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洪江 孙艳红 +1 位作者 程云 程金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3,45,共4页
为探索影响地表径流系数因素的主次关系,利用灰色理论对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的草本层盖度、枯落物厚度、灌木层盖度和郁闭度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植被状况参数对地表径流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是:草... 为探索影响地表径流系数因素的主次关系,利用灰色理论对重庆缙云山不同植被类型的草本层盖度、枯落物厚度、灌木层盖度和郁闭度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植被状况参数对地表径流系数影响的大小顺序是:草本层盖度(0.7720)>枯落物厚度(0.744 5)>灌木层盖度(0.666 1)>郁闭度(0.614 2);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状况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植被状况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大,其灰关联度分别为0.634 6和0.618 5,而楠竹林对地表径流系数的影响最小,其灰关联度为0.500 0。灰色关联法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具有良好的水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 关联度 植被状况 地表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铺面土柱入渗试验及对地表径流削减作用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向阳 纪桂霞 刘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开孔铺面的土柱入渗试验结论是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 ,下渗强度和下渗量的大小与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及淹水深度有关 .利用试验结果对典型城市设计暴雨分析表明 ,开孔铺面对地表径流确有削减作用 ,但不同的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 ,降雨... 对开孔铺面的土柱入渗试验结论是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 ,下渗强度和下渗量的大小与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及淹水深度有关 .利用试验结果对典型城市设计暴雨分析表明 ,开孔铺面对地表径流确有削减作用 ,但不同的土壤性质、土壤含水量 ,降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柱 入渗试验 地表径流系数 开孔铺面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位埋深下五道沟地区地表径流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帆 陈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3,共5页
基于五道沟实验站1991~1999年实测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位埋深资料,运用水文学原理及数理统计方法,选取不同降雨量和降雨类型,分析了不同量级降雨量、前期土壤干湿状态、次降雨过程砂姜黑土地表径流量及径流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变... 基于五道沟实验站1991~1999年实测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位埋深资料,运用水文学原理及数理统计方法,选取不同降雨量和降雨类型,分析了不同量级降雨量、前期土壤干湿状态、次降雨过程砂姜黑土地表径流量及径流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砂姜黑土,在50mm以上日降雨过程中,存在土壤表层蓄满、深部超渗的分层产流机制;地表径流量及径流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且随降雨量的增加地表径流系数呈上升趋势;而前期土壤干旱时间长、土壤含水率较低、地表径流系数随地下水位埋深增加而减少,且降雨集中分布比降雨分散分布的地表径流系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埋深 地表径流系数 地表径流 变化规律 五道沟实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透下凹绿地对城市降雨径流的削减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庆俊 丛海兵 +3 位作者 汪智霞 唐中亚 蒋新跃 王一鸣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48,共8页
针对下凹绿地的蓄水、渗水能力有限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蓄水、渗水能力,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开发出水平高渗透、垂直高渗透、组合高渗透3种高渗透下凹绿地。通过模拟降雨产流中试系统,分析不同降雨重现期及降雨历时条件下高渗... 针对下凹绿地的蓄水、渗水能力有限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蓄水、渗水能力,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开发出水平高渗透、垂直高渗透、组合高渗透3种高渗透下凹绿地。通过模拟降雨产流中试系统,分析不同降雨重现期及降雨历时条件下高渗透下凹绿地径流削减作用及洪峰削减量,并与传统上凸绿地、普通下凹绿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降雨重现期1~10年、降雨历时30~120 min的芝加哥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与传统上凸绿地对比,普通下凹绿地径流总量削减率为23. 14%~67. 04%,径流峰值削减率1. 41%~100%,径流系数0. 29~0. 69;组合高渗透下凹绿地径流总量削减率为39. 93%~89. 87%,径流峰值削减率为6. 54%~100%,径流系数0. 05~0. 55。研究成果可为高水平城市绿地以及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 下凹式绿地 结构优化 径流削减 低影响开发 城市内涝防治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 地表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坡地果园植草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成梁 程冬兵 刘士余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5-369,共5页
在典型红壤坡地水平梯田果园梯壁种植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假俭草(Eremochloaaphiuroides)以及香根草(Vetiveriagiganioides)间作花生(Arichishypogaea)等8个处理,用统计学法处理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在典型红壤坡地水平梯田果园梯壁种植百喜草(Paspalumnotatum)、假俭草(Eremochloaaphiuroides)以及香根草(Vetiveriagiganioides)间作花生(Arichishypogaea)等8个处理,用统计学法处理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植被覆盖度并辅以工程措施是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梯壁上种植百喜草,拦蓄地表径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分别提高22.5倍、30.62倍;1998-2001年植草后土壤理化性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果园 水土保持 地表径流系数 土壤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效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士余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78,共5页
通过在典型的红壤坡地建立标准径流小区进行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植被覆盖度和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南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 通过在典型的红壤坡地建立标准径流小区进行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植被覆盖度和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南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水平梯田裸露的梯壁上植草后,其拦蓄地表径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分别提高22.5,30.6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水土保持 地表径流系数 土壤侵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侵蚀性降雨阈值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焦锡桦 彭韬 +4 位作者 李社红 张林 顾再柯 张信宝 王世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3,共7页
喀斯特坡地表层岩溶带发育,入渗强烈,产流机制与非喀斯特坡地有较大差异,为提高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模型预测准确性,以贵州省普定县陈旗小流域6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为观测对象,分析2007—2010年、2015—2019年2期泥沙和地表径流数... 喀斯特坡地表层岩溶带发育,入渗强烈,产流机制与非喀斯特坡地有较大差异,为提高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模型预测准确性,以贵州省普定县陈旗小流域6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为观测对象,分析2007—2010年、2015—2019年2期泥沙和地表径流数据,了解产流产沙规律,并利用降雨侵蚀力偏差法计算各小区侵蚀性降雨量。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率与喀斯特坡地地表产流产沙量呈负相关,高植被覆盖下,暴雨和极端暴雨是造成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事件;(2)植被恢复十余年随着覆盖度的提高,年均土壤流失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多小于10 t/km^(2);(3)喀斯特坡地裂隙发育,地下漏失严重,土壤量少且不易被侵蚀,除少数极端暴雨外,多数降雨不产流不产沙,因此建议将喀斯特坡地侵蚀性降雨量阈值定为50 mm,该阈值显著高于非喀斯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阈值 降雨侵蚀力 喀斯特 地表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三水转化及应用变参进行区域水资源计算方法研究(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道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0年第1期36-44,共9页
通过试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计算区域水资源的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概念,确立了变质岩山丘区蓄满一超渗混合型产流理论,查清了三水转化的途径及方式。首次提出了利用变参计算区域水资源的方法,解决了变参方程的计算问题,克服了传统... 通过试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计算区域水资源的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概念,确立了变质岩山丘区蓄满一超渗混合型产流理论,查清了三水转化的途径及方式。首次提出了利用变参计算区域水资源的方法,解决了变参方程的计算问题,克服了传统水资源评价计算中降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不同频、不同步、系列不配套、误差大的难题。确定了地下水径流还原计算方法,明确指出了基流为流域综合重复量,提高了区域水资源的评价计算精度,并可用于变质岩山丘区区域水资源开发规划、计划的制定。经大区(胶东半岛)验证效果良好、实用性强,可在全省及全国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山丘区 三水转化 地表径流系数 水文地质参数 变参 地下径流 变化规律 评价计算 水资源开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三水转化及应用变参进行区域水资源计算方法研究(上)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道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89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试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计算区域水资源的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概念,确立了变质岩山丘区蓄满~超渗混合型产流理论,查清了三水转化的途径及方式。首次提出了利用变参计算区域水资源的方法,解决了变参方程的计算问题,克服了传统... 通过试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计算区域水资源的区域水文地质参数的基本概念,确立了变质岩山丘区蓄满~超渗混合型产流理论,查清了三水转化的途径及方式。首次提出了利用变参计算区域水资源的方法,解决了变参方程的计算问题,克服了传统水资源评价计算中降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不同频、不同步、系列不配套、误差大的难题.确定了地下水径流还原计算方法,明确指出了基流为流域综合重复量,提高了区域水资源的评价计算精度,并可用于变质岩山丘区区域水资源开发规划、计划的制定.经大区(胶东半岛)验证效果良好、实用性强,可在全省及全国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三水转化 水文地质参数 山丘区 地下水 地表径流系数 计算方法研究 地表 评价计算 土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地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璐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9年第4期10-12,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其中水土流失是典型的环境问题,目前南方红壤区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2大水土流失区。为了研究红壤区植物措施对水土保持的情况,采用稀土元素示踪法,以浙江省某村为试验基地,应用SPSS17.0软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趋严峻,其中水土流失是典型的环境问题,目前南方红壤区是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2大水土流失区。为了研究红壤区植物措施对水土保持的情况,采用稀土元素示踪法,以浙江省某村为试验基地,应用SPSS17.0软件计算不同植物种植模式下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在防治红壤耕地水土流失中效果显著,5种不同植物篱类型中麦冬双行植物篱效果最为显著,可将土壤侵蚀量减少为裸坡的20%,还能显著降低地表径流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红壤区 稀土元素示踪法 土壤侵蚀 地表径流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