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与实践——以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文君 郭玉华 凌浩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5,共3页
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起以"校外真实情景"、"校内全真模拟"两个平台为依托,以激励机制、质量监控为保障的... 实践教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建立起以"校外真实情景"、"校内全真模拟"两个平台为依托,以激励机制、质量监控为保障的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 双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建明 徐天吉 +2 位作者 程冰洁 沈杰 喻勤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9-487,共9页
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受埋藏深、厚度薄、致密化程度高等复杂条件的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经过近8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具体如下:①综合利用大偏移距、宽方位、... 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受埋藏深、厚度薄、致密化程度高等复杂条件的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经过近8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具体如下:①综合利用大偏移距、宽方位、高覆盖次数、小面元的三维地震资料和地质、测井、岩石物理等信息,在有利沉积相带分析和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弹性参数反演和有机碳含量(TOC)反演等方法,获得页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构造、埋深、岩性、物性、脆性、生烃能力、含气量、裂缝、孔隙流体压力和地应力差异等“甜点”要素,实现地质与工程“甜点”综合评价与逐级分类;②将Ⅰ类和Ⅱ类“甜点”列为重点开发目标,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工程一体化水平井轨道设计、跟踪与动态调整及压裂数值模拟等方法,实现深层页岩气钻井工程地球物理辅助设计与现场支撑。该技术在威远、荣县、永川、井研—犍为、丁山、赤水等页岩气探区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的高效勘探与商业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地质与工程“甜点” 地震 岩石物理 测井 钻井工程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时代测井地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赖锦 李红斌 +5 位作者 张梅 白梅梅 赵仪迪 范旗轩 庞小娇 王贵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1138,共21页
非常规油气时代对测井地质学研究提出了更深层次需求,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理论与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对比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的异同,梳理了配套的测井技术系列以及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的重点,并论述了测井储集... 非常规油气时代对测井地质学研究提出了更深层次需求,亟需建立针对非常规油气的测井地质学理论与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对比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的异同,梳理了配套的测井技术系列以及非常规油气测井评价的重点,并论述了测井储集层评价的要点和流程。归纳总结了烃源岩测井识别评价技术体系及其在资源“甜点”评价中的应用。利用LithoScanner测井识别矿物组分和TOC,通过成像测井拾取纹层等沉积构造,可实现岩相的测井判别。非常规储集层层理缝的识别与评价成为关键,通过常规与成像测井可拾取单井裂缝分布,非常规油气地质“甜点”优选应注重岩相、储集层参数以及层理缝的测井响应及其综合评价。最后强调测井脆性和地应力评价在非常规油气工程“甜点”识别与预测的重要性。指出不同尺度的地质、测井资料及其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将推动测井地质学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测井地质 地质与工程“甜点” 岩相 层理缝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与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37
4
作者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 以水平井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结构井,包括大位移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U"形井及丛式水平井等,是实现低渗透、非常规、深水、深层等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的先进井型,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已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页岩油气高效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山区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安全环保、节约用地、降本增效等基本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创建独具特色的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为此提出了基于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的山区页岩气高效开发模式及其工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了单个钻井平台"井工厂"可允许布置水平井的最大布井数量计算公式,阐明了大型丛式水平井工程"降本增效"的设计控制理念与关键技术内容;重点分析了大位移井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阐明了大位移井及其钻井延伸极限的基本概念,给出了水平井大位移钻井裸眼延伸极限的预测计算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大位移井管柱力学与机械延伸极限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及其工程意义。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遵循了油气田"地质与工程一体化"的高效开发思路,在今后山区页岩气开发工程中具有可预见的良好推广应用前景,将有助于推进中国"页岩革命"(Shale Revolution)取得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山区 页岩气 高效开发模式 大型丛式水平井 地质与工程一体化 大位移钻井 设计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分类及其应用范围(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龚秋明 赵坚 +2 位作者 卞海英 王思敬 刘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前,隧道掘进机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隧道掘进机可以开挖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各种形状的隧道。隧道掘进机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根据隧道工程场地所处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的使用特性及环境的限制,不同类型的隧道掘... 目前,隧道掘进机的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隧道掘进机可以开挖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各种形状的隧道。隧道掘进机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根据隧道工程场地所处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的使用特性及环境的限制,不同类型的隧道掘进机的工作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并依此进行分类,以便选择合适的隧道掘进机。本文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运行机理,并根据最终开挖隧道断面,掌子面的支护类型及岩土体的破碎机理对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进行分类。本文也总结了各类型的隧道掘进机的应用范围。使用者可根据地质条件及特殊需要对隧道掘进机进行初步的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机 分类 应用范围 运行机理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65
6
作者 金之钧 朱如凯 +1 位作者 梁新平 沈云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6-1287,共12页
基于国内外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综合野外观测、典型页岩油区解剖、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分析与测试等,对比中美海相与陆相盆地页岩油地质、工程特征的差异性,提出并分析针对中国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致密油... 基于国内外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综合野外观测、典型页岩油区解剖、富有机质页岩样品分析与测试等,对比中美海相与陆相盆地页岩油地质、工程特征的差异性,提出并分析针对中国典型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陆相与海相页岩油的区别、中低成熟度与中高成熟度、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源储与源盖、地质与工程、选区与选甜点标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8个方面。综合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孔店组和沙河街组大面积发育的富有机质页岩的地质特征对比,认为未来陆相页岩油从勘探到开发,应聚焦陆相细粒沉积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与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形成机理、成岩-成烃-成储动态演化与烃类赋存富集机理、不同成岩阶段陆相页岩致裂机制与不同成熟度页岩油多相多尺度流动机理3个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不同页岩层系储集性、含油性、可压性与不同成熟度页岩油可动性的主控因素,建立陆相页岩油富集模式,构建页岩油选区评价方法体系,探索陆相页岩油的有效开发方式,为中国陆相页岩油规模经济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中低成熟度 中高成熟度 垂直渗透率 水平渗透率 源储 源盖 地质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应用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柴敬 袁强 +2 位作者 李毅 王帅 孙亚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0-1108,共9页
室内模拟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光纤传感测试是一种高精度、实时性、分布式和并行式的测试技术,构建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推动了模拟试验技术的进步,为现场工程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本文列... 室内模拟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光纤传感测试是一种高精度、实时性、分布式和并行式的测试技术,构建物理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方法,推动了模拟试验技术的进步,为现场工程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本文列举了常用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技术,综述了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在5个方面应用模型试验光纤传感测试的进展,并对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形式、温度补偿、传感器标定、布设工艺等应用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光纤与模型材料变形同步、协调和相容的关系。表明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多尺度、多源信息模型试验研究将成为未来岩土力学与工程室内试验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 模型试验 光纤传感测试 应用分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存礼 杨献忠 +2 位作者 杨祝良 魏乃颐 袁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6-520,共5页
在进行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工作中,经钻探于仙林大学城发现一套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可与六合灵岩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对比。该地层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南京地区某些相类似断陷盆地基岩面之上的松散覆盖层的结构很有意义,对其在环... 在进行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工作中,经钻探于仙林大学城发现一套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可与六合灵岩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对比。该地层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南京地区某些相类似断陷盆地基岩面之上的松散覆盖层的结构很有意义,对其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中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地下水参与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含膏砂泥地层 次生石膏 环境与工程地质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优质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四平 谭判 +1 位作者 石文睿 赵红燕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138,共8页
为了准确评价涪陵页岩气田地质与工程“双优”储层,首先定性分析了气田试气资料与地质、工程评价参数的关系,并采用欧式距离方法聚类分析了各评价参数的重要程度,优选出评价优质储层的地质和工程参数;然后,选择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 为了准确评价涪陵页岩气田地质与工程“双优”储层,首先定性分析了气田试气资料与地质、工程评价参数的关系,并采用欧式距离方法聚类分析了各评价参数的重要程度,优选出评价优质储层的地质和工程参数;然后,选择岩心化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采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地质与工程“双优”储层的测井评价模型;最后,利用产气剖面测试资料,运用灰度关联理论确定“双优”储层评价参数的权重,计算页岩气储层地质和工程指数,进而建立“双优”储层综合评价图版,形成了页岩气地质与工程“双优”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区块28口井储层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单段和单井产量与综合评价指数、双优储层穿行长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可以用构建的页岩气地质与工程“双优”储层综合测井评价方法评价页岩气储层,为页岩气水平井设计和分段压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与工程 “双优”储层 测井评价 涪陵页岩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盒8段河道迁移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兴官 刘雪玲 +3 位作者 霍俊洲 陈龙 王金成 费世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0-338,共9页
为了明确苏里格气田盒8段辫状河河道迁移特征,有效指导水平井开发,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召41井区为例,通过观察大量野外露头和岩芯资料,结合区域沉积环境,深入分析测井相类型,描述沉积相和砂体平面展布,重点在密井网区域引入大量水... 为了明确苏里格气田盒8段辫状河河道迁移特征,有效指导水平井开发,本文以苏里格气田苏东南区召41井区为例,通过观察大量野外露头和岩芯资料,结合区域沉积环境,深入分析测井相类型,描述沉积相和砂体平面展布,重点在密井网区域引入大量水平井实钻资料进行砂体精细解剖,参考前人研究河道沉积砂体宽厚比成果,建立了区块河道砂体宽厚比经验公式,分析认为盒8段砂体横向叠置模式分别为水平搭接、错位叠置、垂向叠置、孤立分布等4种,盒82下、盒81下、盒82上河道的继承性较好,到盒81上时,沉积环境从强辫状河分流河道变化成弱辫状分流河道,河道的继承性变差,从盒82下到盒81上河道整体呈现逐渐萎缩。分流河道(砂体)分布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局部的迁移性,继承性表现在不同小层分流河道的大体位置较稳定,迁移性表现在分流河道的具体位置局部重合,有两条主河道汇聚、分叉,有一条主河道两侧迁移,包括东移、西移和往返3种侧向迁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与工程 辫状河迁移特征 盒8段 河道宽度 定量化描述 单砂体 叠置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