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地表裂隙漏风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正亮 尚博 +2 位作者 胡冕 郭曦蔓 汪海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共6页
为了掌握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地表裂隙漏风规律,通过地表裂隙考察、SF 6示踪气体现场测试、数据拟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地表漏风特征分析,并制定专项漏风防控措施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距离工作面20 m以上... 为了掌握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地表裂隙漏风规律,通过地表裂隙考察、SF 6示踪气体现场测试、数据拟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地表漏风特征分析,并制定专项漏风防控措施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距离工作面20 m以上的粘土层地表区域,容易发育形成长期稳定的张开型和塌陷型裂隙;不同区域地表裂隙漏风风速呈现回风侧塌陷型裂隙>中部张开型裂隙>进风侧塌陷型裂隙,且分别距离工作面584、539、487 m后漏风风速基本为零;通过对地表裂隙回填压实和井下回风侧采空区注浆堵漏,在降低上隅角CO浓度的同时增加了O_(2)浓度,有效抑制了采空区的遗煤自燃,减少了采空区惰性气体的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大采高工作面 地表裂隙 SF_(6)示踪气体 遗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覆盖区采煤地表裂隙垂向延伸规律:以神南矿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涛 高颖 冯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76,182,共6页
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向下延伸深度,直接影响采煤塌陷区植被的生长和水的垂直渗漏。为此,采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地表观测、物理相似模拟和钻孔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神南矿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 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向下延伸深度,直接影响采煤塌陷区植被的生长和水的垂直渗漏。为此,采用土力学理论分析、地表观测、物理相似模拟和钻孔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等多种手段,研究了神南矿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摩尔库伦理论,研究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极限显现深度为-4.2m,地表观测到的裂隙显现深度均小于该值。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煤炭开采地表裂隙垂向延伸深度为-15m,说明在黄土覆盖区地表裂隙极限显现深度下存在隐伏裂隙。现场实测显示黄土覆盖区煤炭开采0~6m深度裂隙较发育,-6~13m深度小裂隙发育不连续,-13~15m深度有隐伏的连续裂隙,-15m以深无裂隙发育,验证了物理模拟和理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为保水采煤工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采煤 黄土覆盖区 地表裂隙 延伸规律 物理相似模拟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升压技术在防治地表裂隙漏风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威 张和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浅埋深工作面采空区顶板裂隙沟通地表塌陷裂缝,形成漏风通道,在矿井负压通风作用下,地面新鲜空气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造成采空区煤炭自然氧化,工作面面临封闭危险。通过研究应用平行升压技术,提高采煤面大气绝对压力,实现采场与漏风通... 浅埋深工作面采空区顶板裂隙沟通地表塌陷裂缝,形成漏风通道,在矿井负压通风作用下,地面新鲜空气通过裂隙进入采空区,造成采空区煤炭自然氧化,工作面面临封闭危险。通过研究应用平行升压技术,提高采煤面大气绝对压力,实现采场与漏风通道的风压平衡,消除了采空区漏风和煤层自燃隐患,实现了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升压 防治 地表裂隙漏风 采空区 煤层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质泥岩隧道洞顶地表裂隙披露及注浆加固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思维 《广东公路交通》 2021年第6期44-48,共5页
炭质泥岩自身强度低、扰动后强度低、变形大,属于典型的软岩,在炭质泥岩地层中施工隧道需格外注意软岩大变形、不均匀沉降、地层开裂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确保施工安全。以其古顶隧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际监测结果,研究洞顶地表裂... 炭质泥岩自身强度低、扰动后强度低、变形大,属于典型的软岩,在炭质泥岩地层中施工隧道需格外注意软岩大变形、不均匀沉降、地层开裂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确保施工安全。以其古顶隧道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际监测结果,研究洞顶地表裂隙注浆的作用机理。结合开挖浆脉的情况,分析了洞顶地表裂隙注浆加固作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隧道洞顶地表裂隙披露并进行注浆加固,使开挖轮廓线外一定范围的围岩形成固结圈,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达到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目的,减少施工扰动。注浆效果受到岩层密实性、岩层特性等制约。施工中通过在隧道洞顶进行劈裂注浆,达到了加固软岩地层、提升地层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岩 隧道 劈裂注浆 洞顶地表裂隙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测绘在晶鑫煤业地表裂隙及沉陷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向波 《能源与节能》 2020年第4期184-186,共3页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步完善,测绘装备及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矿山企业通过建立地面沉陷观测站,利用全站仪等设备采集、分析数据。传统的观测手段受山地、丘陵和一些复杂地形的制约... 随着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步完善,测绘装备及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机航摄测量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矿山企业通过建立地面沉陷观测站,利用全站仪等设备采集、分析数据。传统的观测手段受山地、丘陵和一些复杂地形的制约,通视要求较高,加之野外作业困难及人员不足等,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基于无人机不受地形影响及采集数据直观等优点,2018年公司购进精灵系列测绘无人机,逐步开展了无人机在矿山沉陷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绘 地表裂隙 沉陷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地表渗水防治工程研究
6
作者 张明清 杨庆 +1 位作者 郑聪聪 施勇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共4页
为改善煤矿地表渗水的施工效果,研究了可用于地表预注浆的水性聚氨酯浆料对硬化的聚氨酯浆料拉伸性能,ANSYS/STUCTURAL的模拟结果表明开度对拉伸的影响最大,长度对拉伸的影响最小,聚氨酯浆料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用于地表裂隙注浆除了保... 为改善煤矿地表渗水的施工效果,研究了可用于地表预注浆的水性聚氨酯浆料对硬化的聚氨酯浆料拉伸性能,ANSYS/STUCTURAL的模拟结果表明开度对拉伸的影响最大,长度对拉伸的影响最小,聚氨酯浆料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用于地表裂隙注浆除了保证当前的注浆效果,在采动影响下也有很好的效果,使地表水不至于流入地下煤层,从而为合理地防治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性能 ANSYS/STUCTURAL软件 地表裂隙 采动影响 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厚煤层地表漏风对采空区煤自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邢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87,103,共9页
西部矿区浅埋厚煤层通常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地表漏风不仅使风流紊乱,而且其中的O 2贯穿采空区,与采空区遗煤共同作用使其氧化,从而发生煤自燃,并且产生的CO等有害气体超标,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开采。目前一般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及... 西部矿区浅埋厚煤层通常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地表漏风不仅使风流紊乱,而且其中的O 2贯穿采空区,与采空区遗煤共同作用使其氧化,从而发生煤自燃,并且产生的CO等有害气体超标,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开采。目前一般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方法对地面漏风引起的采空区内煤自燃的气体浓度场和温度场等进行研究,然而地表裂隙漏风自然发火实验复杂程度较高,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方法难以从三维角度认识地表漏风对采空区内煤自燃的影响规律。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我国西北矿区埋深浅、煤层厚等特点,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浅埋厚煤层条件下导气裂隙采空区“三带”分布情况及不同工况下采空区O 2浓度场、CO浓度场、温度场、压力场等的分布规律,并采用ZD5煤矿火灾多参数监测装置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采空区内“三带”分布规律和O 2浓度场分布受地表漏风影响明显,采空区顶部O 2容易聚集,改变了采空区内气体流场分布规律,采空区内高体积分数O 2(体积分数为18%~23%)聚集范围为沿采空区走向0~270 m、沿采空区竖直方向3~20 m,特别是在沿采空区走向0~80 m、沿采空区竖直方向3~8 m空间O 2充足、有一定遗煤且热量不容易散失,该区域煤自然发火危险程度较高;采空区内回风隅角压力最小,为-10 Pa,回风口压力最低,进风口压力最大,沿倾向、竖直方向及走向压力均逐渐增大;采空区内温度和CO分布规律类似,在采空区底部受顶部漏风影响很小,主要受工作面进风隅角影响,热量积聚和CO聚集规律与不漏风时基本一致,而从采空区中部开始,温度和CO主要受顶部漏风影响,在中部区域温度和CO均呈现“O”形圈分布,采空区顶部,温度和CO在每个断裂带与采空区交接处达到极大值,并向两侧递减,在最深部的断裂带与采空区交接处出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厚煤层 采空区“三带” 煤自燃 地表裂隙漏风 O2浓度 CO浓度 温度场 压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煤层开采地表漏风规律及封堵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三伟 谢伟 师吉林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引发的地表漏风易致采空区遗煤自燃,为治理地表漏风,对大南湖一矿综放面地表裂隙分布范围及宽度进行了实测及绘图,基于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了地表漏风规律,得到了不同地表裂隙治理后的漏风量计算方法... 浅埋深煤层开采后引发的地表漏风易致采空区遗煤自燃,为治理地表漏风,对大南湖一矿综放面地表裂隙分布范围及宽度进行了实测及绘图,基于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定性、定量研究了地表漏风规律,得到了不同地表裂隙治理后的漏风量计算方法,形成了适用于大南湖一矿浅埋深煤层开采的地表裂隙封堵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煤层开采 地表裂隙 漏风量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芨沟矿通风系统的改造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向毅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基于均压通风原理,用辅助通风机降低漏风压差,主、辅助通风机联合匹配运行来解决矿井地表裂隙漏风造成工作面配风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通风系统 辅助通风机 阻力测定 均压通风 地表裂隙 漏风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气体验证井上下漏风在上湾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金林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通过对上湾煤矿12302综采工作面及22102综采工作面进行以SF6示踪气体为检测手段,验证本采空区与上覆采空区及地表裂隙之间存在漏风通道,并采取了以地表裂隙填堵为主,井下加强对采空区气体监测为辅的措施,减少了地表裂隙与采空区之间的漏... 通过对上湾煤矿12302综采工作面及22102综采工作面进行以SF6示踪气体为检测手段,验证本采空区与上覆采空区及地表裂隙之间存在漏风通道,并采取了以地表裂隙填堵为主,井下加强对采空区气体监测为辅的措施,减少了地表裂隙与采空区之间的漏风,有效预防了采空区煤炭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风 煤自燃 采空区 地表裂隙 防灭火 地表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藏工作面漏风特征及堵漏效果检验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世雄 卢斌 褚廷湘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93,96,共4页
基于浅埋藏煤层采空区受地表裂隙诱导漏风的影响,从采空区煤自燃防治为出发点,以磁窑沟煤矿10-2号煤层102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示踪气体,得到了浅埋藏工作面漏风特征。并通过堵漏技术措施前后漏风对比分析,验证了工作面堵漏效果。研... 基于浅埋藏煤层采空区受地表裂隙诱导漏风的影响,从采空区煤自燃防治为出发点,以磁窑沟煤矿10-2号煤层102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示踪气体,得到了浅埋藏工作面漏风特征。并通过堵漏技术措施前后漏风对比分析,验证了工作面堵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进风巷至工作面倾向30m左右范围内为漏入段,倾向30m至回风侧为漏出段,且地表漏风通道存在;进风风流漏入采空区风量为161.2m3/min,地表漏出风量90m3/min;实施封堵措施后,进风风流漏入采空区降低到76.1m3/min,地表漏风降低到24m3/min。整体漏风量与堵漏技术实践前后降低了85.1m3/min,堵漏效果比较显著。通过对漏风及堵漏实践的分析,识别了工作面漏风特征及堵漏效果,对指导矿井的防灭火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藏 工作面漏风 堵漏 煤自燃 地表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保当一号煤矿采空区垂直漏风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隆刚 马会云 +5 位作者 罗肖 贺圣林 张林江 郭军 王栋 樊世星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91-94,119,共5页
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埋藏浅、易自燃,受采动影响极易形成裂隙与地表沟通,给工作面煤自燃防治带来了压力。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更好地开展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自燃的防治工作,利用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对112207工作面... 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埋藏浅、易自燃,受采动影响极易形成裂隙与地表沟通,给工作面煤自燃防治带来了压力。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更好地开展小保当一号煤矿112207工作面自燃的防治工作,利用SF_(6)示踪气体检漏技术,对112207工作面进行现场漏风观测,分析得出其地表垂直漏风规律,采空区对应地表漏风范围工作面后240~466 m;通过计算得到,采空区对应地表位置沿工作面倾向距回风巷越近,漏风程度越大;沿工作面走向距工作面越远,漏风程度越小;相邻采空区之间存在内部水平漏风,根据所得规律提出相应的漏风控制措施,降低采空区外部漏风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漏风 煤自燃 地表煤层 示踪气体 地表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气体在工作面漏风通道和漏风量测定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振华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3期145-147,150,共4页
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存在上覆采空区及周边小窑采空区,受采动影响井上下采空区易形成漏风通道。为验证本采空区与上覆采空区、小窑采空区及地表裂隙之间存在漏风通道,通过以释放SF6示踪气体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并对工作面的漏风量进... 石圪台煤矿31201工作面存在上覆采空区及周边小窑采空区,受采动影响井上下采空区易形成漏风通道。为验证本采空区与上覆采空区、小窑采空区及地表裂隙之间存在漏风通道,通过以释放SF6示踪气体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并对工作面的漏风量进行测定,为完善工作面通风系统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示踪气体 漏风检测 小窑采空区 地表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家梁矿近距离煤层开采工作面漏风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永刚 张晓军 《煤矿现代化》 202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通道、漏风规律复杂的难题,以麻家梁矿142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近距离煤层开采时采空区漏风影响因素,并通过布置测点对14201工作面漏风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监测数据表明,工作面区域通风...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区漏风通道、漏风规律复杂的难题,以麻家梁矿1420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近距离煤层开采时采空区漏风影响因素,并通过布置测点对14201工作面漏风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监测数据表明,工作面区域通风量随工作面风流的流向逐渐降低,工作面区域漏风量随工作面风流的流向逐渐增加,距离胶带顺槽50~75m的范围为工作面通风量最小,漏风量最大的区域,该区域升温煤层氧化升温速度快、自燃危险性高,是14201工作面在生产期间防灭火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漏风 地表裂隙 煤层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