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砂黄土区路基下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雷明轩
刘国田
苏卫卫
张留俊
尹利华
-
机构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外公路》
2023年第4期8-1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0802203)。
-
文摘
中国砂黄土地区下伏大量采空区,极大地限制了砂黄土地区公路建设的发展。对于砂黄土地区路基下伏采空区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砂黄土地区公路下伏采空区的特点,基于FLAC^(3D)软件,选择合理参数建立路基下伏采空区模型。在砂黄土力学特性分析基础上,总结了路基下伏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规律,进行地表移动变形区域辨识,并标识出砂黄土地区地表最危险区域的范围,为采空区公路选线和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关键词
砂黄土
采空区
路基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朱庄矿公路下采煤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魏祥平
-
机构
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煤矿
-
出处
《江西煤炭科技》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
文摘
本文结合我矿公路下采煤及地表移动观测资料 。
-
关键词
采煤
地表移动规律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开采
公路
-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大同矿区采煤沉陷地表移动特征
被引量:7
- 3
-
-
作者
侯志鹰
张英华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北京科技大学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3,共4页
-
文摘
针对大同矿区采煤沉陷的特点 ,分析了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 ,并通过对观测资料和覆岩类比分析 ,确定了地表沉陷范围及地表移动变形预测的参数 。
-
关键词
大同矿区
采煤沉陷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
分类号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关于南庄公司地表变形及开采沉降参数的研究分析
- 4
-
-
作者
张津裕
-
机构
南煤集团南庄分公司
-
出处
《矿业装备》
2020年第3期70-71,共2页
-
文摘
本文重点介绍了南庄公司地表地质条件情况,通过对地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设置,得出了南庄公司8832大采深工作面上地表变形规律的观测结果及开采沉降的相关参数,这为地面建筑物、压煤开采、土地、水源等地址环境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
-
关键词
地表变形
开采沉降
移动变形
工作面
山区地表移动
沉降参数
最大下沉值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下沉盆地
大采深
-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厚煤层大采高开采地表下沉观测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李建力
黄乃宝
-
机构
山西晋煤太钢能源有限公司地质测量部
晋城泽祥勘探测绘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西煤炭科技》
202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
文摘
随着煤矿步入现代化开采,厚煤层大采高开采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大采高必然导致大开采空间,覆岩运动较为剧烈,继而对地表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损害。为有效地保护地表建筑物免受破坏,合理地留设保护煤柱,本文以山西晋城寺河煤矿5304大采高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岩层角值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计,绘制了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图。结果表明:该工作面开采后引起的地表最大下沉值为4365.6 mm,下沉系数为0.83;矿区倾向移动角为73.8°,边界角为70.2°,走向移动角为73.2°,边界角为67.8°,充分采动角为52.8°,最大下沉角为86.6°。研究成果对寺河矿区的保护煤柱设计以及“三下”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大采高开采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地表移动观测站
概率积分法
-
Keywords
large cutting height workface
ground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laws
observation station for surface movement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
分类号
TD823.25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TD173.4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
-
题名我国开采沉陷学70年研究综述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7
- 6
-
-
作者
孙庆先
张勇
陈清通
李宏杰
-
机构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灾害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9,共14页
-
基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项目资助(编号:2019-2-ZD005)。
-
文摘
从覆岩破坏规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以及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等方面,回顾了开采沉陷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覆岩破坏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岩体响应采动理论、关键层理论等,并总结归纳了裂隙带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高度;在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方面,我国学者提出了负指数函数法、概率积分法等计算方法,尤其是概率积分法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陷预计;在技术标准和学术专著方面,我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建设工作,几经系统修订并实施,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开采沉陷学研究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包括围岩介质属性、概率积分法局限性、综采(综放)“两带”高度和形态、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动态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和计算方法、地表观测站观测频率、相关规程对同一事项的技术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学科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建议,包括以覆岩运动全过程可视化为主要手段揭示开采沉陷的本质机理、以空间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研究认为,只有认识到“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开采沉陷”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开采沉陷。在不断继续补充完善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有必要以新理论和新思想审视开采沉陷学,以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采沉陷学,不断推动学科的深入发展。
-
关键词
开采沉陷
覆岩破坏规律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概率积分法
关键层理论
-
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law of overlying rock
law of surfac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probability integration method
key strata theory
-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对条带采煤法采出率提高的探讨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贾元旦
-
机构
山西省煤炭职工培训中心
-
出处
《山西煤炭》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认识 ,提出了采用变采留比方法以提高条带法开采采出率 ,并对该方法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实施此方法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条带采煤法
采出率
地表移动变形规律
巷道
煤柱
-
Keywords
Strip mining
output ratio
raise
-
分类号
TD823.6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