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县人工针叶林地表枯死可燃物参数估测及潜在地表火行为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宝嘉 张桂娟 +4 位作者 周国娜 张鸿军 于志勇 李利学 迟宝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167,共5页
The dead surface combustibles of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s in Chengde were focused in this paper.Predicting models between fuel loading and the stand and landform factors,as well as between water ratio of combusti... The dead surface combustibles of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s in Chengde were focused in this paper.Predicting models between fuel loading and the stand and landform factors,as well as between water ratio of combustibles and weather factors were established with a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he models were effective in calculating fuel loading and water ratio.Fuel loading,water ratio and thickness of combustibles are regarded as the parameters of potential surface fire behavior.Based on a cluster analysis,the potential surface fire behavior of different forest lands was divided into 3 classes:strong,medium,or weak surface fir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artificial coniferous forests were in the status of medium surface fire,the risk of surface fire of mixed forests was lower than pure forests,and that of sapling forests and half-mature forests was higher than near-mature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针叶林 可燃物载量 可燃物含水率 潜在地表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烈度林火对油松林潜在地表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博 韩树文 +3 位作者 顾泽 陈锋 白夜 刘晓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2-1821,共10页
油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代表性树种之一,含有丰富油脂,容易引发大面积高烈度森林火灾。阐明不同烈度林火对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潜在地表火行为的影响,对于油松林林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源自然保护区2014年不同烈度林火干扰后油... 油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代表性树种之一,含有丰富油脂,容易引发大面积高烈度森林火灾。阐明不同烈度林火对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潜在地表火行为的影响,对于油松林林火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辽河源自然保护区2014年不同烈度林火干扰后油松林分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烈度(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未过火)分别设置3块20 m×20 m样地,共12块样地,调查地表可燃物和林分结构指标,结合室内实验,利用BehavePlus 5.0软件进行潜在火行为模拟,探讨不同烈度林火5年后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潜在地表火行为特点,并分析影响潜在地表火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烈度林火之间,细小可燃物负荷量和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烈度林火后,在不同风速和可燃物含水率条件下,油松林潜在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焰高度、反应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烈度林火后油松林潜在地表火行为主要受油松更新幼苗基径、灌木负荷量、油松平均冠幅、上层枯叶负荷量、油松更新幼苗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烈度林火均可以降低再次燃烧的火烈度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度 油松林 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潜在地表火行为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潜在地表火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沣桐 周雪 +5 位作者 丁佳欣 单延龙 尹赛男 刘泓禹 高博 韩喜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90,共8页
森林火灾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其中地表火发生最为频繁。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应用Behaveplus软件和SPSS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类、不同可燃物湿度以及火焰平均风速对各火行为指... 森林火灾包括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其中地表火发生最为频繁。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数据,应用Behaveplus软件和SPSS三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类、不同可燃物湿度以及火焰平均风速对各火行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类、可燃物湿度以及火焰平均风速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地表火的蔓延速率、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单位面积热量的影响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火行为指标随可燃物湿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火焰平均风速的增加而升高(单位面积热量除外);在所有影响因素下,有坡山地和农用地的火行为指标都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潜在地表火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门头沟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火行为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炳怡 刘冠宏 舒立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05,共10页
【目的】地表火是最常见的林火类型,直接影响植被更新和生态系统的养分配置与循环。反映林火行为的常见指标有火蔓延速度、单位面积发热量、火强度和火焰高度。根据实际林分和立地条件进行火行为模拟,可以揭示林火发生条件,并有效判断... 【目的】地表火是最常见的林火类型,直接影响植被更新和生态系统的养分配置与循环。反映林火行为的常见指标有火蔓延速度、单位面积发热量、火强度和火焰高度。根据实际林分和立地条件进行火行为模拟,可以揭示林火发生条件,并有效判断树冠火发生的可能性,为林火的预防和扑救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门头沟典型林分(刺槐林、油松林、侧柏林)为调查对象,每个林分设置5块样地,共计15块样地。通过野外调查获取可燃物载量(灌木可燃物、草本可燃物、1时滞可燃物、10时滞可燃物、100时滞可燃物)、林分因子(第一活枝下高、第一死枝下高、树高、胸径、郁闭度)和立地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坡位)数据,使用BehavePlus6软件,基于气象参数和可燃物参数,模拟不同燃烧条件下不同林分类型的火行为指标,分别为地表火蔓延速度、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使用R语言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贡献率探讨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和可燃物因子对火行为的潜在影响。【结果】侧柏林、刺槐林和油松林的可燃物总载量分别为15.35、17.59、15.28 t/hm^(2),其中易燃可燃物载量(即上层枯叶、易燃草本、1时滞可燃物)分别是4.55、4.41、6.18 t/hm^(2),分别占林分总可燃物载量的29.6%、25.1%、40.4%。防火期内门头沟区的平均风速为2.2 m/s(7.9 km/h),地表火蔓延速度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速度分别达11.5、11.1、8.0 m/min。单位面积发热量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分别为23 091、21 155、18 413 kJ/m;火强度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分别为4 426、3 882、2 468kW/m;油松林火焰高度变化范围分别是0.89~3.40 m、1.34~2.91 m、1.78~3.88 m,同等条件下火焰高度油松林>侧柏林>刺槐林;8级大风天气下(风速17.9 m/s,64.4 km/h),地表火行为的模拟结果会略有改变,侧柏林的火蔓延速度更快、火强度更高,油松林、刺槐林次之。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因子贡献度,分别得出影响3种林分火行为的主成分,侧柏林、刺槐林与油松林的第1与第2主成分分别为可燃物构成(可燃物载量及影响其分布的地形因素)与林分因子、可燃物构成与可燃物含水率、林分因子与可燃物含水率。【结论】(1)易燃可燃物载量是影响林分火行为的关键因子。(2)可燃物含水率对火行为指标的数值起决定作用,可燃物含水率的临界值影响林火发生类型。可燃物湿润时无论风速大小,林地难以起火;可燃物干燥时处于易燃状态,大风天气时容易发生蔓延快、强度高的地表火。(3)可燃物连续性是决定地表火发展成为树冠火的关键因素,火焰高度大于第一活/死枝下高,极有可能从地表火发展成为树冠火,扑救难度极大。建议需定期修枝割灌,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火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载量 细小可燃物 地表火行为 强度 Rothermel地表蔓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连强 牛树奎 +2 位作者 陶长森 陈羚 陈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林分结构与火行为密切相关,调整林分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火行为,对森林防火工作有指导意义。分析北京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的相关性,探究林分结构指数对地表火行为的影响,为妙峰山油松林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林分结构与火行为密切相关,调整林分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火行为,对森林防火工作有指导意义。分析北京妙峰山油松林分结构与地表潜在火行为的相关性,探究林分结构指数对地表火行为的影响,为妙峰山油松林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妙峰山地形相近、结构差异较大的油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和测定样地中的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数据,利用Rothermel模型计算油松林潜在火行为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及方差分解法,研究油松林地表潜在火行为与林分结构的关系。【结果】(1)油松林地表潜在火蔓延速度(R)、火强度(I)、单位面积热量(HPA)取值范围分别在2~6 m/min、300~1 400 k W/m、4 000~5 500 k J/m2之间。(2)潜在火行为与结构指数相关性:乔木层R、I与平均树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冠长率相关性较小。灌木层R、I与灌木密度、株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度相关性较小; HPA与灌木高度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密度、株数过大或过小都有利于增强地表潜在火行为,反而灌木量适中时地表潜在火行为较低。草本枯枝落叶层I与床层高度、草本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紧密度与log I呈显著正相关与HPA呈极显著正相关。(3)对地表潜在火行为的解释力,草本枯枝落叶层结构指数>灌木层结构指数>乔木层结构指数,草本枯枝落叶层和灌木层结构指数的交互作用贡献率大于乔木层与草本枯枝落叶层、灌木层结构指数的交互作用。【结论】妙峰山油松林普遍处于低强度地表火,可引发中强度地表火,有引发高强度地表火的可能。地表潜在火行为与乔木层、草本枯枝落叶层结构呈正相关,而与灌木层结构呈负相关;其中,乔木层的树高,灌木层的密度、株数、盖度,草本枯枝落叶层的草本盖度、床层高度、紧密度对地表潜在火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各个层次的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草本枯枝落叶层>灌木层>乔木层。整体来看,地表潜在火行为大小主要受到地上可燃物的影响尤其是草本枯枝落叶层,而乔木层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地表潜在行为 林分结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伐对北京西山油松林可燃物特征及潜在火行为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洁 朱敏 +3 位作者 刘晓东 任云卯 王奇峰 金莹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47,共7页
本研究在北京西山林场选择不同疏伐强度油松林,疏伐强度分别是未疏伐林分(CK)、低强度疏伐15%(L)、中强度疏伐35%(M)、高强度疏伐50%(H)。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疏伐强度对林分可燃物载量及分布特征影响;应用Behave Plus... 本研究在北京西山林场选择不同疏伐强度油松林,疏伐强度分别是未疏伐林分(CK)、低强度疏伐15%(L)、中强度疏伐35%(M)、高强度疏伐50%(H)。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疏伐强度对林分可燃物载量及分布特征影响;应用Behave Plus林火软件,研究不同林分潜在火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载量随疏伐强度加大而增加,即H>M>L>CK;2)各林分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均以0~2 m层最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3)不同疏伐强度对林分潜在火行为指标(火蔓延速率、火线强度、火焰高度及单位面积发热量)影响显著,趋势为L>CK>M>H。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地区的森林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疏伐 可燃物特征 地表潜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防火阻隔带作用研究
7
作者 李华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介绍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火灾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多发原因.以1999~2006年在察隅、波密、林芝3县收集的8次森林火警与火灾阻隔带数据及灾后调查数据为依据,以防火阻隔带烧损程度划分地表火行为等级,共划分为4级.防火阻隔带对中等强度... 介绍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火灾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多发原因.以1999~2006年在察隅、波密、林芝3县收集的8次森林火警与火灾阻隔带数据及灾后调查数据为依据,以防火阻隔带烧损程度划分地表火行为等级,共划分为4级.防火阻隔带对中等强度以下的森林地表火能起到有效的阻隔作用.提出建设防火阻隔带要根据森林分布特点科学区划,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阻隔带 地表火行为 林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