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的结构功能及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和继军 蔡强国 田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依据地形地貌特征、人类活动等特点,总结并分析了北京市水土流失综合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即从宏观尺度上把北京市从远山深山到平原依次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3个治理一级区,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 依据地形地貌特征、人类活动等特点,总结并分析了北京市水土流失综合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即从宏观尺度上把北京市从远山深山到平原依次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3个治理一级区,并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对该区域水土流失在时空尺度上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土壤流失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年际之间的变化规律与各区县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及年际之间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土壤流失时空强度随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和怀柔区的年土壤流失强度的年际变化较小,密云县、平谷县和延庆县的年土壤流失强度的年际之间变化较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表径流强度 土壤流失强度 降雨侵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