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蒸发条件下的膨胀土初始开裂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郑少河 金剑亮 +1 位作者 姚海林 葛修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29-2233,共5页
针对地表蒸发条件下的膨胀土开裂问题,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膨胀土初始开裂的基质吸力临界判据,经比较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线弹性力学方法,研究了地表蒸发条件下的膨胀土初始开裂深度,对其与土体抗拉强度、... 针对地表蒸发条件下的膨胀土开裂问题,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膨胀土初始开裂的基质吸力临界判据,经比较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线弹性力学方法,研究了地表蒸发条件下的膨胀土初始开裂深度,对其与土体抗拉强度、泊松比及密度等特性参数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初始开裂 地表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势对地表蒸发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振阳 郭会 +2 位作者 伍靖伟 黄介生 阿布都艾尼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5-242,共8页
针对盐碱化土壤地表蒸发速率研究的不足,以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蒸发试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溶质势对地表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盐分没有沉淀结晶时,溶质势是盐分引起地表蒸发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质势越... 针对盐碱化土壤地表蒸发速率研究的不足,以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蒸发试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溶质势对地表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盐分没有沉淀结晶时,溶质势是盐分引起地表蒸发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质势越低,蒸发速率下降比例越大,该下降比例与溶质势有近似线性关系,但同时还受到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土壤温度以及土壤基质势等因素的影响;当表层土壤存在水盐补给时,地表蒸发速率总是变化趋向于水分补给速率,但含盐土壤蒸发速率变化较慢,而且若补给水分中含盐,那么其稳定蒸发速率会低于水分补给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溶质势 地表蒸发 蒸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结皮层对地表蒸发过程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丽芳 阿拉木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8-213,共6页
对流沙土壤和林地土壤分别进行覆盖结皮和模拟降水处理,结皮选择苔藓和藻类结皮,观测不同处理的蒸发过程,并将结皮对地表蒸发的影响(即结皮效应)分解为封闭效应和截持效应,分析两种效应各自的变化特点及其关系,探讨结皮对地表蒸发的影... 对流沙土壤和林地土壤分别进行覆盖结皮和模拟降水处理,结皮选择苔藓和藻类结皮,观测不同处理的蒸发过程,并将结皮对地表蒸发的影响(即结皮效应)分解为封闭效应和截持效应,分析两种效应各自的变化特点及其关系,探讨结皮对地表蒸发的影响。研究发现:(1)结皮封闭效应和截持效应均呈现阶段性变化,封闭效应表现为先抑制蒸发后促进蒸发,截持效应表现为先促进蒸发后抑制蒸发;(2)在整个蒸发过程和不同蒸发阶段,两种效应均为负相关关系,对蒸发的影响是相反的,且存在主导与非主导的关系,不同蒸发阶段主导效应不同,导致结皮效应呈阶段性变化;(3)不同降水条件下,结皮对蒸发过程产生不同影响,较大降水条件下,结皮主要表现为对蒸发的抑制作用,较小降水条件下,因土壤基质的差异表现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结皮 地表蒸发 封闭效应 截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阔叶林与人工针叶林地表蒸发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竹内信治 村井宏 韩庆民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1年第4期15-18,共4页
在富士山脚天然林中,通过一系列实验,搞清了天然阔叶林及皆伐后的人工针叶林等不同营林方式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此研究中,在两种营林方式地上都布设了实验地并观测了林冠截留、降雨、土壤水分、蒸散速率等.作为部分研究内容,作者对比... 在富士山脚天然林中,通过一系列实验,搞清了天然阔叶林及皆伐后的人工针叶林等不同营林方式对水文过程变化的影响.此研究中,在两种营林方式地上都布设了实验地并观测了林冠截留、降雨、土壤水分、蒸散速率等.作为部分研究内容,作者对比了天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的蒸发量.为了测定蒸发,设立了两块实验地,一块是天然阔叶林(简称L地);另一块是人工针叶林.(简称N地).另外作为对比,观测了皆伐后新造林地空白点的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 针叶林 地表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影响地表蒸发和梨果实发育
5
作者 高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第3期74-74,共1页
为了解决地面灌溉中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果实品质差的问题.于2013年在河北工程大学永年校区以5年生“黄冠”梨树为试材.分别作畦灌、沟灌(树冠投影外沿开沟)、覆草畦灌、覆草非灌溉(对照)4种不同方式的灌溉处理而后对不同灌溉方式... 为了解决地面灌溉中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果实品质差的问题.于2013年在河北工程大学永年校区以5年生“黄冠”梨树为试材.分别作畦灌、沟灌(树冠投影外沿开沟)、覆草畦灌、覆草非灌溉(对照)4种不同方式的灌溉处理而后对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水分含量、地表蒸发量、梨产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维生素C等果品指标进行测定.以此研究不同地表灌溉方式和覆盖对梨树生长季树盘地表蒸发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覆草畦灌和沟灌显著高于畦灌和覆草非灌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地表蒸发 果实发育 梨树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含量 灌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打盐碱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水分蒸渗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取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选择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典型地区,采用FAO56方法和实际田间定期观测相结合,分析了当地旱田和碱斑地两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分蒸散和入渗特征及其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玉米地这样相对蒸散量比较大的旱作农田来讲,水分亏... 选择东北松嫩平原西部典型地区,采用FAO56方法和实际田间定期观测相结合,分析了当地旱田和碱斑地两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分蒸散和入渗特征及其对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玉米地这样相对蒸散量比较大的旱作农田来讲,水分亏缺和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根层,而对表层土壤,即使在偏干旱年份,仍然有足够的水分入渗量来维持盐分平衡。碱斑地随着植被的破坏,总体上表层土壤蒸发和入渗量基本平衡,但是由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盐分浓度要比入渗过程中的盐分浓度大,表层土壤依然向盐碱化方向发展。采取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耗水量与该地区降雨水平相适应的植被系统是控制区域土地盐碱化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水分蒸发 地表入渗 土地盐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2 位作者 何元庆 张晓君 马耀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利用GAME -Tibet期间所取得的高分辨率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降水量资料 ,对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唐古拉山以南平坦地表 7~ 8月份地表蒸发的水汽量可达 177.1mm ,占同期降水量的 73.2 % ;唐古拉山以北... 利用GAME -Tibet期间所取得的高分辨率土壤温度、含水量以及降水量资料 ,对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唐古拉山以南平坦地表 7~ 8月份地表蒸发的水汽量可达 177.1mm ,占同期降水量的 73.2 % ;唐古拉山以北平坦地表 7~ 8月份地表蒸发的水汽量可达 73.3mm ,占同期降水量的 5 7.7%。地表土壤通过蒸发不但将大量的水分输送给其上的大气 ,而且将热量传给了其上的大气 ,从而抑制了土壤温度的升高。如果仅就唐古拉山南北地表蒸发而言 ,引起其较大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量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地表蒸发 降水量 水分循环 土壤温度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干旱区芦苇腾发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苏里坦 玉米提 宋郁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1-557,共7页
植被蒸腾与地表蒸发研究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干旱区自然植被需水量研究的前提。计算植被蒸腾与地表蒸发的方法众多,但需要大量参数的输入,其中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导水率、水分扩散率、比水容重、导热率、... 植被蒸腾与地表蒸发研究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统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干旱区自然植被需水量研究的前提。计算植被蒸腾与地表蒸发的方法众多,但需要大量参数的输入,其中水分特征曲线、非饱和导水率、水分扩散率、比水容重、导热率、比热容等土壤水热特性参数很难获取。针对这些繁琐问题,在传统BP网络中加入有动量的梯度下降法,建立了基于有动量梯度的改进BP网络模型,提出了通过易获取的气象、植物、土壤数据预测植被腾发量的新方法,并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有动量梯度的改进BP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环境因子(气象因子、植物因子、土壤因子)与芦苇腾发量(芦苇蒸腾量、地表蒸发量)之间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关系。在无长序列气象资料的条件下,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以日为时间尺度来预测芦苇蒸腾量和地表蒸发量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克服了以往的BP算法收敛速度慢和预报精度低的缺欠。与传统回归模型相比,改进BP网络模型中的输入参数(太阳净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冠层顶风速、芦苇盖度和土壤含水率)比较容易测定,且模型也便于应用,能够更好刻画植被腾发量的复杂非线性特性,为干旱区自然植被腾发量估算和生态需水量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P神经网络 干旱区 芦苇蒸腾 地表蒸发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需水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冬兰 钱诚 程福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69,共3页
分析了供应作物水分的来源与农田水分的输出,从作物的田间需水量、地表蒸发量、对雨水的利用、田间灌水量等方面综述了果树与其他作物的差异。提出果树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 果树 需水特性 地表蒸发 雨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土壤水分平衡模式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双和 李胜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7-21,共5页
将美国学者J.T.Ritchie等研制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CERES-小麦模式)中的土壤水分平衡子模式应用于我国半干旱地区甘肃省西峰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固定地块麦地土壤水分的模拟,对原有模式中潜在蒸散、地表蒸发和作物蒸腾... 将美国学者J.T.Ritchie等研制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CERES-小麦模式)中的土壤水分平衡子模式应用于我国半干旱地区甘肃省西峰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固定地块麦地土壤水分的模拟,对原有模式中潜在蒸散、地表蒸发和作物蒸腾加以修正,同时,为增强模式的应用性能,引入一种由作物生育期来估算作物根系最大深度和土壤各层相对根密度的方法。改进后的土壤水分平衡模式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了一种方便、适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平衡模式 地表蒸发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覆盖材料——LS地布在果树节水抗旱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家林 张全军 李文贵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7-37,共1页
地面覆盖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蒸发等作用,是实现干旱地区作物产量可持续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地面覆盖措施主要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生草覆盖3种,生产上多用于农作物及果园。
关键词 节水抗旱 覆盖材料 应用 果树 地面覆盖 水土流失 地表蒸发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期麦田根区水热耦合模型参数原位估算与检验
12
作者 程强 徐嫱 +3 位作者 陈超 薛绪掌 王忠义 孙宇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9-227,共9页
越冬期根区充足的蓄水量有利于春季冬小麦的生长并有助于增产,而冬季作物根区水分运移规律通常借助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来描述,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受参数确定方法与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 越冬期根区充足的蓄水量有利于春季冬小麦的生长并有助于增产,而冬季作物根区水分运移规律通常借助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来描述,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受参数确定方法与边界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土壤冻融过程水热耦合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即运用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冻土未冻水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关系)来原位估算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参数,并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评价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大田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历经两个越冬期(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利用管式介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蒸渗仪分别采集了土壤剖面未冻水含量、土壤温度和地表蒸发量数据。利用第1个越冬期(2011—2012年)的数据拟合土壤冻融特征曲线,对土壤水热参数进行最优估算,利用第2个越冬期(2012—2013年)的数据评价估算参数和地表蒸发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估算参数的模型预测值整体上与实测值相符。考虑到地表蒸发量对模型水热上边界的影响,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MSE分别为0.046 m3/m3和1.883℃,20 cm深度RMSE分别为0.071 m3/m3和2.347℃。相比之下,在未考虑地表蒸发量影响下,第2个越冬期10 cm处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RMSE为0.059 m3/m3和2.149℃,20 cm深度RMSE为0.081 m3/m3和2.666℃。提出的改进型模型参数估算方法能够保证模型的预测精度,且考虑地表蒸发量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蒸发量对水分与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根区 水热耦合运移 地表蒸发 数值模拟 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四适三减”减蒸控灌节水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文江 孙志云 +5 位作者 杜纪壮 张光耀 闵根 杨慧 张贯生 贾沛雯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1期1-1,112,共2页
1 "四适三减"减蒸控灌节水栽培技术"四适三减"就是在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灌溉方式,选择适宜的灌水时期,在适宜的灌水位置上,灌溉适宜的灌水量,并结合一系列的农艺措施,减少树体蒸腾、减少地表... 1 "四适三减"减蒸控灌节水栽培技术"四适三减"就是在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用适宜的灌溉方式,选择适宜的灌水时期,在适宜的灌水位置上,灌溉适宜的灌水量,并结合一系列的农艺措施,减少树体蒸腾、减少地表蒸发、减少地下渗漏,从而达到降低果园灌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栽培技术 地表蒸发 农艺措施 控灌 灌水量 三减 灌溉方式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谚浅释
14
作者 罗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5期64-64,共1页
这一农谚揭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是中耕(锄)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在干旱的情况下.多中耕锄地.具有保墒作用;而在降水较多、雨涝的情况下,中耕(锄)却具有提高地温和散墒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干旱时,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会通过... 这一农谚揭示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同样是中耕(锄)所具有的不同作用:在干旱的情况下.多中耕锄地.具有保墒作用;而在降水较多、雨涝的情况下,中耕(锄)却具有提高地温和散墒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干旱时,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会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蒸发掉,不利于作物吸收生长,这时多中耕锄地,可以有效地切断土壤毛细管,使中下层土壤中的水分上升到耕作层后不再上升,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这就相当于降了一定量的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 下层土壤 地表蒸发 作物吸收 吸收利用 作物根系 毛细管 中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P6陆面、雪和土壤湿度模式比较计划(LS3MIP)评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一诺 乔梁 左志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5-800,共6页
土壤湿度、积雪等陆面要素通过改变陆面热力状况,进而对大气环流、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湿度是影响陆-气耦合的重要地表变量,它可以影响地表蒸发、调控地表热通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局地及非局地影响[1-3]。积雪通... 土壤湿度、积雪等陆面要素通过改变陆面热力状况,进而对大气环流、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土壤湿度是影响陆-气耦合的重要地表变量,它可以影响地表蒸发、调控地表热通量,从而对气候产生局地及非局地影响[1-3]。积雪通过积雪-反照率效应和积雪-水文效应调节陆面热力状况,是大气环流和气候的重要影响因素[4-6]。在海-陆-气耦合的全球气候模式中,陆面过程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地表蒸发 全球气候模式 水文效应 反照率 陆面过程 地表热通量 模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浅埋滴灌技术应用浅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彦群 张晓娜 田占峰 《河北农业》 2023年第9期88-89,共2页
小麦玉米浅埋滴灌技术是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示范推广的一项节水新技术。武邑县从2020年秋季种麦开始开展小麦玉米浅埋滴灌节水技术试点,2021年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目的是改进灌溉方式,减少大水漫灌,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 小麦玉米浅埋滴灌技术是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示范推广的一项节水新技术。武邑县从2020年秋季种麦开始开展小麦玉米浅埋滴灌节水技术试点,2021年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目的是改进灌溉方式,减少大水漫灌,提高用水效率,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小麦玉米浅埋滴灌的好处小麦-玉米两熟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是在小麦播种时铺滴灌带,玉米播种时继续使用该滴灌带,进而实现一带两用。滴灌带覆土的优点:减少水分地表蒸发,可水肥一体化,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防滴灌带氧化,延长使用寿命;防风刮跑滴灌管,起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滴灌带 小麦播种 大水漫灌 小麦玉米 地表蒸发 滴灌管 灌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地埋滴灌与膜下滴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念 窦万里 +1 位作者 王雪斌 王文博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3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地埋滴灌 效果比较 膜下滴灌 番茄 滴灌技术 澳大利亚 重力作用 毛细作用 滴灌方式 吸收利用 地表蒸发 以色列 耕作层 农作物 水作用 马铃薯 毛管 滴头 根部 水肥 灌水 棉花 玉米 小麦 条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镇压提墒 被引量:1
18
作者 滕士新 邹云龙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1年第4期158-158,共1页
一、镇压的作用在土壤湿度较小的情况下,即土壤水分含量在毛细管破裂水以下,其运动形式由毛细管水变为薄膜水或气态水时一般均采用镇压方法作为保墒措施。土壤水分散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地表蒸发,毛细管水源不断地流向土壤表面,并在地... 一、镇压的作用在土壤湿度较小的情况下,即土壤水分含量在毛细管破裂水以下,其运动形式由毛细管水变为薄膜水或气态水时一般均采用镇压方法作为保墒措施。土壤水分散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地表蒸发,毛细管水源不断地流向土壤表面,并在地表汽化;二是水汽扩散,水在土壤内部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压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湿度 地表蒸发 毛细管 保墒措施 运动形式 水分散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灌溉提高梨产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玥双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第6期58-58,共1页
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覆膜隔沟交替灌溉对梨树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孙明德等)报道,在覆膜条件下,研究隔沟交替灌溉对梨树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漫灌相比,覆膜隔沟交替灌溉能有效减少地表蒸... 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覆膜隔沟交替灌溉对梨树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孙明德等)报道,在覆膜条件下,研究隔沟交替灌溉对梨树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漫灌相比,覆膜隔沟交替灌溉能有效减少地表蒸发,增加灌溉湿润区内土壤水分含量,促进了梨树营养生长,并能增大果个,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灌溉 产量 梨树 交替灌溉 土壤水分含量 营养生长 果实品质 地表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松不同抚育方式效果对比
20
作者 殷素军 《安徽林业科技》 1994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平均地径 幼林抚育 立地条件 栎类 树高 地表蒸发 石砾 微酸性 外松 姚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