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OH浓度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静海 苏群 丁兆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设计了4种不同立方体尺寸(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和5种不同NaOH浓度(3 mol/L、5 mol/L、7 mol/L、9 mol/L、11 mol/L)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研究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通过试... 设计了4种不同立方体尺寸(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和5种不同NaOH浓度(3 mol/L、5 mol/L、7 mol/L、9 mol/L、11 mol/L)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研究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通过试验发现: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换算系数并不适用于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给出2种方法来进行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尺寸换算系数的取值,第一种是平均数方法:α_(200)=0.93、α_(100)=1.13、α_(70)=0.70,第二种方法采用线性拟合:α_(200)=0.9735-0.0065ε、α_(100)=1.0445+0.0125ε、α_(70)=0.718-0.002ε;尺寸为200 mm、150 mm和100 mm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均符合Bazant的尺寸效应理论曲线,采用无量纲的方法可以得到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NaOH浓度和尺寸参数耦合作用影响的预测方程,所提出的方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得出了不同NaOH浓度条件下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NaOH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组成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兆洋 边洪广 +2 位作者 董凤新 孙小巍 周静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4-330,共7页
为了研究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效应,设计了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不同氧化物摩尔比条件下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换算系数不能采用现行国家标... 为了研究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效应,设计了边长分别为70、100、150和200 mm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研究不同氧化物摩尔比条件下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换算系数不能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中规定的系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给出了尺寸换算系数与氧化物摩尔比的关系;通过对尺寸效应的研究,发现边长为200、150和100 mm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均符合Bazant尺寸效应理论,采用无量纲的方法得到抗压强度与氧化物摩尔比和尺寸参数耦合作用的预测方程,得出了不同氧化物摩尔比下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值。通过研究发现,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尺寸效应更加明显,在实际工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其对整个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氧化摩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兆洋 周静海 +2 位作者 苏群 王晴 孙红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研究工业废渣和废弃混凝土替代水泥和自然石材制备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条件及养护制度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对40组边长为100 mm的正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原材料氧化物物质的量比、水玻璃... 目的研究工业废渣和废弃混凝土替代水泥和自然石材制备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条件及养护制度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对40组边长为100 mm的正立方体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原材料氧化物物质的量比、水玻璃掺量、液胶比、NaOH掺量、再生骨料预处理制度、再生骨料原始强度等级、养护温度和养护时间对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找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通过SEM和EDS对地聚物水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最佳配比:原料氧化物n(CaO+MgO)∶n(SiO2+Al2O3)=1、NaOH掺量为0.09、水玻璃掺量为0.4、液胶比为0.55。再生骨料最佳处理方式采用NaOH和水玻璃溶液共同浸泡。最佳养护方式:养护温度60℃、养护时间为4 h。结论制备的C30-C50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够满足普通的建筑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 再生骨料 抗压强度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聚物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界面形貌
4
作者 陈波 王悦 华敏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2,共7页
为高效处理建筑固废堆积问题并推动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的发展,本文研究了地聚物基再生粗骨料性能及其在全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机制。采用粉煤灰等固废制备地聚物混凝土作母体,通过破碎母体制得地聚物基再生粗骨料,并以其取代天然粗... 为高效处理建筑固废堆积问题并推动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的发展,本文研究了地聚物基再生粗骨料性能及其在全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机制。采用粉煤灰等固废制备地聚物混凝土作母体,通过破碎母体制得地聚物基再生粗骨料,并以其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不同取代率的全地聚物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通过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发现,地聚物基再生骨料与浆体间会发生“二次再地聚反应”。研究表明:全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普遍优于传统水泥基再生混凝土,且在高取代率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全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更为致密,将传统水泥基再生混凝土中的薄弱部位转变为紧实部位,从而显著提升了全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地聚再生混凝土 二次再地聚反应 力学性能 界面过渡区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5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离散性分析
6
作者 周宏元 母崇元 +2 位作者 王小娟 李润琳 曹万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 为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eopolymeric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GRAC)试件尺寸及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替代率对其抗压强度离散性的影响,制备了五种RCA替代率(0%、30%、50%、70%和100%)、四种宽度(70 mm、100 mm、150 mm和200 mm)长宽比均为3的试件。基于经典尺寸效应律,提出了考虑RCA替代率的GRAC平均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试验数据表明GRAC抗压强度的离散性随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随RCA替代率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基于Weibull分布模型,提出了任意保证率下具有不同RCA替代率的GRAC抗压强度尺寸效应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离散性 再生骨料替代率 尺寸效应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国平 颜桂云 +2 位作者 刘如月 刘宪成 张鹏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为探究废弃黏土砖再利用的可行性,对6根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以不同钢管厚度(4、6 mm)、砖骨料取代率(0%、50%、100%)、轴压比(0.05、0.25、0.50)为参数,得到了试件在往复荷载作下的失效模态... 为探究废弃黏土砖再利用的可行性,对6根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以不同钢管厚度(4、6 mm)、砖骨料取代率(0%、50%、100%)、轴压比(0.05、0.25、0.50)为参数,得到了试件在往复荷载作下的失效模态、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并对构件的刚度退化、滞回性能、峰值承载力、延性、承载力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试件的失效模式表现为底部发生鼓曲、开裂,出现塑性铰的区域核心混凝土破碎,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砖骨料取代率和轴压比的增加会降低试件的承载力,钢管厚度的增加会提高试件的承载力。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不明显的捏缩,表明耗能能力较好;轴压比的增加导致试件的变形能力降低,加快了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速度,增长钢管厚度可以提高试件的变形能力;砖骨料取代率对试件刚度退化、延性、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料 地聚再生混凝土 圆钢管混凝土 骨料取代率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研究
8
作者 胡军安 蒋国龙 +2 位作者 李彪 吴峰 钦子龙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RAC)劈裂抗拉强度的尺寸效应,探明其破坏机理和尺寸效应机理,提出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计算方法,为GRAC材料和结构工程设计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试件边长分别为70.7 mm、100 mm、150 mm、200 mm的GRAC立方体试... 研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RAC)劈裂抗拉强度的尺寸效应,探明其破坏机理和尺寸效应机理,提出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计算方法,为GRAC材料和结构工程设计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试件边长分别为70.7 mm、100 mm、150 mm、200 mm的GRAC立方体试块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0%、25%、50%、75%、100%)和不同水胶比(0.35、0.42、0.5)对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的影响,并分析其微观机理。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大,GRAC劈裂抗拉强度不断降低,但其尺寸效应愈加明显;水胶比越小,试样开裂程度越大,脆性更大,尺寸效应更显著;Weibull的尺寸效应律更适用于GRAC劈裂抗拉强度,根据Weibull的尺寸效应律,得到了GRAC劈裂抗拉强度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GRAC相比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尺寸效应更加明显,可在工程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再生混凝土 劈裂抗拉强度 尺寸效应 微观机理 尺寸效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模数对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兆洋 周静海 +3 位作者 苏群 孙红 张逸超 王晴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4-1402,共9页
设计了4种不同边长立方体(70、100、150和200 mm)和9种不同水玻璃模数(0.3、0.6、0.9、1.2、1.5、1.8、2.1、2.4和2.7)的地聚物再生混凝土试件,研究了不同水玻璃模数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其尺寸效应。通过试验发现:水... 设计了4种不同边长立方体(70、100、150和200 mm)和9种不同水玻璃模数(0.3、0.6、0.9、1.2、1.5、1.8、2.1、2.4和2.7)的地聚物再生混凝土试件,研究了不同水玻璃模数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其尺寸效应。通过试验发现:水玻璃模数过低导致地聚物胶凝材料无法凝结,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没有强度;水玻璃模数过高导致地聚物胶凝材料闪凝,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也没有强度。通过微观分析发现,地聚物中存在两种结构的水化产物,随着水玻璃模数的降低,两种水化产物逐渐密实,其强度也逐渐提高。通过对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尺寸效应研究发现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换算系数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中规定的换算系数,给出2种方法来进行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尺寸换算系数的取值,第1种是平均数方法,第2种方法为线性拟合法。边长为200、150和100 mm的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均符合BA ANT的尺寸效应理论曲线,采用无量纲的方法可以得到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玻璃模数和尺寸参数耦合作用影响的预测方程,并且得出了不同水玻璃模数条件下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 水玻璃模数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地聚物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兆洋 周静海 +2 位作者 苏群 刘爱霞 王晴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9-715,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验证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效应是否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致。方法设计0、25%、50%、75%和100%的5种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以及100 mm、150 mm和200 mm 3种... 目的研究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条件下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验证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尺寸效应是否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致。方法设计0、25%、50%、75%和100%的5种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以及100 mm、150 mm和200 mm 3种边长的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测试其抗压强度,计算抗压强度标准差和换算系数,通过Bazant的尺寸效应理论进行验证。结果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换算系数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规定的换算系数,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给出了尺寸换算系数α与再生骨料取代率ε的关系:α200=0.931-0.016×ε、α_(100)=1.1086-0.0728×ε。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符合Bazant的理论曲线,得出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条件下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临界尺寸和临界强度值。结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尺寸效应更加明显,在实际工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其对整个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尺寸效应 再生骨料取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红砖微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谢宗臣 黄靓 +1 位作者 曾令宏 李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104,110,共6页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红砖微粉掺量作为变量,设置25组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_(1)、红砖微粉-粉煤灰取代率r_(2)、红砖微粉-矿渣取代率r_(3)与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s)、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f_... 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红砖微粉掺量作为变量,设置25组试验,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_(1)、红砖微粉-粉煤灰取代率r_(2)、红砖微粉-矿渣取代率r_(3)与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f_(cu)、劈裂抗拉强度f_(ts)、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f_(c)、弹性模量E_(c)、泊松比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取代率r_(1)增大,坍落度先降低后升高,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逐渐下降,且当r_(1)≤50%时,f_(cu)均大于40 MPa;随取代率r_(2)增大,坍落度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逐渐上升,r_(2)=20%时强度提高10.68%~14.52%;随取代率r_(3)增大,坍落度降低,r_(1)≤50%时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r_(3)=10%时强度提高5.39~9.99%,r_(1)较大时r_(3)对力学性能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 再生混凝土 红砖微粉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对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艳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5-300,共6页
试验分别采用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作为粗骨料,制备了碱激发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地聚物天然骨料混凝土。测试了其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渗透孔隙率、氯离子渗透深度及抗硫酸侵蚀等指标,探讨比... 试验分别采用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作为粗骨料,制备了碱激发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地聚物天然骨料混凝土。测试了其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渗透孔隙率、氯离子渗透深度及抗硫酸侵蚀等指标,探讨比较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NaOH溶液浓度(6 mol·L^(-1)、12 mol·L^(-1)和18 mol·L^(-1))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可以用作粗骨料制备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在30.64~38.22 MPa之间,略低于天然骨料制备的地聚物混凝土。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显著改善,且当NaOH浓度为12 mol·L^(-1)时,其各项性能综合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地聚混凝土 Na OH 溶液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约束含钨尾矿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本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靓 吴玉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5,80,共6页
通过28个箍筋约束含钨尾矿地聚物再生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尾矿取代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箍筋间距对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并进行本构关系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箍筋约束能明显提高含钨尾矿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延... 通过28个箍筋约束含钨尾矿地聚物再生混凝土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研究尾矿取代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箍筋间距对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并进行本构关系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箍筋约束能明显提高含钨尾矿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箍筋间距的缩减能明显提高约束效果,当含20%~30%尾矿和含30%~50%再生粗骨料时试件性能较好,尾矿取代率对约束混凝土的影响要小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峰值应力、应变理论值与试验值拟合较好,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箍筋约束 钨尾矿 再生骨料 地聚混凝土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对再生复合掺料基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代金芯 石宵爽 +4 位作者 王清远 张红恩 栾晨晨 张宽裕 杨富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77-9082,共6页
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本工作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的再生复合掺料替代地聚物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试验研究了养护条件、氢氧化钠浓度以及再生复合掺料替代率对再生复合掺料基地聚物混凝土... 大量的建筑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严重负担,本工作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而成的再生复合掺料替代地聚物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试验研究了养护条件、氢氧化钠浓度以及再生复合掺料替代率对再生复合掺料基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SEM对混凝土微观形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复合掺料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和易性有不利影响,但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替代率为20%~60%(质量分数,下同)的再生复合掺料基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所提高。高温养护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常温养护相比,3 d、7 d和28 d抗压强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98.5%、104.0%和52.6%。氢氧化钠浓度对不同替代率的再生复合掺料基地聚物混凝土的影响不同,在低替代率(0%~4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高替代率(60%~10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因此再生复合掺料应用于地聚物混凝土中部分替代粉煤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复合掺料 粉煤灰 地聚混凝土 抗压强度 常温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模数对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丁兆洋 苏群 +2 位作者 李明泽 王晴 周静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70,共10页
采用地聚物为胶凝材料、废弃混凝土为粗骨料,制备了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RAC),研究了不同水玻璃模数(n)条件下GRAC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地聚物的强度由两种凝胶态水化产物提供,其分别具有层状的水... 采用地聚物为胶凝材料、废弃混凝土为粗骨料,制备了地聚物再生混凝土(GRAC),研究了不同水玻璃模数(n)条件下GRAC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地聚物的强度由两种凝胶态水化产物提供,其分别具有层状的水化硅铝酸钙(C-A-S-H)结构和网络状的水化硅铝酸钠(N-A-S-H)结构;GRAC的抗压强度随n降低而增加;GRAC抗压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与n的大小相关,强度标准差随n增加而减小;在以n为变量的GRAC抗压强度本构方程中,n与GRAC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拟合系数为多项式函数关系,与下降段拟合系数为有理分式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再生混凝土 水玻璃模数 尺寸换算系数 应力-应变曲线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志杰 黄靓 +2 位作者 曾令宏 邓鹏 李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5,100,共6页
以尾矿粉取代率r1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2为变量,通过20组试验,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fcu、劈裂抗拉ft、轴心抗压fc和弹性模量Ec进行测试,并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fcu随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r... 以尾矿粉取代率r1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2为变量,通过20组试验,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fcu、劈裂抗拉ft、轴心抗压fc和弹性模量Ec进行测试,并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fcu随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r1在10%以下时,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fcu、ft和fc均有积极作用;r2的增加对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fcu、fc和Ec均有不利影响,而对ft有增强作用;掺尾矿粉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强度在前7 d的增长率较快,7 d强度最高能达到28 d强度的9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混凝土 尾矿粉 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地聚物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溶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新宇 刘惠 +3 位作者 王新杰 朱平华 陈春红 周心磊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44-149,共6页
以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为基体,将混凝土浸泡于pH=1.0的硫酸溶液中48 d,以其表观损伤、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中和深度作为耐硫酸性能指标,研究不同掺量的氧化石墨烯(0.01%,0.03%,0.05%,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对混凝土抗硫酸溶蚀性能的影响。此... 以地聚物再生混凝土为基体,将混凝土浸泡于pH=1.0的硫酸溶液中48 d,以其表观损伤、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中和深度作为耐硫酸性能指标,研究不同掺量的氧化石墨烯(0.01%,0.03%,0.05%,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对混凝土抗硫酸溶蚀性能的影响。此外,通过SEM、XRD、FTIR对氧化石墨烯的改性效果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掺入少量的氧化石墨烯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性能,但随着掺量的增加改性效果逐渐减弱。改性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56.0%、17.0%、6.0%,且经硫酸溶蚀48 d后仍优于未改性混凝土。48 d后掺量为0.05%的混凝土出现最大的质量损失和中和深度,以及SEM图中较差的界面过渡区和较多松散的腐蚀产物代表其改性效果最差。综合宏观表现、XRD和FTIR分析,确定氧化石墨烯掺量为0.01%时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具有最佳的抗硫酸溶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再生混凝土 氧化石墨烯 硫酸溶蚀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焕晟 周萧扬 +4 位作者 陈宇良 郑秀梅 杨海巍 黄建淼 凌彬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10,共8页
以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硅灰作为前驱体制备了两种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进一步制备了135个人造骨料混凝土试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观察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抗压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及各特征点参数,并对其微观形貌进行分... 以偏高岭土、粉煤灰和硅灰作为前驱体制备了两种地聚物免烧结人造骨料,进一步制备了135个人造骨料混凝土试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观察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抗压抗拉强度、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及各特征点参数,并对其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偏高岭土-粉煤灰-硅灰三元地聚物骨料具有最高的筒压强度(21.1 MPa)和比强度(11.6 MPa·cm^(3)/g)以及致密的微观结构,其配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65.53~97.34 MPa,轴心抗压强度为50.03~78.60 MPa,劈裂抗拉强度为4.12~5.94 MPa。提出了基于骨料强度修正的人造骨料混凝土Bolomey强度式。相比胶水比,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统计学意义影响更显著。随着骨料强度的提高,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初始弹性模量增加,脆性破坏特征更明显。地聚物免烧结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力学性能表现远优于商用烧结黏土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人造骨料混凝土 免烧结 骨料强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晓克 郭琦 +2 位作者 赵顺波 李广欣 苏延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
采用再生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 采用再生砂和再生粗骨料配制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对其拌合物的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灰比、砂率对混凝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是影响全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存在调节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合理砂率.与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取值规定比较,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可按规范取值,但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按规范取值则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再生 再生骨料 配合比 拌合工作性 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聚物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抗冲击性能及强度机理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鹏辉 姚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7,共9页
为探究橡胶再生集料在地聚物混凝土中的增韧作用,采用不同比例的橡胶再生集料(粒径为0.15~0.3 mm和1~4 mm)代替地聚物混凝土中的普通集料。首先,采用工业废渣中粒化高炉矿渣粉为原料,水玻璃溶液和NaOH为激发剂制备地聚物胶凝材料,并与... 为探究橡胶再生集料在地聚物混凝土中的增韧作用,采用不同比例的橡胶再生集料(粒径为0.15~0.3 mm和1~4 mm)代替地聚物混凝土中的普通集料。首先,采用工业废渣中粒化高炉矿渣粉为原料,水玻璃溶液和NaOH为激发剂制备地聚物胶凝材料,并与普通集料、橡胶再生集料混合制备地聚物橡胶混凝土;然后对地聚物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冲击性能和强度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比例的橡胶再生集料可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幅为5%左右,这与橡胶再生集料表面在NaOH碱环境中的氧化和降解作用有关;但地聚物橡胶混凝土在劈裂荷载和弯曲荷载下易断裂,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20%~30%,这是地聚物橡胶混凝土的典型特点。通过落锤冲击试验和弯拉冲击试验可知,橡胶再生集料能大幅提高地聚物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最高增幅超过200%。这是由于橡胶再生集料具有的柔性和弹性特征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延缓了冲击荷载下混凝土初始开裂到失效破坏过程,减少了裂缝开裂应力集中,提高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延性。在地聚物碱性条件下,橡胶颗粒表面发生氧化和降解作用,表面变得粗糙,与地聚物基体结合紧密;橡胶表面在NaOH作用下,产生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有利于水化产物在橡胶再生集料表面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混凝土 橡胶再生集料 力学性能 抗冲击性能 固体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