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03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变化趋势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雅婕 黄耀 张稳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5-413,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30个气象站1961~2003年地表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研究了辐射年总量和季节总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1989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约11%;1990~2003年间略有回升... 利用中国大陆30个气象站1961~2003年地表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研究了辐射年总量和季节总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1989年中国大陆地表太阳总辐射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约11%;1990~2003年间略有回升,但其均值仍比1961~1965年的均值低8.2%。大部分地区春夏两季减少明显,约占年减少量的55%~85%。对各站点观测数据的趋势分析表明,地表太阳总辐射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其特征分别为:1961~2003年间持续减少(占总站点数20%);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呈显著减少趋势,其后线性趋势不明显(占总站点数40%)或呈逐步增加趋势(占总站点数16.7%);1961~2003年间无显著变化(占总站点数23.3%)。这4种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的区域特征。日照时数减少是总辐射减少的主要原因,可以解释地表太阳辐射年总量变化的72%,日照时数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太阳总辐射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地表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艺璇 崔宁博 +3 位作者 冯禹 乐进华 王军 刘双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5-552,共8页
为有效提高中国西北地区Rs预报精度,选取西北地区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9—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评价了4种基于日照时数的Rs计算模型(Angstrom-Prescott,Ogelman,Bahel和Louche模型)和2种基于温度的Rs计算模型(Hargreaves和Bristow-Campb... 为有效提高中国西北地区Rs预报精度,选取西北地区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9—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评价了4种基于日照时数的Rs计算模型(Angstrom-Prescott,Ogelman,Bahel和Louche模型)和2种基于温度的Rs计算模型(Hargreaves和Bristow-Campbell模型)在西北地区4个分区(温带大陆性高温干旱区、温带大陆性干旱区、高原大陆性半干旱区和温带季风半干旱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6种模型在西北地区的Rs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在 P< 0.001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日照时数的 Rs计算模型(R^2介于0.901~0.903)精度高于基于温度的模型(R^2介于0.695~0.719);其中,基于日照时数的模型中Bahel模型的精度最高,其R^2, MAE,MRE,RMSE和NSE 分别为0.903,1.624 MJ/(m^2 ·d),15.7%,2.298 MJ/(m^2 ·d)和0.902;基于温度的模型中Bristow- Campbell模型精度最高,其值分别为0.719,2.851 MJ/(m^2 ·d),30.7%,3.959 MJ/(m^2 ·d)和0.713.因此,为有效提高西北地区Rs日值和月值预报精度,在仅有温度资料时推荐使用Bristow-Campbell模型,在仅有日照时数资料时推荐使用Bahe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地表太阳总辐射 计算模型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地表太阳辐射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郑有飞 尹炤寅 +1 位作者 吴荣军 刘建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6-445,共10页
利用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地面太阳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45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结合云量、降水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含水量,分析了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太阳辐射并没有出现2... 利用1960—2005年京津冀地区的地面太阳辐射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45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并结合云量、降水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含水量,分析了该地区太阳辐射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太阳辐射并没有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变亮"现象;同期冬、春季总辐射下降,夏、秋季上升;(2)在1985—1997年间,依据总辐射变化情况,京津冀地区被分为截然相反的两个区域:东部地区总辐射增加,倾向率为1.016 MJ.m-2.mon-1.(10a)-1;西部地区总辐射减少,倾向率为10.092MJ.m-2.mon-1.(10a)-1;(3)总辐射增加的区域,主要是由于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所伴随的日照时数增加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降低所造成的;(4)总辐射减少的区域,云量、气溶胶光学厚度和降水量变化并不显著,总辐射持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太阳辐射 京津冀地区 云量 气溶胶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