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使用与回收现状
1
作者 李瑞斌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90-93,97,共5页
为调查和分析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的使用与回收现状,评估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揭示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黔南州典型覆膜区域的489户农户种植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地膜使用和回收情况的调查,重点考察农户的地膜... 为调查和分析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的使用与回收现状,评估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揭示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黔南州典型覆膜区域的489户农户种植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地膜使用和回收情况的调查,重点考察农户的地膜使用目的、种类、使用量以及废旧地膜的回收方法和处置情况。结果表明,黔南州地区地膜使用普遍,主要用于增温、保墒和控草,以聚乙烯地膜为主,平均投入量为9.1 kg/667 m^(2)。废旧地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回收,回收成本较高,回收价格普遍较低,回收网点分布不均,导致农户回收积极性不足。大部分农户虽了解地膜残留的危害,但回收设施不足和回收成本高影响废旧地膜的回收。尽管农户对地膜的使用效益有较高认同,废旧地膜回收仍面临经济性和管理性挑战,回收体系亟需优化。建议加强回收设施建设,提高回收价格和补贴政策,推动地膜回收技术的普及。此外,推广环保型地膜替代材料也应成为未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回收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平原地区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蔡金洲 张富林 +2 位作者 范先鹏 黄敏 高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3-30,共8页
选取南方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平原区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地膜覆盖面积占耕地总... 选取南方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平原区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地膜覆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也表现出增加趋势,但都低于10%。研究区域内的覆膜作物主要有4类共19种作物,平均覆膜比例为74%,使用地膜的平均厚度为0.006MM,地膜平均使用量为38.6kg·hm2此外,在地膜使用后只有73.1%的地块中地膜被回收,回收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少数为人工拾捡与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方式。南方平原区0—30cm土层地膜残留量为14.28kg·hm2,残留的地膜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约占0-30CM土壤中残膜总量的78.9%。是否回收地膜是影响南方平原区地膜残留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回收地膜的地块地膜残留量显著低于不回收地膜的地块。不回收地膜时,地膜残留量与地膜累计使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回收地膜时,地膜残留量与地膜累计使用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残留 现状 影响因素 南方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磊 杨俊华 +4 位作者 韩永连 唐李军 徐文果 岩所 杨素梅 《中国热带农业》 2015年第4期35-37,共3页
选取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采样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研的方法,对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5类覆膜作物种植面积10.44万公顷,地膜使用量为0.53万吨,地膜平均厚度... 选取云南省德宏州5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采样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研的方法,对德宏州主要覆膜作物的地膜使用与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5类覆膜作物种植面积10.44万公顷,地膜使用量为0.53万吨,地膜平均厚度为0.006毫米,平均地膜用量为50.77千克/公顷,平均残膜量为27.06千克/公顷;德宏州残膜回收率低,回收方式单一,主要为人工捡拾,回收率为47.2%;不同县市土壤残膜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瑞丽市>陇川县>芒市>梁河县>盈江县;不同覆膜作物土壤残膜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冬玉米>冬春烟>冬早西瓜>冬早蔬菜>甘蔗;因地膜回收水平不一致等因素影响,地膜残留量与作物覆膜年限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残留 覆膜作物 调查 德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安县地膜使用及地膜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曹利民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8期16-17,共2页
该调查研究选取姚安县9个镇43村委会多年种植烤烟、玉米、西瓜、马铃薯、蔬菜等需采用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姚安县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随着用量的增加增多,对农作... 该调查研究选取姚安县9个镇43村委会多年种植烤烟、玉米、西瓜、马铃薯、蔬菜等需采用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物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姚安县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随着用量的增加增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等产生危害也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残留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师125团农户地膜使用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哲 张芊芊 张琰 《南方农业》 2019年第8期191-193,共3页
在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的地膜投入现状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第七师125团农户地膜使用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第七师125团覆膜面积广、密度高,地膜施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地膜回收... 在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的地膜投入现状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第七师125团农户地膜使用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得出:第七师125团覆膜面积广、密度高,地膜施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地膜回收效率受农户家庭特征、经营特征和施用情况3个方面影响,其中地膜厚度和回收次数与地膜回收数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地膜使用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朝阳农膜使用与回收再利用技术
6
作者 李鑫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34-35,共2页
该文介绍了中国农用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残膜环境污染对土地理化性质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残膜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科学合理使用地膜,即推行耕地及时揭膜工艺,改进残膜回收机的性能等措施,旨在提升残膜... 该文介绍了中国农用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残膜环境污染对土地理化性质产生的不利影响,分析了残膜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科学合理使用地膜,即推行耕地及时揭膜工艺,改进残膜回收机的性能等措施,旨在提升残膜回收率,有效减少地膜污染,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清洁生产 地膜使用 回收再利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回收技术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刘伟峰 赵满全 +1 位作者 田海清 马彦华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6,共3页
针对农用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论述了治理残膜的方法以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污染防治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农用地膜 环境污染 回收技术 治理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适期揭膜技术 降解地膜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典型覆膜地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及贡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乔迪 鲍龙龙 +1 位作者 林涛 汤秋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226-230,共5页
[目的]为明确新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及贡献情况。[方法]查询2000—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1990—2021年的相关文献。[结果]地膜覆盖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贡献,2000—2018年间,地膜的使用... [目的]为明确新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及贡献情况。[方法]查询2000—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1990—2021年的相关文献。[结果]地膜覆盖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贡献,2000—2018年间,地膜的使用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地膜覆盖变化率与主要作物单位面积变化率呈正相关,覆膜变化率从2002年的0.127增加到2018年的1.893,相应的单产变化率从0.270增加到2.112。此外,地膜覆盖面积同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面积相比,对产量的贡献率达到了0.534 8,仅次于化学除草面积,表明地膜覆盖对产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在农资投入方面,与众多农资投入指标相比,地膜投入费用与主要作物产量的关联度位居第二,达到了0.426 4。[结论]综上所述,地膜覆盖对新疆作物生产的贡献明显,研究其具体贡献状况有助于对新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覆盖面积 灰色关联法 产量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市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母少东 王方 +3 位作者 吴权华 李政丽 张雪娇 孙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以Z市2013—2023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为基础,选择粮食生产农机总动力、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平均气温等14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影响研究区粮食产量的关键因子,分析粮食单产与部分粮食作物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比... 以Z市2013—2023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为基础,选择粮食生产农机总动力、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平均气温等14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影响研究区粮食产量的关键因子,分析粮食单产与部分粮食作物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比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农机总动力、薯类面积占粮食面积比例、粮食播种面积关联度较大;与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玉米面积占粮食面积比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薯类面积占粮食面积比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粮食单产与稻谷面积占粮食面积比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豆类面积占粮食面积比例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虑化肥施用零增长、耕地面积有限等因素,增加稻谷和玉米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的比例,同时适当降低薯类面积占粮食面积的比例利于粮食产量提高,有利于推动研究区粮食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耕地面积 粮食产量 化肥施用 地膜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