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默川地区地表总辐射及地表净辐射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董烨博 王声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128,135,共6页
以土默川地区的地表总辐射(Rs)和地表净辐射(Rn)为研究对象,利用1978-2017年逐日日照时数、气温及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通过6种日照时数模型计算了逐日Rs,同时运用1987-1991年逐日Rs的实测数据对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从而确定了... 以土默川地区的地表总辐射(Rs)和地表净辐射(Rn)为研究对象,利用1978-2017年逐日日照时数、气温及相对湿度等气象数据,通过6种日照时数模型计算了逐日Rs,同时运用1987-1991年逐日Rs的实测数据对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校核,从而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精度最好的计算模型,并采用FAO1990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中的辐射项计算公式估算了逐日Rn,通过线性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对40 a来Rn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日照时数的Bahel模型总体拟合精度最好,在本地区表现出最佳的适用性;②土默川地区Rn在上半年呈上升趋势,在下半年呈下降趋势,四季Rn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③在40 a间,夏季平均Rn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年、春、秋、冬季平均Rn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冬季Rn下降最明显,秋季Rn下降最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川地区 地表总辐射 地表辐射 日照时数模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3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雅婕 黄耀 张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13,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30个气象站1961~2003年地表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研究了辐射年总量和季节总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1989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约11%;1990~2003年间略有回升... 利用中国大陆30个气象站1961~2003年地表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研究了辐射年总量和季节总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1989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约11%;1990~2003年间略有回升,但其均值仍比1961~1965年的均值低8.2%。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减少明显,约占年减少量的55%~85%。对各站点观测数据的趋势分析表明,地表太阳总辐射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其特征分别为:1961~2003年间持续减少(占总站点数20%);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后线性趋势不明显(占总站点数40%)或呈逐步增加趋势(占总站点数16.7%);1961~2003年间无显著变化(占总站点数23.3%)。这4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的区域特征。日照时数减少是总辐射减少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地表太阳辐射年总量变化的72%,日照时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太阳辐射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表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艺璇 崔宁博 +3 位作者 冯禹 乐进华 王军 刘双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552,共8页
为有效提高中国西北地区Rs预报精度,选取西北地区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9—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评价了4种基于日照时数的Rs计算模型(Angstrom-Prescott,Ogelman,Bahel和Louche模型)和2种基于温度的Rs计算模型(Hargreaves和Bristow-Campb... 为有效提高中国西北地区Rs预报精度,选取西北地区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9—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评价了4种基于日照时数的Rs计算模型(Angstrom-Prescott,Ogelman,Bahel和Louche模型)和2种基于温度的Rs计算模型(Hargreaves和Bristow-Campbell模型)在西北地区4个分区(温带大陆性高温干旱区、温带大陆性干旱区、高原大陆性半干旱区和温带季风半干旱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6种模型在西北地区的Rs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在 P< 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日照时数的 Rs计算模型(R^2介于0.901~0.903)精度高于基于温度的模型(R^2介于0.695~0.719);其中,基于日照时数的模型中Bahel模型的精度最高,其R^2, MAE,MRE,RMSE和NSE 分别为0.903,1.624 MJ/(m^2 ·d),15.7%,2.298 MJ/(m^2 ·d)和0.902;基于温度的模型中Bristow- Campbell模型精度最高,其值分别为0.719,2.851 MJ/(m^2 ·d),30.7%,3.959 MJ/(m^2 ·d)和0.713.因此,为有效提高西北地区Rs日值和月值预报精度,在仅有温度资料时推荐使用Bristow-Campbell模型,在仅有日照时数资料时推荐使用Bahe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表太阳辐射 计算模型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常规气象资料估算南方地区日辐射总量方法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向友珍 吴立峰 +3 位作者 张富仓 范军亮 鲁向晖 王荚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1-192,155,共13页
日地表总辐射量(Rs)是作物生长模型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但我国只有约1/20的气象站能够直接观测Rs。由于气温资料很容易获得,使用基于基本气象资料的经验模型是估算Rs的常用方法。以1982—2014年南方20个气象站的气... 日地表总辐射量(Rs)是作物生长模型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的重要基础数据,但我国只有约1/20的气象站能够直接观测Rs。由于气温资料很容易获得,使用基于基本气象资料的经验模型是估算Rs的常用方法。以1982—2014年南方2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对Bristow-Campbell(B-C)方法和Hargreaves(Harg)方法各6种不同形式重新进行了参数率定,并对以上方法和支持向量机15种参数输入形式进行了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整体好于B-C方法和Harg方法。其中,以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相对湿度(RH)和降水量(P)为输入变量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精度最高,其20站平均R2达到0.80、RMSE平均为3.20 MJ/(m2·d),且在包含降雨量资料后,不存在Rs为负或大于地外总辐射量(Ra)的问题。仅有温度资料时,支持向量机模型的20站平均R2为0.74,RMSE为3.72 MJ/(m2·d)。不同输入变量对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报Rs的精度影响不同,输入变量为Tmax和Tmin优于输入变量为ΔT;而除温度资料外,当拥有相对湿度和降水量资料时,模型优劣依次表现为RH+P、RH、P。经验模型中B-C方法的M1和M3以及Harg方法的M10和M12模型精度较好,其R2为0.69~0.70、RMSE在4.00 MJ/(m2·d)左右,但M10和M12模型对气象资料要求更高,除日温度差外,需要降水量资料,同时还存在有降水时日Rs严重高估或负值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总辐射 温度 模型 支持向量机 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地表太阳辐射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有飞 尹炤寅 +1 位作者 吴荣军 刘建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利用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地面太阳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45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结合云量、降水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含水量,分析了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太阳辐射并没有出现2... 利用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地面太阳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45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结合云量、降水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含水量,分析了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太阳辐射并没有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变亮"现象;同期冬、春季总辐射下降,夏、秋季上升;(2)在1985—1997年间,依据总辐射变化情况,京津冀地区被分为截然相反的两个区域:东部地区总辐射增加,倾向率为1.016 MJ.m-2.mon-1.(10a)-1;西部地区总辐射减少,倾向率为10.092MJ.m-2.mon-1.(10a)-1;(3)总辐射增加的区域,主要是由于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所伴随的日照时数增加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降低所造成的;(4)总辐射减少的区域,云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降水量变化并不显著,总辐射持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太阳辐射 京津冀地区 云量 气溶胶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