地的核心区,也是三江北段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集区,其中已发现4个铅锌成矿带及40余处铅锌矿床(点),矿集区内不同的地质单元显示了不同富集元素组合,各成矿带均以Pb、Zn为主要成矿元素,但伴生元素差异明显,三叠纪、二叠纪地层是区内比较重要的成矿层位。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低压、浅成等特点,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及多来源的富集特点。沱沱河地区矿床规模的大小与异常的规模强度有着密切关联,几乎所有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均位于铅锌地球化学省范围内;在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一大型铅锌矿产资源基地,并划分了5处重要的找矿远景区,其中以纳保扎陇-多才玛-布玛浪纳铜铅锌找矿远景区最具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潜力 沱沱河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巴乌县怀亮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云松 李祥涛 周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老挝巴乌县怀亮金矿区地处云南三江成矿带的南延地段,属于热液型铅锌矿、火山沉积型铜矿、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和沉积型钾盐矿床的重要成矿带。为查明矿区铜金多金属矿的资源潜力,结合地质、遥感、物化探及探矿施工等工作成果,探讨... 老挝巴乌县怀亮金矿区地处云南三江成矿带的南延地段,属于热液型铅锌矿、火山沉积型铜矿、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和沉积型钾盐矿床的重要成矿带。为查明矿区铜金多金属矿的资源潜力,结合地质、遥感、物化探及探矿施工等工作成果,探讨了怀亮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式等,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即西部找矿靶区(Ⅰ)、东部找矿靶区(Ⅱ)和南部找矿靶区(Ⅲ)。西部找矿靶区(Ⅰ)面积约13.63 km^(2),发育两条断裂构造,圈定了HT1、HT2、HT4、HT5、HT6号化探综合异常,发现了怀磊沟金矿点,探槽、剥土揭露了7条金矿化体,矿化主要赋存于蚀变绢云千枚岩、闪长岩、灰岩等浅变质岩与岩体接触边部,预测靶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东部找矿靶区(Ⅱ)面积约5.18 km^(2),圈定了HT3号化探综合异常,在石英破碎带中发现了2条铜矿化脉,围岩为安山岩,预测靶区具有一定的金(铜)矿找矿潜力。南部找矿靶区(Ⅲ)面积约1.88 km^(2),见一条NE—SE向断裂从区内西侧经过,发现了怀卡金矿点,探槽、剥土揭露了2条金矿化体(带),矿化主要赋存于蚀变安山岩中,预测靶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推断矿区矿体的形成可能与地层岩性、岩体或断裂构造有关,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球化学、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合等角度总结了找矿标志,以期为三江成矿带金矿找矿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模式 成矿预测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