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地表温度场与断裂构造关系分析的分段均值法--以江山-绍兴断裂金衢段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卢善龙 沈晓华 +5 位作者 邹乐君 李长江 章桂芳 吴文渊 刘瑛 张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表温度场与断裂构造关系分析的分段均值法。方法以已知断裂带中心线为准,向两侧一定范围作等间距划分,统计各等分带内的平均地表温度和平均距离,通过绘制平均地表温度与平均距离之间的相关性曲线来描述地表温度场与断... 提出了一种用于地表温度场与断裂构造关系分析的分段均值法。方法以已知断裂带中心线为准,向两侧一定范围作等间距划分,统计各等分带内的平均地表温度和平均距离,通过绘制平均地表温度与平均距离之间的相关性曲线来描述地表温度场与断裂构造之间的关系。在江山-绍兴断裂金衢段的实际应用中,方法以Landsat7ETM+热红外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描述了研究区地表温度场与深大断裂带之间的关系。认为地表温度场与北东走向的江山-绍兴断裂带、常山-漓渚断裂带和球川-萧山断裂带的相关性明显,区域特征稳定。在各断裂带影响范围内,距离断裂带越近,地表温度越高;北西走向的淳安-温州断裂带和东西走向的衢州-天台断裂带均处于地表温度梯度变化带,断裂带两侧可能分属不同的地表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场 分段均值法 热红外遥感 江山-绍兴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7月珠三角地表温度场的遥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月维 何全军 +1 位作者 赵晓利 吴永琪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27,i0002,共6页
城市热环境及其热效应是当前城市气候与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分析地表温度(LST)是研究热环境的一个有效手段。选取2005年7月中旬高温期间MODIS数据,利用推广分裂窗算法反演LST,采用最大值合成方法制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热场分布... 城市热环境及其热效应是当前城市气候与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分析地表温度(LST)是研究热环境的一个有效手段。选取2005年7月中旬高温期间MODIS数据,利用推广分裂窗算法反演LST,采用最大值合成方法制作珠江三角洲地区热场分布序列图。结果发现:珠三角地区增温初期的高温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外围的城市,呈由外向内的增温过程;珠三角地区沿河道区域的增温幅度最高最快,增温盛期的地表最高温度主要分布在河网密集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高的市区热岛效应明显。研究结果符合目前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对城市区域布局和规划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珠三角 地表温度场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地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与现今构造活动
3
作者 马瑾 陈顺云 +2 位作者 扈小燕 刘培洵 刘力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共14页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扣除年变基准场等主要气候因素后,年变残差(ΔT)中长周期成分(LSTLOW)更接近构造活动所引起的热信息,能为构造活动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研究发现,一个地震的发生对周围不同构造区的影响不同,有的地区升温,有的地区降温。2004年印尼地震最大的影响是引起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松潘地块的降温;(3)与前者相对应,发生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不同地震引起的温度变化格局不同,对同一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例如2001年东昆仑8.1级地震引起龙门山断裂带升温,而2003年斋桑泊7.9级地震和2004年印尼9级地震却引起该带的降温;(4)不同地区地温变化的时间过程不同。这些现象均对构造变形过程有一定的启示。在上述现象的基础上,笔者结合GPS观测结果,不同深度的地温信息以及地震活动等资料,对地表温度场中包含构造活动信息进行了初步检验,并对地表温度场反映的区域构造变形模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表温度场 南北地震构造带 巴颜喀拉—松潘地块 现今构造活动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STER数据分析南京城市地表温度分布 被引量:11
4
作者 申双和 赵小艳 +1 位作者 杨沈斌 周强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8-464,共7页
城市环境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南京是长江下游人口密集的城市,研究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对了解南京城市气候,改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科学意义。该文利用2002年8月21日10:30(北京时)ASTER热红外数据,在ENVI软... 城市环境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南京是长江下游人口密集的城市,研究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对了解南京城市气候,改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科学意义。该文利用2002年8月21日10:30(北京时)ASTER热红外数据,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通过劈窗算法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进一步生成城市地表温度分布等温线图。用同时相ETM+数据进行验证,二者十分吻合,说明ASTER反演结果可靠。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城市地表温度分布差异大;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城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郊区,植被覆盖密集区地表温度低于植被稀疏地,具有较大水域面积和较密植被的城中各大公园形成多个冷岛,长江水体温度最低;随着城市的扩大,新城区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水体和密集植被能显著改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 热红外 劈窗反演算法 地表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玄武岩区主要断裂与地热水异常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闫佰忠 邱淑伟 +1 位作者 肖长来 梁秀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0,共7页
利用长白山玄武岩区Landsat TM5遥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地表温度场进行了解译。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表温度场、温泉和地热井分布特征、布格重力场和磁场四个因子,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地热水异常分布进行了识别。... 利用长白山玄武岩区Landsat TM5遥感影像数据,对研究区地表温度场进行了解译。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表温度场、温泉和地热井分布特征、布格重力场和磁场四个因子,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并验证了判别函数,对研究区地热水异常分布进行了识别。采用分段均值法研究了区内7条主要断裂与地热水异常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地热水异常主要分布在环长白山天池火山口区域,松江河—抚松县以及二道白河—松江镇一带的抚松盆地和松江盆区,仙人桥地区和长白县—十四道沟一带的长白盆地区;断裂带和地热水异常区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北西向的断裂带对地热水异常区分布的影响程度均是南西侧高于北东侧,且在断裂带处存在地热水异常区域;北西西向的断裂带对北东侧地热水异常区分布的影响程度高于南西侧;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带受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影响,在近天池火山口的区域,均存在地热水异常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地热水异常 分段均值法 LANDSAT TM5遥感影像 长白山玄武岩区 地表温度场 布格重力场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