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西北地区地表覆被变化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石莹
别强
苏晓杰
李欣璋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
-
出处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0-271,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遥感和WRF模式的干旱区绿洲冷岛效应研究”(编号:42101096)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祁连山国家公园人类活动强度变化时空过程及生态效应研究”(编号:21JR7RA341)共同资助。
-
文摘
地表覆被类型的变化会影响地表对太阳辐射能量吸收的大小,进而影响地表生态系统中辐射能量的收支平衡,在地表覆被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地表对太阳辐射吸收的格局和变化对地表热量收支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2001—2020年间的MODIS MCD12Q1地表覆被数据、MCD43A3地表反照率数据和MCD43A2太阳天顶角数据,结合相邻2期西北地区的地表覆被类型和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时空变化分析并探讨地表覆被类型变化对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表覆被类型变化以裸地面积减少和其他类型的扩张为主要特征,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裸地向草地的转换;②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吸收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其中,水体最大,其次为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裸地、永久冰雪吸收太阳辐射较小;③地表覆被类型间转换会导致地表辐射吸收能力不同,草地、耕地、裸地、永久冰雪的转出以吸收太阳辐射增加为主导趋势,而水体和林地则以减少居多;④相同地表覆被类型其吸收太阳辐射值在时间序列上存在差异,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裸地和水体以吸收增加为主,林地、永久冰雪以减少为主。本研究结果对中国西北气候变化研究、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
关键词
地表覆被变化
蓝空反照率
太阳辐射吸收
西北地区
-
Keywords
change in surface cover
blue sky albedo
solar radiation absorptivity
northwestern China
-
分类号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气候与地表覆被变化对梭磨河流域水文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邓慧平
李秀彬
张明
陈军锋
张镱锂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3-497,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DZCX1-Y-0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前沿领域项目(CXIOG-A00-03-02)支持。
-
文摘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量由1957年的423 m3下降到1998年的177m3,40年来林分质量不断下降.流域水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均流量自1972年以来不断上升,洪水频率、洪峰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增加.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覆被变化
水文效应
林地
梭磨河流域
气温
降水
洪水
洪峰流量
土壤侵蚀模数
-
Keywords
climate fluctuation
land cover change
hydroloical effects
-
分类号
P34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9
- 3
-
-
作者
樊静
杨永辉
张万军
-
机构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175-179,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SW-446)
-
文摘
分析了1970-2000年滹沱河的重要支流——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气候和地表覆被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30年来,流域降水量减少,流域内的年平均气温上升并达到显著水平。流域1995年有林地和高覆盖草地所占面积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大幅减少,林地和草地的质量有所下降,到了2000年有所回升;流域内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流域的径流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年均流量自1966年以来不断减小,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明显,以致上游长年有水河流部分河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流。
-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表覆被变化
径流减少
-
Keywords
Climate fluctuation
Land cover change
Hydrological effect
-
分类号
S162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