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4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液体地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郝一男 王任飞 +3 位作者 张国 郑晶茹 王硕 姚利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废弃文冠果壳为原料制备液体地膜并考察其保水及保温性能。结果表明:液体地膜的—OH和—COOH基团可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埋入土壤12 d后,液体地膜表面呈现出的孔洞和收缩现象,距土壤表面8 cm处温度升高3.5℃左右。通过含水率对比试验... 以废弃文冠果壳为原料制备液体地膜并考察其保水及保温性能。结果表明:液体地膜的—OH和—COOH基团可被土壤微生物所降解,埋入土壤12 d后,液体地膜表面呈现出的孔洞和收缩现象,距土壤表面8 cm处温度升高3.5℃左右。通过含水率对比试验时发现,液体地膜的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液体地膜的表面接触角为47.6°,抗拉强度为16.69 MPa,黏度为35.6 mPa·s,12 d后降解率达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地膜 文冠果壳 可降解性能 保水性能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半干旱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2
作者 周刚 李尚中 +4 位作者 樊廷录 赵刚 张建军 党翼 王磊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研究筛选会宁半干旱地区抗旱高产优质玉米品种,为促进会宁半干旱地区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种植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的11个抗旱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及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技术,测定和分析玉... 研究筛选会宁半干旱地区抗旱高产优质玉米品种,为促进会宁半干旱地区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种植方式的进一步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的11个抗旱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及全膜双垄覆盖沟播技术,测定和分析玉米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SPAD值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时,先玉1483折合产量最高,为9584.1 kg/hm^(2);MC703、迪卡C1563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9147.8、8987.2 kg/hm^(2)。先玉1483、MC703、迪卡C1563生育期均为127 d,灌浆时期叶片SPAD值分别为55.7、56.5、52.3,后期的光合能力较强,且综合籽粒营养品质较好。以上3个玉米品种可作为会宁半干旱区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示范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全生物降解地膜 筛选试验 会宁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地膜应用及回收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严昌荣 侯靖岳 +3 位作者 徐运赟 洪志杰 马志刚 崔吉晓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8-1293,共6页
本研究采用数据资料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欧盟和日本地膜产品和相关标准、地膜应用与回收处理的做法和成效。结果显示:欧盟和日本使用的地膜产品以传统有色地膜为主,厚度多≥0.02 mm,是我国地膜厚度的两倍以上,相关标准要求也高于我国... 本研究采用数据资料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欧盟和日本地膜产品和相关标准、地膜应用与回收处理的做法和成效。结果显示:欧盟和日本使用的地膜产品以传统有色地膜为主,厚度多≥0.02 mm,是我国地膜厚度的两倍以上,相关标准要求也高于我国;欧盟和日本地膜多用于蔬菜等园艺作物上,收集处理系统完善,地膜回收率多在80%以上,基本不存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欧盟大部分国家和日本有较完善的废弃物管理立法,没有专门针对地膜的法律条文;由于地膜的回收率高、含杂率低,回收回来的地膜多可得到合理再利用;地膜全产业链有很好的设计与应用,值得我国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产品与标准 地膜应用模式 地膜回收处理方式 政策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四参数随机生成法重构植物纤维地膜结构
4
作者 李睿 王子浩 +3 位作者 唐志伟 王素素 韩永俊 陈海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4,共9页
四参数随机生成算法(QSGS)重构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孔隙尺度的热传输研究,但算法在重构植物纤维地膜剖面多孔介质结构时还存在着不相似的问题,导致不能反映实际的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获取植物纤维地膜样品... 四参数随机生成算法(QSGS)重构的多孔介质微观结构模型已被广泛用于孔隙尺度的热传输研究,但算法在重构植物纤维地膜剖面多孔介质结构时还存在着不相似的问题,导致不能反映实际的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获取植物纤维地膜样品的剖面图像,通过图像二值化方法处理后与QSGS模型和改进的QSGS模型进行定性对比分析,研究以分形维数、自相关函数、线性路径函数等3个指标为评价标准,用以评价改进后的算法。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地膜剖面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D在1.926 1~2.053 7之间,改进的QSGS模型的分形维数D在1.827 4~2.013 6之间。植物纤维地膜剖面孔隙结构的自相关距离R为25个像素,改进的QSGS模型的自相关距离R为29个像素。植物纤维地膜剖面孔隙结构的线性路径L在距离r=26个像素时趋于0,改进的QSGS模型的线性路径L在距离r=31个像素时趋于0。研究结果揭示改进后的QSGS算法可以更准确地反应植物纤维地膜孔隙的真实几何形态、分布和连通性能,能更合理地生成植物纤维地膜孔隙的微观结构,同时为重构复杂类型的多孔介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地膜 四参数随机生长算法 重构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粘合棚杆地膜的小拱棚铺膜机的设计与实验
5
作者 陈建东 张山鹰 李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5,90,共6页
旨在为小拱棚铺膜机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设计时,使用一种带棚杆的复合地膜,即将棚杆按一定间隔事先粘接在地膜上,制作成一种特殊的地膜。这种地膜在铺膜机鸭嘴式拱形模具的压制下,将棚杆与地膜一起从鸭嘴式拱形模具中... 旨在为小拱棚铺膜机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设计时,使用一种带棚杆的复合地膜,即将棚杆按一定间隔事先粘接在地膜上,制作成一种特殊的地膜。这种地膜在铺膜机鸭嘴式拱形模具的压制下,将棚杆与地膜一起从鸭嘴式拱形模具中拉出并压入地膜两边开好的沟槽中,再经覆土、压实,完成小拱棚铺设工作。这种铺设方法的优点是铺设机械设备简单、价格低、铺设过程中棚杆的间距恒定、棚杆与地膜入土深度稳定、铺设过程能实现连续高效作业、铺设质量稳定,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缺点是地膜与铺膜机必需是专用的、通用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拱棚 铺膜机 粘合棚杆地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世佳 《农技服务》 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群体产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银黑双色地膜覆盖(SBF)3个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处理,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群体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与未覆地膜(... 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群体产量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设计白色地膜覆盖(WF)、黑色地膜覆盖(BF)、银黑双色地膜覆盖(SBF)3个不同颜色地膜覆盖处理,比较不同地膜覆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群体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与未覆地膜(CK)相比,WF、BF、SBF处理的大豆全生育期缩短3 d、玉米全生育期缩短5 d;大豆株高、底荚高度、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总荚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分别增加17.07%~19.75%、19.09%~25.06%、18.99%~26.54%、16.79%~26.38%、29.86%~33.99%、22.26%~26.39%、17.73%~20.04%、14.50%~15.15%、5.80%~7.18%;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分别增加4.41%~6.41%、3.97%~5.73%、2.00%~2.36%、10.04%~11.59%、3.68%~4.05%、5.80%~7.15%、4.09%~4.83%、4.61%~5.88%;秃尖减少44.58%~53.01%;大豆和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2.12%~13.41%和13.67%~16.35%;BF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其大豆、玉米产量分别为900.90 kg/hm^(2)、5968.40 kg/hm^(2),产值为29474.97元/hm^(2),纯收入为17678.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地膜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县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要点
7
作者 齐向梅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37-40,共4页
在耕地面积较小,同一地块水肥投入和田间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种植玉米,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选择进行地膜栽培是关键的举措。为促进陕西省吴起县推广应用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进而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选地整地、施足底肥、... 在耕地面积较小,同一地块水肥投入和田间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种植玉米,要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选择进行地膜栽培是关键的举措。为促进陕西省吴起县推广应用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进而提高当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选地整地、施足底肥、因地制宜选种、适时播种、规范化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等方面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陕西省吴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城市设施马铃薯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8
作者 王秋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06-208,216,共4页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降解性、保温性、保墒性、抑草性和透光性特点,适用于短生育期作物和膜上覆土种植作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对于减少农田“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播前准备、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建棚、...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具有降解性、保温性、保墒性、抑草性和透光性特点,适用于短生育期作物和膜上覆土种植作物。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对于减少农田“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从播前准备、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建棚、铺设滴灌施肥系统、铺设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田间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采收、残膜处理方面介绍了肥城市设施马铃薯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设施栽培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栽培技术 山东肥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梅州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李铭 郭俊杰 +4 位作者 陈俊君 陈骏佳 田君同 黄如林 张帆 《甘蔗糖业》 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替代应用是解决土壤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间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评估了广东梅州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适用性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替代应用是解决土壤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间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评估了广东梅州全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适用性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梅州烤烟种植区具有良好的降解特性,覆盖32天后开始裂解,120天内降解率达72.2%。尽管全生物降解地膜保温性能略低于传统PE地膜,但基本满足烤烟生长需求,对产量和质量未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全生物降解地膜较长的降解周期可能影响土壤后续利用,需进一步优化其降解速率。本研究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降解性能 土壤温度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马铃薯—青贮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10
作者 王建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23-24,共2页
昌黎县为农业生产大县,其种植业与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县地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5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当前,为保障畜牧业稳健、有序发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种植户可采用地膜马铃薯—青贮玉米高... 昌黎县为农业生产大县,其种植业与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县地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5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5万亩。当前,为保障畜牧业稳健、有序发展,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种植户可采用地膜马铃薯—青贮玉米高效种植模式,现将具体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马铃薯 青贮玉米 高效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林市黑皮冬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探讨
11
作者 李健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
黑皮冬瓜作为广西玉林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以其肉质厚实、口感清甜、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黑皮冬瓜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为促进黑皮冬瓜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玉... 黑皮冬瓜作为广西玉林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以其肉质厚实、口感清甜、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黑皮冬瓜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为促进黑皮冬瓜的生长发育,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根据玉林市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培育壮苗、施肥盖膜、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及适时采收等方面对黑皮冬瓜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冬瓜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广西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对玉屏县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
12
作者 龙金麟 杨佳琪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24-27,共4页
为探究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及时掌握农业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对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农田地膜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全县8个乡(镇、街道)地膜积累残留量为0.134~27.396kg·hm^(-2);而后选取玉屏县土壤肥力中等的马铃薯种植田块,根据田块所... 为探究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及时掌握农业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对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农田地膜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全县8个乡(镇、街道)地膜积累残留量为0.134~27.396kg·hm^(-2);而后选取玉屏县土壤肥力中等的马铃薯种植田块,根据田块所处位置的气候特点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适用区域条件,选用3种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和1种普通聚乙烯(PE)地膜,分别施用于覆膜作物马铃薯;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产效果比普通地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产量 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地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探析
13
作者 李寿春 《南方农业》 202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青海省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复杂地形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但也为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挑战。马铃薯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农业技术,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率。为更好发挥马铃... 青海省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复杂地形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但也为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挑战。马铃薯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一种现代化农业技术,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率。为更好发挥马铃薯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技术在青海省东部地区马铃薯种植中的作用,根据当地对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地膜覆盖与播种的配合度较低、地膜破损率较高、地膜覆盖不均匀等问题,提出提高地膜覆盖与播种的配合度、减少地膜破损、提升地膜覆盖均匀性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覆盖全程机械化技术 青海省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14
作者 姜好胜 丁翠娜 +2 位作者 刘建军 赵瑞君 李志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95-98,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招远市鲜食型甘薯生产上使用的适宜地膜品种,2023年开展了不同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计了不覆盖地膜对照和透明聚乙烯地膜、黑色聚乙烯地膜、透明全生物降解地膜、黑色... 为筛选出适宜招远市鲜食型甘薯生产上使用的适宜地膜品种,2023年开展了不同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本试验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设计了不覆盖地膜对照和透明聚乙烯地膜、黑色聚乙烯地膜、透明全生物降解地膜、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4个覆膜处理,进行不同地膜覆盖栽培对鲜食型甘薯的增产效应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鲜食型甘薯生产上的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各覆膜处理膜下土壤平均温度提高1.05~1.47℃,前期10 cm均温达2.46℃,土壤含水量提高1.79%~6.79%,甘薯生育期提前1~5 d,商品薯产量提高0.99%~3.35%,大中薯质量比例提高1.99%~6.53%;黑色地膜的增产效果好于透明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与聚乙烯地膜增产效果基本一致。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降解产物对农业生态环境无污染,且不需要进行人工回收、节省回收成本的特点,适合在当地鲜食型甘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甘薯 烟薯25 地膜覆盖 全生物降解地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棉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对K07-1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张东风 王洪彬 +2 位作者 贺立强 毛鹏志 吴旭丽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和2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K07-12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 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试验材料,常规聚乙烯(polyethylene,PE)地膜为对照,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探究5 cm、10 cm、15 cm、20 cm和25 cm土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及覆膜对K07-12产量和纤维品质等的影响,为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PE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种植模式下的5~25 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降低1.24℃、1.95℃和2.41℃,K07-12籽棉单产分别下降26.26%、24.70%和16.53%。全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均在1膜4行种植模式下获得最高的籽棉和皮棉单产。同一种植模式下,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与PE地膜处理的马克隆值有显著差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棉模式 地膜覆盖 全生物降解地膜 聚乙烯地膜 土壤温度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田地膜残留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代良羽 高维常 +3 位作者 杨松花 刘俊聪 陈竹 刘涛泽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0-46,共7页
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地膜大量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同时也对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调查点,分析了2001—2021年地膜使用量和覆膜面积的变化特... 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地膜大量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同时也对农村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本研究通过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调查点,分析了2001—2021年地膜使用量和覆膜面积的变化特征,2019—2022年省调查点地膜的残留现状及回收情况,并提出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建设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强化监测评价,完善地膜残留监测网络等防治对策,研究结果为贵州省农田地膜的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残留污染的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地膜残留 地膜污染 污染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强化耐候地膜在早春辣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秀伟 孙红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5期130-133,137,共5页
为了验证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强化耐候地膜在早春辣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不覆盖地膜和普通PE地膜为对照,分别选取2种不同颜色的强化耐候膜和2种不同颜色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对早春辣椒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强化耐候地膜在早春辣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不覆盖地膜和普通PE地膜为对照,分别选取2种不同颜色的强化耐候膜和2种不同颜色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对早春辣椒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与不覆盖地膜相比,覆盖地膜能使表层的土壤温度提高1~6℃;覆盖强化耐候地膜与普通PE地膜的辣椒产量和效益无显著差异,虽然覆盖强化耐候地膜的成本略高于普通PE地膜,但强化耐候地膜便于回收,能大大减少使用地膜对土壤造成污染;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辣椒产量和效益最高,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比透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裂解速度慢,增温保温效果好,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能满足早春辣椒栽培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耐候地膜 辣椒 栽培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降解地膜应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18
作者 于婕 侯贤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1期112-114,132,共4页
目前,我国地膜使用量大,残膜污染严重,主要由地膜使用不规范、回收效率低、农户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发展可替代塑料地膜的环保材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塑料地膜使用带来的土壤污染等问题,介绍了可降解地膜的种类... 目前,我国地膜使用量大,残膜污染严重,主要由地膜使用不规范、回收效率低、农户环保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发展可替代塑料地膜的环保材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针对塑料地膜使用带来的土壤污染等问题,介绍了可降解地膜的种类(生物降解地膜、纤维地膜和液体可降解地膜)及其降解机制,分析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优势及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可降解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从回收制度、产品研发和政策角度提出了可降解地膜的相关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广可降解地膜的应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应用现状 种类 塑料地膜 残膜污染 降解机制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地膜在江淮地区再生稻上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刘利平 查明方 +2 位作者 朱建东 张仁琴 王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8-13,共6页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杂草难除的问题,同时提高江淮地区再生稻的生产能力,保障生产安全,以4个厂家生产的生物降解地膜为材料,选取4个较适宜用于再生稻生产的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覆膜栽培试验,验证水田环境下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分析覆膜对... 为解决水稻生产中杂草难除的问题,同时提高江淮地区再生稻的生产能力,保障生产安全,以4个厂家生产的生物降解地膜为材料,选取4个较适宜用于再生稻生产的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覆膜栽培试验,验证水田环境下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分析覆膜对田间土壤的温度、墒情及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梓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蓝山屯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满足水田环境下的生产需要,在覆膜59~65 d进入降解诱导期,在当季生产中基本达到无膜期,宿州中科德润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水田降解较慢,直至收获后仍未明显降解。4种地膜覆膜区域基本无杂草,覆膜能有效调节地温,在5—6月环境温度较低时能提高土壤温度2℃以上,但在7月连续高温情况下,膜下温度较裸地对照低0.7~1.0℃,对土壤墒情保持效果较好,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8.6百分点,对水稻植株促发快长效果明显,头茬较不覆膜对照平均增产38.15%,二茬较不覆膜对照平均增产1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生物降解地膜 应用效果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分类与研发应用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明明 周迎鑫 +8 位作者 陈敬文 徐军 徐静 孙池涛 翁云宣 谭志坚 徐磊 米庆华 郭宝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8-1287,共10页
地膜可有效保温保墒、抑草防病防虫,地膜覆盖栽培能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及耕地的高值利用,但普通聚乙烯(PE)地膜难降解、难回收,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危害土壤生态环境。生物降解地膜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中普通PE地膜的替代品,其生... 地膜可有效保温保墒、抑草防病防虫,地膜覆盖栽培能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及耕地的高值利用,但普通聚乙烯(PE)地膜难降解、难回收,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危害土壤生态环境。生物降解地膜已成为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中普通PE地膜的替代品,其生产与应用的增长趋势显著。本文简述了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史,介绍了降解地膜研发应用现状,综述了我国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结合生物降解地膜的应用优势,分析了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