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9—2020年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地表覆盖类型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永新 张思源 +2 位作者 边鹏 王丕军 袁帅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7,共11页
地表覆盖类型变化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1989—2020年间地表覆盖类型变化,该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影像,以目视解译和随机森林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内各旗县1989—202... 地表覆盖类型变化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1989—2020年间地表覆盖类型变化,该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影像,以目视解译和随机森林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内各旗县1989—2020年平均每隔10 a的地表覆盖类型进行解译分类。经过精度验证总体分类精度均大于85%,Kappa系数均大于0.80。通过地表覆盖类型转移变化矩阵,发现黄河流域巴彦淖尔段1989—2020年间沙地减少22.17%,草地减少26.18%,耕地增加20.83%,水面变化不明显;不同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情况各不相同,荒漠草原区表现为沙地与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耕地区和沙地区主要表现为沙地向耕地的转化,其中磴口县最为显著,2020年较1989年沙地减少了32.17%,耕地增加了57.48%。荒漠草原区以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驱动地表覆盖类型变化,耕地及沙地分布区主要以社会因素驱动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更加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空间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类型 监督分类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评价中国北方粉尘源区地表覆盖类型对表土风蚀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梅凡民 张小曳 +2 位作者 曹军骥 鹿化煜 王亚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根据中国北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表土的微团粒粒度分布和粗糙度长度参数,应用DPM模型分别计算了高草覆盖下、低草覆盖下、开垦耕地、砂砾质戈壁、砾质戈壁和裸露沙地在不同摩擦速度时的跃移通量。结果表明,裸露的粉细砂和细砂的跃移通... 根据中国北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表土的微团粒粒度分布和粗糙度长度参数,应用DPM模型分别计算了高草覆盖下、低草覆盖下、开垦耕地、砂砾质戈壁、砾质戈壁和裸露沙地在不同摩擦速度时的跃移通量。结果表明,裸露的粉细砂和细砂的跃移通量分别是砂砾质戈壁的几十倍;只有在极高风速条件下低草和高草覆盖下的砾质砂地才出现风蚀,其跃移通量与前面几种覆盖类型存在着1—2个数量级的差异。不同覆盖条件下地表可蚀性组分粒度分布和粗糙度长度的差异是造成风蚀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风蚀机制讨论了中国北方第四纪粉尘和现代粉尘的主要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地表覆盖类型 风蚀强度 表土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隽永 窦晓琳 +2 位作者 胡印红 甘德欣 李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因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城市土壤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进而对城市土壤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碳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5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草坪、灌木、行... 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因受到强烈的人为干扰,城市土壤生态服务功能严重退化,进而对城市土壤地球化学循环尤其是碳循环产生深刻的影响。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5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草坪、灌木、行道树、植草砖、硬化地表)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城市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及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5种地表覆盖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趋势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前期矿化较为快速,后期明显减慢并且趋于平稳;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的有机碳矿化作用有显著差异,灌木、行道树、植草砖覆盖下土壤有机碳矿化能力较强,硬化地表和草坪较弱,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类似;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各土样有机碳矿化过程的模拟结果较好,结果显示草坪覆盖下土壤固碳能力较强,灌木覆盖下次之,行道树、植草砖和硬化地表覆盖下较弱;土壤固碳能力的高低并不对应着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高低,城市人为干扰和外源有机碳的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较大;硬化地表下不同土层有机碳矿化作用无明显差异,而其他地表覆盖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矿化作用随土层加深显著减弱,特别是植草砖和行道树特征最为明显;各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固碳能力随土层深度变化的规律不显著。城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最主要限制因子是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土壤p H值、养分含量、粘粒含量等性质也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活动等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表覆盖类型 有机碳矿化 固碳 硬化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调节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倩 吴英 毛双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8-204,210,共8页
以南宁市高速环道范围内的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 TM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LST),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改进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研究区地表覆盖类型分为水体... 以南宁市高速环道范围内的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Landsat TM遥感影像反演地表温度(LST),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改进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将研究区地表覆盖类型分为水体、林地、园地和建筑用地。同时将研究区按照3km×3km规格分为47个统计小区域,利用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统计每个小区域各地表覆盖类型的面积比例及其平均地表温度,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在像元(30m×30m)和小区域(3km×3km)2个尺度上定量研究地表覆盖类型对地表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像元尺度上,地表覆盖类型的地表温度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筑用地、园地、林地、水体;LST与NDBI呈显著线性正相关,LST与NDVI和MNDWI呈非线性关系;LST与正的NDVI和正的MNDWI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在小区域尺度上,平均地表温度最高的是以建筑用地为主的15号小区域达33.2℃,平均地表温度最低的是以绿地和水体为主的36号小区域仅27.8℃,小区域的水体、林地、园地的面积比例和小区域的平均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建筑用地面积比例与小区域平均地表温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不同,绿地与水体均具有降温作用,且绿地比水体降温效果好。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通过适当设置水体和绿地可以达到调节地表热环境,缓解热岛效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覆盖类型 地表温度 像元 小区域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riori算法的云南省雷电活动与地表覆盖类型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仪 潘浩 +3 位作者 周仿荣 何锦强 李锐海 廖永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3,74,共9页
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雷电活动特点是有效开展输电线路建设和差异化防雷改造的前提。基于云南省地表覆盖类型数据以及多年雷电活动监测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和Apriori算法分析了地表覆盖类型与正闪比、地闪密度、地闪强度、雷电流幅值累积概... 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雷电活动特点是有效开展输电线路建设和差异化防雷改造的前提。基于云南省地表覆盖类型数据以及多年雷电活动监测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和Apriori算法分析了地表覆盖类型与正闪比、地闪密度、地闪强度、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等雷电活动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表覆盖类型与雷电活动密切相关,中覆盖度草地和裸岩石质地的地闪强度较大。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镇地区的正、负地闪密度相对较高。林地的正闪比例较高,建议关注林地区域输电线路对正极性地闪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闪密度 雷电流幅值 地表覆盖类型 APRIORI算法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对富县果园土壤水分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郭菊琴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陕西富县属渭北旱塬的北部,是高塬沟壑与丘陵沟壑的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已成为苹果的最佳适生区。但是由于近年来,该区果树基本上都已进入挂果盛期,苹果树根系发达,产量增高,果树腾蒸耗水增强,加剧了苹果生长的水分... 陕西富县属渭北旱塬的北部,是高塬沟壑与丘陵沟壑的过渡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已成为苹果的最佳适生区。但是由于近年来,该区果树基本上都已进入挂果盛期,苹果树根系发达,产量增高,果树腾蒸耗水增强,加剧了苹果生长的水分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影响 地表覆盖类型 果园土壤 富县 果树根系 渭北旱塬 气候条件 地理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典型流域地表覆盖变化与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时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磊 马颖 +2 位作者 查逢丽 蔺妍臻 时广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31,共7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管理目标已从早期的防洪、供水、航运等转变为注重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管理,并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量化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管理目标已从早期的防洪、供水、航运等转变为注重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综合管理,并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量化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中的碳源/汇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探究全球典型流域地表覆盖类型与NEE的时空相关性对流域生态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球30 m地表覆盖数据(GlobeLand30)和全球陆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数据为基础,分析2000—2020年全球8个典型流域的地表覆盖及NEE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地表覆盖类型变化与NEE的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流域内耕地、裸地、人造地表、湿地、水体及苔原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整体为增加状态;②2000—2020年,流域整体NEE先减小后增加,整体为减小趋势,碳汇能力增强;③2000—2020年,草地与NEE呈显著负相关,耕地、裸地、人造地表、湿地及水体面积与NEE在2010—2020年呈正相关,地表覆盖类型变化对NEE有显著影响。本文可为流域碳中和管制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流域协同减排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 地表覆盖类型 时空变化 典型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中部主要气候因子及地表覆盖对沙尘暴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田育红 纪中奎 刘鸿雁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6-483,共8页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水、气温、0cm地温等气候因子和地表植被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分析,认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覆盖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不具有普遍性,降水影响相对明显,地表植... 通过对内蒙古中部不同地表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水、气温、0cm地温等气候因子和地表植被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分析,认为: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与地表植被覆盖对沙尘暴频率和强度的影响不具有普遍性,降水影响相对明显,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仅在农牧交错区和牧区草甸草原亚区表现明显。通过防治荒漠化来减少沙尘暴的危害需要因地制宜,农牧交错区应该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内蒙古高原 土地利用 植被覆盖 地表覆盖类型 内蒙古中部 气候因子 地表植被覆盖 农牧交错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表类型的山地海绵城市生态建设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建平 付占宝 +4 位作者 程卫华 陆世安 李鑫 孙博文 黄桂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88,共5页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举措。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仍在发展探索阶段,并未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目前,山地城市建设未充分利用地表类型信息及评估标准较少结合地形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地表覆被类型和地形因素,建立山... 建设海绵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举措。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仍在发展探索阶段,并未建立全面的评估体系。目前,山地城市建设未充分利用地表类型信息及评估标准较少结合地形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地表覆被类型和地形因素,建立山地海绵城市的生态评估指标。首先获取研究区域两时相地类信息;然后计算地类变化检测结果,并结合高程和坡度评估区域海绵城市建设;最后经评估可知,在两时相间,绿地率增加了0.22%,不透水面率增加了0.46%,建设用地向中地势区间发展,同时获悉其余地类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域绿地率增加,天然水体保护较好,透水面占比大于不透水面,生态建设与建设用地发展符合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山地城市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土地覆盖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威 江洪 +2 位作者 肖钟湧 徐建辉 张林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7-182,190,共7页
文章利用MODIS L1B数据和NASA的V5.2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算法反演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地基观测数据的进行对比验证,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反演结果精度良好,表明MODIS反演高空间分辨率... 文章利用MODIS L1B数据和NASA的V5.2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算法反演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与CE-318地基观测数据的进行对比验证,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7以上,反演结果精度良好,表明MODIS反演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可行性。利用反演的高空间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两者的交叉列联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的关系: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驱动着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森林、草原等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值要低于城镇等人为活动较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地表覆盖类型 太阳光度计 MODIS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月平均反照率的遥感反演 被引量:26
11
作者 徐兴奎 刘素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5-220,I002,共7页
地表特征和下垫面物理性质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造成地表能量分布的不均 ,地球表面的半球反射在气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在地 气能量交换中决定着能量在地 气之间的分配比率。反照率随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 地表特征和下垫面物理性质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造成地表能量分布的不均 ,地球表面的半球反射在气候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在地 气能量交换中决定着能量在地 气之间的分配比率。反照率随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 ,而这往往是形成区域小气候差异的原因。文中通过统计和双向反射模型 ,应用NOAA14 AVHRR数据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反演计算了 1997年中国月平均反照率的分布 ,并对结果做了分析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照率 遥感反演 地表特征 下垫面 地球 时空分布 AVHRR 反射模型 地表覆盖类型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类地物地表温度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
12
作者 崔建勇 张曼玉 +3 位作者 宋冬梅 罗升 单新建 王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0-1256,共17页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以新疆和田为研究区,使用2003-2015年MODIS 8d合成地表温度产品为实验数据,根据一天中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之间的相关性,以地表覆盖类型产品为依据,分别创建各类地物上午、下午和晚上与凌晨的LST回归模型,将三者的LST拟合回归至凌晨时刻的LST,然后取上午、下午和晚上拟合结果的最优组合以实现对凌晨LST的两步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小误差为0.57K,误差均在1.2K以下,平均误差为0.92K。经验证,将该方法应用于其余3个时刻的地表温度重建工作中仍可得到较好的补值效果。与现有的LST补值方法进行对比可知,本方法以少量辅助数据实现了较高的补值精度和补值率,可为基于温度的地表过程研究和地震热异常检测等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 MODIS 非线性回归 数据重建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地表反照率遥感研究
13
作者 李荣平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71-4673,4677,共4页
地表反照率是影响遥感影像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地球表面覆盖类型等地表特征的影响,因而可利用地表覆盖类型信息结合遥感影像计算地表反照率。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试验区,对试验区Landsat-TM进行地形和大气纠正,利用Liang所建立的Landsa... 地表反照率是影响遥感影像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地球表面覆盖类型等地表特征的影响,因而可利用地表覆盖类型信息结合遥感影像计算地表反照率。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试验区,对试验区Landsat-TM进行地形和大气纠正,利用Liang所建立的Landsat-TM数据反演公式计算实验区的反照率分布图;将地表反照率分布图与与研究区监督分类获得的土地利用分布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反照率有明显相关关系;将研究区地表反照率与研究区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区地表反照率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相关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反照率 地表覆盖类型 分布特征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场景深度学习与应用研究——以城市结构类型识别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二珠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27,共1页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解译一直是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作为人造地表覆盖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复杂的地表覆盖类型和空间结构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表空间形态。传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由于空...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解译一直是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作为人造地表覆盖最为集中的区域,其复杂的地表覆盖类型和空间结构构成了独特的城市地表空间形态。传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由于空间分辨低、结构信息匮乏,制约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因此,如何从遥感数据中获取更高语义层次的空间信息不仅是城市区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城市遥感应用深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表空间结构类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上的语义视觉特征,以图像场景为单元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城市结构类型解译的新方法,实现城市地表邻域范围空间语义信息的遥感解译。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探索了基于深度学习进行遥感图像场景特征学习及表达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以稀疏自动编码器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两种典型的深度学习框架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特征的编码方法和多尺度改进的Fisher核特征编码方法,提高了卷积特征的编码性能。利用标准遥感图像场景数据集对深度学习及特征编码方法进行实验评价,验证了所构建编码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发现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比稀疏自动编码器在遥感图像场景特征学习和表达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遥感技术应用 城市结构 学习 类型识别 土地利用/覆盖 卷积神经网络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地貌资料的Nash单位线参数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莉 李致家 韩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1-1147,共7页
为了将Nash单位线应用在无资料地区,基于DEM研究Nash单位线的参数规律.以皖南山区若干中小流域为试验流域,率定Nash单位线参数;利用Arc GIS 10.1提取的地形地貌因子和地表覆盖类型对Nash单位线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基于DEM的... 为了将Nash单位线应用在无资料地区,基于DEM研究Nash单位线的参数规律.以皖南山区若干中小流域为试验流域,率定Nash单位线参数;利用Arc GIS 10.1提取的地形地貌因子和地表覆盖类型对Nash单位线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建立基于DEM的Nash单位线参数推求公式,并进行检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该推求公式回归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面积坡度是最根本的解释变量,对Nash单位线参数起决定作用.基于DEM的Nash单位线参数推求公式不依赖于实测资料,可在无资料山区流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h单位线 地形地貌因子 地表覆盖类型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数据监测岩溶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 被引量:19
16
作者 侯英雨 何延波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5,共4页
该文以贵阳市为例 ,利用多时相的TM遥感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地质构造复杂、地表覆盖类型多样的岩溶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动态监测。基于图像光谱信息特征分析 ,确定了用于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图像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 该文以贵阳市为例 ,利用多时相的TM遥感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地质构造复杂、地表覆盖类型多样的岩溶山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调查和动态监测。基于图像光谱信息特征分析 ,确定了用于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图像分类的最佳波段组合。利用热红外波段TM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城市 土地利用变化 TM遥感数据 贵阳市 地质构造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AVHRR数据的傅立叶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郑玉坤 庄大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2-68,共7页
傅立叶分析(Fourier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将中国全年 36旬的NOAA AVHRR的 1km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获得 1 2个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然后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检测该时间信号的频率分布状况.结果各频率分量与NDVI的累加值... 傅立叶分析(FourierAnalysis)是一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将中国全年 36旬的NOAA AVHRR的 1km数据采用最大值合成法获得 1 2个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然后运用离散傅立叶变换检测该时间信号的频率分布状况.结果各频率分量与NDVI的累加值及不同周期的季节性变化等生物学特征相关.其中零频率分量为均值NDVI,而 1/1 2频率分量最大程度概括了中国地表覆盖类型的全年季节性变化模式.将提取出的这些生物学特征引入到地表覆盖分类的特征空间中,提高了类别间的可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AVHRR 傅立叶分析 傅立叶变换 NOAA-AVHRR 可分性 信号处理 地表覆盖类型 遥感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在海岸线修测中的应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桂兰 《福建水产》 2005年第3期59-62,90,共5页
阐析海岸线修测的技术要点,探讨利用遥感影像自动提取海岸线的技术方法。分析了目前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提出利用地表覆盖类型非监督分类方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海岸线及其成图需要依托的两侧地图要素,... 阐析海岸线修测的技术要点,探讨利用遥感影像自动提取海岸线的技术方法。分析了目前海岸线自动提取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提出利用地表覆盖类型非监督分类方法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地获取海岸线及其成图需要依托的两侧地图要素,并以常用的Landsat-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福建九龙江口海岸线进行修测实践,分析修测精度和误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修测 遥感 九龙江口 TM遥感影像 技术探讨 自动提取方法 应用 图像处理方法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1和TM数据的金河林业局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鸿 鞠洪波 +2 位作者 田昕 杨雪清 孙志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利用遥感影像的特点,将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的研究指标,提出一种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的方法。[方法]首先,分析GF-1遥感影像特点,结合TM影像特点,研究针对GF-1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其次,选择评估... [目的]利用遥感影像的特点,将地表覆盖类型和植被覆盖度作为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的研究指标,提出一种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的方法。[方法]首先,分析GF-1遥感影像特点,结合TM影像特点,研究针对GF-1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技术;其次,选择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评估的指标;再次,选取内蒙古金河林业局作为试验区,对试验区的地表覆盖类型变化、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分析,结合现地调查数据进行验证,从而评估天然林保护成效。[结果]基于采用分类后比较法能够有效检测出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经验证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0%以上;归一化植被指数结合像元二分模型能够用于复杂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反演,经野外实测数据验证精度可达到83%。[结论]根据地表覆盖类型变化监测和植被覆盖度变化监测结果,金河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GF-1 TM 地表覆盖类型 植被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土壤电阻率估算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博伦 沈润平 +2 位作者 严婧 刘磊 黄晓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32-438,共7页
以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南京及其周边15个市(县)为例,采用野外测定、室内分析与遥感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土壤电阻率估算研究.选用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可溶盐总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4个主要因子,遥感反演土壤水... 以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南京及其周边15个市(县)为例,采用野外测定、室内分析与遥感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土壤电阻率估算研究.选用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可溶盐总量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4个主要因子,遥感反演土壤水分和温度空间分布,以获取估算土壤电阻率所需要的主要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PLSQM)模型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的土壤电阻率进行估算,PLSQM估算模型的估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平均相对误差(MRE)为19.02%,均方根误差(RMSE)为7.79.结果表明,草地、农田、林地3种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土壤电阻率有明显差异,PLSQM模型实现了较高估算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地表覆盖类型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