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星载SMMR低频数据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要素的反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卫国 王超 +1 位作者 吴迅英 张红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4期474-478,共5页
以辐射传输方程为正演模型 ,用带边界条件的Levenberg Marquardt方法进行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地表要素的反演研究 ,这些地表要素包括地表温度 ,下垫面介电常数 (含水量 )、粗糙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等。利用沙漠腹地塔中站和沙漠周边 2 0... 以辐射传输方程为正演模型 ,用带边界条件的Levenberg Marquardt方法进行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地表要素的反演研究 ,这些地表要素包括地表温度 ,下垫面介电常数 (含水量 )、粗糙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等。利用沙漠腹地塔中站和沙漠周边 2 0个气象站的气象和气候资料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 ,反演的温度精度在 2K以内 ,地面介电常数平均值为 2 .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表要素反演 SMMR 低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尺度典型地表要素综合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琴琴 蔡国印 +2 位作者 杨柳忠 张宁 杜明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6,共5页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 国产高分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可以从几何形态、纹理结构及光谱信息等不同侧面实现对城市地表要素的精细描述。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相比,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物提取的精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道路两旁高大建筑物及树木的遮挡,城市道路的提取精度依然有限。本文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建筑物的基础上,利用OSM面状道路数据及城市边界数据,结合植被指数和水体指数,借助空间图层叠加,使得城市建筑物、道路、植被和水体提取总体精度优于90%,为国产高分影像辅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要素 GF-2 OSM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塑料膜覆盖下地表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扦插育苗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李强 雷俊 杨庆怡 《南方农机》 2019年第4期2-2,共1页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目前农用耕地面积仅为总农用地面积的1/3,如何在耕地面积少,农作物需求量大的农业经济背景下,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逐步缩短农业与科技之间的差距,成为农业经济改革建设最紧迫的任务...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目前农用耕地面积仅为总农用地面积的1/3,如何在耕地面积少,农作物需求量大的农业经济背景下,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逐步缩短农业与科技之间的差距,成为农业经济改革建设最紧迫的任务。而有色塑料膜作为农业作物栽培扦插技术之一,以自身灵活性等特点,对地表以外热量进行有效阻止和吸收,自动调节覆盖膜下地表温度。文章通过设置对比试验,采用改变农作物塑料覆盖薄膜的方式,尝试通过对比塑料薄膜内地表光照、水分、温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探究其对作物扦插育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塑料膜 地表气象要素变化 作物扦插育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热要素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龙 宋小宁 +2 位作者 蔡硕豪 胡容海 郭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18-4631,共14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了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现象。与传统观测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快速和连续监测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区域尺度的草地植被长时间...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了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现象。与传统观测技术相比,遥感技术具有大范围、快速和连续监测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区域尺度的草地植被长时间序列监测。以往对青藏高原草原植被影响因子的研究多集中在气温与降水,而相比较于气温和降水,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部,对植物种子的萌芽和植株的生长也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与植被生长的关系更加紧密。基于遥感技术,利用青藏高原草地区域的MODIS和AVHRR数据,选择草地植被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建立了青藏高原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青藏高原2001—2017年的草地退化状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评价。同时,利用遥感数据获取青藏高原区域尺度的地表温度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数据,用于指示地表水热状况,最后基于回归方法分析了地表水热要素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从2001—2017年,青藏高原植被退化程度空间差异明显,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附近退化较为严重,喜马拉雅山脉北部、昆仑山脉南部、冈底斯山脉北部交汇的地区退化也较严重。在2001—2017年间,青藏高原草地未退化面积从50.60%上升到59.00%,说明青藏高原草地整体上在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2001—2017年内,青藏高原草地整体上大部分时间处于轻度退化状态,但是2001年和2015年这两个年份青藏高原草地退化整体上达到中等退化水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土壤湿度主导的对青藏高原草地的影响面积达到14.04%。地表温度主导的影响面积达到草地总面积的约36.61%。但地表温度与植被之间相互影响,且主要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在温性草甸地区,当植被覆盖度较低时,地表温度正向影响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草地退化 遥感监测 地表水热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