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金矿“三下”开采移动带内地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程立年 李晓刚 +1 位作者 叶振华 孙秀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61,共6页
为确保移动带内地表村庄、河流、道路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结合某金矿大断裂带构造条件下采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实例,运用概率积分法理论计算出的矿山安全开采深度为108 m,小于覆岩厚度(130 m),满足安全开采要求... 为确保移动带内地表村庄、河流、道路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结合某金矿大断裂带构造条件下采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实例,运用概率积分法理论计算出的矿山安全开采深度为108 m,小于覆岩厚度(130 m),满足安全开采要求。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矿"三下"开采移动范围内典型剖面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经计算,最大倾斜变形为0.022 mm/m、最大水平变形为0.019 mm/m,与地表实测数据较接近,满足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要求。根据矿山井下爆破工程特点,计算出的矿山最大爆破安全允许距离为96 m,认为矿井爆破振动不会影响至地表。研究表明:该矿"三下"开采移动带内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对于该矿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类似矿山开采移动带范围内的地表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开采 地表稳定 概率积分法 安全开采深度 数值模拟 爆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兆营 薄景山 +2 位作者 杜国林 刘德东 刘红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为了考虑采矿空区对地表拟建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先进的ANSYS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了某采矿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结果不仅可以为拟建结构提供必要的地表变形参数,而且为认识采矿空区地表变形机理提供了技术思路。
关键词 采空区 地表稳定 变形机理 地下矿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5 & ETM+遥感的珠海市断裂构造解译和地表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泽东 吴虹 邱桔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SPOT-5与Landsat-7卫星影像相结合的遥感技术,对珠海市及其外围地区的断裂构造分布情况开展了遥感地质调查,经过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地质解译和实地查证,共确定出各类断裂构造69条。依照其对地面稳定性可能的影响分为5种不同的危... 采用SPOT-5与Landsat-7卫星影像相结合的遥感技术,对珠海市及其外围地区的断裂构造分布情况开展了遥感地质调查,经过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地质解译和实地查证,共确定出各类断裂构造69条。依照其对地面稳定性可能的影响分为5种不同的危害程度类型,据此,确定出一级影响断裂9条,二级影响断裂18条,三级影响断裂16条,四级影响断裂5条,五级影响断裂21条,为珠海城市安全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SPOT ETM+ 断裂构造 地表稳定 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段伟强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5,89,共6页
煤矿井巷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地表的稳定性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准确地确定煤矿采空区对地表的稳定性影响程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解析法计算了煤矿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和采空区的残余变形,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地表稳定性进行... 煤矿井巷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地表的稳定性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准确地确定煤矿采空区对地表的稳定性影响程度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工程实例,应用解析法计算了煤矿采空区覆岩稳定性和采空区的残余变形,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地表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法就煤矿采空区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计算。对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结果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为煤矿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影响评价提供了快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地表稳定 开采深度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ino-Griddle-Flac3D的矿体建模与地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满生 许威 张美道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187,共6页
为探究天億矿业地下开采对地表稳定性及相临银海矿业的影响,提出"Rhino-Griddle-Flac3D"三维数值建模方法,建立天億矿业、银海矿业矿体与围岩模型。根据天億矿业和银海矿业排采计划,选取最具代表性的4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 为探究天億矿业地下开采对地表稳定性及相临银海矿业的影响,提出"Rhino-Griddle-Flac3D"三维数值建模方法,建立天億矿业、银海矿业矿体与围岩模型。根据天億矿业和银海矿业排采计划,选取最具代表性的4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天億矿业和银海矿业开采,对地表稳定性无显著不利影响;②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对地表稳定性改善效果显著。研究成果为Flac3D构建大型复杂矿体模型提供一种可行方法,也为天億矿业开采是否影响地表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稳定 Rhino-Griddle-Flac3D 全尾砂胶结充填 复杂矿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有关利用城市垃圾混合肥料提高地表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旭珍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巴黎北部盆地黄土沉积区 ,土壤黏粒及有机质质量分数极低 ,因耕作易于发生土壤结构退化而引起土壤侵蚀。法国土壤学家L .M .Bresson等人应用人工模拟降雨、径流损失试验槽等试验设备 ,在极不稳定的淤泥肥沃土壤上 ,施用城市固体垃圾 ... 在巴黎北部盆地黄土沉积区 ,土壤黏粒及有机质质量分数极低 ,因耕作易于发生土壤结构退化而引起土壤侵蚀。法国土壤学家L .M .Bresson等人应用人工模拟降雨、径流损失试验槽等试验设备 ,在极不稳定的淤泥肥沃土壤上 ,施用城市固体垃圾 ,进行防止土壤结构退化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固体垃圾混合肥料的施用 ,抑制了团聚体的破裂及崩塌的发生 ,土壤的微结构和水力学特性都得到改善 ,延迟了结壳的形成。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体垃圾 团聚体 地表稳定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复杂矿体开采过程对地表稳定性的时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镜 许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237,共5页
为探究相邻复杂矿体开采过程与地表稳定性的时空规律,提出了考虑开采过程的Flac3D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以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内3座相邻且中段下降速度不同的矿山为例,建立了银珠山矿业、银海矿业、鲍家矿业的矿体与围岩模型。通过井下... 为探究相邻复杂矿体开采过程与地表稳定性的时空规律,提出了考虑开采过程的Flac3D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以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内3座相邻且中段下降速度不同的矿山为例,建立了银珠山矿业、银海矿业、鲍家矿业的矿体与围岩模型。通过井下调查、钻探取样、室内试验,获得了矿岩/充填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根据井田内各矿山的排采计划,设计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计算工况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各矿山采用嗣后充填采矿法且保证充填质量的前提下,矿体开采对地表无显著不利影响;(2)开采过程与地表变形参数在时空上呈双参数指数函数递增规律,且在2025—2035年和2037—2041年两个重点生产时段可能出现地表变形显著增大的情况。研究成果对于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内的矿山开采方案设计、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相邻复杂矿体 地表稳定 开采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砂滤池与砂滤池处理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对比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植 杨春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3-46,共4页
针对常规净水工艺处理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的不足,进行了炭砂滤池与砂滤池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具有良好的强化过滤效果,对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中的浊度、CODMn、氨氮、亚硝酸盐氮、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8%... 针对常规净水工艺处理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的不足,进行了炭砂滤池与砂滤池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石英砂双层滤料具有良好的强化过滤效果,对稳定性微污染地表水中的浊度、CODMn、氨氮、亚硝酸盐氮、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5.8%、49.7%、53.3%、52.3%、67.7%,比单层石英砂过滤提高了0.5%、9.9%、13.3%、30.8%、6.2%。增强了滤池的处理负荷,提高了过滤出水的化学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过滤 稳定性微污染地表 颗粒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店铁矿东区张福山矿体地下开采对地表影响的探讨
9
作者 陈清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89-91,共3页
本文用松胀理论计算了金山店铁矿东区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用塌落拱和松动圈理论进行了验算,意在探讨在使用不同的地下采矿方法的情况下,从-200m进行起采时地表的稳定性。
关键词 地下开采 起采深度 地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法开采诱发矿山地表沉降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谷中元 曹妙聪 +1 位作者 秦宏宇 杨扬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地下开采对地表河流、公路、构筑物等扰动影响是矿山首要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岩体移动带圈定难以直接确定地表河流、道路的稳定性。为探究地下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FLAC 3D软件对小栗子一、二铁矿区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岩移数值模... 地下开采对地表河流、公路、构筑物等扰动影响是矿山首要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岩体移动带圈定难以直接确定地表河流、道路的稳定性。为探究地下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FLAC 3D软件对小栗子一、二铁矿区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岩移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地下开采过程对地表沉降变形、地表河流及邻矿运输道路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的绝对位移较小,倾斜率、曲率、水平变形值等指标均远小于规范允许值,稳定性较好,整个地表均较为稳定,同时进一步说明了要保持地表河流、运输道路的稳定,采空区回填非常必要。计算结果可为矿山的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数值分析 开采沉降 地表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的聊城东部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新田 狄桂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149-153,共5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对优化城镇化布局及形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出了要求,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发展,地表沉降现象从大中型城市向城镇发展,城镇地区的地表情况越来越引人重视。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地区,地质构造疏松,由于矿产、地下...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对优化城镇化布局及形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出了要求,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发展,地表沉降现象从大中型城市向城镇发展,城镇地区的地表情况越来越引人重视。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地区,地质构造疏松,由于矿产、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出现地表沉降现象。为加强该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本文采用PS-InSAR技术,利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的52景Sentinel-1数据对聊城东部地区地表沉降情况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沉降主要发生于茌平及聊城市区东南部,沉降面积达900 km2,最大年平均沉降量达-135.3 mm/a,测区范围内沉降具发展空间大、发展趋势强等特点。本文根据该区域沉降特征结合历史影像资料,推断出地表沉降主要原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并根据该区域水源分布特征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稳定 聊城东部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地下水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深部开采塌陷坑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梦国 张威威 +3 位作者 王平 程爱平 胡彦 胡倡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共7页
程潮铁矿进入围岩性质复杂多变的深部开采环境,塌陷坑移动变化规律与浅部不尽相同,以致无法准确预测周边地表重要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保证新副井和塌陷区周边地表重要构筑物安全,基于室内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500 m以下深部开... 程潮铁矿进入围岩性质复杂多变的深部开采环境,塌陷坑移动变化规律与浅部不尽相同,以致无法准确预测周边地表重要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保证新副井和塌陷区周边地表重要构筑物安全,基于室内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500 m以下深部开采塌陷坑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塌陷坑移动角和远近地表围岩随开采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500 m以下矿体崩落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变形逐步往上盘转移,上盘移动角呈现增大趋势,地表移动范围未超出初期设计值;(2)开采初期下盘所受影响较大,随着开采推进,影响逐步减弱;(3)整个开采阶段,远近地表区域围岩应变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4)至开采结束,地表新副井区域倾斜值达到0.017mm/m,超出临界影响标准值,表明开采会对新副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依据不同开采阶段对新副井的影响程度,提出了新副井稳定性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对于程潮铁矿深部安全开采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崩落法开采 移动角 地表稳定 相似模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it slopes in surface mining combined with underground mining in Tonglushan mine 被引量:10
13
作者 罗一忠 吴爱祥 +1 位作者 刘湘平 王洪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4年第4期434-439,共6页
Slope stability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surface-underground mining combination. The influence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pit slope stability was mainly discussed, and the self-stabilization of underg... Slope stability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surface-underground mining combination. The influence of underground mining on pit slope stability was mainly discussed, and the self-stab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topes was also studied. The random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stability degree of both pit slopes and underground stopes. Meanwhile, 3D elasto-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research into the stress, strain and rock mass failure resulting from mining.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the mining of the underground test stope has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it slope, but the influence is not great. The safety factor of pit slope is decreased by 0.06, and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pit slope is increased by 1.84%. In addition, the strata yielding zone exists around the underground test stope. The results basically conform to the information coming from the field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underground mining combination STABILITY RELIABILITY random finite element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