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带地貌调查与制图 被引量:9
1
作者 庄振业 刘冬雁 +2 位作者 刘承德 胡广元 王玲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9期25-32,共8页
海岸带是内、外和陆、海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介绍了岩石质、沙砾质、粉砂淤泥质和生物海岸的各种地貌特征、动力机理、演化趋势和主要辨认标志;在总结数十年实际调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历次调查规程提出了海岸带野外... 海岸带是内、外和陆、海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介绍了岩石质、沙砾质、粉砂淤泥质和生物海岸的各种地貌特征、动力机理、演化趋势和主要辨认标志;在总结数十年实际调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历次调查规程提出了海岸带野外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领,并解释了地貌成果图的编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调查 地貌 海岸带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渚港大坠门外航道地貌特征及沉积物矿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阎新兴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8-63,共6页
大坠门位于泉州湾西部的内外湾分界处,是后渚港的唯一进出水道。由于口门外拦门沙航道水浅,万吨以上船舶需候潮进港,影响了港口的发展。为此,我们于1986年4~5月对该区进行了野外地貌调查及底质取样。根据调查及室内样品分析,对大坠门... 大坠门位于泉州湾西部的内外湾分界处,是后渚港的唯一进出水道。由于口门外拦门沙航道水浅,万吨以上船舶需候潮进港,影响了港口的发展。为此,我们于1986年4~5月对该区进行了野外地貌调查及底质取样。根据调查及室内样品分析,对大坠门外航道的泥沙来源及目前动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渚港 外航道 地貌调查 矿物分析 泉州湾 泥沙来源 样品分析 重矿物组合 分选性 拦门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日日本深海沟联合调查
3
作者 朱来东(摘译) 《海洋地质动态》 1985年第8期13-14,共2页
1984年夏,在为期两年的法-日海沟调查计划的第一年中,法国的"让·夏尔科"号对日本附近的深海沟成功地完成了详细的地貌和地球物理调查。今年将使用去年10月下水的法国新的深海潜艇"SM97"号,下潜考察深海沟的特... 1984年夏,在为期两年的法-日海沟调查计划的第一年中,法国的"让·夏尔科"号对日本附近的深海沟成功地完成了详细的地貌和地球物理调查。今年将使用去年10月下水的法国新的深海潜艇"SM97"号,下潜考察深海沟的特征,采集海底样品和安放海底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日联合调查 深海沟 地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声磁综合探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陈小冬 田宝帅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准确获取海底光缆位置信息是影响海底油气田选址与设计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装备难以在海底地貌调查的同时实现海底通信光缆调查的问题,以Klein 3000型侧扫声纳和SeaSPY磁力仪为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和适应性改造,形成同时具备声学成像和... 准确获取海底光缆位置信息是影响海底油气田选址与设计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装备难以在海底地貌调查的同时实现海底通信光缆调查的问题,以Klein 3000型侧扫声纳和SeaSPY磁力仪为基础,进行有机融合和适应性改造,形成同时具备声学成像和磁力探测功能的一体式声磁综合探测系统。实际海上工程应用试验表明:该系统原理可行、运行稳定,极大提高了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丰富了现有海底通信光缆和地层地貌调查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磁场测量 海底地貌调查 海洋工程勘察 声纳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Laoyachen fault in Zheng-zhou and its activity investigation 被引量:6
5
作者 郝凯 田勤俭 +1 位作者 刘保金 尹功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423,共8页
In the paper, an exploration is made by the techniques of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borehole composite profile analysis, field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new geological dating for the Laoyachen fault in Zheng... In the paper, an exploration is made by the techniques of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borehole composite profile analysis, field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new geological dating for the Laoyachen fault in Zhengzhou that was originally recognized as an active one. The result from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indicates this fault only existed in the stratum prior to the Neogene, dislocations and activity traces of this fault could not be found in the Neogene stratum. At the same time, the surface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 location of the so-called "fault scarp"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Laoyachen fault. Moreover, seismic drilling and borehole composite profile analysi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carp only developed in Malan Loess. The stratum beneath it is gentle and no dislocation traces can be seen. Therefore, we propose that this scarp is not relevant to the Laoyachen fault, which might be resulted from the diverted course of Yellow River. Laoyachen fault is not an active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陈断裂 断层活动性 浅层地震勘探 钻探 地貌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质研究所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6
作者 莫杰 《海洋地质动态》 1986年第3期19-19,共1页
1986年1月22—25日,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召开了第二届科研成果交流会。会议期间,该所各专业研究室课题组报告和展示了"六五"期间开展的"黄河口海岸带第四纪地质地貌调查"、"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q... 1986年1月22—25日,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召开了第二届科研成果交流会。会议期间,该所各专业研究室课题组报告和展示了"六五"期间开展的"黄河口海岸带第四纪地质地貌调查"、"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浅海与大陆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中国海域及其邻区含油气盆地的研究"和"山东省滨海砂矿成矿条件和成矿远景区划"等21项科研成果。这是该所建所五年多来取得明显技术进步和显著成果的开端,为"七五"全面开展各项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地质地貌调查 黄河口海岸带 科研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