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传芝 杨宁 +1 位作者 李翻平 卢丽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4期239-247,共9页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 地表放射性油气勘探技术经过80余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高成就。通过对已知油气田区的广泛研究,确立了油气藏上方地表放射性基本异常模式(低值异常),优选出对油气响应较好的地表放射性指标,确定了油气藏边界断层、油-水边界或气-水边界处地表放射性异常标志;在异常形成机制方面,提出了基于深部来源说和地表来源说的多种观点;在干扰因素抑制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提出了适合不同测区具体条件的放射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现阶段,地表放射性测量技术在新探区含油气远景预测、成熟探区构造评价以及开采区油气田边界确定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初步应用成效,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油气地表勘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勘探 油气田 远景预测 油气化探 地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未固结淤积层中的SH波勘探 被引量:1
2
作者 Roger A.Young +1 位作者 刘原英 张保庆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4期66-70,共5页
过去的10年,广泛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油气储量勘探和开发方法的巨大进步.其中的一个主要例子就是在海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中采用横波对气云下方的反射层进行了成像.这项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从发展初期到走向成熟的过程,现在已整合到各... 过去的10年,广泛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油气储量勘探和开发方法的巨大进步.其中的一个主要例子就是在海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中采用横波对气云下方的反射层进行了成像.这项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从发展初期到走向成熟的过程,现在已整合到各种商业处理软件包中,并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成功应用.最近一次SEG年会和本期<TLE>专集(即2001年9月出版的<TLE>--译者注)记录了许多转换波(P-SV)的应用实例.然而,能源工业界对SH波(另一种类型的横波)的研究却很少.与此相反,SH波的近地表应用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要地回顾了过去10年中能源工业在横波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这些进步为目前SH波在近地表的应用开辟了途径.本文以未固结淤积环境为例,说明对P波和SH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 SH波 LOVE波 地表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部频率域电磁勘探方法综述 被引量:83
3
作者 汤井田 任政勇 +3 位作者 周聪 张林成 原源 肖晓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81-2705,共25页
适用于近地表(2000m以内)勘探的频率域电磁法主要有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AMT),无线电大地电磁法(radio-magnetotellurics,R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C... 适用于近地表(2000m以内)勘探的频率域电磁法主要有音频大地电磁法(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AMT),无线电大地电磁法(radio-magnetotellurics,R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s,CSAMT),广域电磁法(Wide Field Electromagnetic Method,WFEM).本文拟从最新的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正反演算法、实例等四个方面,论述适用于浅部勘探的AMT,RMT,CSAMT和WFEM方法的国内外最新进展,总结目前AMT,RMT,CSAMT和WFEM方法遇到的困难,对潜在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综述表明:(1)张量测量、多站阵列、多站叠加可提高AMT、RMT和CSAMT数据的质量.利用近区数据WFEM法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国产与国外仪器在质量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数学形态滤波技术、Hilbert-Huang变换等可有效分离出有用的数据,局部畸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3)矢量有限元与非结构网格的出现大幅度提高了有限元处理复杂电磁问题模拟的精度与应用范围,成为目前电磁正演的首选工具.完全非线性反演算法仍然局限于1D、2D问题,共轭梯度法和高斯牛顿算法等为解决3D问题的发展趋势.地质约束的引入和多数据联合反演可以减小反演的非唯一性.各向异性的反演为目前反演研究的热点之一.(4)野外数据解释的正确性严重依赖于对地下结构先期的维性判别,在2D特性不明显、3D特性明显时,需要采用3D进行反演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勘探 频率域电磁法 AMT RMT CSAMT W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微生物勘探法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茆震 梅博文 赵红静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介绍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理论基础。甲烷氧化菌和短链烃氧化菌是两类最基本的细菌。利用甲烷氧化菌可以进行天然气勘探;对短链烃氧化菌进行检测可以探明在所研究的土样中是否存在短链烃,从而表明地下是否有油的聚集;在那些同时探测到... 介绍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理论基础。甲烷氧化菌和短链烃氧化菌是两类最基本的细菌。利用甲烷氧化菌可以进行天然气勘探;对短链烃氧化菌进行检测可以探明在所研究的土样中是否存在短链烃,从而表明地下是否有油的聚集;在那些同时探测到短链烃和甲烷的地区,依据信号的强度,可以推断是否存在含大量短链烃的热成因气藏或具有气顶的油藏。微生物勘探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勘探技术,基本上不需依靠地质和地震数据,并具有廉价有效的优势。可以预计.该方法将作为一种辅助技术在我国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发挥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勘探 油气勘探 烃类检测 地表勘探 细茵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波频散曲线聚类分析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反演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欣悦 刘国昌 +5 位作者 杜婧 迟麟 王志勇 时岚婷 王依萌 王兴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6-3047,共22页
获取准确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对复杂地表条件下弹性波地震数据处理和成像非常重要.在浅层面波工程勘探中通过反演提取的频散曲线可以获得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在多道面波频散曲线分析中,频散关系拾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速度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本... 获取准确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对复杂地表条件下弹性波地震数据处理和成像非常重要.在浅层面波工程勘探中通过反演提取的频散曲线可以获得近地表横波速度结构.在多道面波频散曲线分析中,频散关系拾取的精度直接影响速度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在多道面波叠加及自动拾取频散曲线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波频散曲线聚类分析的近地表横波速度反演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低信噪比条件下面波频散曲线的不确定性,通过在频散曲线拾取中引入曼哈顿距离K-Means聚类算法提高频散曲线拾取的准确性.采用多道多窗口叠加技术提高了面波反演对横向速度变化的适应性,通过聚类算法和多窗口叠加提高反演的可靠性,聚类算法获得较准确的频散曲线更利于后续横波速度反演过程.模拟数据算例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常规算法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工程勘探和油气勘探的面波数据反演中,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反演 横波速度 地表勘探 频散曲线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比如盆地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
6
作者 程顶胜 韩慧 +2 位作者 李永铁 雷振宇 郭祖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 ,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 ,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 ,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 青藏高原是我国唯一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空白区 ,比如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更低。根据实际探测资料和试验数据 ,探讨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青藏高原烃源岩大量出露地表的特殊条件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 ,对于强风化的地表样品和灰岩裸露区 ,最有效的化探指标为甲烷和重烃浓度 ,其次为荧光和紫外光 ,而常用的蚀变碳酸盐指标应用效果不佳。比如盆地地表土壤中检测到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地下烃类的微渗漏 ,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小 ,化探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地下油气信息。比如盆地内有机质以高成熟和过成熟为主 ,主要处于生气阶段 ,地表地球化学异常较高 ,盆地中部异常最显著 ,凯蒙呷拉蒙地区具有一定的含油气远景 ,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图 3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比如盆地 地表油气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波频散能量谱计算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涵 刘财 +1 位作者 王典 鹿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2-612,共11页
面波频散能量谱成像精度是近地表横波速度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提取面波频散曲线是后续反演地层结构及介质物性参数的重要环节.文中论述了τp变换法(τ为垂直波慢度,p为水平波慢度)、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频率分解法、相移法、... 面波频散能量谱成像精度是近地表横波速度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提取面波频散曲线是后续反演地层结构及介质物性参数的重要环节.文中论述了τp变换法(τ为垂直波慢度,p为水平波慢度)、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频率分解法、相移法、f k变换法(f为频率,k为波数)、SFK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等7种不同面波频散能量谱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上述方法,对三层速度递增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正演模拟合成Rayleigh波记录进行频散能量谱计算,并与理论频散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所得频散能量谱,分析不同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特点与应用差异.结果表明:在提取频散曲线过程中,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提取精度较高,f k变换法提取精度最低,低频信息与高频信息无法有效识别;SFK变换法、矢量波数变换法、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抗噪性能强;τ-p变换法、f-k变换法、相移法计算速度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勘探 面波数据处理 面波频散 能量谱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