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融合GPS与DInSAR的区域地表三维形变获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勇
田硕
+1 位作者
刘严萍
石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监测地表形变的有效方法,而地表形变是三维形变,因水平方向形变信息的不敏感性,通过DInSAR视线向形变难以获得准确的三维形变信息。综合GPS水平形变精度高、DInSAR垂向精度高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监测地表形变的有效方法,而地表形变是三维形变,因水平方向形变信息的不敏感性,通过DInSAR视线向形变难以获得准确的三维形变信息。综合GPS水平形变精度高、DInSAR垂向精度高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研究融合GPS与DInSAR获取区域地表三维形变。首先介绍GPS水平形变、DInSAR垂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以及三维视线向转化为三维形变的理论基础;然后以雄安新区为例,开展三维视线向形变与DInSAR视线向形变的比较,两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针对短时形变监测和长期地表形变监测的需求,通过不同时间间隔的GPS、DInSAR形变结果,分别构建了基于SAR重访周期和一年间隔的DInSAR视线向形变校正模型,并以实测GPS、DInSAR结果进行模型可靠性验证;最后将三维视线向形变转化为水平方向形变和垂向形变,该三维形变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保留了SAR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AR重访周期时间间隔来说,DInSAR视线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差异较小,仅存在1 mm的校正,说明对于短时期来说,水平方向的形变微小。对于1年时间间隔来说,DInSAR校正后的视线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的平均偏差为0.34 mm,均方根误差为0.49 mm,其误差均小于校正前的DInSAR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DINSAR
视线向
形变
区域
地表三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视线向D-InSAR三维地表形变解算中GPS约束定权
2
作者
王志伟
刘国林
+3 位作者
陶秋香
于胜文
王珂
周传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约束的多视线向三维地表形变解算定权的方法。该方法以同期高精度GPS形变观测量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观测量进行精度评价,顾及轨道、地形和噪声等系统误差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量影响的特点,通过建立跟像元位置和...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约束的多视线向三维地表形变解算定权的方法。该方法以同期高精度GPS形变观测量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观测量进行精度评价,顾及轨道、地形和噪声等系统误差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量影响的特点,通过建立跟像元位置和高程有关的联合拟合模型,实现逐像元精度评价,完成多视线向D-In SAR三维地表形变解算模型中定权。本文以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区地震为研究区,对该定权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GPS约束定权的多视线向D-In SAR三维形变解算方法可以获取可靠的解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线向D-InSAR
权阵
三维
地表
形变
拉奎拉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InSAR监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3
作者
安岩
杨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9-516,共8页
采用双轨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6.1级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基于Okada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与同震滑动分布,最后通过正演模型预测地震的同震三维形变场,分析地震的形变特征及发震...
采用双轨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6.1级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基于Okada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与同震滑动分布,最后通过正演模型预测地震的同震三维形变场,分析地震的形变特征及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运动。结果显示,在InSAR形变场中,升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10 cm,降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13 cm;利用Okada模型反演得出,发震断层长约12.53 km,宽约6.44 km,位于地下3~9 km处,断层走向约136.34°,倾角约83.79°,滑动角约-175.46°;断层的同震滑动主要分布在沿走向9~21 km与沿倾向向下3~9 km范围内,最大滑动位移出现在地下4 km深度处,滑移量达到0.64 m;通过正演模型的地表三维形变预测发现,垂直方向最大抬升约3.22 cm,最大沉降约4.04 cm。总体而言,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类型为右旋走滑,且带有正断分量,初步判断地震发生在一条未知的NW-SE向断裂带上,该断裂可能属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和红河断裂北段的次级或分支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地震
InSAR同震
形变
断层参数反演
同震滑动分布
地表三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GPS与DInSAR的区域地表三维形变获取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勇
田硕
刘严萍
石强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9,共8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7JCYBJC21600)。
文摘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监测地表形变的有效方法,而地表形变是三维形变,因水平方向形变信息的不敏感性,通过DInSAR视线向形变难以获得准确的三维形变信息。综合GPS水平形变精度高、DInSAR垂向精度高和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研究融合GPS与DInSAR获取区域地表三维形变。首先介绍GPS水平形变、DInSAR垂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以及三维视线向转化为三维形变的理论基础;然后以雄安新区为例,开展三维视线向形变与DInSAR视线向形变的比较,两者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偏差;其次针对短时形变监测和长期地表形变监测的需求,通过不同时间间隔的GPS、DInSAR形变结果,分别构建了基于SAR重访周期和一年间隔的DInSAR视线向形变校正模型,并以实测GPS、DInSAR结果进行模型可靠性验证;最后将三维视线向形变转化为水平方向形变和垂向形变,该三维形变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保留了SAR数据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AR重访周期时间间隔来说,DInSAR视线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差异较小,仅存在1 mm的校正,说明对于短时期来说,水平方向的形变微小。对于1年时间间隔来说,DInSAR校正后的视线向形变与三维视线向形变的平均偏差为0.34 mm,均方根误差为0.49 mm,其误差均小于校正前的DInSAR形变。
关键词
GPS
DINSAR
视线向
形变
区域
地表三维形变
Keywords
GPS
DInSAR
Los Deformation
area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deformation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X915.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视线向D-InSAR三维地表形变解算中GPS约束定权
2
作者
王志伟
刘国林
陶秋香
于胜文
王珂
周传义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41774002
41404003)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约束的多视线向三维地表形变解算定权的方法。该方法以同期高精度GPS形变观测量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观测量进行精度评价,顾及轨道、地形和噪声等系统误差对多视线向D-In SAR形变量影响的特点,通过建立跟像元位置和高程有关的联合拟合模型,实现逐像元精度评价,完成多视线向D-In SAR三维地表形变解算模型中定权。本文以2009年意大利拉奎拉地区地震为研究区,对该定权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GPS约束定权的多视线向D-In SAR三维形变解算方法可以获取可靠的解算结果。
关键词
多视线向D-InSAR
权阵
三维
地表
形变
拉奎拉地震
Keywords
multi-LOS D-InSAR
weight matrix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deformation
L'aquila earthquake
分类号
P228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InSAR监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3
作者
安岩
杨帆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J2020JCL006)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LSMNR-20210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LNTU20TD-27)。
文摘
采用双轨D-InSAR技术获取2021-05-21云南漾濞6.1级地震的升降轨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基于Okada均匀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发震断层的几何参数与同震滑动分布,最后通过正演模型预测地震的同震三维形变场,分析地震的形变特征及发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运动。结果显示,在InSAR形变场中,升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10 cm,降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13 cm;利用Okada模型反演得出,发震断层长约12.53 km,宽约6.44 km,位于地下3~9 km处,断层走向约136.34°,倾角约83.79°,滑动角约-175.46°;断层的同震滑动主要分布在沿走向9~21 km与沿倾向向下3~9 km范围内,最大滑动位移出现在地下4 km深度处,滑移量达到0.64 m;通过正演模型的地表三维形变预测发现,垂直方向最大抬升约3.22 cm,最大沉降约4.04 cm。总体而言,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类型为右旋走滑,且带有正断分量,初步判断地震发生在一条未知的NW-SE向断裂带上,该断裂可能属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和红河断裂北段的次级或分支断裂。
关键词
漾濞地震
InSAR同震
形变
断层参数反演
同震滑动分布
地表三维形变
Keywords
Yangbi earthquake
InSAR coseismic deformation
fault parameter inversion
coseismic sliding distribution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deformation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融合GPS与DInSAR的区域地表三维形变获取研究
王勇
田硕
刘严萍
石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视线向D-InSAR三维地表形变解算中GPS约束定权
王志伟
刘国林
陶秋香
于胜文
王珂
周传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InSAR监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安岩
杨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