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7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俊雨 杨兆彪 +7 位作者 田文广 韩永胜 刘常青 梁宇辉 卢本举 李存磊 彭丽莎 王海晨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7-1658,共12页
煤层气井排采水地球化学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地层水来源信息,可反映煤层气保存条件,对煤层气富集机理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南缘筠连区块9组19口典型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水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实验... 煤层气井排采水地球化学特征包含着丰富的地层水来源信息,可反映煤层气保存条件,对煤层气富集机理和勘探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盆地南缘筠连区块9组19口典型煤层气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水常规离子、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实验测试,并结合产出水常规离子随排采时间变化规律探讨煤层气井产出水的来源。结果表明:筠连区块煤层气井产出水中Na^(+)+K^(+)含量超过90%,溶解性固体(TDS)总质量浓度为1203~143099 mg/L,Cl^(-)质量浓度为709~85700 mg/L,SO_(4)^(2)质量浓度为12~3614 mg/L,HCO_(3)^(-)质量浓度为24~516 mg/L,具有“高TDS、高Cl^(-)、高SO_(4)^(2)、低HCO_(3)^(-)”的特征。在10 a排采期间,Cl^(-)表现为波动性下降,SO_(4)^(2-)前期含量较为稳定,约为20~25 mEq/L,在排采1500 d左右开始出现波动,HCO_(3)^(-)含量最低。筠连煤层气井产出水主要存在海相成因的原始沉积水、大气降水补给的渗入水与混合水3种类型,产出水变化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均显示了一个大气降水渗入到原始沉积水的混合过程。随着大气降水的渗入,产出水水型由Ca/Mg-Cl型先转变为Na-SO4型,再转变为Na-HCO_(3)型;微量元素含量逐步减少,其中Sr与B元素对产出水来源的敏感性较高;产出水氢氧同位素值逐渐减小,氢氧同位素拟合线也逐渐向大气降水线靠近。多种地球化学指标均显示处于宽缓向斜轴部的G1-2井封闭性较好,产出水主要为海相沉积水,而处于向斜翼部的G3井封闭性较差,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其余井介于二者之间,为古海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南筠连 煤层气 产出水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鲁中部曼塔罗盆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质量评价
2
作者 刘君安 朱意萍 +8 位作者 姜瀚涛 César De La Cruz POMA Oliberth Pascual GODOY Luis Enrique Vargas RODRíGUEZ 郭维民 姚春彦 王天刚 张明 姚仲友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9-235,共17页
为加强中国与秘鲁两国地学合作,推广我国优势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INGEMMET)以秘鲁中部曼塔罗(Mantaro)盆地为研究区共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以我国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为标准,采集样... 为加强中国与秘鲁两国地学合作,推广我国优势的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秘鲁地质矿产冶金研究院(INGEMMET)以秘鲁中部曼塔罗(Mantaro)盆地为研究区共同开展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以我国现行相关行业规范为标准,采集样品并于我国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调查和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总体呈弱碱性,Au元素强烈富集,I、C、C_(org)、Cd和N等指标较富集;土壤养分指标N和P较丰富,K则较缺乏,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较丰富(二等)为主,面积占比为74.1%,土壤肥力较好;土壤环境评价指标中,Zn和Pb在少量地区存在轻微—重度污染,Cd和As则有较大面积的污染,土壤环境综合等级以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为主,污染地区主要分布于曼塔罗河两侧5 km范围内,重度污染区则主要分布于紧邻曼塔罗河地区和人口密度最大的万卡约市周边,重金属污染较严重,污染空间分布与曼塔罗河密切相关;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等级主要为中等—劣等,面积占比达83.18%,优质和良好级土壤面积仅占16.82%。综上所述,秘鲁曼塔罗盆地地区土壤养分较丰富,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土壤综合质量为中等偏差,建议秘鲁有关部门加强对曼塔罗河及上游重金属污染源的环境管理与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塔罗盆地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 地质 地球化学特征 秘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贵池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与开发潜力
3
作者 侯克斌 徐利强 +2 位作者 刘超 许斌 王永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62-68,84,共8页
基于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对贵池地区土壤硒含量与分布特征、富硒土壤资源与农产品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51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的土壤总面积为1376.65 km^(2),占行政区划总面积的54.22%... 基于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成果,对贵池地区土壤硒含量与分布特征、富硒土壤资源与农产品开发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51 mg/kg,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的土壤总面积为1376.65 km^(2),占行政区划总面积的54.22%;富硒土壤成因主要与晚古生代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以及燕山期花岗岩等成土母岩有关;304件农产品中达到富硒标准的共203件,总富硒率66.78%,水稻、小麦、油菜、黄精、木耳等可作为富硒农产品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品种考虑;研究区可被作物直接吸收的土壤有效硒含量0.002~2.372 mg/kg,占总硒含量的23.88%~99.63%,土壤Se主要以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形态赋存,三者合计占比达94.89~9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土壤硒 地球化学特征 富硒土壤 富硒农产品 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岩气井产出气-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道军 周国晓 +3 位作者 杨兆彪 顾俊雨 荆雪媛 王嘉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7-1627,共11页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 研究深部煤岩层气井产出气-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煤岩气富集机理和开发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9口深部煤岩气水平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产出气气体组分、碳同位素及地层水常规离子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查明了煤岩气的成因类型、排采过程中的气体分馏效应以及产出水的来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煤岩气为中-晚期热成因气,组分构成以甲烷(CH_(4))为主,重烃及非烃气体含量较低,碳同位素表现为正碳同位素组成序列。②排采过程产出气中的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_(1))可辅助标定并划分游离气和吸附气产出阶段,甲烷碳同位素随着排采天数的增加而较大幅度地变轻,具体表现为初期以游离气为主,后期吸附气解吸、分馏叠加,与含气量测试中保压游离气-初始解吸气释放阶段的δ^(13)C_(1)变化规律吻合,甲烷碳同位素由重变轻过程持续时间越久,煤岩气高产可能性越大。③典型煤岩气井产出水矿化度(TDS)高达193.08 g/L,为钙-氯型(Ca-Cl型)水,以原始沉积水为主,低钠氯系数、脱硫系数、镁钙系数和高变质系数、盐化系数反映地层封闭性和煤岩气保存条件较好。④产出水氢、氧同位素值偏离大气降水线,大部分表现为明显的氧漂移(^(18)O漂移),推测受到了高温地层环境下煤层顶、底板岩层水补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气-水 地质响应 地球化学特征 深部煤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周边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玉强 史辉 +3 位作者 李军 黄太岭 金英梅 王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600,共8页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 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 4个矿床模式 :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 ,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 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 ,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 地球物理 金矿床 找矿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 勘查地球化学 区域地质 模式 产出 基础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竹山矿集区东部小平坝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献昆 李峰 +2 位作者 吴夏涛 刘慧鹏 罗鉴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172-178,共7页
小平坝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薄竹山矿集区东部,钨多金属矿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磁异常、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与矿体空间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 小平坝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位于薄竹山矿集区东部,钨多金属矿产于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接触带,磁异常、激电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分布与矿体空间形态密切相关。通过对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归纳,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异常 地球化学异常 地质特征 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小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河边-新晃超大型重晶石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的地质背景 被引量:78
7
作者 方维萱 胡瑞忠 +3 位作者 苏文超 漆亮 肖加飞 蒋国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本文从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研究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两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中重晶石(矿)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质背景。天柱-新晃-玉屏寒武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发育在大陆斜坡上的断陷型热水沉... 本文从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沉积盆地分析角度,研究贵州天柱大河边-湖南贡溪两个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中重晶石(矿)岩及其共生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质背景。天柱-新晃-玉屏寒武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发育在大陆斜坡上的断陷型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由于同生断层作用将盆地切割成一系列次级盆地,大河边-碧林及龙背-铜盆盖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超大型重晶石矿床的构造定位空间。重晶石矿层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第一岩性段的黑色岩系中。重晶石矿层 是由海底低温热水同生沉积作用形成(105~192℃),古热水场的地球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热水。硫酸盐型热水发生大规模同生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形成超大型重晶石矿床,重晶石矿层之上的黑色碳质粘土岩可能形成于封闭、还原、滞流的深水沉积环境,黑色碳质粘土岩构成矿层的封闭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背景 热水沉积成矿盆地 地球化学 中国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 被引量:29
8
作者 戴金星 于聪 +4 位作者 黄士鹏 龚德瑜 吴伟 房忱琛 刘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共13页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进行了总结。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发现48个大气田,探明地质总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81.5%。中国大气田的主要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有:①天然气组分以烷烃气为主,甲烷平均含量88.22%,乙烷、丙烷和丁烷平均含量分别为3.31%、0.97%和0.49%;②大气田天然气类型以煤成气为主,48个大气田中有27个为煤成气田;③储集层的层系和岩类多,其中二叠系和三叠系发现的储量最多;主要储存在砂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砂岩中的储量最高;④致密砂岩大气田起举足轻重作用,48个大气田中有16个为致密砂岩大气田;⑤"晚期成藏"和"超晚期成藏",晚期成藏有利于天然气的保存从而有利于发现大气田;⑥气藏类型多,有构造、岩性和地层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煤成气 油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五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性质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可勇 卿敏 +4 位作者 边红业 万多 孙丰月 刘正宏 纪兆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7-564,共8页
对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CO2±CH4、H2O-CO2±CH4及气液两相等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H2O-CO2±CH4包裹... 对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及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中主要发育CO2±CH4、H2O-CO2±CH4及气液两相等3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H2O-CO2±CH4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7.8~382.5℃,盐度(w(NaCl))为0.42%~4.87%;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98.5~338.4℃,w(NaCl)为2.24%~6.88%;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CH4为主,且含量变化较大。综合分析认为,形成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的流体系来源于岩浆的中温、低盐度含CO2流体,在其运移汇集过程中经与围岩反应导致CH4不断加入,而最终演化成为富含CO2、CH4等挥发分的含矿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商南松树沟元古宙蛇绿岩片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周鼎武 张泽军 +1 位作者 董云鹏 刘良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54-164,共11页
商南松树沟蛇绿岩是残留于造山带根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蛇绿岩片,可能是中元古代(1100Ma~1250Ma)形成的,于980Ma左右构造侵位。它是由超幔铁质和镁铁质岩石单元叠置的构造组合体,并经历了复杂的变质和变形作用的... 商南松树沟蛇绿岩是残留于造山带根部的角闪岩相变质的蛇绿岩片,可能是中元古代(1100Ma~1250Ma)形成的,于980Ma左右构造侵位。它是由超幔铁质和镁铁质岩石单元叠置的构造组合体,并经历了复杂的变质和变形作用的强烈改造。超镁铁质岩以地任残余成因的变质纯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为主,堆晶岩不很发育;镁铁质熔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LREE亏损,Ce/Yb<4、La/Nb≈1、Th/Ta≈1、Zr/Nb>13、Zr/Y<3、Hf/Th>5、La/Ta≈15、Nb含量较低,与N-MORB相似;第二类LREE略富集,Ce/Y=4~8、Nb—4~20、Th/Ta—0.5~3.2、Hf/Th—l~6、Zr/Y—2~5、Ta/Yb>0.12,与E-MORB相似;第三类LREE富集,Ce/Yb≈14,富不相容元素(Ti、Zr、Ta、Nb),Nb/La≈1,指示源于富集地幔,其Th/Ta、La/Yb比值高,Nb/Th比值低,又显示陆壳物质混染的影响,这三类熔岩都形成于扩张脊环境,因此,松树沟蛇绿岩是小洋盆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松树沟 元古宙 蛇绿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中生代侵入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再认识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72
11
作者 徐晓春 白茹玉 +4 位作者 谢巧勤 楼金伟 张赞赞 刘启能 陈莉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9-3169,共31页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多金属矿产地,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作者广泛收集了前人对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多金属矿产地,岩浆岩出露广泛,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作者广泛收集了前人对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仔细的岩相学观察和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该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①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35~147Ma),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沿近东西向深断裂呈带状分布,浅成侵入产出,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②依据Q-A-P图解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3类中酸性闪长质岩石,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③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④3类侵入岩可能是地壳深部带状岩浆房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深部岩浆房中的带状岩浆层可能是由于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所致;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镁铁矿物及磷灰石和锆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⑤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区域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侵入岩原始岩浆起源于挤压向拉张转换的动力学背景下的岩石圈地幔加厚之后的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质侵入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和演化 成岩动力学过程 安徽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7
12
作者 周刚 张招崇 +6 位作者 罗世宾 何斌 王祥 应立娟 赵华 李爱红 贺永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09-1920,共12页
玛因鄂博岩体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深大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黑云母,并可见夕线石、堇青石、电气石等富铝特征矿物。锆石的 SHRIMP U—Pb 定年表... 玛因鄂博岩体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南缘玛因鄂博深大断裂北东侧。主体岩石类型包括片麻状英云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岩石中含有较高的黑云母,并可见夕线石、堇青石、电气石等富铝特征矿物。锆石的 SHRIMP U—Pb 定年表明该岩体结晶年龄为283Ma。岩石具有低的 SiO_2、CaO、Ba、Sr、Nb、P_2O_5、Al_2O_3/TiO_2比值及高 MgO、FeO^T、Cr、Ni、TiO_2、REE(∑REE=126.8×10^(-6)~218.11×10^(-6))、A/CNK(>1.1)等特征,富集轻稀土((La/Yb)_N=5~11),具有中等的 Eu负异常(δEu=0.52~0.74)。上述特征表明该岩体与典型的高温型强过铝花岗岩相似。岩石的 Nd 同位素分析表明,其 Nd 初始值变化大(-0.3~-3.5),而其中辉长岩体的 Nd 初始值为5.5。基于上述,我们认为花岗岩原始岩浆来源于底侵的玄武岩浆引起的低成熟度碎屑岩部分熔融,并有部分玄武岩浆的加入。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它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属于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在阿勒泰地区早二叠纪强过铝花岗岩的界定为阿尔泰乃至中亚造山带的后碰撞花岗岩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岩石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 二叠纪强过铝花岗岩 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24
13
作者 朱赖民 张国伟 +3 位作者 李犇 郭波 康磊 吕拾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1-443,共13页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 马鞍桥金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商丹断裂带南缘的E-W向脆-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定位受剪切带控制并集中于变形强烈的部位,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沉积建造。出露于矿区的香沟花岗斑岩脉发生蚀变和金矿化,但未达工业品位。矿化岩石和矿石的铅同位素比值与地层接近,而与香沟花岗岩相异,暗示矿石铅不可能来自花岗岩。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改造脱水作用;从成矿早阶段经主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δ^(18)O及δD值逐渐降低,指示成矿流体从早阶段的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向晚阶段的大气降水热液演化。马鞍桥金矿分布于太陆内部造山带中,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造山作用有关,后者以陆内俯冲、推覆叠置和陆壳变质变形等为特点。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与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相似,应为类卡林型金矿床或属介于造山型和卡林型之间的过渡类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桥金矿床 地质特征 同位素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平安 董法先 +3 位作者 刘建民 陈柏林 沈廷远 朱永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69,共13页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二岩性组中,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旁侧,受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挤压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硅、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以岩浆源为主,铅以壳源为主,锶源于上... 江西大背坞金矿床赋存在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二岩性组中,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旁侧,受韧性剪切带及其中的挤压破碎带控制。流体包裹体及氢、氧、碳、硫、铅、硅、锶同位素特征表明,参与成矿的碳以岩浆源为主,铅以壳源为主,锶源于上地壳,硫和硅来自地层,流体水以岩浆源为主,混有变质残留晶间水和一定数量的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金矿床 地球化学 液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刘山岩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翼 燕长海 +2 位作者 万守全 马宏卫 赵荣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0-556,i0002,共8页
刘山岩铜锌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北西25km的桐柏山北麓,处于东秦岭造山带之北秦岭褶皱带核部。矿体赋存于纹层状硅质-钠长石岩层中,矿石具纹层状、原生角砾状构造等,自矿体中心向边缘存在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石英的相对矿物分... 刘山岩铜锌矿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城北西25km的桐柏山北麓,处于东秦岭造山带之北秦岭褶皱带核部。矿体赋存于纹层状硅质-钠长石岩层中,矿石具纹层状、原生角砾状构造等,自矿体中心向边缘存在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重晶石-石英的相对矿物分带。异常的浓度与组分分带反映的是一定时间域内成矿作用的延续与变化,纵向与轴向上具相同的组分分带,由中心至边缘的组分分带为Cd、Ge、Bi、As、Ga、Cu、Mo、Zn、Pb、Ag、Ba、Mn、V、W。根据异常元素组合、强度及其比值可以判断矿体剥蚀程度。重要的是,湿热条件下块状硫化物矿床赋矿岩系水系沉积物中成矿元素的贫化率极高,充分运用海底火山喷流相模式和圈定微弱、局部地球化学异常是勘查工作的根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硫化物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刘山岩 东秦岭 河南 东秦岭造山带 地球化学异常 矿体赋存 组分分带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朗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22
16
作者 庞振山 杜杨松 +1 位作者 王功文 曹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1-537,共7页
根据接触关系和岩石特征将普朗复式岩体划分为3个阶段的侵入岩,由早至晚分别为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侵入岩形成于221~206Ma之间,形成于印支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富硅、高铝、低... 根据接触关系和岩石特征将普朗复式岩体划分为3个阶段的侵入岩,由早至晚分别为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侵入岩形成于221~206Ma之间,形成于印支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富硅、高铝、低碱且相对富钠,由早至晚岩石向富硅、富碱、高钾、低铝、低钙镁的方向演化。Cs、Rb、K、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在岩石中明显富集,Y、Hf、Zr、Ti、Nb、Ta等较不活泼的高场强元素(HFS)则在岩石中相对亏损,岩石显示负的Nb异常和高的正Pb异常,表明岩浆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且地壳物质参与了岩浆作用过程。结合Nd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不同阶段的侵入岩为同源岩浆演化和侵入作用的结果。通过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斑岩体形成于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弧构造环境,是洋壳沿甘孜-理塘海沟向西俯冲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朗复式岩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中甸岛弧 印支期 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破山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静 杨艳 +3 位作者 鲁颖怀 陈衍景 万守全 马宏卫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20-1229,共10页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 破山特大型银矿床位于桐柏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西端。矿床赋存在新元古界歪头山组上部的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多呈似层状、脉状和透镜状,矿石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成矿流体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富CO2的K+-SO24-型流体,成矿早中阶段以变质流体为主,晚阶段逐渐演化为以大气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歪头山组地层。热液绢云母和云煌岩脉的钾氩年龄分别为103.6Ma和134Ma,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即秦岭-桐柏地区的构造环境从挤压向伸展转变的构造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造山型矿床 破山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锋 刘池阳 +1 位作者 杨兴科 苏春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根据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的地质构造位置、产状特征、岩石组构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将其划归为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它代表了典型的陆内拉张环境.野外调研发现它整合覆盖于上三叠统之上,其上中侏罗统与之呈微角度不整合,结合同位素测年及裂... 根据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的地质构造位置、产状特征、岩石组构和地球化学指标等,将其划归为大陆裂谷玄武岩系列,它代表了典型的陆内拉张环境.野外调研发现它整合覆盖于上三叠统之上,其上中侏罗统与之呈微角度不整合,结合同位素测年及裂变径迹测试等资料,认为其年龄值为229~193 Ma,反映晚三叠世末期到早侏罗世末期,贺兰山地区处于拉张区的沉积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汝箕沟 玄武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大地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海阳郭城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7
19
作者 沈远超 刘铁兵 +2 位作者 李厚民 李光明 刘福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8-43,64,共7页
山东海阳郭城金矿床是最近才发现的 ,由土堆、土堆东、沙旺等多个金矿区组成。对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 ,认为成矿受接触带构造、层间滑动构造及燕山期拉张环境下的中基性岩浆活动联合控制 ,属受中... 山东海阳郭城金矿床是最近才发现的 ,由土堆、土堆东、沙旺等多个金矿区组成。对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 ,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 ,认为成矿受接触带构造、层间滑动构造及燕山期拉张环境下的中基性岩浆活动联合控制 ,属受中生代胶莱盆地周边层间滑动构造控制的金矿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层间滑动构造 金矿床 成因 矿床地质 中基性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岩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钾条件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谭红兵 马海州 +3 位作者 马万栋 董亚萍 张西营 许建新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成钾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莎车盆地西部喀什坳陷和库车盆地中部拜城坳陷宏观地质特征均有利于钾盐沉积;岩盐地球化学组成相对于正常海相沉积表现出明显的贫Br特征,属海陆交互相或海源陆相沉积。相比之下,莎车盆地的喀什次级坳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找钾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钾条件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坳陷 塔里木盆地 远景区 海相沉积 岩相古地理 西部 中国 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