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电力网络短路电流分布及地网分流系数 被引量:36
1
作者 文习山 胡建平 唐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33-2240,共8页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 为改进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电流的计算,将变压器的相分量模型与传统相分量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有任意回输电线路(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的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时故障电流分布和地网分流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软件FCDFGS。通过软件计算与现场实测的比较,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与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对影响地网分流系数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靠近变电站10~15个档距的参数对其影响很大,且各参数在达到一定值后,地网分流系数呈现"饱和效应"。最后提出了降低地网入地短路电流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变压器 接地短路 相分量法 故障电流分布 地网分流系数(cd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EGS的接地网分流系数仿真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端木林楠 赵习静 +2 位作者 周小明 李雨 邵建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4-161,共8页
为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变电站故障电流分布,准确确定故障电流分流系数,利用大功率变频信号发生系统和柔性Rogrowski线圈对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故障电流分流系数进行了测量,利用CDEGS软件对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故障短路下电流分布进行了仿... 为更好地分析和研究变电站故障电流分布,准确确定故障电流分流系数,利用大功率变频信号发生系统和柔性Rogrowski线圈对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故障电流分流系数进行了测量,利用CDEGS软件对大学城110 k V变电站故障短路下电流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吻合性较好,验证了仿真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对仿真计算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网 分流系数 CDEGS 仿真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雷线绝缘架设对变电站地网分流系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田明明 曹晓斌 +1 位作者 高竹青 杜俊乐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31,共6页
地网分流系数反映了变电站接地系统对短路电流的分流能力,变电站地网分流系数的合理选择是变电站接地安全设计的基础。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主要通过变电站地网和避雷线-杆塔接地系统分流,融冰避雷线绝缘架设后,输电线路杆... 地网分流系数反映了变电站接地系统对短路电流的分流能力,变电站地网分流系数的合理选择是变电站接地安全设计的基础。变电站内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主要通过变电站地网和避雷线-杆塔接地系统分流,融冰避雷线绝缘架设后,输电线路杆塔无法参与到短路电流的分配,从而影响变电站地网分流系数,因此有必要针对避雷线绝缘架设后地网分流系数进行研究。本文利用ATP-EMTP建立避雷线绝缘架设前后变电站短路仿真模型,分析了避雷线绝缘架设前后地网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进出线回路数、避雷线型号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降低地网分流系数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避雷线绝缘架设后地网分流系数增加10%~40%左右,避雷线绝缘架设前后地网分流系数与地网接地电阻、杆塔接地电阻、进出线回路、避雷线型号相关,并且二者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避雷线绝缘架设后,在变电站出口处6~8基杆塔处设置临时接地点,地网分流系数可以有效降低1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网分流系数 变电站短路 避雷线绝缘 接地安全 接地电阻 ATP-E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