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SAR技术的夏藏滩滑坡区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岳磊 刘昌义 +7 位作者 丛晓明 唐彬元 付江涛 邢光延 雷浩川 赵吉美 吕伟涛 胡夏嵩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70,共13页
黄河上游两岸巨型滑坡发育,对以龙羊峡水电工程为代表的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一定影响和潜在危害。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分布区地表形变特征,以位于青海尖扎境内的黄河上游右岸夏藏滩滑坡分布区... 黄河上游两岸巨型滑坡发育,对以龙羊峡水电工程为代表的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以及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等带来一定影响和潜在危害。为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分布区地表形变特征,以位于青海尖扎境内的黄河上游右岸夏藏滩滑坡分布区为研究区,利用升轨、降轨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InSAR技术对滑坡体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基于InSAR技术监测结果进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升轨、降轨Sentinel-1A影像数据所获得的区内滑坡体地表最大形变速率分别为24mm/a和21mm/a,最大累计变形量分别为133mm和128mm;2017—2022年监测周期内,随着监测时间增加,位于夏藏滩滑坡前缘的次级滑坡特征点A和B累计位移量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基于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滑坡体地表累计变形量具有一致性特征,该结果表明InSAR技术适用于黄河上游拉干峡—寺沟峡流域巨型滑坡体地表变形的监测。该研究结果不仅为开展黄河上游巨型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提供有效方法,而且为该流域有效防治古滑坡复活提供数据支撑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拉干峡—寺沟峡流域 夏藏滩巨型滑坡 INSAR技术 地表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全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 郑丽娜 刘建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7-157,共11页
对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模拟分析,可用于储层工程灾害预测、指导设计监测岩层变形的倾斜仪安置阵列、校准现有地质模型等,是有效监测地表变形、实施施工过程历史拟合、反演与预测深部储层行为的基础。为对其提供有效的模拟分析,自主... 对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模拟分析,可用于储层工程灾害预测、指导设计监测岩层变形的倾斜仪安置阵列、校准现有地质模型等,是有效监测地表变形、实施施工过程历史拟合、反演与预测深部储层行为的基础。为对其提供有效的模拟分析,自主研发了用户可控的大规模网格化离散方法,将Eclipse储层模型自动转换并延伸成FLAC3D全场地质模型,将Eclipse储层流动分析结果转换使其为FLA^(3D)岩石力学分析所用,从而实现复杂地质结构储层流动与近远场岩石力学效应的单向耦合。基于此模拟了某大型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注气一定时间后的地表变形。由于储层注气渗流过程引起的岩体变形在远场十分微小,必须进行高精度的数值计算,而常规模拟流程遇到逼近能力局限性等特殊问题,揭示了其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探讨了地质模型中储层下伏岩层的厚度对模拟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过程 地表变形监测 全场数值模拟 单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隘镇滑坡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军明 徐卓揆 +1 位作者 魏峰 张付民 《绿色科技》 2010年第9期160-163,共4页
针对广西百色水利枢纽云南岸区剥隘镇四、七、九片区古滑坡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滑坡深部变形监测、应力计、锚力计测量、水文气象监测、钻孔地下水位监测等方面探讨了剥隘镇滑坡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与实施,通过治理项目... 针对广西百色水利枢纽云南岸区剥隘镇四、七、九片区古滑坡整体情况进行分析,从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滑坡深部变形监测、应力计、锚力计测量、水文气象监测、钻孔地下水位监测等方面探讨了剥隘镇滑坡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与实施,通过治理项目的完善和投入使用,为治理工作提供正确可靠的变形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隘滑坡 地表变形监测 深部变形监测 降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覆盖层矿山地下开采地表塌陷机制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平路 陈从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57-362,共6页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厚覆盖层成为部分深部地下矿山的主要特点。以物探调查、变形监测以及理论分析为手段,对某典型厚覆盖层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初期地表塌陷的成因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覆盖层中存在的大面积采空区为地...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厚覆盖层成为部分深部地下矿山的主要特点。以物探调查、变形监测以及理论分析为手段,对某典型厚覆盖层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初期地表塌陷的成因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覆盖层中存在的大面积采空区为地表塌陷变形提供了空间,采空区顶板厚度较小为地面塌陷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采空区的存在是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地表出现塌陷以后,塌陷范围以塌坑为中心继续向外扩展,受覆盖层内采空区走向,断层和岩层分界面等地质缺陷影响,塌坑向西、向南与向北三个方向上的扩展较向东快得多。降雨会增大塌坑向外扩展的速度,因为地表水的下渗加快了塌坑周围岩土体向塌坑方向的移动和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覆盖层 覆盖层内采空区 物探 地表变形监测 地下开采 地表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S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降快速自动获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万利 蔡来良 +1 位作者 王姗姗 杨望山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实现快速自动地从海量点云中获取地表沉降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技术的矿区沉降信息快速自动获取方法。对点云数据完成预处理后,首先以相同网格划分开采前后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改进的反距离权重法插值求取网格结点坐标,匹配相同... 为实现快速自动地从海量点云中获取地表沉降信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LS技术的矿区沉降信息快速自动获取方法。对点云数据完成预处理后,首先以相同网格划分开采前后点云数据,然后利用改进的反距离权重法插值求取网格结点坐标,匹配相同网格结点作为同名点并求取下沉量,最后获取下沉曲线与下沉DEM,该方法实现了矿区地表形变的全面分析,能够快速自动地获取地表沉降信息。采用Riegl VZ-1000扫描仪采集某沉陷区开采前后点云数据,经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自动提取同名点、下沉点、下沉曲线与下沉DEM;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与精度分析,得到沉降结果符合实际地形变化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 地表变形监测 反距离权重 下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黄土地基浸水湿陷变形及竖向土压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屈宏录 刘德仁 +3 位作者 孙英萍 闫炳舟 徐硕昌 张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64,共8页
黄土地基浸水后的湿陷变形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但以往研究对深厚黄土地基土浸水过程的湿陷特性及其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不够充分。以中兰铁路兰州新区南站某场地为例,开展现场浸水试验,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表位移及... 黄土地基浸水后的湿陷变形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大影响,但以往研究对深厚黄土地基土浸水过程的湿陷特性及其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不够充分。以中兰铁路兰州新区南站某场地为例,开展现场浸水试验,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表位移及地基深层湿陷变形进行监测,同时埋设土压力盒,对浸水湿陷过程中地基土的竖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深厚黄土场地最大湿陷下沉量在150 cm左右,浸水范围10 m以外的地表基本不发生湿陷下沉;(2)根据深层沉降测试结果可知,0~15 m深度范围内该黄土地基为强湿陷土层,湿陷量达到120 cm左右,占整个场地湿陷量的80%以上,24 m深度以下地基土不发生湿陷,为非自重湿陷土层;(3)根据土压力监测分析,15 m深度以上的地基土浸水后土体结构完全溃散,测试得到的土压力即为上覆土体的自重压力,15 m深度以下的土体浸水后虽产生一定的湿陷下沉,但土体结构未发生完全破坏,对上覆自重荷载仍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中兰铁路后期工程及兰州新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黄土场地 现场浸水试验 地表变形监测 深层湿陷变形 竖向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覃事河 段斌 +2 位作者 周相 罗明 李美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为提升地质灾害智能化防治水平,在全面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及风险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地表变形和降雨量监测内容为一体,具备实时监控、项目管理、设备信息、报警信息等功能,支持远程数据采集、... 为提升地质灾害智能化防治水平,在全面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及风险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集地表变形和降雨量监测内容为一体,具备实时监控、项目管理、设备信息、报警信息等功能,支持远程数据采集、基础信息查询、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管理和移动应用,能实时监测重大地质灾害的地表位移、降雨量、裂缝位移和土壤墒情等因子。将该系统应用于大渡河金川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管理,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可靠,数据传输便捷稳定,实现了高效分析处理滑坡灾害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远程实时监测滑坡稳定状态。研究成果解决了以往监测碎片化和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监测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了地质灾害智能化管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监测预警系统 地表变形监测 降雨量监测 金川水电站工程 大渡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柳坡-藕塘滑坡的立体监测
8
作者 张付明 《绿色科技》 2011年第6期210-212,共3页
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市奉节县安坪新镇麻柳坡-藕塘滑坡情况的调查分析,确定了对滑坡变形的监测方案.采取滑坡地表变形监测、滑坡深部变形监测和滑坡裂缝监测的立体监测,及时地掌握了滑坡变形的动态,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
关键词 麻柳坡-藕塘滑坡 地表变形监测 深部变形监测 裂缝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