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国辉
魏合龙
+5 位作者
孙记红
王诏
林文荣
刘京鹏
李刚
严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1,共11页
回顾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海洋地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框架,归纳总结了20年来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在海洋地质信息技术标准、网络体系、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海洋地质调查全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海洋...
回顾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海洋地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框架,归纳总结了20年来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在海洋地质信息技术标准、网络体系、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海洋地质调查全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海洋地质信息化成果丰硕,为海洋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当前海洋地质信息化存在的人员融合力度不足、感知设备不足、对成果的快速产出支撑力度不足、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工作今后应加强观念转变、落实行动促进人员深度融合、加强感知-计算-分析能力、拓展全流程软件生态、推进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地质信息化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2
2
作者
姜作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39-845,共7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处在转变时期。各国地质工作的重点从以寻找和发现矿产资源为主向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方向转变。本文将分析地质工作的转变对地质工作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新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处在转变时期。各国地质工作的重点从以寻找和发现矿产资源为主向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方向转变。本文将分析地质工作的转变对地质工作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新形势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积累与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实现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信息服务的发展以及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工作
信息化
调查评价全过程
信息化
信息
服务
信息化
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eoStation地质外业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唐海涛
王国光
卓胜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6-49,共4页
针对目前地质勘察人员野外数据处理广泛采用的"铅笔+记录纸"的作业方式,开发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地质外业系统,旨在帮助地质勘察人员实现地质外业数据采集的信息化。通过将已整理入库的数据离线存储至移动终端并携带到勘察现...
针对目前地质勘察人员野外数据处理广泛采用的"铅笔+记录纸"的作业方式,开发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地质外业系统,旨在帮助地质勘察人员实现地质外业数据采集的信息化。通过将已整理入库的数据离线存储至移动终端并携带到勘察现场,实现查阅和及时更新;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在线上传至服务器。该研究改变了传统野外数据记录中"铅笔+记录纸"的作业方式,对于实现地质勘察工作电子化,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数据采集、整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外业系统
移动终端
地质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埋隧洞超前预报及特征数据三维分析的研究应用
4
作者
苏波
钟果
+4 位作者
崔正伟
张世殊
胡清龙
唐友川
李付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2-620,共9页
引水隧洞作为引水式电站建设中的关键项目,开展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对保障隧洞安全开挖、按时间节点顺利贯通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川西某深埋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部分洞段存在地应力大、断层破碎带发育、地下水丰富等复杂地质条件,结合地质分...
引水隧洞作为引水式电站建设中的关键项目,开展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对保障隧洞安全开挖、按时间节点顺利贯通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川西某深埋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部分洞段存在地应力大、断层破碎带发育、地下水丰富等复杂地质条件,结合地质分析法、TRT法、瞬变电磁法及探地雷达,提出了基于超前地质预报三维信息平台的地质综合预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使用三维地震波法确定隧洞前方不良地质体发育的异常物探响应洞段;其次,对异常洞段进行地质信息分析,并使用瞬变电磁对异常洞段开展多角度复测,并三维化地质及物探信息;最后,结合地质雷达精细探测、地质先验资料的补充,开展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发育情况的精确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某深埋引水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中,开挖结果揭示:桩号(隧)6+950—(隧)6+867段围岩完整性差,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发育小断层,岩体较破碎-破碎,地下水发育,整体为Ⅳ类围岩;桩号(隧)6+867—(隧)6+830段岩体完整性较差,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岩体局部较破碎,整体为Ⅲ2—Ⅳ类围岩。应用结果表明:三维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方法实现了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物探方法点、线、面的相结合,精确圈定了隧洞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范围、空间分布等情况,为隧洞安全、顺利开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前
地质
预报
地球物理
地质信息化
深埋隧洞
不良
地质
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省级农业地质大数据平台构建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佳
康桂玲
+2 位作者
于林松
赵玉岩
刘敬兵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农业地质是地质科学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农业地质调查涵盖了各种调查比例尺、不同调查对象、多种评价方法,产生各类多源、异构、多尺度和海量基础数据,文章从土地质量评价视角出发,围绕农业地质大...
农业地质是地质科学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农业地质调查涵盖了各种调查比例尺、不同调查对象、多种评价方法,产生各类多源、异构、多尺度和海量基础数据,文章从土地质量评价视角出发,围绕农业地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开发进行探索实践。文章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和B/S网络结构,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和WebService形式的OLAP技术,借助C#和JavaScript开发地理信息共享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和Geodatabase进行数据管理,构建省级农业地质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以往基础地质、农业地质、区域化探资料,挂接“地质云”(全国地质资料馆)公开馆藏资料,以地图结合图表的形式,直观、动态地展示了农业地质大数据信息。实现山东省农业地质“一张图”、大数据可视化、土壤监测预警、名特优产地环境辅助决策等典型应用。本次大数据平台针对农业地质典型应用进行了探索的研发,实现农业施肥精准化指导,对名特优产品的实现动态监测;面对不同尺度、不同时间的同源异构数据进行可视化对比、网格化比较,对地球化学指标周期性变化的观测,实现对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对土壤环境污染预警的作用。还通过分布式数据挖掘和多维数据分析,实现了省级多目标区域化探、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调查及农业地质相关同源异构数据的叠加分析,即对格网数据时间变化走势的展现,构建了基于地学思维的农业地质检测应用接口,为今后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地质
地质
大数据
地质信息化
土
地质
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对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贝贝
吴晓红
朱丽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对网站传播能力、信息内容支撑体系以及网站集约化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规范外语版网站内容"作为提升政府网站传播能力的重点之一,地质调查门户网站作为用户获取第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对网站传播能力、信息内容支撑体系以及网站集约化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规范外语版网站内容"作为提升政府网站传播能力的重点之一,地质调查门户网站作为用户获取第一手地质调查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源的平台,其用户群早已不再局限于中文用户,因此重视英文门户网站信息化服务就迫在眉睫。同时,应"互联网+"的时代需求,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因此在用户群发生变化和"互联网2.0+创新2.0"的前提下,规范并提升地质调查门户网站,特别是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信息内容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英文门户网站
地质
调查
信息化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玻璃地球”建设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
50
7
作者
吴冲龙
刘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0-1287,共8页
"玻璃地球"是地质时空大数据的有效载体,是"数字地球"在地矿领域的体现。国际上"玻璃地球"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应有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协调机制,仅实现了地层框架模型的构建,缺乏多源、多主题...
"玻璃地球"是地质时空大数据的有效载体,是"数字地球"在地矿领域的体现。国际上"玻璃地球"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应有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协调机制,仅实现了地层框架模型的构建,缺乏多源、多主题信息的混合建模,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快速、动态、全息、精细的多维建模,也未解决多尺度地质框架模型的集成问题。其发展趋势是从个别走向一般,由局部走向整体,从功能走向数据,从零散走向集成,从展示走向实用。由于"玻璃地球"规模大、涉及面广,建设目标与全国地质工作信息化及"智慧地球"一致,有必要从战略上进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把相关的"数字国土"、"数字矿山"、"数字油田"、"数字工程"等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地球
智慧地球
地质
工作
信息化
地质
时空大数据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EAS 3D的乌东德水电站防渗帷幕局部灌浆异常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
8
8
作者
周炳强
黄灿新
+3 位作者
王团乐
黄孝泉
刘科
许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5-160,共6页
防渗帷幕作为解决水库渗漏问题的最主要手段,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陆续兴建,由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岩溶条件复杂,防渗帷幕施工期,局部灌浆量大、串浆、漏浆等灌浆异常时有发生。乌东德...
防渗帷幕作为解决水库渗漏问题的最主要手段,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陆续兴建,由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岩溶条件复杂,防渗帷幕施工期,局部灌浆量大、串浆、漏浆等灌浆异常时有发生。乌东德水电站作为典型碳酸盐岩地区修建的巨型水电站,最大坝高270 m,最大挡水水头约160 m,具备帷幕规模大、水头高、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针对该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左岸高程850 m灌浆平洞的局部灌浆异常,在利用灌浆孔、专门勘察孔、施工支洞、物探检测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性依托“GEAS 3D(灌浆工程三维地质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结合海量灌浆施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异常区范围及工程地质特征、灌浆特征,为下一步针对性处理提供依据。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质BIM+灌浆信息化”分析管理平台的灌浆异常综合分析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异常
灌浆工程三维
地质
信息
系统
地质
BIM+灌浆
信息化
分析管理平台
防渗帷幕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国辉
魏合龙
孙记红
王诏
林文荣
刘京鹏
李刚
严杰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1,共11页
基金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全球深时地貌重塑与资源环境预测”(LSKJ2022044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典型海区多场景海洋大数据综合服务与示范应用”(2021YFF070400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DD20221711,DD20221714)。
文摘
回顾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历程,介绍了海洋地质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框架,归纳总结了20年来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在海洋地质信息技术标准、网络体系、数据资源建设、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海洋地质调查全流程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认为海洋地质信息化成果丰硕,为海洋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发挥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当前海洋地质信息化存在的人员融合力度不足、感知设备不足、对成果的快速产出支撑力度不足、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海洋地质信息化工作今后应加强观念转变、落实行动促进人员深度融合、加强感知-计算-分析能力、拓展全流程软件生态、推进大数据分析、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海洋地质调查研究的应用等。
关键词
海洋
地质信息化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大数据
Keywords
marine geologic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history
development direction
big data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32
2
作者
姜作勤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39-845,共7页
文摘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地质工作正处在转变时期。各国地质工作的重点从以寻找和发现矿产资源为主向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减轻灾害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方向转变。本文将分析地质工作的转变对地质工作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并阐述新形势下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积累与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的实现引起的一系列变革、信息服务的发展以及管理在信息化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
地质
工作
信息化
调查评价全过程
信息化
信息
服务
信息化
的管理
Keywords
IT application to geological work
IT application to the full sequence of geological survey and evalu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management of IT application
分类号
P5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eoStation地质外业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3
作者
唐海涛
王国光
卓胜豪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工程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6-49,共4页
文摘
针对目前地质勘察人员野外数据处理广泛采用的"铅笔+记录纸"的作业方式,开发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地质外业系统,旨在帮助地质勘察人员实现地质外业数据采集的信息化。通过将已整理入库的数据离线存储至移动终端并携带到勘察现场,实现查阅和及时更新;并在数据采集完成后在线上传至服务器。该研究改变了传统野外数据记录中"铅笔+记录纸"的作业方式,对于实现地质勘察工作电子化,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数据采集、整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质
外业系统
移动终端
地质信息化
Keywords
field system
mobi le te rminal
geology inform a tiza tion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埋隧洞超前预报及特征数据三维分析的研究应用
4
作者
苏波
钟果
崔正伟
张世殊
胡清龙
唐友川
李付龙
机构
国能四川阿水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12-620,共9页
基金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深部地下空间水平地质勘察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装备”(DJ-HXGG-2023-13)
文摘
引水隧洞作为引水式电站建设中的关键项目,开展超前地质综合预报对保障隧洞安全开挖、按时间节点顺利贯通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川西某深埋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部分洞段存在地应力大、断层破碎带发育、地下水丰富等复杂地质条件,结合地质分析法、TRT法、瞬变电磁法及探地雷达,提出了基于超前地质预报三维信息平台的地质综合预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使用三维地震波法确定隧洞前方不良地质体发育的异常物探响应洞段;其次,对异常洞段进行地质信息分析,并使用瞬变电磁对异常洞段开展多角度复测,并三维化地质及物探信息;最后,结合地质雷达精细探测、地质先验资料的补充,开展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发育情况的精确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某深埋引水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中,开挖结果揭示:桩号(隧)6+950—(隧)6+867段围岩完整性差,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发育小断层,岩体较破碎-破碎,地下水发育,整体为Ⅳ类围岩;桩号(隧)6+867—(隧)6+830段岩体完整性较差,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较发育,岩体局部较破碎,整体为Ⅲ2—Ⅳ类围岩。应用结果表明:三维超前地质综合预报方法实现了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物探方法点、线、面的相结合,精确圈定了隧洞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富水带等不良地质体的发育范围、空间分布等情况,为隧洞安全、顺利开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三维超前
地质
预报
地球物理
地质信息化
深埋隧洞
不良
地质
体
Keywords
3D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geophysics
geological informatization
deep-buried tunnel
unfavorable geological feature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省级农业地质大数据平台构建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佳
康桂玲
于林松
赵玉岩
刘敬兵
机构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山东省地质勘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
出处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基金
济南市历下区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20191007)。
文摘
农业地质是地质科学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边缘学科。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农业地质调查涵盖了各种调查比例尺、不同调查对象、多种评价方法,产生各类多源、异构、多尺度和海量基础数据,文章从土地质量评价视角出发,围绕农业地质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开发进行探索实践。文章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和B/S网络结构,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和WebService形式的OLAP技术,借助C#和JavaScript开发地理信息共享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和Geodatabase进行数据管理,构建省级农业地质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以往基础地质、农业地质、区域化探资料,挂接“地质云”(全国地质资料馆)公开馆藏资料,以地图结合图表的形式,直观、动态地展示了农业地质大数据信息。实现山东省农业地质“一张图”、大数据可视化、土壤监测预警、名特优产地环境辅助决策等典型应用。本次大数据平台针对农业地质典型应用进行了探索的研发,实现农业施肥精准化指导,对名特优产品的实现动态监测;面对不同尺度、不同时间的同源异构数据进行可视化对比、网格化比较,对地球化学指标周期性变化的观测,实现对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对土壤环境污染预警的作用。还通过分布式数据挖掘和多维数据分析,实现了省级多目标区域化探、中大比例尺土地质量调查及农业地质相关同源异构数据的叠加分析,即对格网数据时间变化走势的展现,构建了基于地学思维的农业地质检测应用接口,为今后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业
地质
地质
大数据
地质信息化
土
地质
量评价
Keywords
agricultural geology
geological big data
geological information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P311.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S12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对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贝贝
吴晓红
朱丽丽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基金
地质调查网站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项目资助(编号:12120113026500)
文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对网站传播能力、信息内容支撑体系以及网站集约化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将"规范外语版网站内容"作为提升政府网站传播能力的重点之一,地质调查门户网站作为用户获取第一手地质调查数据及相关信息资源的平台,其用户群早已不再局限于中文用户,因此重视英文门户网站信息化服务就迫在眉睫。同时,应"互联网+"的时代需求,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网络,它更是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因此在用户群发生变化和"互联网2.0+创新2.0"的前提下,规范并提升地质调查门户网站,特别是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信息内容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互联网+”
英文门户网站
地质
调查
信息化
服务
Keywords
"Internet Plus"
English portal website
information service of geological survey
分类号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地球”建设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
被引量:
50
7
作者
吴冲龙
刘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0-1287,共8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2012AA121401)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水[2011]01-38-06)
文摘
"玻璃地球"是地质时空大数据的有效载体,是"数字地球"在地矿领域的体现。国际上"玻璃地球"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应有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协调机制,仅实现了地层框架模型的构建,缺乏多源、多主题信息的混合建模,以及复杂地质结构的快速、动态、全息、精细的多维建模,也未解决多尺度地质框架模型的集成问题。其发展趋势是从个别走向一般,由局部走向整体,从功能走向数据,从零散走向集成,从展示走向实用。由于"玻璃地球"规模大、涉及面广,建设目标与全国地质工作信息化及"智慧地球"一致,有必要从战略上进行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把相关的"数字国土"、"数字矿山"、"数字油田"、"数字工程"等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中来。
关键词
玻璃地球
智慧地球
地质
工作
信息化
地质
时空大数据
顶层设计
Keywords
Glass Earth
Smart Earth
geological work informatization
geological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top-level design
分类号
P62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EAS 3D的乌东德水电站防渗帷幕局部灌浆异常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
8
8
作者
周炳强
黄灿新
王团乐
黄孝泉
刘科
许琦
机构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5-160,共6页
基金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科研项目(WDD/0543)。
文摘
防渗帷幕作为解决水库渗漏问题的最主要手段,在水电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水电工程陆续兴建,由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发育、岩溶条件复杂,防渗帷幕施工期,局部灌浆量大、串浆、漏浆等灌浆异常时有发生。乌东德水电站作为典型碳酸盐岩地区修建的巨型水电站,最大坝高270 m,最大挡水水头约160 m,具备帷幕规模大、水头高、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针对该电站大坝防渗帷幕左岸高程850 m灌浆平洞的局部灌浆异常,在利用灌浆孔、专门勘察孔、施工支洞、物探检测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创新性依托“GEAS 3D(灌浆工程三维地质信息可视化分析系统)”,结合海量灌浆施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异常区范围及工程地质特征、灌浆特征,为下一步针对性处理提供依据。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基于“地质BIM+灌浆信息化”分析管理平台的灌浆异常综合分析解决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灌浆异常
灌浆工程三维
地质
信息
系统
地质
BIM+灌浆
信息化
分析管理平台
防渗帷幕
乌东德水电站
Keywords
grouting abnormality
3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BIM and grouting information
anti-seepage curtain
Wudongde hydropower station
分类号
TV54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地质信息化建设研究进展与展望
苏国辉
魏合龙
孙记红
王诏
林文荣
刘京鹏
李刚
严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姜作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GeoStation地质外业系统研究与应用
唐海涛
王国光
卓胜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埋隧洞超前预报及特征数据三维分析的研究应用
苏波
钟果
崔正伟
张世殊
胡清龙
唐友川
李付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面向土地质量评价的省级农业地质大数据平台构建
徐佳
康桂玲
于林松
赵玉岩
刘敬兵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互联网+”对地质调查英文门户网站建设的影响
杨贝贝
吴晓红
朱丽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玻璃地球”建设的现状、问题、趋势与对策
吴冲龙
刘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GEAS 3D的乌东德水电站防渗帷幕局部灌浆异常分析及处理
周炳强
黄灿新
王团乐
黄孝泉
刘科
许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