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地区断裂构造活动性的地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天斌 徐进 任光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4-42,共9页
在对地质原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拟方法,对西安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性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模拟试验。建立了断裂构造近期活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阐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项研究... 在对地质原型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似材料三维地质力学模拟方法,对西安地区的断裂构造活动性进行了两个方案的模拟试验。建立了断裂构造近期活动的动力学模型,并阐明了西安地裂缝的形成与断裂构造活动的关系。本文详细论述了这项研究的模型设计、模拟方法和技术以及全部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 地质力学模拟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储气库盖层密封性定量评价
2
作者 张超 姚杰 +4 位作者 李伟娜 伍藏原 曹烨 吴以臣 王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针对东河油田在改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前对盖层封闭能力认识不足的问题,借助岩石室内实验与四维地质力学模拟技术,形成了以“毛细管+力学封闭”为主、地质分析为辅的三因素结合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量化了盖层封闭能力。结果表... 针对东河油田在改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前对盖层封闭能力认识不足的问题,借助岩石室内实验与四维地质力学模拟技术,形成了以“毛细管+力学封闭”为主、地质分析为辅的三因素结合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量化了盖层封闭能力。结果表明: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盖层突破压力与烃柱所受上浮力,而基于实验与解释模型预测盖层最小突破压力为6 MPa,建库区全部充满气体后气柱(高度为120 m)所受上浮力为1.4 MPa,在原始压力达到62 MPa的基础上还需要孔隙压力增量达到4.6 MPa,气体才会突破盖层;水力封闭能力与地应力变化息息相关,孔隙压力的降低使得水平主应力有所下降,但由于最小水平主应力远大于油藏孔隙压力,盖层不会发生张性破坏;孔隙压力降低后盖层的剪切风险有所增加,平均剪切安全指数由初始状态的0.37上升至0.44,但仍小于临界值1.00,力学失稳风险较小。该评价方法既论证了油藏开发以来盖层对气体的有效密封性,又明确了储气库在不同注采周期下的盖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性评价 盖层 突破压力 地质力学模拟 剪切破坏 储气库 塔里木盆地 东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断层定量预测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以渤中34油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英华 周天旗 +3 位作者 袁红旗 高昂 姚嘉琪 范贤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大尺度断层往往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油气成藏,而小尺度断层则影响着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大尺度断层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识别,而小尺度断层的识别则特别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断层分形生长模式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相结... 大尺度断层往往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油气成藏,而小尺度断层则影响着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大尺度断层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地震资料识别,而小尺度断层的识别则特别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断层分形生长模式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相结合来确定小尺度断层的数量、发育位置和方位的方法,并根据油田开发动态资料来确定小尺度断层对注水开发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将地震上识别的大尺度断层引入到三维数值力学模型中,模拟大尺度断层形成时期断裂带附近的应力扰动作用,然后结合破裂准则来建立最易发生破裂的方位和最大库伦剪切应力网格,以这两套网格和断层尺度的幂律分布确定的小尺度断层数量为约束条件来确定随机模型,对小尺度断层的密度、产状和发育位置进行定量预测.研究表明:利用分形理论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可以对大尺度断层伴生小尺度断层进行有效预测;小尺度断层对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取决于小尺度断层的规模(断距)以及小尺度断层方位和注采方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尺度断层 分形几何 三维地质力学模拟 定量预测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Z34油田亚地震断层定量预测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周立业 张建民 +2 位作者 李文忠 范晶 曹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亚地震断层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由于其尺度较小,既不能从地震数据上识别,也不能从井资料上识别,定量预测难度极大。文中通过利用断层分形生长模式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BZ34油田亚地震断层的断... 亚地震断层是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由于其尺度较小,既不能从地震数据上识别,也不能从井资料上识别,定量预测难度极大。文中通过利用断层分形生长模式和三维地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BZ34油田亚地震断层的断距、数量、长度、分布密度和平面位置进行了定量预测。首先,通过建立BZ34油田不同断裂系统断层长度和最大断距的分形生长模型,对不同尺度的亚地震断层的数量和长度进行预测。由于断裂系统的最大断距和断层长度之间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断层断距进行预测。其次,通过三维地质力学模拟,建立研究区最大库伦剪切应力密度分布函数,定量表征断层密度,确定亚地震断层的平面发育位置。最后,通过获取的断层数据,建立随机模型,利用标值点方法来实现亚地震断层的定量预测。研究区典型井距断层距离与平均日产能关系表明,距离断层越近,平均日产能越大,后续可考虑应用在亚断层较发育地区且与注水井之间无遮挡区域部署开发井。研究技术可应用于类似油田开发井井位部署上,为油田亚地震断层精细刻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地震断层 分形生长模型 三维地质力学模拟 定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