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区预测
- 1
-
-
作者
陈峥嵘
刘伟
朱学申
田永净
谢昕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200,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431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项目(KJGG2022-1001,2021-YXKJ-010)。
-
文摘
【背景】随着深部煤层气成为煤层气资源开发的热点领域,其埋深大、应力环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开发中甜点区预测及井位精准部署。【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某区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波时差、密度、井径测井建立深部煤体结构指数M模型;基于深部煤层的煤体结构差异,引入煤体结构指数,结合上覆地层压力、构造应力、孔隙压力等因素建立深部煤层适应性水平地应力差模型;通过岩石强度参数、井径扩大率、岩石断裂韧性构建了天然裂缝指数模型;结合煤体结构、地应力差和天然裂缝指数模型,基于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2大类6项指标,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智能预测模型。【结果】地质–工程一体化智能甜点预测精度为88.2%,研究区可划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甜点区,一类甜点区面积为117.4 km^(2),占比14.0%,二类甜点区面积为258.4 km^(2),占比30.8%,三类甜点区面积为463.1 km^(2),占比55.2%,预测平均产能分别为6478.6、5076.7、4022.0 m^(3)/d。【结论】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布井工作应重点立足一类甜点区、积极探索二类甜点区、主动规避三类甜点区,精细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甜点区预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深部煤层气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关键词
深煤层
地质–工程一体化
甜点
镜质体反射率
煤体结构
天然裂缝指数
地应力差
-
Keywords
deep coalbed methane(CBM)
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sweet spot
vitrinite reflectance
coal structure
natural fracture index
in-situ stress difference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