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表过渡带近地表Q补偿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立 陈勇 +2 位作者 肖艳玲 王晓涛 郑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0-877,共8页
近地表吸收衰减严重,会引起地震子波的空间变化,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首先描述了基于质心频移的近地表Q计算方法及稳健的Q补偿方法;其次从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受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算子的稳定性等... 近地表吸收衰减严重,会引起地震子波的空间变化,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首先描述了基于质心频移的近地表Q计算方法及稳健的Q补偿方法;其次从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受噪声的影响程度以及算子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比了近地表Q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效果。对叠前粘弹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和某近地表由沙漠区向公益林区过渡的三维地震资料,分别利用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近地表Q补偿技术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在近地表岩性变化剧烈的区域,激发和接收岩性对地震子波的影响起主要作用时,应使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技术;在地表吸收起主要作用的沙漠区,应使用近地表Q补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Q补偿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地震数据分辨率 沙漠区 空变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分量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昌君 罗晓微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3-66,共4页
在地表有起伏、表层结构多变地区,当震源和接收点位置变化时,激发条件、接收条件等都发生变化,对地震记录将造成不同的影响。四分量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压缩子波,克服激发、接收及偏移距等因素变化对地震记录的影响,... 在地表有起伏、表层结构多变地区,当震源和接收点位置变化时,激发条件、接收条件等都发生变化,对地震记录将造成不同的影响。四分量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压缩子波,克服激发、接收及偏移距等因素变化对地震记录的影响,而且能很好地压制高频噪音和随机干扰.从而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本方法对每一个共炮集或共接收点道集、共中心点道集都有一个反褶积因子.无需对反射系数和子波作任何假设,这就弥补了常规反褶积方法的不足。我们设计了对数一傅里叶域四分量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算法,对实际地震资料作了处理试验,得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反射系数 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致性处理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三维连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晓峰 王晓涛 +3 位作者 林娟 郑伟 潘焕革 付建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33-41,8,共10页
MX1JB三维连片处理,包含五块不同年代采集的三维资料,涉及到气枪、可控震源、井炮三种震源和水陆两种接收方式。不同区块资料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存在明显差异,一致性处理至关重要。为此,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的特色技术,建立了针对该区... MX1JB三维连片处理,包含五块不同年代采集的三维资料,涉及到气枪、可控震源、井炮三种震源和水陆两种接收方式。不同区块资料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存在明显差异,一致性处理至关重要。为此,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的特色技术,建立了针对该区资料的一致性处理技术流程。首先利用水陆检合并技术消除不同接收方式的影响;然后通过球面扩散补偿和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分别对地震记录的纵、横向能量进行恢复;再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子波整形技术消除由不同震源引起的子波的频率、相位、波形差异。最终得到的地震资料一致性好,成像质量高,为后续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高品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处理 水陆检数据合并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子波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反褶积技术应用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杜鑫 张广智 刘沛然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5-89,共5页
反褶积技术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且基础的处理领域,其能够压缩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展现真实的地下介质的反射系数。反褶积技术对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反褶积通常应用于叠前资... 反褶积技术是地震勘探的一个重要且基础的处理领域,其能够压缩地震子波,压制交混回响和短周期多次波,展现真实的地下介质的反射系数。反褶积技术对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反褶积通常应用于叠前资料,同时也可广泛用于叠后资料。常用的反褶积为地表一致性预测反褶积,能够对炮点和检波点分别应用不同的参数,有效消除虚反射并压缩子波,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某些工区中采用以地表一致性稳健反褶积为代表的新处理方法理能够在保幅的基础上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以及信噪比,从而能够对地下地质结构进行更加准确与精细的描述,提高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波 地表一致性稳健反褶积 保幅 纵向分辨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三维整体融合处理技术在吐哈探区环胜北洼陷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文一华 杨文斌 +2 位作者 王凌云 吴多平 师君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35-40,228,共7页
吐哈盆地现有的以各三维区块拼接为主的区域性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难以满足区域整体研究的需要。基于GeoEast系统,开展吐哈探区环胜北洼陷20块三维地震资料整体融合处理,运用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叠前保真组合去噪技术、子波... 吐哈盆地现有的以各三维区块拼接为主的区域性地震资料品质差异大,难以满足区域整体研究的需要。基于GeoEast系统,开展吐哈探区环胜北洼陷20块三维地震资料整体融合处理,运用微测井约束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叠前保真组合去噪技术、子波一致性处理技术、面元均一化处理等,较好地消除了不同区块资料间的差异,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为区域整体评价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充分展示了GeoEast系统具有盆地级地震资料连片融合处理的强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处理 层析反演静校正 连片振幅补偿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面元均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长排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邬达理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5期465-467,共3页
在进行长排列地震资料处理时,由于大地滤波和动校拉伸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随炮检距增大频率降低的现象,难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资料处理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提高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在... 在进行长排列地震资料处理时,由于大地滤波和动校拉伸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随炮检距增大频率降低的现象,难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资料处理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提高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常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之后,对数据进行共炮检距域分选和动校正处理,然后进行主分选为共炮检距域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介绍了该处理方法的实现步骤,并用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改进方法进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共炮检距域自相关特征子波分析处理后,相位一致性得到明显改善,叠加剖面的同相轴变细,频带变宽,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改善了叠加剖面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排列 分辨率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频率 相位 共炮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腹部沙漠区地震资料宽频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峰 潘龙 +2 位作者 杨晓海 毛海波 林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0-437,449,共9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A工区地层岩性目标区薄砂体和小断裂等地质目标的精细识别需求,基于“两宽一高”地震采集资料,开展了宽频处理技术研究。首先,采用近地表Q补偿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近地表的吸收衰减问题,使地震波的高频成分得到一...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区A工区地层岩性目标区薄砂体和小断裂等地质目标的精细识别需求,基于“两宽一高”地震采集资料,开展了宽频处理技术研究。首先,采用近地表Q补偿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近地表的吸收衰减问题,使地震波的高频成分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然后,利用地表一致性脉冲反褶积技术最大限度压缩子波,提高地震数据的纵向分辨率;在此基础上开展OVT域叠前时间偏移,通过对偏移道集进行方位各向异性时差校正、提频等优化处理改善叠前道集品质,为叠前反演油气检测奠定良好的资料基础;最后,利用叠后零相位反褶积和蓝色滤波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A工区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宽频处理流程显著拓展了地震资料的频带宽度,提高了剖面分辨率,对薄砂体储层和小尺度断裂的刻画更加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处理 地表Q补偿 地表一致性脉冲反褶积 道集优化 叠后提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湖煤矿深部及陆——湖区域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涛 王思栋 +1 位作者 张历峰 史永理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2-4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查明滨湖煤矿161采区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针对勘探区属于陆—湖区域且埋藏深度大、地表地物较多等复杂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陆—湖—深部三维地震勘探的"叠前—叠后—去噪"... 为了进一步查明滨湖煤矿161采区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针对勘探区属于陆—湖区域且埋藏深度大、地表地物较多等复杂的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陆—湖—深部三维地震勘探的"叠前—叠后—去噪"的高效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构造的探测精度,查明了主要煤层的赋存状况及底板起伏形态,并掌握了第四系底界面、侏罗系底界面、奥陶系顶界面赋存形态等。总结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陆—湖地表条件下对地层、构造及煤层的探查结果,为今后类似地震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数据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湖煤矿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 三维偏移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