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玉米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
作者 连仲义 《农机推广与安全》 2006年第10期35-36,共2页
结合阳高县的实际,介绍了旱地玉米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种子品种的选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技术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64-65,共2页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会师等年降水量250-400 mm的半干旱区乡(镇)进行了试验推广,折合平均产量31 035kg/hm^2,较传统种植栽培方式平均增产14.9%,最高增产达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甘肃发展 产量效应 半干旱区 改良土壤 中川 年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四拜 王秋芳 +1 位作者 冯万银 李忠林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11期23-24,共2页
针对干旱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及常规覆盖栽培的缺点,在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试验提出了6种旱地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水分、增加膜下根际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均有明显效果。一般较... 针对干旱地区气候和土壤特点及常规覆盖栽培的缺点,在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试验提出了6种旱地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水分、增加膜下根际土壤含水量、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玉米产量均有明显效果。一般较常规覆盖法降水利用率提高2~3 倍,产量增加61% ~2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地膜玉米 集流 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玉米集流增墒覆盖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四拜 李向新 冯万银 《甘肃农业科技》 1997年第7期12-14,共3页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槽覆盖法和膜边垄土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际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均有明显效果,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优于常规覆盖法,其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常规覆膜法提高10~12g/kg,产...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槽覆盖法和膜边垄土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际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均有明显效果,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优于常规覆盖法,其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较常规覆膜法提高10~12g/kg,产量增加1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玉米 双槽覆盖 集流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玉米双垄沟集流增墒技术增产因素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祖生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3年第11期11-11,共1页
干旱地区降水偏少,土壤耕层严重缺墒,常对地膜玉米的稳产、高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常规地膜覆盖形成膜面微弓形,使膜上有限降水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墒情不如露地墒情的问题.同时,常规地膜玉米播种期易受土壤墒情的限制,往往在春旱... 干旱地区降水偏少,土壤耕层严重缺墒,常对地膜玉米的稳产、高产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常规地膜覆盖形成膜面微弓形,使膜上有限降水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墒情不如露地墒情的问题.同时,常规地膜玉米播种期易受土壤墒情的限制,往往在春旱年份难以适期播种.针对上述问题及我县干旱少雨的实际,我们经过多年试验,采用双垄沟集流增墒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且播期不受土壤墒情的限制,达到适期播种抗旱增产的效果,该技术2002年全县示范推广475亩,平均亩产483,71千克,较常规地膜覆盖亩产438.47千克,亩增粮45.24千克,增产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双垄沟集流技术 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春霞 马文彪 +1 位作者 杜霖 薛弼顺 《山西农业科学》 1991年第10期25-27,共3页
针对广大干旱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和目前一般采用的平铺覆盖法及机铺膜造成的微弓形覆膜状况,导致膜上贵如油的春雨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不如露地墒情好的问题,我们试图寻找有别于平川水地区的有效的旱地优化覆盖法。通过一系列试... 针对广大干旱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和目前一般采用的平铺覆盖法及机铺膜造成的微弓形覆膜状况,导致膜上贵如油的春雨散流到膜边露地上,发生膜下不如露地墒情好的问题,我们试图寻找有别于平川水地区的有效的旱地优化覆盖法。通过一系列试验处理与多点示范,从而总结出针对不同作物的8种旱地地膜集流增墒覆盖法,对集流膜上降雨、增加膜下根际土壤水分、促进苗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明显的效果。一般比常规覆盖法膜下降雨利用率提高2~3倍,增产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旱地 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田地膜覆盖蓖麻集雨增温穴播栽培技术
7
作者 王彩斌 刘生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81-81,85,共2页
总结了砂田地膜覆盖蓖麻集雨增温穴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茬、刮砂施肥、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推广该技术提供指导。
关键词 蓖麻 旱砂田 地膜覆盖 集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双垄沟覆膜集流增墒栽培技术
8
作者 刘祎鸿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年第4期16-16,共1页
玉米双垄沟覆膜集流增墒栽培技术是旱作区为提高集雨效率,灌区为提高水分利用率而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玉米栽培技术,旱作农业区应用较多,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集流 双垄沟 玉米 覆膜 水分利用率 旱作农业区 旱作区 集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卫杰博士:聚焦生产一线(十七) 庆城黄花菜双色长寿地膜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本辉 张乾中 +1 位作者 余宏军 蒋卫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8-90,共3页
干旱地区黄花菜采用长寿地膜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一次覆膜,可连续保持3~5 a(年)不破损,抗旱防杂草,还起到集流微灌的作用,大幅度提高黄花菜产量,每667 m^2产值可达12 000元,效益显著。
关键词 免耕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微灌 卫杰 双垄 全膜覆盖 丰产期 集流 行宽 寄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地膜覆盖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虎成 田耀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3期19-19,共1页
利用常规地膜覆盖早春栽培马铃薯虽能增温保墒,增加单产,提早上市,但增产幅度较低,只能复种产量较低的早熟白菜品种。现在介绍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改良地膜覆盖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
关键词 早熟马铃薯 高效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 大白菜 复种 改良 温保 早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本忠 刘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X期53-54,共2页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保墒抗旱;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避免雨水直接淋刷:防御春寒低温危害:促进早出苗、早花、多花、多果和增产等作用.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可增产花生千果30%~40%。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 土壤理化性状 低温危害 露地栽培 栽培条件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地膜覆盖制种技术
12
作者 崔琼 张宏义 姜丽艳 《中国种业》 2011年第12期54-54,共1页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制种生产,能有效地增温保墒、保肥、增产、促早熟,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进而促进作物的生产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提高,促进一些特质... 地膜覆盖栽培已成为我国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于制种生产,能有效地增温保墒、保肥、增产、促早熟,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改善光照条件.进而促进作物的生产发育和产量、品质的提高,促进一些特质品种适应当地的外界环境.解决了制种对于某些品种必须外繁造成的人力和财力浪费的问题.结束了某些地区只能繁制早熟玉米品种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品种 制种技术 制种生产 温保 光照条件 土壤水分 外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3
作者 李君 冷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3期11-11,共1页
花生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田间小气候、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早熟增产的作用。采取覆膜栽培能比裸地条件下增产25%~30%,最多可达40%以上。主要技术措施是: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花生 土壤理化性状 田间小气候 温保 防除杂草 覆膜栽培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君 黄旭海 《现代化农业》 2007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早熟马铃薯 地膜覆盖 服务中心 经济效益 黑龙江省 覆盖 疏花疏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慧娟 张丽娜 陈小东 《河南农业》 2010年第4X期48-48,共1页
一、精细整地起垄时底墒要足,做到有墒抢墒,无墒造墒。一般垄高12cm左右为宜,垄面55~60cm,垄距为85~90cm,垄沟宽30cm,花生小行距控制在30cm左右,保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0cm以上的距离。垄坡要陡。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种植技术 地膜覆盖 垄距 整地起垄 精选种子 饱果率 播种 结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及其种植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丽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5期48-48,共1页
在早春采取地膜覆盖马铃薯是一项可提高地温、蓄水保墒、改良品质、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现介绍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原理、总结该项技术的作用,并从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马铃... 在早春采取地膜覆盖马铃薯是一项可提高地温、蓄水保墒、改良品质、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现介绍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原理、总结该项技术的作用,并从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覆盖 保水 种植技术 整地 选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兰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5期84-84,共1页
1996年以来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通过增温、保墒,为小麦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使产量增加30%以上,已被农民群众接受并自觉应用于生产。但由于有的农户对机械化地膜覆盖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全面,增产效... 1996年以来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通过增温、保墒,为小麦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使产量增加30%以上,已被农民群众接受并自觉应用于生产。但由于有的农户对机械化地膜覆盖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全面,增产效果并不明显。若想获得满意效果,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小麦机械化 技术分析 宁夏南部山区 大面积推广 生长环境 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取得新发展
18
《农村科技》 2005年第2期52-52,共1页
近两年,粮油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各地又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山西开发的渗水地膜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透气等功能。在玉米上试验示范,渗水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玉朱每667米^2增产120千克。增产幅度为24.7%;比无覆盖玉米增... 近两年,粮油作物地膜覆盖技术在各地又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山西开发的渗水地膜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透气等功能。在玉米上试验示范,渗水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玉朱每667米^2增产120千克。增产幅度为24.7%;比无覆盖玉米增产380千克,增产幅度87.5%。渗水地膜玉米比普通地膜玉米纯增收13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技术 渗水地膜 产幅度 地膜玉米 推广 试验示范 山西 粮油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与技术要点
19
作者 盖彦平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6期25-26,共2页
1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红薯节蔓扎根,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等优点,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 1红薯田地膜覆盖的好处红薯田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利于生根,发根快、根系发达粗壮、提早结薯等优点,表现为返苗快、植株健壮、叶片发达,提高光合效能,减少红薯节蔓扎根,显著增加产量、改善红薯品质等优点,同时还能防除草害、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红薯 技术 温保 光合效能 生产效率 生根 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1期23-23,共1页
一、技术内容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采用地膜对地表进行覆盖,达到增温保墒的目的。主要适用于西北、华北旱作地区。常用的主要有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等方式。其中地膜全膜双垄沟播是近年来在甘肃等地发展较快、增产潜力较大的一项技术。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温保 旱作地区 全膜覆盖 产潜力 沟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