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及其在分岔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强勇 李术才 郭晓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7-1343,共7页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根据一定的相似原理对特定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缩尺研究的一种方法。地质模型是客观物理实体的再现,在满足相似原理的条件下,能够真实反映岩土介质的基本力学变形特性。要进行模型试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模型试验装置。根...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根据一定的相似原理对特定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缩尺研究的一种方法。地质模型是客观物理实体的再现,在满足相似原理的条件下,能够真实反映岩土介质的基本力学变形特性。要进行模型试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模型试验装置。根据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特点,本文研制出一种能实施同步非均匀加载的组合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盒式台架装置、变荷加载板和液压加载控制试验台组成,其具有尺寸可调、加载规模大、持荷稳定的显著优点。应用该系统对一大型分岔隧道工程进行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有效揭示了分岔隧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和岩锚支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原理 组合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分岔隧道 位移场 应力场 支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岩土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强勇 李术才 尤春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0-103,107,共5页
根据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特点,研制出一种新型岩土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盒式台架装置、带扁千斤顶的变荷加载板、液压加载控制试验台组成。其中盒式台架装置用于容纳试验模型并作为加载反力装置,带扁千斤顶的变荷加载板用... 根据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特点,研制出一种新型岩土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盒式台架装置、带扁千斤顶的变荷加载板、液压加载控制试验台组成。其中盒式台架装置用于容纳试验模型并作为加载反力装置,带扁千斤顶的变荷加载板用于给试验模型施加非均布荷载,液压加载控制试验台用于试验模型的自动加压与稳压。该系统具有规模大、整体稳定性好、尺寸可调、能进行同步非均匀加载,并具有加荷高、升压快速、持荷稳定的优点。将该系统应用于某一高速公路大型分岔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有效指导和优化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盒式台架装置 变荷加载板 液压加载控制试验 分岔隧道三维试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厚顶煤巷道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术才 王德超 +5 位作者 王琦 王富奇 彭蓬 李为腾 江贝 王洪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2-1530,共9页
为研究深部厚顶煤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与变形特征,研制了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反力装置、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数字智能液压控制系统和高精度多元实时监测系统组成,具有可自由拼装、模拟空间大、荷载集度高、边界加载... 为研究深部厚顶煤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与变形特征,研制了大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反力装置、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数字智能液压控制系统和高精度多元实时监测系统组成,具有可自由拼装、模拟空间大、荷载集度高、边界加载均匀和模拟精度高等特点。以赵楼煤矿3302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通过大量的相似材料配比及力学参数测试,确定了两种不同系列的材料分别模拟砂岩和煤层;设计制作了预应力锚杆(索)、箱型支护梁、钢带及托盘等相似构件;对让压型锚索箱梁支护系统进行了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得到了深部厚顶煤巷道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围岩内部应力演化与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进行深井煤巷及其他大型地下硐室开挖支护全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顶煤巷道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大比尺 柔性均布压力加载装置 应力演化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军祥 胡开恩 +3 位作者 郭连军 寇海军 李林 崔宁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46-1560,共15页
为研究泥灰岩隧道开挖诱发突涌水灾害机制及信息演化规律,以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秦峪隧道为工程依托,研制泥灰岩隧道围岩相似材料,研发大型隧道突涌水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低频周期循环加卸载、数据自动化采集,可... 为研究泥灰岩隧道开挖诱发突涌水灾害机制及信息演化规律,以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秦峪隧道为工程依托,研制泥灰岩隧道围岩相似材料,研发大型隧道突涌水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低频周期循环加卸载、数据自动化采集,可提供稳定水压加载,基于Python编程语言开发了隧道突涌水灾害预警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泥灰岩隧道突涌水灾害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开挖扰动会破坏围岩压力与渗透水压力之间的平衡,致使隔水围岩内产生微裂隙并扩展贯通,进而发生突涌水现象;(2)当发生突涌水现象时,隔水围岩压力、渗透水压力及位移均会发生明显的突变现象,围岩压力及渗透水压力最大释放率分别为18.6%、73.35%,最大位移量为0.18 mm;(3)泥灰岩相似材料能够较好地满足试验需求,证明了隧道突涌水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泥灰岩 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突水机制 灾害预警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盛其虎 张紫昊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6,共8页
本文针对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设计问题,在拖曳水池采用局部假底模拟浅水环境,对比研究纯悬链系泊和弹性系泊系统的力学性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纯悬链系泊方式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系泊张力存在瞬时的尖峰,峰值载荷随平均风浪... 本文针对MW级波浪能装置浅水系泊系统设计问题,在拖曳水池采用局部假底模拟浅水环境,对比研究纯悬链系泊和弹性系泊系统的力学性能。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纯悬链系泊方式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系泊张力存在瞬时的尖峰,峰值载荷随平均风浪流载荷的增加而增大;弹性系泊模式很好地避免了峰值载荷,极限系泊载荷相比纯悬链方式降低了88%。研究结果表明:在浅水条件下,采用弹性系泊可以有效避免平台运动响应对系泊线的冲击载荷,有助于提高波浪能装置在极端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降低系泊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波浪能发电 系泊系统 模型试验 鹰式波浪能平台 系泊张力 弹性索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软弱结构面内埋式位移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庚鑫 马德萍 +2 位作者 张林 陈媛 董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1-907,共7页
在高拱坝坝肩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坝肩岩体内各软弱结构面的相对位移变化趋势是判定坝肩失稳及分析坝肩整体稳定安全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的量测仪器,如电阻应变片、表面位移计只能对坝体应变和坝肩抗力体表面位移进行量... 在高拱坝坝肩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坝肩岩体内各软弱结构面的相对位移变化趋势是判定坝肩失稳及分析坝肩整体稳定安全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的量测仪器,如电阻应变片、表面位移计只能对坝体应变和坝肩抗力体表面位移进行量测,而对于坝肩岩体内软弱结构面的相对位移则难以获取。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电阻应变技术为基础,研制了用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的内埋式位移系统,该系统由信号采集仪器、惠斯通电桥和位移传感器组成。在模型试验中,通过内埋式位移系统,获得加载过程中相应测点的应变变化过程,再由应变-位移关系曲线,即可得出位移值。结合锦屏一级高拱坝整体稳定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将该系统安装于需量测的坝肩软弱结构面上,获得了结构面在加载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过程线,同时与大坝应变和坝肩表面位移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内埋式位移系统的可行性,其测试成果可为判定坝与地基的整体稳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肩稳定 地质力学模型 位移量测 内埋式位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围岩与支护系统的地质力学平面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舜年 《水电站设计》 1997年第2期95-99,105,共6页
介绍了用地质力学平面模型试验,对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围岩与支护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所进行的研究。试验按导流隧洞开挖和支护的施工程序进行,通过模型超载试验了解了导流隧洞围岩与支护系统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其变形发展到失稳直... 介绍了用地质力学平面模型试验,对二滩水电站导流隧洞围岩与支护系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所进行的研究。试验按导流隧洞开挖和支护的施工程序进行,通过模型超载试验了解了导流隧洞围岩与支护系统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其变形发展到失稳直至破坏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隧洞 围岩 地质力学 模型试验 水电站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江麻石船闸改建工程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明 姜鹏 +3 位作者 周绪生 王多银 李学义 杨艳红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75-83,共9页
针对麻石船闸改建工程闸室规模大、工作水头高、水力指标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建立比尺为1:25的整体水工物理模型,对船闸输水过程水力特性、船舶停泊条件、输水廊道压力特性、进出水口及引航道水流条件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明沟内... 针对麻石船闸改建工程闸室规模大、工作水头高、水力指标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建立比尺为1:25的整体水工物理模型,对船闸输水过程水力特性、船舶停泊条件、输水廊道压力特性、进出水口及引航道水流条件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明沟内增设消力槛、增大廊道突扩体升坎转弯半径、增加进水口面积以及降低进水口高程等优化措施,在推荐的阀门运行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石船闸 输水系统 水力特性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笏洲船闸输水系统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蛟 许灿亮 +2 位作者 陈亮 王召兵 李秋林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笏洲船闸平面尺寸大、瞬时流量大、输水强度高,闸室内无消能工,闸室停泊条件有待检验,引航道采用非对称布置,易形成回流、斜流等水力学问题。通过比尺1:30的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船闸输水过程水力特性、输水廊道压力特性、船舶停泊... 笏洲船闸平面尺寸大、瞬时流量大、输水强度高,闸室内无消能工,闸室停泊条件有待检验,引航道采用非对称布置,易形成回流、斜流等水力学问题。通过比尺1:30的整体水工物理模型试验,对船闸输水过程水力特性、输水廊道压力特性、船舶停泊条件、进出水口及引航道水流条件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闸室及出水口增设消力槛并优化其布置形式后,闸室内停泊条件和下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明显改善。在推荐的阀门运行方式下,各项水力指标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笏洲船闸 模型试验 输水系统 消力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江沥口船闸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吕文斌 黄代忠 +1 位作者 王斌 张金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对东江沥口船闸输水系统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能为东江沥口船闸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文章通过构建船闸物理模型研究不同方案的合理性与输水效果,从而提出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下大小闸泄水时,下游引航道均会在... 对东江沥口船闸输水系统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能为东江沥口船闸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文章通过构建船闸物理模型研究不同方案的合理性与输水效果,从而提出推荐方案。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下大小闸泄水时,下游引航道均会在另一线船闸出口段形成回流区,回流区的范围越过闸室延伸线,横向流速超规范要求,需优化辅助隔流措施;推荐方案下,上下游引航道水力条件均满足规范要求。东江沥口船闸采用推荐方案其输水系统水流条件满足通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河道 沥口船闸 输水系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试验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冲冲 武文华 +1 位作者 吴国东 罗起航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57,共7页
为验证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该平台长期系泊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与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对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进行建模与验证。基于定位系统多铰连接的拓扑结构,结合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 为验证海洋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该平台长期系泊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与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对核动力平台定位系统进行建模与验证。基于定位系统多铰连接的拓扑结构,结合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定位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搭建了定位系统1∶9缩比模型试验平台,并选取2种典型工况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的系泊腿受力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平均误差在2%以内。算例分析发现,系泊腿受力循环次数主要集中在低幅值高均值区域。本文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定位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能够为定位系统系泊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核动力平台 定位系统 多铰连接 多体动力学 约束反力 模型试验 六自由度平台 系泊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开挖锚固特性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2 位作者 刘德军 张宁 李术才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7-113,共7页
为研究锚固支护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是否产生分区破裂以及岩锚支护对分区破裂的影响,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锚固支护条件下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开挖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发现围岩应变呈现波浪形变化规... 为研究锚固支护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是否产生分区破裂以及岩锚支护对分区破裂的影响,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深部巷道为工程背景,进行了锚固支护条件下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开挖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通过模型试验发现围岩应变呈现波浪形变化规律以及洞周锚杆受力出现拉压交替变化现象。通过与未加锚支护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揭示锚杆对抑制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为深入分析深部巷道开挖锚固特性和优化深部巷道支护设计奠定了坚实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深部巷道 分区破裂 锚固特性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变理论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失稳判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建华 张林 +2 位作者 徐远飞 陈建叶 刘玉琨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5,共8页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高坝工程稳定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较准确的通过测试结果建立大坝失稳判据,判断坝与地基的失稳破坏过程,得到综合稳定安全系数,是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由突变理论及其相关性质,选用较为成...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高坝工程稳定安全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如何较准确的通过测试结果建立大坝失稳判据,判断坝与地基的失稳破坏过程,得到综合稳定安全系数,是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由突变理论及其相关性质,选用较为成熟的尖点突变模型及其标准势函数公式,推导出相应的失稳突变判别式,建立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失稳判据,并通过相关算例进行有限元分析,依据计算成果的变位–超载系数关系,提出超载安全系数,并与有限元塑性区贯通、计算不收敛等失稳判据对比分析,印证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再将其应用于丹巴水电站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试验结果给出了闸坝在正常蓄水位和降强之后超载作用下的位移场,获得了闸坝的变形及分布特征,揭示了裂缝发展的全过程及其破坏机制,得到降强系数为1.18,超载系数为1.8~2.0,确定了闸坝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为2.12~2.36。根据尖点突变理论,由试验测试成果建立相关失稳判据,据此提出破坏过程及综合稳定安全系数,并与常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测试成果的尖点突变模型失稳判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理论 有限元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失稳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电磁场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先启 程圣国 +1 位作者 张振华 唐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35-1039,共5页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是利用电磁力模拟重力、电磁力场模拟重力场的原理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理论与方法。其试验相似判据可根据相似理论的3个基本原理推导。用量纲分析和方程推导均可得到各参数相似判据为Φ*=ε*=μ*=1,l*=u*=n,p*=...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是利用电磁力模拟重力、电磁力场模拟重力场的原理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理论与方法。其试验相似判据可根据相似理论的3个基本原理推导。用量纲分析和方程推导均可得到各参数相似判据为Φ*=ε*=μ*=1,l*=u*=n,p*=σ*=E*=c*=1,k*=v*=q*=1,t*=n,ρ*=1,g*=1/n。在模型中,时间t、几何尺度l缩小n倍,重力加速度g扩大n倍,而材料的其他基本物理力学参数Φ、ε、μ、σ、E、c、k、v、q、ρ的相似比均为1,从理论上说可采用结构的原型材料进行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这在模型试验的操作上十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模型试验 电磁场 重力场 相似理论 相似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水黄土基底排土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俊 孙书伟 陈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1-867,共7页
为了揭示排土场边坡的变形机理和潜在病害的发展规律,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以黑岱沟露天矿黄土基底排土场作为研究背景,完成了分级填筑模拟排土边坡增高过程,并进行了地下水入渗基底软弱黄土层的模拟试验。介绍了饱水黄土基底排土... 为了揭示排土场边坡的变形机理和潜在病害的发展规律,采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以黑岱沟露天矿黄土基底排土场作为研究背景,完成了分级填筑模拟排土边坡增高过程,并进行了地下水入渗基底软弱黄土层的模拟试验。介绍了饱水黄土基底排土场的相似物理模拟方法,采用底部注水的方式模拟地下水入渗基底软弱黄土层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分级填筑、软弱基底以及饱水条件下黄土基底排土场边坡裂缝开展和发育特征以及边坡破裂面的空间形态特点。研究表明,随着排土高度的增加,主要变形由淤泥质黄土上部坡体向临空方向的压剪变形为主,逐渐转变为天然黄土上方坡体竖向沉降为主,并且黄土基底含水量的持续增加会直接引起边坡的破坏失稳,变形模式为后缘依附淤泥质黄土与天然黄土(水坑边缘)分界面的整体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基底 排土场 边坡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技术应用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振华 王幸林 +1 位作者 唐凯 罗先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91-1298,共8页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技术是针对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中获得的ng重力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力场与重力场的相似性,通过在岩土体中掺入粉体磁性材料使其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力作用来模拟ng重力场,从而提高模型试... 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技术是针对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中获得的ng重力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而提出的。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力场与重力场的相似性,通过在岩土体中掺入粉体磁性材料使其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力作用来模拟ng重力场,从而提高模型试验材料应力水平的模型试验。为了探讨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技术用于滑坡模型试验的可行性,设计掺入磁粉的土体滑块模型下滑试验,试验采用摄影测量方法获得该滑块在有无磁力作用两种条件下滑块的失稳临界坡角。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磁力工况下滑块下滑的临界坡角(39.44°)小于无磁力工况下临界坡角(40.54°),掺磁粉的土体滑块在磁场作用下的应力水平较无磁场作用下的应力水平有所提高,这说明了地质力学磁力模型试验技术用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磁性的 模型试验 滑坡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房沟拱坝整体稳定性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泷 刘耀儒 +1 位作者 杨强 李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39-246,共8页
保证拱坝的整体稳定是拱坝设计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拱坝整体稳定性问题是一个涉及非均匀性、多裂隙介质、不可逆内部损伤演化的三维非线性问题。非线性有限元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这类问题的最主要方法。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TFINE... 保证拱坝的整体稳定是拱坝设计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拱坝整体稳定性问题是一个涉及非均匀性、多裂隙介质、不可逆内部损伤演化的三维非线性问题。非线性有限元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是研究这类问题的最主要方法。通过三维非线性有限元(TFINE程序)对杨房沟拱坝-地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采用200∶1的模型比例尺对杨房沟拱坝-地基进行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别根据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结果对拱坝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破坏机理和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两者结果吻合较好。通过综合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分析结果对拱坝的整体稳定性做出评价,给出坝肩岩体相对薄弱的部位,并对拱坝设计和地基处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有限元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稳定性分析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皮滩双曲拱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小兰 赖跃强 +1 位作者 岳登明 孙绍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了构皮滩双曲拱坝坝基内的层间错动带和裂隙对坝体和坝肩稳定的影响,以及在超载情况下坝体的破坏形式和坝肩的破坏发展过程。最后对大坝的安全性作了评价。
关键词 双曲拱坝 地质力学 模型试验 位移 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建华 张林 +2 位作者 陈建叶 陈媛 胡成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8-82,共5页
针对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岩体材料相似模拟以及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问题,首先开展了不同性能岩体变形特性的相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确定了配制岩体模型材料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水泥、石蜡和机油是影响高、中、低性... 针对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岩体材料相似模拟以及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问题,首先开展了不同性能岩体变形特性的相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确定了配制岩体模型材料的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得到了水泥、石蜡和机油是影响高、中、低性能岩体模型材料变形特性的控制性因素,提出了不同变模岩体材料采用不同尺寸的模型小块体进行精细化模拟。同时,采用应变测试技术,研制了用于获取结构面相对位移的测试仪器,测试时,用应变仪记录不同加载条件下相应测点的应变变化过程,再由埋设之前标定得到了位移和应变系数,即可得出位移变化过程。上述研究成果在小湾拱坝模型试验中的应用表明,所制备的模型材料以及结构面相对位移测试技术是满足模型试验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岩体相似材料 结构面相对位移 应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变温相似材料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显松 马洪琪 +1 位作者 张林 李朝国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采用变温相似材料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材料的力学指标及热物理性质随材料的温度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决定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运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材料... 在采用变温相似材料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材料的力学指标及热物理性质随材料的温度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决定着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运用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等手段,对材料的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材料的温度特性对试验结果影响程度为:对位移的影响程度约为6%,对应力的影响程度约为-6%~9%,提出了变温相似材料的温度适用范围为75℃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变温相似材料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