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3年土耳其“双大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小叶
张永志
+3 位作者
柳姣姣
程雅雯
吴文强
周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84,509,共7页
为研究2023-02-06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双大震”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及发震断层滑动特征,对欧空局发布的Sentinel-1 A影像进行D-InSAR和POT处理,获取此次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四叉树”法进行数据降采样,以构建的分布式滑动模...
为研究2023-02-06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双大震”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及发震断层滑动特征,对欧空局发布的Sentinel-1 A影像进行D-InSAR和POT处理,获取此次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四叉树”法进行数据降采样,以构建的分布式滑动模型为基础进行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及精细化滑动分布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双大震”同震形变场的形变态势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发震断层均位于以左旋走滑为主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M W7.8地震破裂在主断裂带上,最大滑动量约10.5 m,平均滑动角为3.74°;M W7.5地震破裂以索尔古分支断层为主,最大滑动量约11.8 m,平均滑动角为1.05°。与USGS和GCMT的震源机制解联合分析可知,两次大震均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少量倾滑分量,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现今构造运动的一大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土耳其地
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像素偏移追踪
地表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合InSAR约束和余震精定位的发震构造研究——以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为例
2
作者
姚远
赵志芳
+4 位作者
姜金钟
王光明
张帅
赖志滨
郑定昌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8,共14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建立了积石山地震断层几何参数,对本次地震的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并计算了断层面库仑应力变化,评估了此次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积石山地震为逆冲兼走滑型地震,发展断层并未破裂到地表,InSAR形变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地表形变场均以抬升形变为主,升轨最大雷达视线方向(LOS)位移约7.0 cm,降轨最大LOS位移约6.8 cm;联合小震断层面拟合与断层几何参数反演显示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6—15 km,发震断层面倾向NE,走向为323°,倾角50°;破裂主要集中在地下4—8 km深度范围内,最大滑移量出现于地下5.7 km处,约0.2 m,滑动分布模型显示此次地震运动方向以逆冲为主,矩震级为M_(W)5.8,震中位于拉脊山南缘断裂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显示此地震的发生增加了拉脊山南缘断裂、拉脊山北缘断裂、倒淌河—临夏断裂东段未来的地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M_(W)6.0地
震
InSAR
同震
地表
形变
场
余
震
序列精定位
发
震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3年土耳其“双大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被引量:
1
1
作者
郝小叶
张永志
柳姣姣
程雅雯
吴文强
周甜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地理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9-484,50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09201)。
文摘
为研究2023-02-06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双大震”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及发震断层滑动特征,对欧空局发布的Sentinel-1 A影像进行D-InSAR和POT处理,获取此次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四叉树”法进行数据降采样,以构建的分布式滑动模型为基础进行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及精细化滑动分布反演研究。结果表明,“双大震”同震形变场的形变态势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发震断层均位于以左旋走滑为主的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M W7.8地震破裂在主断裂带上,最大滑动量约10.5 m,平均滑动角为3.74°;M W7.5地震破裂以索尔古分支断层为主,最大滑动量约11.8 m,平均滑动角为1.05°。与USGS和GCMT的震源机制解联合分析可知,两次大震均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少量倾滑分量,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东安纳托利亚断裂带现今构造运动的一大重要体现。
关键词
2023年土耳其地
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像素偏移追踪
地表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
Keywords
Türkiye earthquake in 2023
D-InSAR
POT
surfac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ault slip distribution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InSAR约束和余震精定位的发震构造研究——以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为例
2
作者
姚远
赵志芳
姜金钟
王光明
张帅
赖志滨
郑定昌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
云南省高校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地质工程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三江成矿作用及资源勘查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中老孟缅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国际联合实验室
出处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8,共14页
基金
云南省地震局科技专项(2023ZX03)
中国地震局昆明地震预报研究所自立项目(2023KZL01)
云南省中老孟缅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202303AP140015)共同资助。
文摘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W)6.0地震,本文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处理了覆盖震源区域的Sentinel-1A SAR影像,得到此次积石山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并联合余震精定位数据,基于小震断层面拟合方法和弹性半空间的位错模型建立了积石山地震断层几何参数,对本次地震的滑动分布进行了反演,并计算了断层面库仑应力变化,评估了此次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23年积石山地震为逆冲兼走滑型地震,发展断层并未破裂到地表,InSAR形变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地表形变场均以抬升形变为主,升轨最大雷达视线方向(LOS)位移约7.0 cm,降轨最大LOS位移约6.8 cm;联合小震断层面拟合与断层几何参数反演显示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6—15 km,发震断层面倾向NE,走向为323°,倾角50°;破裂主要集中在地下4—8 km深度范围内,最大滑移量出现于地下5.7 km处,约0.2 m,滑动分布模型显示此次地震运动方向以逆冲为主,矩震级为M_(W)5.8,震中位于拉脊山南缘断裂上。静态库仑应力变化显示此地震的发生增加了拉脊山南缘断裂、拉脊山北缘断裂、倒淌河—临夏断裂东段未来的地震风险。
关键词
积石山M_(W)6.0地
震
InSAR
同震
地表
形变
场
余
震
序列精定位
发
震
构造
Keywords
2023 Jishishan earthquak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coseimic deformation
precise relocation of aftershock sequence
seismogenic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3年土耳其“双大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郝小叶
张永志
柳姣姣
程雅雯
吴文强
周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联合InSAR约束和余震精定位的发震构造研究——以2023年甘肃积石山M_(W)6.0地震为例
姚远
赵志芳
姜金钟
王光明
张帅
赖志滨
郑定昌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