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分利用地表资源优势促进云南绿色经济发展
1
作者 袁凤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通过对云南地表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分析研究 ,论述了云南地表资源的本质特色是“森林王国” ,提出发展云南资源优势 ,系统经营森林资源 ,促进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地表资源 资源优势 云南 绿色经济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2
作者 张馨予 刘为锋 +1 位作者 张学功 钟平安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宁波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宁波市划分为3个分区,基于1956—2022年地表水资源长系列资料,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单元演变规律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开展了年度、汛期、... 宁波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宁波市划分为3个分区,基于1956—2022年地表水资源长系列资料,开展宁波市地表水资源多时间尺度、分单元演变规律分析,在时间尺度上开展了年度、汛期、非汛期3个时间尺度的趋势性、周期性和突变性分析;在空间尺度上分析了地表水资源空间遭遇规律。结果表明:(1)全市和各分区的地表水资源量枯季上升趋势显著而汛期上升趋势不明显;(2)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水资源量均存在18年的变化周期;(3)全市和各分区非汛期水资源量的上升趋势在1992年前后发生突变;(4)不同分区地表水资源丰枯同步概率均高于异步情况,同步概率平均达到67%;同一分区内部丰枯同步概率超过80%。研究成果可为宁波市水资源规划以及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 地表资源 演变规律 丰枯遭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平衡视角下昆仑山北坡县域单元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洪华 杨玉海 +1 位作者 朱成刚 方功焕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6-1115,共10页
定量分析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助于明晰区域水资源禀赋,对区域未来水资源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供需水量平衡,从地表径流量、生态需水量、地表水可利用量角度,初步探讨了昆仑山北坡县域单元的地表水资... 定量分析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助于明晰区域水资源禀赋,对区域未来水资源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供需水量平衡,从地表径流量、生态需水量、地表水可利用量角度,初步探讨了昆仑山北坡县域单元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期为昆仑山北坡科学规划和兵团南进布局提供水资源保障依据。结果表明:(1)昆仑山北坡河流径流2000年后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河流2001—2010年年均径流量较2000年以前平均增加了23.36%,2011—2020年较2000年以前平均增加了42.89%,其中车尔臣河增幅最大,和田河增幅最小。(2)车尔臣河流域、克里雅河流域和和田河流域的生态基流量分别为4.67×10^(8)m^(3)、5.38×10^(8)m^(3)和20.26×10^(8)m^(3),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分别为4.34×10^(8)m^(3)、4.00×10^(8)m^(3)和2.62×10^(8)m^(3)。(3)昆仑山北坡各县域单元现状地表水已用水量范围为0.1×10^(8)~8.73×10^(8)m^(3),地表水资源潜力范围为-0.07×10^(8)~3.17×10^(8)m^(3),空间差异非常显著,其中水资源潜力大于2.00×10^(8)m^(3)的有墨玉县、铁门关市38团、策勒县、且末县、和田县、民丰县和洛浦县。现状区域的地表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上限偏低,虽有潜力但有水难用,未来昆仑山北坡各县域单元需制定修编更为适宜的地表水资源规划并加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提升地表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北坡 地表径流 供需平衡 生态需水 地表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任立良 张炜 +1 位作者 李春红 王美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 ,基于长期水文观测数据 ,就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 (包括日、月、年、10年 )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及河川径流演变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无论从自然流域的角度还是从行... 以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 ,基于长期水文观测数据 ,就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 (包括日、月、年、10年 )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及河川径流演变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无论从自然流域的角度还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来说 ,中国北方河川径流都存在减少的趋势 ;除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外 ,河道外用水量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北方地区实测径流减少的直接原因 ;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程度强于湿润地区 ,主要表现在小流量出现的频率增大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同量级的降水量产生的径流量较五六十年代减少 2 0 %~ 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径流 资源 地表资源 北方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孙力 安刚 +2 位作者 高枞亭 任红玲 唐晓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9,共8页
利用NCEP/NCAR 194 8~ 2 0 0 0年共 5 3年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统计分析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和季节气温和 (或 )降水变化对蒸发量、地表径流量以及浅层和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各分量与气温和降水之间有... 利用NCEP/NCAR 194 8~ 2 0 0 0年共 5 3年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统计分析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和季节气温和 (或 )降水变化对蒸发量、地表径流量以及浅层和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各分量与气温和降水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关系。还建立了气温和 (或 )降水变化对水资源各分量影响的简单统计评估模型 ,利用这些模型研究了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各分量对气温和 (或 )降水变化的响应情况 ,得出东北地区较小的“气候扰动”可能会导致径流量等地表水资源较大的变化和其它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地表资源 影响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表水资源的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林 张国胜 +3 位作者 汪青春 时兴合 董立新 徐维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1-15,共5页
通过分析近38年青海省主要河流径流量及其流域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干旱气候对青海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陆河多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外流河多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青海地表水资源呈减少趋... 通过分析近38年青海省主要河流径流量及其流域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着重研究了干旱气候对青海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陆河多为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外流河多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青海地表水资源呈减少趋势,其减少趋势进入90年代后尤为明显;气温和降水是影响青海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气温升高加剧了流域蒸发量的增大和干旱影响,减少了地表径流量;而90年代以来降水量的减少特别是汛期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径流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径流量 干旱 青海 影响因子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地表水资源动态与合理调蓄利用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道友 陈桂秋 +2 位作者 王克林 黄敏 彭廷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0-375,共6页
以红壤丘陵景观中相对独立且整体性强的集水区为基本单元,重点研究了集水区内降水、蒸散、水量蓄存等地表水资源的年变化。结果表明,降水资源在集水区内的陆面拦截蒸散、塘堰蓄存、排出集水区三者中的分布比例约为7∶2∶1,在水土保持型... 以红壤丘陵景观中相对独立且整体性强的集水区为基本单元,重点研究了集水区内降水、蒸散、水量蓄存等地表水资源的年变化。结果表明,降水资源在集水区内的陆面拦截蒸散、塘堰蓄存、排出集水区三者中的分布比例约为7∶2∶1,在水土保持型坡地的植被拦截、土壤渗流、地表径流三者中的分布比例约为3∶5∶2;每公顷1m土体中的土壤贮水量,在丰水季节,水土保持型坡地要比非水保坡地高出864 0~1067 0m3,少水季节则高出647 0~855 0m3。研究结果还表明,以集水区为单元的农业灌溉用水量,一般为年降水量的12%左右,蓄存此水量的塘堰面积应占集水区土地总面积的11%左右,对于塘堰面积已占土地总面积10%左右的红壤丘陵区而言,抗御季节性干旱依靠扩大塘堰蓄水已不现实,其主要途径应是充分发挥水库工程和"土壤水库"的巨大抗旱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季节性干旱 红壤丘陵区 降水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原则 被引量:23
8
作者 钟华平 王建生 +1 位作者 徐澎波 耿雷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研究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可利用阈值.研究水资源可利用量可以为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基础依据,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决策条件,从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从讨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特征和计算原则,并阐述了研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生态环境 需水量 流域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气候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佳秀 陈亚宁 刘志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0-381,共12页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新疆不同气候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如下。1)近50多年来,新疆气温和降水分别以0.32℃/10a和8 mm/10a的倾向率增加,气温增加趋势更显...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典型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新疆不同气候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结果如下。1)近50多年来,新疆气温和降水分别以0.32℃/10a和8 mm/10a的倾向率增加,气温增加趋势更显著,且以最低温增温幅度最大。2)气温和降水在1987年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后气温的增长幅度更大,而降水由突变前的弱下降趋势变为突变后的弱上升趋势。3)气温和降水的增长率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北疆暖湿变化明显。4)阿尔泰山南坡区和天山北坡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由水文年降水变化主导,而天山南坡区和昆仑山北麓区的地表水资源主要由5—9月气温变化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不同气候区 地表资源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资源脆弱性:概念、内涵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33
10
作者 邹君 杨玉蓉 谢小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5,145,共5页
总结了资源环境科学脆弱性研究领域、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水资源脆弱性研究比较薄弱,南方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尤甚。借鉴脆弱性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其脆弱性的内... 总结了资源环境科学脆弱性研究领域、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水资源脆弱性研究比较薄弱,南方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尤甚。借鉴脆弱性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其脆弱性的内涵以及影响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2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构建了一个评价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多用途指标体系。最后,并给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地表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自然脆弱性 人为脆弱性 承载脆弱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牛最荣 刘进琪 +1 位作者 赵文智 马正耀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8,共6页
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直接导致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对流域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采用多期TM等卫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要素,应用斑块破碎度和分段比重百分比指标等方法,研究河西内... 土地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直接导致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对流域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采用多期TM等卫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要素,应用斑块破碎度和分段比重百分比指标等方法,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应用河川径流的溯源性和零地表水资源尺度等理论,研究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资源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驱使地表水资源格局产生剧烈变异,地表水资源整体向河源溯进;疏勒河水资源受耕地面积扩张等影响中下游径流变化产生紊乱;黑河耕地面积10万hm2成为水资源格局变化的极值,地表水资源损耗量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石羊河耕地面积的扩张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力不断减小,转化为对地下水影响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径流溯源性 地表资源尺度 河西内陆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演变趋势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仙娥 刘妞 +3 位作者 仇亚琴 甘永德 魏娜 韩春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于沂沭泗流域1956年-2010年的水文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累计距平和小波分析方法对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年地表水资源量的演变趋势、变化过程和趋势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沂沭泗流域近55a内年降水、年地表... 基于沂沭泗流域1956年-2010年的水文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累计距平和小波分析方法对沂沭泗流域年降水、年地表水资源量的演变趋势、变化过程和趋势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沂沭泗流域近55a内年降水、年地表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上均呈减少趋势但不显著,预计未来10多年内仍会减少;年降水和年地表水资源量大体经历了丰枯交替5个变化阶段,年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趋势比年降水量减少的趋势稍明显;年降水变化具有4a、8a、15a和27a的主周期,年地表水资源量变化具有4a、14a和27a的主周期。趋势表明,未来10多年内沂沭泗流域年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泗流域 年降水 地表资源 变化趋势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累计距平和 线性倾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模型的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斌 何发智 +2 位作者 刘攀 李立平 肖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529,共5页
传统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往往针对特定的流域,缺乏扩展性和灵活性。将流域、水库、需水点、输水连接等水利要素分别抽象为组件,对河流采用Horton编码分级,使用拓扑排序和河流同步的方式解决水系网络的水力联系,以组件连接模式灵活地进行... 传统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往往针对特定的流域,缺乏扩展性和灵活性。将流域、水库、需水点、输水连接等水利要素分别抽象为组件,对河流采用Horton编码分级,使用拓扑排序和河流同步的方式解决水系网络的水力联系,以组件连接模式灵活地进行地表水资源模拟和优化配置,通用性高,扩展性强。新开发的系统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生活用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态建设等规划、设计以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配置 组件化 Horton编码 拓扑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50年前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波 姜彤 +1 位作者 任国玉 Klaus Fraedrich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45-150,共6页
利用ECHAM5/MPI-OM气候模式预估2001—2050年长江流域不同排放情景(SRES-A2,A1B,B1)下径流深的变化,分析了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相差不大,但不同排放情景下年际变... 利用ECHAM5/MPI-OM气候模式预估2001—2050年长江流域不同排放情景(SRES-A2,A1B,B1)下径流深的变化,分析了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排放情景下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相差不大,但不同排放情景下年际变化特征较为复杂,且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A2高排放情景下地表水资源量呈缓慢减小的趋势,A1B中等排放情景下变化趋势不明显,B1低排放情景下呈相对最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地表水资源量年代际变化波动幅度也较大,2001—2030年3种情景下地表水资源量总体呈现下降特征,但从2030年起,则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最高增幅达7.47%,其中尤以夏季和冬季增加显著。模式预估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量仍保持目前水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特征仍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估 气候变化 地表资源 排放情景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城市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以广西钦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立华 王焰 +1 位作者 吕淑婷 关昊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5,96,共6页
以钦州市为例,根据1956~2016年月降雨、径流数据,采用双累积曲线(DMC)模型和蒸发差值法计算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剔除入海河流感潮河段水量及汛期河道内最小生态水量的改进扣损法和直接法综合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钦州市地表... 以钦州市为例,根据1956~2016年月降雨、径流数据,采用双累积曲线(DMC)模型和蒸发差值法计算地表水资源量,采用剔除入海河流感潮河段水量及汛期河道内最小生态水量的改进扣损法和直接法综合分析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结果表明:钦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在106.573~111.216×10^8m^3范围内,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8.444×10^8m^3,占比地表水资源总量的34.6%。钦州市水量相对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富裕且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独流入海河流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多,南流江分区次之,郁江干流分区最少;时间上,19条流域汛期水量高达81.949×10^8m^3,其中难以控制利用量为62.272×10^8m^3,有35.823×10^8m^3经入海河流直接外排入海;4.973×10^8m^3为感潮河段咸水难以利用;调水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为改善河道环境、缓解供需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可利用量 直接法 扣损法 汛期难以利用水量 河道内最小生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景可 郑粉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11-12,73,共3页
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在近10多年来受到普遍关注。分析了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如林草措施、基本农田和沟道工程措施的水文效应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预测到2050年黄土高原完成了各项水土保持治理任务后,每年减少入黄泥沙7... 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在近10多年来受到普遍关注。分析了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如林草措施、基本农田和沟道工程措施的水文效应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预测到2050年黄土高原完成了各项水土保持治理任务后,每年减少入黄泥沙7~8亿t,减少径流量60亿m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水文效应 地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表水资源近期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滇珍 张象明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1-3,16,共4页
分析全国及 9大流域片 1997~ 2 0 0 0年逐年降水量、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降水量年内变化情况 ,研究近期我国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及近年旱涝特点 .研究表明 :自 1997年以来 ,我国降水量除 1998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多 11.6 % ,长江、嫩江... 分析全国及 9大流域片 1997~ 2 0 0 0年逐年降水量、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降水量年内变化情况 ,研究近期我国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及近年旱涝特点 .研究表明 :自 1997年以来 ,我国降水量除 1998年比多年平均值偏多 11.6 % ,长江、嫩江等河流发生了特大洪水 ,是丰水年外 ,其余的1997,1999,2 0 0 0年 3年均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0 .9%~ 4 % ,属平水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降水量 径流量 旱灾 水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近40年地表水资源的诊断分析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国栋 文倚新 +1 位作者 刘春燕 骆世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通过对近40年江西省地表水资源的年际变化、阶段性和周期分析,发现我省地表水资源年际变化较大,阶段性、周期性明显.其次,建立均生函数预测模型。
关键词 地表资源 均生函数 预测 诊断 资源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浩 王建中 +1 位作者 郗金娥 许晓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流域内人口众多,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结合河流水质评价标准,推断黄河流域水质总体为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流域内人口众多,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结合河流水质评价标准,推断黄河流域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然而污染程度正在加剧,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推测主要原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产生了较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地表资源质量 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永峰 孙照东 +3 位作者 徐志修 郑建国 史瑞兰 闫海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
介绍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的区别。通过经验估算法、倒算法(Tennant法和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切割法对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以90%... 介绍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的区别。通过经验估算法、倒算法(Tennant法和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切割法对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各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以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计算结果为准,湟水干流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51亿m3,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95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资源 生态用水量 可利用量 湟水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